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龙的传人 >

第29部分

龙的传人-第29部分

小说: 龙的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续作,使《红楼梦》得以一百二十回本的完整情节问世,这是他的功绩,我们是不应抹煞的。
  《红楼梦》是中国十八世纪、也是中国古代一部最优秀的小说。尽管作者受时代和世界观的限制,发出了“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的浩叹,企图对没落腐朽的封建社会进行补救;然而,他毕竟通过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具体描写和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恋爱悲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和对青年人的摧残,以及由此证明封建社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溃和灭亡的命运。这部书,具有浓厚的民主主义思想色彩,因而这书在社会上一流传,就引起了封建卫道者的深恶痛绝,严厉禁止人们阅读。
  《红楼梦》初名《石头记》,全书故事就是由青埂峰下一块石头引起的。在曹雪芹逝世前,他的亲朋故旧就已开始传抄。逝世以后,传抄得更多,因此有了许多八十回的抄本。其中最为人注目的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上面有许多“脂砚斋”的评语和批点而得名。简称“脂评本”。但“脂砚斋”为谁,至今也不为人所知。1791年,有活字排印本,连同高鹗续作在内,共一百二十回。1792年又重排一次,是在原印本的基础上略作修正而排印的,并且改名为《红楼梦》。现在我们通常读的《红楼梦》,大多是根据这个本子来的。
  《红楼梦》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而且在全世界人民心中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十九世纪上半期起,《红楼梦》就开始流传到国外,至今已有英、俄、法、日、越、匈等国文字的译本。这样众多的译本足可证明,《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是永远不朽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