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宋时明月 >

第278部分

宋时明月-第278部分

小说: 宋时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兴这只船队有二十艘巨舟,另有十四艘小型补给船,大船驶入湄公河入海口的时候,河口一个小型地石堡一通慌乱,不一会,城墙上出现了几架旋风炮,城墙背后的城下町内一片混乱,只见众人拖家带口的向远处森林躲避,赵兴与帅范在船楼上看到这情景,赵兴下令:“升旗。”
  旗帜升起来了,码头上的混乱立刻平复,停顿了片刻,一阵轰雷般的欢呼声想起,城墙上到处是欢呼的人群,欢呼声惊醒了那些往丛林里逃窜的人们,他们停下了脚步,纷纷打听欢呼声爆发的原因,不久,林子边也响起一片欢呼,从林子里冒出无数地人来,他们一边冲海面上地大船挥手欢呼,一边笑盈盈的向石堡城下町进发。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28章 被遗忘的城市
  帅范被突然爆发的欢呼弄得有点纳闷,他仰脸观察了一下桅杆上新升起来的旗帜,那是一面四方形大旗,红绸面子上绣了一个“宋”字,这个宋字外面带着圈,底下半隐在一片波涛中,在波涛中还有一只海豚半跃出海面,这只海豚是白色的,有点像长江中的白鳍豚。
  红黄白,三种颜色搭配起来非常醒目,帅范看了一眼这幅明显带有现代风格的旗帜,又把目光转向岸边的那座城堡,那城堡上也飘扬着一面相同的旗帜。
  岸边的城堡明显带有一种西班牙风格,一个塔楼立在岸边,塔楼衍生出去,带有一副裙楼,塔楼后一片空地上散落的堆放着几件货物,这片空地延伸出去,一道长约三宋里的防波堤延伸进入大海,防波堤后是上百艘小帆船,这些帆船带有明显的“船”的硬帆特色,此外,小船中也夹杂着几艘“杭船”特色的中型船。
  所谓杭船原本不属于这个时代,它是赵兴发展出来的一种软帆船流派,这种软帆船主要在杭州进出港,故而人们将其称之为“杭船”。
  帅范看完岸上的情景,指着那座城堡小声的问:“赵大人,岸上那座石堡是你修建的吧,这种石头城堡,明显看出带有大人的风格。”
  赵兴没有抵赖,他老实的点点头,指着岸边回答:“这里就是东木头市,这个名字是我大宋商人起的,它在湄公河口东岸,主要交易木头,所以被成为这个名字。
  原本这是宋商自发聚集起来组成的一座小市场,占婆国,大越国的百姓从湄公河两岸砍伐木材,顺着河流漂到这座东木头市。与宋商交易,这种交易已经持续三百年了,所以驻留的宋商很多,逐渐成了市镇。
  原本这片市镇没有防守的堡垒,由于市场上木头多,商人们就用木头修建了一片木栅栏,以此抵御盗匪。五年前我在这里修建了这座城堡与这个码头,让商人们平时搬进城堡居住,只要交易时才出城到城下町。这里位于湄公河口,城里淡水资源一点不缺乏。过往的商船喜欢在这里加水,补充食物,里面有我一个管家负责收费。
  走,我们进去瞧瞧,这里最便宜的是热带水果,一个铜板——大宋铜板可以买一筐子,你小心不要吃多了拉肚子。“
  帅范眼角瞥见李清照蹦蹦跳跳地从船舱内爬到甲板上,她跑到船头,问水手长要过一副望远镜,观察着岸边的人。岸上那些人正在返回,帅范纳闷的问:“既然这地方归大人掌握,怎么他们见了我们要逃?”
  李清照在船头扭身冲赵兴喊着什么,岸边的嘈杂声与海风声淹没了她的喊叫,赵兴一边冲李清照挥手一边冷冷的解释:“这些人,都是滞留海外的。”
  “哦!”帅范点点头,明白了。
  大宋朝有规定。出海的海商必须拿官府出具的凭证才有资格出海巡视。对于逾期不归者,朝廷规定一旦有人举报,被举报人家产的一半归举报人,另一半则归官府。在这种严苛地法律下,逾期未归的宋商都担心回国后受到贪心仆人的举报,所以对当地官府的船能躲就躲,免得被官府抓住不好看。
  赵兴的船刚才进港的时候挂的宋军的旗帜。那些人见了当然要四散而逃,等到赵兴升起了与城堡同样的旗帜,城堡里的人这才放下心来。
  帅范想到这,一指赵兴升起地那面海豚旗,问:“大人,这是什么旗子?”
  赵兴回答:“妈祖旗!常年在海上走的人都知道海豚喜欢拯救落水的船员,所以船员们认为海豚是保佑他们的神灵化身,他们将这位神称之为妈祖。”
  赵兴没有解释的是:这面旗帜是南洋联盟的旗帜,这座东木头市也是南洋联盟的一个据点。可这些无需帅范知道。
  战船靠上东木头市地码头。几名商人出来迎接,一见赵兴,立刻躬身施礼:“早听说带头大哥准备过来,今日终于见到你了,大哥,城堡内准备好了饭菜,请大哥进城休息。”
  赵兴牵着李清照的小手,一边向城里走一边跟那几名商人寒暄:“诸位。我答应的事已经办到了。广东县司已经答应:凡有关于海商的案子,必须到广州市舶司首告。此外。我广州市舶司从明年起开的出海印可状不再限定年限,请诸位年底之前务必到市舶司更换凭证。”
  赵兴这句简单的话,如同一个晴天霹雳一样,让迎接的商人们都愣住了,过了一会几名商人才反应过来,有几人痛哭失声,嚎啕说:“终于可以回乡了,有国难回地日子终于结束了。”
  李清照在赵兴身边撇着小嘴,频频翻着白眼,心里鄙薄:涉及海商的案子到市舶司首告,那不是逗人玩吗,赵兴能审问自己吗?至于发出海凭证的年限放宽,那种做法纯粹是左手给右手凭证,能算数吗,广南最大的海商是谁,是赵大人他老婆,他当然想方设法让自己老婆钻空子,这点小事,瞧把这帮人感动的。
  李清照在那里鄙薄,帅范边走边嘟囔:“这座城堡太小了,哪能容纳太多的人进出,我们船上的士兵恐怕……”
  边上一名当地宋商听了这话,向帅范笑着解释:“大人,我们城中守卫满打满算才有二百人,就这样还是许多商人轮流担任守卫凑出来的,所以带头大哥说,城堡不要太大,能守卫住就行了。这座城堡已经够大了,可以住下两千人,再大了,恐怕我们也守不过来。”
  帅范随口问:“当地盗贼多吗?”
  “多!人都说宋商富裕,来抢劫的人一波接一波,我们只好雇一些当地人守卫,可当地人内外勾结,令我等疲于应付……”
  帅范跟那人聊着。只听赵兴继续补充说:“我只能管住广东一地,所以诸位若打算回国,请一定记住,首先要在广东定居两年以上,然后才能让当地官府开出证明。”
  迎接地宋商一起点头:“我们知道,感谢大人……”
  中国的事,从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宋代严苛的法律限制海商逾期未归,宋商们也想出了对策,那就是改名换姓移居它乡。他们出海的时候带上一帮亲信,等到回国的时候,就将历年经商所得分配一下,每个人拿走一份,而后独自登岸,到某地官府开一份入籍证明,隐名埋姓度过余生。然而国人对自己的姓氏实在重视,万不得已不会采取这种方法。而赵兴的解决办法,等于容许他们保留原有姓氏在广南落脚,然后由当地官府开出祖籍证明。
  官场上从来是官官相护地。只要一个地方肯出祖籍证明,哪怕商人们返回家乡,受到别人告发,官场也不会过分追究,因为官场那一套大家都清楚,大家都是同僚,指不定哪天成为工作伙伴。所以,大家都不会揭穿同僚们地假证明。于是,必然地结局是:判告发的人诬告。
  这群人相互交谈着进入城堡,等来到城堡最高处地塔楼,赵兴表情严肃起来,询问:“我让你们准备的事情,都准备好了?”
  对面的几名宋商也严肃起来。他们恭敬的回答:“大哥,我们派了数百个人前去探查,周围的地形与兵力状况都探查清了。另外,该召集的船只已经召集地差不多了,大人一旦需要,我们就可以立刻开始抢运战利品。东西先藏入这座石堡,等大人的船队抵达,再从石堡转运回国。”
  赵兴点点头,答:“你们先不要动。这次的行动要求以快打快,记住:这只是一次误入,绝对不能让朝廷发觉我们早有准备。”
  帅范赶紧问:“兵力怎么样?”
  一名商人回答:“占国只有三座大城,分别是南方的宾童城和北方的佛逝城、王都因陀罗补罗(今茶荞)。占国二十年前进入第十王朝,第二王朝是第一王朝为区姓人的女婿范姓,到了第十王朝,已经是女婿的女婿的女婿的女婿,现在的国王据说祖籍来自南洋……”旁边一名宋商哧地一声笑了。插嘴说:“祖籍南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南洋昆仑奴的后代。占城国从二百年前开始毁佛,改姓天竺湿婆神。所以我们把他们的一个城市改名为佛逝城,意思是佛祖在此死去。目前,占城国内合计有兵五千,战乘象,藤为铠,竹为弓矢。出阵则率战象一千,战马四百,分前后军。不过士卒很勇猛,据说打起来一往无前。”
  这名宋商在此纯粹胡扯,佛逝城的历史不是这样的……但现在,有谁关心?帅范乐呵呵的笑了:“整个占城国内合计有兵五千——五千南洋小矮人,也敢说勇猛?!占城国才五千兵,啊啊!积累千年财富,却只有五千小矮人看守,这不是一个小孩拿着一大块金子在街市上炫耀吗。”
  赵兴笑着说:“在我大宋,小孩拿着黄金在街市上炫耀,并不见得有人敢抢——你忘了大宋刑律:见危不救,流两年。”
  帅范笑地像一个满载而归的贼:“可是占城不是大宋!千年的积累啊,五千手持竹弓的奴兵,遇到我们的手雷兵……今日我们那是来战斗的,分明是来旅游的吗?惜乎,我大宋怎么早没发现……”
  赵兴也笑地很开心:“我们无需担心占城全军与我们战斗,此前我与大越有个约定,占婆国内两座大城市我们一人一座,宋军只管对付宾童城。各位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帅范拧起眉毛,担心的插嘴:“大人,凭啥叫大越人过来分一半财宝呢,他们的国境与占国相连,而我们却要隔着交趾才能来这里。如果让他们在占了北方的城池,恐怕我们今后守不住这片土地。”
  赵兴目视着北方宾童城方向,慢慢的说:“我只担心朝廷会怎么反应,没准我们会因私自动兵而受到朝廷的罢免,所以将士们少一份伤亡,便是我对他们的补偿。通知下去:本次战争财宝将士们只准取三成。其中五成需要上交朝廷,剩余的,拿出两成作为这次出兵的军费……但愿朝廷看在这次缴获丰厚地情况下,对我们地行动装糊涂。”
  帅范点头:“出发前你那么嘴硬,我以为……那就让士兵们上岸休息几天,恢复一下体力,我们绕过路边小城华英、南蟠,直扑宾童城。”
  赵兴还没有回答,帅范已经马上补充说:“眼下这座城堡还要扩建,守卫人员要增加。至少要扩大三倍,以方便我们今后进入南天竺洋。”
  屋内,李清照自进了房间就在东摸西摸,这座市场主要是销售木头的,房间里摆的都是土著人搞的各种木雕,偶尔还有一些散落的宝石原石扔在桌上,这些宝石原石未经加工,也不值几个钱,当地商人全不在意,扔在桌子上没人看。李清照抓了一把石子。跑到窗口,对着阳光细细看。
  赵兴一直没有向大家介绍这位明目皓齿的小姑娘,但她被赵兴牵着手走下船,又浑身透露着那股机灵劲,让宋商们喜爱不已,看到她玩石子,一名宋商取下腰带上的一个钱包。从袋里掏了一把石子,献宝似地捧到小姑娘面前,亲切地说:“小娘子,桌上那堆烂石头不值钱,我这里还有更好的,来,拿去玩。”
  此时。赵兴已经跟帅范趴在当地宋商提供地地图上研究行军路线,当地宋商偶尔给点建议,不一会儿,陈不群浑身叮叮当当的跑进来,一进门就大喊:“酸梅汁、酸角水,快快!这什么天气,正月里了,还热的让人穿不住衣服。”
  赵兴笑着,说:“几十年前。占婆国人去大宋朝贡,你知道理藩院最先教他们干什么——教他们穿衣服。”
  帅范瞥了一眼陈不群,问:“那些白人都安置好了?”
  陈不群咕咚咕咚的喝下了一大缸子水,这位青年人经过岁月的雕刻,已经变的成熟起来,他喝完酸汁,用丝绸手帕细心的揩去嘴角的水迹,而后回答帅范:“安置好了。不过。老师的仆兵抱怨说手中的刀生锈地太快,但我给他们换刀。他们又不肯换。”
  陈不群所说的仆兵是日本人,日本“后三年战争”结束,诞生了大量的流浪武士,也就是浪人,赵兴招募了一个百人队带来南洋,希望依仗他们的凶悍与占婆国的人拼消耗。
  赵兴抬头叮嘱帅范。“唐刀(倭刀)是低温钢,南洋这块气候潮湿,那种刀自然容易生锈。而他们不愿换刀,是因为那些刀是我赐给的,是他们的武士凭证,对他们来说等同于我们地官印……帅大人,你把他们集合起来,我跟他们说说,让他们换刀。到了南洋应该用天竺刀,这里有天竺乌兹刀,以及大食弯刀,既不容易生锈,锋利程度也不下于唐刀,我去跟他们说”
  陈不群插话:“这事,还真的老师出面。”
  帅范嗯了一声,又趴在图上研究,陈不群扫了一眼地图,懒洋洋的说了声:“这片海域我已经提前勘探过数遍,你们研究吧,回头告诉我走哪条航线就行。”
  说完,陈不群慢悠悠的走到窗前,看李清照欣赏小石头,他扫了一眼桌上,抱着胳膊插嘴:“小丫头,光看石头看不出东西,翡翠外面的石头皮很厚,有时候外面石皮很丑,切开了,里头包的石头却很漂亮,和氏璧你知道吗,这里有些石头就跟和氏璧一样,要看它的内李清照斜了陈不群一眼,挥手训斥:”去去去,长不大地小孩装老成,大热天还把军装扣子扣的严严实实的,臭汗淋漓,离我远点,别打搅我干正事。“
  李清照是谁?在正常的历史上,长大后得李清照做诗评,评价古今诗人词人,连苏轼她都看不上眼,满大宋她只认为有一个叫李清照的诗人做的诗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