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宋时明月 >

第301部分

宋时明月-第301部分

小说: 宋时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琮笑了:“得了,赵离人。你别在我面前装样子了,比如你的火炮,比如你造枪的广东枪械局,这些你都没有向朝廷报告,是我在职方司替你压下了这些报告,所以我这次来,你不能亏待我——我听说广东现在有不少真腊货物,天竺货物,运到京城卖的很火。往京城运送战利品的船只,你得给我留一半地舱位。我顺便带点私货回去,也好补贴家用。”
  赵兴晃着脑袋,笑着说:“我到广州四年了,广东的小船基本上淘汰了,现在用最小地快帆船跑沿海,每船大约是二百料的舱位,按我们这里的计算法,能装百吨货物。而最大的船,一船货可以装五百吨,你真要装半船货物过去吗?那可是百吨,这些货物用马车装,你能装两千辆马车,你有这么多钱买货吗?”
  孙琮咧着嘴,无赖的笑着:“琼州知州周逢、昌化军节度使白枢——”
  赵兴笑而不答,孙琮拖长了腔,见到赵兴始终胸有成竹,笑了笑。回答:“这两个人曾经报告,说你在琼州建立码头,屯垦养兵,这份报告是递往福建地,报告中说你名下有不下五百艘商船。如今,这封报告被我压下了,赵大人还有什么说的?”
  赵兴鼻子耸了耸。哼了一声:“你以为,我不允许,他俩能够把信递出去。哈,这封信还是枢密院衙门里的一赐乐业小吏提醒你地吧?也就是他们提醒你了,你才注意到,是不是?我听说这封信你拿回家里,你不妨回家去翻一翻,看看信还在不在?”
  孙琮脊梁发冷,他嚅嗫的说:“难道……赵大人。私自屯垦。养军,那可是大忌。我当初看了也是一身冷汗,可又想到南兵不堪战,水军终究上不了陆地,才替你瞒下来,你不会……”
  赵兴哈哈笑了:“你认为我会反叛吗?你认为我在策划谋反吗?”
  孙琮摇摇头:“广东偏僻之地,你最多能凑集两三万军队……昔日刘邦居汉中称王,要烧毁栈道才行,你一到广东就大肆修建通向邻近各州县的道路,章相公也说了,这不是割据称王的架势……我是怕琼州多事,又惹来朝堂攻讦,才替你瞒下了。”
  赵兴点头:“还是章相公知我。原本我开发琼州,也有一个犯忌之处,就是那座农庄用了大量的昆仑奴,这违反了天圣令。另外,码头也是有多国蕃商共同管理的,违反了朝廷关于蕃商的管制条令,所以我不想说出去,打算慢慢向朝廷递过话去,然后揭开秘密。毕竟现在琼州收入不高,便是征税也征不了多少,等到那码头建起来了,税收上去了,再向朝廷说,也是个收入。
  奈何董必去了一趟海南,几名官员都吓了一跳,他们疑神疑鬼,不敢向广东投诉,我索性将他们的信递送到了福建,这样,也避免我广东掀起轩然大波。
  我就是想让他们看看,这件事原本就是一件不以为然地鸡毛小事——琼州能有多少人力?货物能有多少消费市场,我也就是在那圈了一片地,种点粮食,种点糖对外卖卖,那个地方,几个鸟人也能掀起叛乱吗啊?“
  孙琮拍了拍胸口,补充说:“你地意思是,我若不扣下那份文件,一赐乐业小吏也会将文件扣下,而朝廷不做批复,时间久了,也便冷了他们地心,是吧?
  ……我明白了,告诉你,你刚才不是问我有多少钱,是否能够买下半船货吗?我没打算掏一个钱,我帮了你这么大忙,你该给我的。“
  赵兴气狠狠地回答:“当然,我原本也知道你这次不打算掏钱,对了,你给我的那份职方司名单,我也都用上了,咱俩现在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你捅出我的秘密,自己也落不了好。”
  孙琮舔着脸回答:“当然,说起来朝堂大臣待你不公,你在密州、杭州、扬州、环庆,每到一处造福一方,朝廷反而把你贬来岭南,还要让你把孩子送到国子监,这分明是猜忌你,我也心里鄙薄。
  你不把孩子送去是对的,孩子到了朝堂,你再像今日这样为所欲为,可就难了。我是你的老朋友。能帮地上你,当然要帮你一把,我当然知道你没有谋反的心思,只是不愿太受拘束而已,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让你少受注意,我已经尽量帮你了……“
  孙琮说话的时候,赵兴的记忆里已经跳到了别处,他似乎想起女真人崛起地时候,大宋对女真的情况全不知情,竟然要靠一个叛变来的辽国商人介绍。才能知道辽金发生了大战。而对西夏方面,职方司做地也不够,原本那些商人会成为最好的间谍,因为对商人来讲,经商必须了解当地的市况……可惜,职方司显然忽视了这点。
  从孙琮刚才的话里,赵兴可以知道,大宋对大理这个国家也是两眼一摸黑的。大约那些官员们依然没有意思到商人的情报价值。
  与国家机构相反的是,赵兴地货栈沿着长江、运河已经深入到京城,深入到陕西,向北则深入辽国、女真部落。
  看来,要给大宋官员换换脑筋了,赵兴竖起一个指头,说:“刚才你提到我为什么不提个人要求,我现在提个个人要求:咱大宋禁止个人出面办报纸,你也知道,我家妾室廖小小名下有一间活字印刷坊。我想允许朝廷开个特例,哪怕用广州官府的名义,允许我办一个报纸,就叫做海外风物志,怎么样?用这份报纸。我向商人们刊登一些域外商业信息,方便他们经商。”
  孙琮大包大揽:“我刚才说了,章相公已经答应。只要不涉及贬官,什么都答应。以广州官府地名义办邸报,最好,朝廷虽然禁止个人,但恰好没有禁止官府办,只要不影响朝廷税收,朝廷支出不是太多,我可以替你答应下来。”
  “不需要朝廷支出一个铜板”,赵兴赶紧解释:“从头到尾不需要朝廷支付一个铜板。办报纸。那可是暴利。挣钱地行业怎么要朝廷掏钱——挂什么名目无所谓,只要朝廷允许就行。”
  中国惯例是。有理由的违反规则那不是犯罪,是为国为民。赵兴肚子里一大把地理由,孙琮代表朝廷表态了,那他还有什么顾虑——“海事新闻报,我打算给这个报纸起这个名字。报纸每十天一期,除了刊登官场信息外,还要刊登一些海外轶闻,包括千奇百怪的食物、动物,加上商品行情,还有广告……”
  赵兴脑海里浮想联翩,他准备把现代报纸的排版技巧引入其中,让报纸成为百姓喜闻乐见地一种传播方式……
  他在那儿遐想,没听见孙琮的呼喊,孙琮喊了几遍,他才醒过神来,反问:“什么?你刚才问我什么?”
  孙琮恨恨的瞪了他一眼,继续问:“你刚才说到海外轶闻,倒让我想起一个疑问,你是怎么打败大理象兵的?听说狄青攻打交趾的时候,遇到了交趾象兵,大败而归,传说大象怕老鼠,狄青后来让士兵抓了许多老鼠,才吓跑了大象。
  人都说大理是瘴疠之地,狄青原来统二十万大军,耗费数年才攻入交趾北方五省,你怎么一支侵兵就灭亡了整个大理,如今京城说浑话的伎人们都在传言张立是武曲星转世,使大神通吓跑了大理象兵,你们用的也是老鼠吗?“
  赵兴笑的满地打滚:“大象会怕老鼠,你见过怕肉包子的狗吗?”
  孙琮诧异的反问:“这话什么意思?”
  赵兴笑地肚子疼,他好不容易平息了笑容,气喘吁吁的说:“大象是杂食性的,这个意思是说它既吃草,也吃肉,老鼠对它来说是最味美的糕点,它见了老鼠就好像饥饿的乞丐见了猪蹄子,饿了几天地狗见了肉包子——当有一天狗开始害怕肉包子的时候,也许大象会怕老鼠。
  你不知道,大象行进的时候,发现田野上地老鼠洞,经常会用象鼻子吸住洞口,将洞内的老鼠吸出来,你若看见几头大象围在一起跺脚,那就是他们在捕捉老鼠,它们用跺脚惊动洞里的老鼠,等老鼠一行动起来,大象就会用鼻子吸出老鼠,送到嘴边咀嚼。
  太可笑了,居然有人传说老鼠能打败大象,就像馒头能打败饿鬼,肉包子能打败狗,这不可笑吗?!“
  孙琮脸黄了,他不依不饶的问:“可是狄青当年确实遇到象兵,他是怎么打败象兵的呢?你是怎么打败的?”
  赵兴笑着回答:“大象怕声音,驯化好的大象,多数是被刺聋耳朵,象奴用一个铁钩子指导大象行动,大象皮糙肉厚,让它往左走,象奴会用铁钩钩它左边耳朵的肉……
  但是,大象耳聋之后会有很多弊端,所以替代方法是刺聋大象一边耳朵,但也有人不刺聋大象耳朵开始驯化的,这样地大象会害怕巨大地响声,人们不得不在它耳边频繁吹号,以让它适应这种声音。
  此外,大象从不爬坡,因为它身体太重,爬坡要消耗太多的能量与体力,所以象走过地路上,低处的草全吃光,山坡上的草却一动不动。
  狄青的战场我研究过,狄青连续败在象兵手下后,有一天他刚好列阵在一个山坡上,所以任凭象奴怎么催促,大象也不愿仰面攻山——我可以猜测当初的情景,大象停滞在山坡下,狄青用火箭惊扰大象,敲锣打鼓吵闹大象,被烘烤的发狂的战象反身践踏了交趾国的后续军队,事后狄青不知道为什么大象不肯向他攻击,把这种结果归之于神,又恐怕朝廷猜忌,所以他含含糊糊的描述战况,结果以讹传讹,便成了狄青用肉包子打败了狗。
  至于我,我打占婆国,占婆国还没来得及摆出大象;我打大理国之前,已经把通往善阐府的大路修的宽宽大大,所以,我的士兵一路吹着口哨进入大理权臣高泰明的善阐府,拿下了高泰明,大理国还有什么兵力抵抗?……一切就这么简单。“
  孙琮张了半天嘴,许久才合拢:“就这么完了?!一个立国数百年的国家,一个别人以为二十万大军都打不下来的国家,你竟然吹着口哨就灭亡了它。”
  赵兴摇着头,轻笑着回答:“你忘了我事先做了多少工作:我先是修建大路,而后又竭力向大理伸出触角,甚至花钱替他们铸造了一口紫金铜钟,如今那口铜钟还悬挂在善阐府我大宋钟楼里,为了运送那口铜钟,我用二十万人修了一年道路,花的钱像泼水。你以为简单,这其中要多少谋划。”
  孙琮打了个哆嗦:“难怪你叫赵老虎,大理人白得你一条大路和一座钟楼,自以为占了莫大的便宜,没想到却让你趁机攻灭了他们的国家——这样看来,你的便宜不好占,你送我半船货物,不会对我有什么企图吧?”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47章 去大理抢石头
  孙琮的说法让赵兴笑了,赵兴斜着眼睛盯着孙琮,不屑的反问:“你一个六品詹事,能给予我什么东西?”
  孙琮晃着脑袋,得意地回答:“我虽然成事不足,但败事有余的,你可不要小看我……对了,你一直说大理国是由高氏把持朝政,这批俘虏里是否有高氏的存在,若有他们,朝堂里有大把的理由可以解释我们出兵的理由,比如:我们是为了消除叛逆,出兵攻入大理,俘获了高氏叛臣……”
  赵兴冷笑的说:“高氏俘虏还在,但在我看来,最好的出兵理由就是太祖说的那句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孙琮却不在意赵兴的煽风点火,他笑着说:“高氏在哪里?有他在,我这趟任务算是完美了?”
  赵兴答:“段氏复兴(大理国又称后理国),政令都出自高氏,人称高国主,段氏徒拥虚位。蒲甘(缅甸)、阿巴斯王朝波斯行省、昆仑、真腊等国前去进贡,要先见高国主,然后朝见段王。高氏为久远计,大封子弟于永昌、昆明、建昌、鹤庆、楚雄等重要地方,使权力集中在高氏家族——现在,我单独关押善阐侯高泰明,因为他有用。其他几名高氏弟子便拘押在封地里头,你不是要去大理看看吗,恰好你去把那些高氏侯爷全带回京城。”
  赵兴说到这,拍着大腿补充:“说起来,我们抓住了一个好时机,段正淳去年复位,国王的位置还没有坐稳,高氏几个侯爷新封下去,有的还没有到任,全被我们抓起来了,这让我们管束大理。减轻了许多障碍,如今大理恢复县治的情况。做的非常出色,你回去告诉朝廷,大理直接改为我大宋州县。已经水到渠成,无需节外生枝了。”
  宋语“波斯”与“大食”同音,赵兴刚才解释的时候。孙琮目光闪动,就想插话,等到赵兴稍稍停歇,孙琮赶忙见缝插针:“等等,你刚才说大食是阿巴斯王朝的一个行省,是这样吗?”
  赵兴点头。孙琮若有所思的说:“这么说来,有宋以来,凡是以黑衣大食的名义来朝贡地人。都是骗子!”
  赵兴哈哈笑起来,指点着窗外说:“你知道为何自我主管广州市舶司以来,朝贡的商人就已经绝迹,我告诉你,广州市舶司有一群舌人(翻译),专门帮外国人伪造国书,冒名朝贡。这些人从唐朝就开始干这事,因为那个大食国从唐朝开始就是阿拉伯地一个行省了,有唐以来。所有大食朝贡使者。都是广州市舶司的舌人伪造出来的。”
  赵兴只谈到距离大宋三百年之前,波斯已经成了阿拉伯王朝地一个行省。他还不知道。在此以后的七百年间,波斯一直是阿拉伯各大王朝的转让品。
  “大食从三百年前已经灭亡,现在赛尔柱帝国崛起,他占领了黑衣大食地西北部,与此同时,黑衣大食的东北部由花剌子模王国(今乌兹别克与伊朗东北部)占领,而他的南部还有新崛起的廓尔王国——知道我那些廓尔喀奴隶吗,他们就是来自这个王国。
  黑衣大食从唐代就不存在了,他们只是别人的一个行省,没有独立的外交权,而从目前地局势看,只要赛尔柱王国继续南侵,他们会切断波斯行省与阿拉伯的联系,最终,这个波斯必将被赛尔柱与廓尔王国瓜分。“
  孙琮被赵兴的话所震撼,他喃喃自语:“原来有唐以来,所有地大食商人都是假冒的,怎么会这样?”
  赵兴笑着反问:“你知道了真相,你会说出来吗?”
  孙琮不会说出来,他慢慢的摇着头。
  自唐以来,所谓波斯商人的朝贡事件何止百例,否定这件事,那么三百多年间,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