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宋时明月 >

第483部分

宋时明月-第483部分

小说: 宋时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兴淡淡的说:“时间,我需要的是拖延时间,等到我的船队过了顺化渡,白马强镇军司就逞不起威风了,他们这一撤,再一整队,今天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用来进攻了。”
  果然,夏军在二里外整队完毕后,又压住阵脚,缓缓后退,直退到五里开外,才重新扎营,看来西夏人已经失去了趁夜进攻的勇气。
  大平原上,五里路并不远,这年头没有任何建筑物遮挡,五里外的西夏营地在夜色中清晰可见,整个西夏营地灯火通明,与此同时,为了防备西夏人的夜袭,宋军也点燃了灯火,相隔不远处,两个营地仿佛两座不夜城,都在忙碌着。
  “西夏人在忙什么?”赵兴眺望着西夏的营地,不自觉的询问。
  温溪星眯着眼打量了一会儿,答:“我想不出他们在忙什么,夏人最擅长的武器是旋风炮,可今天我们的大炮告诉他们,这旋风炮不顶用了,够不上射程,夏人如此彻夜忙碌,我猜不是为了旋风炮。”
  源业平思考了一会儿,答:“我们在黑山威福军司的时候,也曾遇到了少量火药武器,但我想,夏人也许能够搞到硝,却无法搞到大量的硫磺,他们纵是有火药,也不会太多。”
  朝露跃跃欲试:“也许还有盾车——夏军的虞人队很厉害,这一夜制作出百十辆盾车来,应该不成问题。”
  温溪星点头:“我们在环庆使用的小炮奈何不了夏人的盾车,夏人在盾车上铺上石棉被,泼上水,小炮的炮弹根本击不穿盾车,太师,你们使用的炮弹都是会爆炸的吗?若都是这样的炮弹,夏人的盾车也没用。”
  源业平点点头,如数家珍:“青龙军本身配有四十门炮,朱雀军还有四十门,这些炮摆成一个炮团不成问题,我看今天的炮兵军官很不错,不如把火炮都交给他指挥。
  除了随军小炮外,我们还带了十万枚手雷,每名士兵配备一百发子弹,应该能够抵御一会儿。“
  赵兴回身望望顺化渡的方向,黄河水在他身后约一里的地方咆哮,赵兴担忧的问:“不知道船队过河了没有,龙骑兵不是说好能在正午休整完毕吗,怎么晚上还没有到?”
  源业平建议:“派人去通知他们吧?万一他们趁夜过来,摸不清方向,到了西夏人的营地,那就不妙了。”
  赵兴指了指他的将台:“我已经在将台升起了识别灯,这些人坐船这么久了,也该知道我们的识别信号。夜间,我们道路不熟,西夏人熟悉这片地方,悍然派他们出去,恐怕会被西夏人猎杀。”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度过,等待是熬人的,这一夜在等待中度过,显得格外漫长。
  终于,天亮了,宋军还在准备早餐,对面的西夏军已经出来了,宋军的营地传来地香气令他们又惊又妒,但他们没办法,四周找不到可以生火的柴火,他们只能指望先打一仗,等到露水干了,再采集枯草和隔天的马粪当燃料。
  “竟然是铁鹞子,真奢侈!”赵兴从望远镜里看到西夏人摆出的阵型,惊愕的张大嘴:“全西夏能有多少铁鹞子,白马强镇军司竟然一次出手三千名,太奢侈了。”
  温溪星叹了口气:“永乐成大败,夏人俘虏了约三万步人甲,他们把这三万具步人甲改装了一下,截去盔甲的下摆,凑成了约五万副铁鹞子,历次战争略有损毁,现在,整个夏国大约也就三万副铁鹞子。”
  赵兴摇头:“一上来就拿铁鹞子冲锋……我虽然不懂得指挥骑兵,但我知道铁鹞子的冲锋距离并不长,至少他们需要进入我的炮火地带,命令炮火准备。”
  赵兴这里刚下令,夏军阵地推出了上百副盾车,盾车间隙中还有数辆火弩车,这些战车排成一字阵线,缓缓的向前推进,接近昨天炮击区域后,火弩车点燃了火弩,一个个形似宋国烟花“窜天猴”一样的东西窜出来,它毫无方向性,也无准确性可言,才飞出火弩车不远,已经朝任意方向窜动起来,弄地满天都是白烟。
  “看来夏军的火药配方还是不行……”赵兴轻声谈论着,烟雾中传来夏军的号子声,射光火弩的火弩车被当作盾车继续向前推进着,不一会儿,一个个车辆从硝烟中推出。
  “开炮!”宋军炮兵军官下达了射击指令。
  这次,由于打的是持久战,炮兵军官没有要求急促射,宋军的炮弹有节奏地一发发打出,炮弹飞舞着,重重的落在弹着点上,爆炸范围附近,无数的盾车化为碎片,残骸开始燃烧,但残余的盾车仍然在顽强推进。
  又推进了一百米,盾车已经凑不成一条连贯的阵线,这时,夏军的号角声响了,全身包裹着铁甲的铁鹞子从盾车后的烟雾中窜出,他们奔跑的速度并不快,仅仅这段距离,战马已经累的呼哧呼哧喘气。
  大地在抖动,仿佛沉重的压路机压过路面,不仅宋军正面出现了铁鹞子,远远的两翼也出现了大队骑兵,这些骑兵随着奔跑速度地差异,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鹤翼形状,正前方是铁鹞子,迟缓的,不紧不慢的冲着阵地冲来,两侧是游骑兵,部分骑兵马背上驾着旋风炮,一边奔跑一边发射着石弹。飞舞地石弹像腾起的蝗虫,黑压压地扑向了宋军阵地,许多石弹在空中还冒着黑烟——那是霹雳火球。
  宋军阵地像是一头被惊扰的怪兽,猛然间发出巨大的吼声,人类的语言难以形容这种吼声,那是六千杆火枪一起射击的声音,在人类历史上,这也是首次有如此大规模的火枪一通射击。
  赵兴用望远镜观察着冲来的铁鹞子,一名铁鹞子身上冒出了一连串火花,那是子弹打在他身上产生的效果,但似乎子弹没有击穿铁片,这名被射中的铁鹞子被子弹强大地冲击力射的直向后仰,却依旧坐在马上,让马带着向前冲锋。
  “传说铁鹞子都是绑在马上的,果不其然!”赵兴放下望远镜,赞叹了一声。
  源业平没有收起望远镜,他一边观察一边回答:“没用的,在这个距离上我们的火枪打不穿他们,但再近一点,再近一点……好啦,打倒了。”
  火枪射击得很快,一枪打完,士兵们快速的推膛上弹,又打出了第二枪,一排排枪打过去,铁鹞子不停的坠马,许多铁鹞子是连人带马被打倒在地,但依然有近千名铁鹞子冒着炮火,冒着弹雨冲进了壕沟。
  铁鹞子身上的甲太沉重了,壕沟虽然浅,但很快,战马跃不起来,只能放缓速度跳入沟里,再慢慢爬坡,这么一停顿,宋军的火力优势显露上来,无数战马刚一探头就被打翻在地……
  赵兴转头看看左右两翼,询问:“两翼地怎么样?”
  传令的士兵看一看两翼地旗帜,低声回答:“左翼已经被突破,青龙军正在跟突入的骑兵肉搏;右翼还在坚持,有少量骑兵渗透进来,但右翼汇报,他们能守住。”
  源业平跳了起来:“肉搏,这活我们侍卫队最擅长,大人,请让我去吧。”
  赵兴稍稍考虑了一下,马上摆手:“你带四百人去,把管风琴也带去……一定要守住左翼。”
  源业平担心地反问一句:“大人这里只留一百人,能行吗?”
  赵兴摆手,源业平二话不说,抽刀带着四百侍从扑向左翼。将台附近,留下的一百侍从开始整理自己的火枪,温溪星见状,也从朝露抱过来的武器里取过一杆火枪,开始装填子弹。
  左翼其实很危险了,有三两个西夏骑兵已经冲到了将台附近,赵兴端坐不动,侍卫们一阵快枪将这几个冲来的士兵打倒在地,不久,一名西夏大将模样的人挥舞着狼牙棒,引着十几名侍从奔上土坡,他看见赵兴端立在土坡上,旁边还蹲了一名少女,便发出一声怪叫,挥舞着狼牙棒冲将台扑来。
  侍卫们连连发枪,这名武将在马上左晃右晃,展现出精湛的骑术,他后面的侍卫被连连击倒,但他即使剩下孤身一人,也还在奋力前进。
  “无胆宋狗,有胆子跟爷爷大战三百回合……”那名夏军将领将狼牙棒舞的像风车,狼牙棒上的铁钉挂满了碎肉,他的马快,眨眼之间已经冲进了土台。
  “轰!”赵兴左右开弓,用手铳连开两枪,第一枪打在马头附近,战马疼的人立而起,趁西夏将领滞空的片刻,赵兴第二只手铳开了火,与此同时,侍卫也抓住了机会,一通弹雨泼过去,那将领浑身冒出了无数血洞。
  “你……不是好汉……”,西夏将领重重的摔在地上,他瞪大眼睛愤怒的望着赵兴,用尽最后的力气呼喊。
  赵兴淡淡的吹了吹枪口的青烟,答:“等我灭了你的国,谁还会说我不是好汉?”
  左翼响起了密集的枪声,这是管风琴的声音,在这个时代,赵兴无法做出机枪来,他拿出了巴黎公社社员们喜欢用的土制机枪——排枪。许多枪管做成类似喀秋莎火箭炮形状的排管,而后立即发射,也起到了类似机枪的作用。
  这种排枪像管风琴一样体积庞大,装填困难,但它的威力是难以想象的,管风琴一奏响,左翼的喊叫杀声立刻减弱,整个天地间全是响成一片的枪声,等枪声平息,左翼一片死寂。
  稍停,源业平带着剩余的侍卫赶回将台,他看到将台边的尸首,连忙丢下染血的战刀,连连叩头:“死罪死罪,下官竟然令敌人冲击到大人跟前,死罪!”
  赵兴一指右翼:“快去看看右翼,他们似乎还在苦战。”
  正前方已经没有啥战斗了,铁鹞子冲过了枪林,大多数倒在最后一道壕沟前,而宋军的炮火压制了后续部队,铁鹞子后继乏力,一次冲击完,全体阵亡。
  右翼枪声响个不停,源业平回身招呼了一下,又领着那些侍卫扑向了右翼……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400章 袭城战
  经过了左翼之战,赵兴手下的侍卫已经减少了五十余名,这些侍卫都是百战老兵,而且因为赵兴个子长得雄壮,他挑选的士兵也常常是高大雄壮、凶悍之徒。如此素质的士兵,装备许多杆双眼火铳,拿着最奋力的战刀,而且动用了排枪这种跨越时代的先进武器,但依然遭受了重大伤亡,可以想象左翼的战斗多么残酷。
  在源业平的招呼下,这些人只是稍稍整理了身上的装束,给火铳重新装填了弹药,而后一语不发扑向了右翼。
  右翼的士兵多数是青龙军团,这些士兵来自义乌,天性中具备一种不怕艰险,不怕伤亡的凶厉之性,在赵兴丰厚的奖赏下,这些士兵已经觉得自己这辈子已经值了,哪怕是即刻死去,也挣足了别人几辈子挣不到的钱,更何况就这样战死,身后的荣誉足以让家人一生平安、幸福,所以右翼拼斗的很凶,许多重伤的士兵常常扑向西夏的战马群,而后拉燃了身上的手雷,以求与敌人同归于尽。
  闾丘观倾听着左右的战斗,脸上神色巨变,他难以置信的嘟囔:“这就是骑兵,难怪太尉总是说骑兵之战难以应付。”
  赵兴举着朝露给他装填好的长枪,平静无波的回答:“一个士兵体重一百,已经算得了雄壮,而一匹战马,少说也要重七百斤,加上马上的骑士,加上它的冲击力,光这份体重,至少相当十人的分量。而骑兵最显著的优势就是速度,短途冲刺,它拥有步兵十余倍的速度。
  十余倍的重量,十余倍地冲击力,十余倍的速度,这些加起来,其间的差距不是个人努力所能改变的……人们常说三千骑兵能改变战场格局,而我们遭遇的是三万骑兵,士兵们打得艰苦,是可以想象的。“
  赵兴所说的三千骑兵改变战场格局,是拿破仑的说法,拿破仑毕生对武器并没有革新,他只发明了一种方法——集中使用火力,自拿破仑开始,炮兵开始大规模使用,而骑兵也单令成军,不再成为各部队的侦查赤侯,拿破仑面对大集群会战,常常先集中所有的火炮进行持续不断的轰击,而后使用骑兵突击,步兵更进,最后奠定胜局。
  拿破仑是个固执地人,他一生使用固定的战术,从没有改变,就这种简单的三班斧策略,导致他横扫整个欧洲。到后来,他的战术已经被别人摸清,并采用了针对性的破解战术,但拿破仑依然不改变,最终他被赶下台去,流放一个小岛。当然,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拿破仑的失败不是因为战术僵化,而是他前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后来称帝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失败,在此期间,他的战术问题与法国的经济问题都被教科书忽略不计。
  在没有机枪的时代,三千骑兵改变战场格局,那是已知的事实。现在赵兴正遭到西夏最强大的骑兵——白马强镇军司的倾力狂攻。
  白马强镇军司或许已经知道了顺化渡的局势,当然,除非是瞎子才看不到先期抵达赵兴阵地外围的宋军船队,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江上停泊的宋军船队听到炮声,已经忍不住行驶至战场附近,但顺化渡的水浅,战船不敢靠近江边,而古时地火炮射程也就两三里(宋里)左右,停泊在江边的小船无法支援岸上的搏斗,他们便在江上唱起了军歌,以此鼓励正在熬战的兄弟们。
  “赳赳老秦,共赴国殇,宁断头颅,不折脊梁。
  赳赳老秦,共赴国殇,不复河山,死不回乡。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雄。
  以血还血,以眼还眼。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歌声飘荡在大河上,枪炮声虽然激烈,但掩盖不住河上士兵声嘶力竭的歌唱声,他们手中的武器够不上敌军,但嗓音可以够上,故此他们用出全身的力气在呐喊。
  这是一首秦歌,其实在场奋战的除了以陕西士兵为主的朱雀军,还有以义乌士兵为主的青龙兵,除此之外,还有来源庞杂的赵兴的侍卫队,他们听到这首秦歌,虽然歌中呼唤的不是他们,但他们却感到振奋,正拼尽全力的挥动着武器。
  秦人遭受入侵百余年了,每个秦人的家人子弟都受到战争之苦,他们的姐妹被西夏人捋去淫辱,他们的兄弟与父亲被西夏人抓去当奴隶,百年了,他们受的苦难看不见尽头,如今,他们有一个机会,让西夏人知道:侵略者必死。
  阵势前方,炮击的硝烟逐渐散去,炮兵们正着急着给炮管降温,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