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116部分

兴唐-第116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说。”
  “是,这要从籍田祭说起来。与戴相公儿臣还jiāo谈过,说过了,一亩地能产二石粮食,比汉朝的好。可是有的百姓因地少,除了租庸调制,每年度日的粮食都难维持。于是凶年一来,只有逃亡的一条路。”
  “太子所言极是,”郝处俊说道。这是唐朝的弊端,也是每一个朝代的弊端。但都没有办法解决。
  李威又说道:“儿臣又想到父皇为了国家,都熬出病了。别的皇后只是悠闲地管理后宫,母后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也不得不协助父皇,日夜cào劳。儿臣快及冠之年,却不能为父皇母后分担,心中十分惭愧。”
  拍了一个大大的马屁,不过这几个月,或冷或热,李治与武则天都不怎么受用。当然,拍比不拍好。继续说道:“于是想办法。就找了一些农书看,看完了,又在寒食节,去了一下农田。发现与书上所写的多不一样,询问了许多百姓,或者说不清楚。”
  此事可以查询的,正是那天出的事。这为下面忽悠铺垫的。又说道:“儿臣一直在想,庄稼长不好,féi料是关健。可上哪儿nòng这么多féi料来,有的农民是许多户才合伙养一头大牲口的,有的都没有,用人拉耒,于是轮耕。这个làng费很大。如没有轮耕会是如何?又翻了一下农书,上面清楚地写了,不需要轮耕,种豆不但不耗地力,反而能féi地力,是养地。”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人心中全部掀起惊涛骇làng,天下轮耕的地一年会有多少,都无法统计。就算收成差些,总比不种强。这些地种上豆子,一年会为唐朝增加多少粮食?
  因此,李威这个太子身份做起事,比较尴尬的,可不是一无是处。有什么事物,能迅速引起人注意,也容易推广。真出自一个百姓之手,试试看。
  “后面是儿臣自己逐磨的,绿féiféi田农书记载了,不过记载得不细,也看到农民用了一些野草沤烂做féi料。所以想到飞廉,也就是紫云英,别的不能种的,毕竟根部深,不容易沤烂,反而有可能在田里复发,影响庄稼。可那时种来不及,就让庄上的佃农,抱了许多豆杆与紫云英沤着看,试试结果。这是féi料的事。再就是移载,也是儿臣琢磨的。象这天灾**,国家正常运转,一是父皇与群臣的治理,二是有江准之粮,所以得以渡过。如是南北朝时会是如何?地也一样,一个坑里撒上几株高梁未必收成会好。本来地力不足,况且几株来分。但用一株,也如国家一样,国家大一统固是好事,但君王残暴,百姓会更苦。儿臣又想出营养钵。”
  这样就解释清楚了。这也很关健的,千万不能nòng一个天降祥瑞,太子梦中所得,固然名声好了,可父亲心中疙瘩更多了。氮磷钾更不能说,从何学来的
  又说道:“这个产量,儿臣万万没有想到,还与几个弟弟说了此事,有可能会有三四石,儿臣就十分满足了。之所以如此,儿臣想恐怕是皇庄的佃农因儿臣的身份,集全庄之力,伺候这十几亩地,本来地是好地,又不缺水,féi料足了,jīng心地伺候,于是出了这个高产。可不能以这个产量,当作以后推向他处的产量。只是有地轮耕时,秋后不必轮耕,可以种飞廉,chūn天沤烂,然后种上豆子。要么可取的是营养钵育苗。也不是所有庄稼都能用这方法的。麦子肯定不行,是密种的。甚至油菜都不行,它的根部不大,不能将根系向下发展,用营养钵只是làng费,耽搁人工。”
  营养钵可用的还是很多的,比如棉huā,或者一些瓜类。主要要求庄稼根系发达。不解释清楚,到时候什么都用营养钵,麻烦大了。又说道:“但一些大的庄稼,比如油菜,可以单株移载,这个农书上也特地说过。就包括稻子,现在用的是撒种,如果移载,是不是产量会更高一些,又便于耨草。”
  “其实儿臣愚笨的很,只是翻看了《齐民要术》等书籍。从上面学来的,或者受上面记载的启发。只是这本书出来很久,都没有人注意。否则五石田不行,不可能那样伺nòng,但三石田四石田将会彼彼皆是。”使劲的推功劳,将功劳推到皇庄的佃农身上,推到贾思勰身上,xiǎo心地说完了,看着李治,等着他“训话”。
  “你有了这么心,总算不错,”打了一个官腔,也不知是真不错,还是假不错,又问道:“这些天,你经常到洛水那个皇庄做什么?”
  “这也是儿臣一些想法,看能不能从山上,或者从水里,nòng出一些收成出来,为百姓增加一份粮食来源。”答完了,想着心事,这个庄子nòng出来,收益也是十分惊人。看来自己不能吃下这份“独食”,最好将母亲也拉下水,将大部份功劳分给母亲。然后让母亲在枕边敲打自己这个多疑的老子。不过母亲也tǐng麻烦的,不见他。
  想到这里,不由地看了那一幕珠帘。
  “改天朕也去看看吧。”
  “是,父皇前去教导最好,儿臣毕竟浑不知事,有些事终是考虑不周全的。”但心中在想,难不成,父亲也想来分食?分就分吧,如果父亲能下水才叫真正的最好。
  也许因为这一番对答,李威十分低调,有那么一种会做人的感觉,李治脸sè松了一些,对边上的一个太监说道:“太子做得不错,去拿一百匹绢赏赐太子。”
  “儿臣谢过父皇,”但心中很佩服父亲的大方。一百匹绢能做什么,恐怕接下来,盖jī棚子都不够。可当真李治不知道,国库里空dàngdàng的,赏了一些,没有向他要钱就算不错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狄公要钱 大雩草草
  第一百五十八章狄公要钱大雩草草
  狄仁杰风尘仆仆地从长安赶回了洛阳,将案件jiāo接完成,与魏元忠jiāo谈了一下,到家中喘了一口气,就到了东宫。
  然后与李威相互看着,大眼睛对着xiǎo眼睛。过了大半天,俩人都吃吃乐了起来。笑完了,狄仁杰说道:“也太高了些。”
  “孤也没有想到,否则孤宁肯不要这份产量。”李威隐隐有些后悔,早知道如此,该写一封信到长安,询问一声,知道有这么高了,或者用他法将此功劳往父母头上揽一下,正好大雩到了,与父亲关系会缓和一点。要不,直接了当,想办法将实际的产量瞒去,减下来,想要推广,有一个四石足矣引起百姓慎重。
  想到这里,摇头。
  狄仁杰又笑,这事儿整得……
  太出人意料了。自己根本想都没有想到,以为有一个两石就不错了,比太子预料的还要低。
  “殿下,不用急,这些未必是坏事。”
  “孤也知道,对百姓会有帮助。”
  “岂止……”虽然陛下会更忌惮了,只要修复得及时,还是能补救的。再说了,陛下心情也很矛盾的,只是舍不得放权,并不是不想儿子有作为的,否则也不会悉心培养。对这个太子的培养,比李世民对儿子的教育还慎重的。再说了,数次监国,也是一种放……
  只是放得很矛盾。太子的数次怪异,在官员心目中地位越是高了,这个是很重要的。不要说别人,就说自己,是怎么想这件事的。尽管对鬼神自己不是太膜拜,可毕竟相信一些。太子是说了,《齐民要术》的功劳,皇庄农夫的功劳,可当真如此。之所以高产,与太子不无关系。这也是一种“天兆”。
  虽然处境很艰难,不过自己更有信心协助太子。
  自己有这想法,魏元忠同样有如此想法。是不是其他官员会也有这样的想法?
  前途茫茫,可他的眼睛已经看到了,将来的某一天,李治只能乖乖地做太上皇了……
  当然,也不能bī得太急。皇上不说,还有皇后,依然很难的。
  将话题一转,说道:“殿下,你赐的那个宫nv,臣不能要,为了两个义nv,臣都不能要。”
  这事儿欠缺了,不过做也做下了,李威呵呵一乐,道:“狄蕙狄好,孤开解过了。问题不大紧。这次赐你们宫nv,孤做得有些欠缺。当时是听闻姚元崇去青楼吃了一些酒,虽没有做出进一步逾越的事。可毕竟是身强力壮之时,而东宫这一次父皇赏赐的大批官ji,除了供人娱乐外,又无实用。放在东宫委屈了一些。于是将她们赐了几个出来,一是有了nv子在身边陪伴,他们可安份一些,免得走入岐途。二也是为了这些nv子着想。至少比关在东宫命运会好。为了以示公正,于是一人赐了一名。其实这样做,也是有据可依的。”
  但看着狄仁杰吃紧的样子,却是很好笑,难得能看到狄仁杰这样的表情,呷了一口茶又说道:“鲁国有法,鲁国有人沦为诸候之仆者,能赎之,取金于府。子贡赎了许多鲁人出来,却不授其金。孔子听闻了道,做错了,从今天以后再没有鲁人替国家将这些百姓赎回来了。孔子的另一个学生救了一个溺水者,被救者送给子路一头牛以示感谢。子路收下来了,孔子却夸奖道,做得好啊,从今以后,必然会有更多的鲁人去救落水者。狄公,你们悉心协助于孤,可是你们。别人未必会是如此。即使心存回报,嘴中未必好意思说。如果一个个不赏不赐,子贡之故啊。”
  狄仁杰居然无法可辨,他前来的另一件事,正是与此相关。
  李威又说道:“不过狄卿如不喜,孤将她们赐于你们,你们可以将她们赏于别人。”
  当然,这样的结果,李威也不大情愿,可现在的xiǎo妾地位很低,可以买卖,可以转让,甚至可以讨好人,让客人狎玩,都不以为丑。这才是李威痛恨的地方,有钱有势了,可以拥有数名nv子。虽然后世说什么一夫一妻,可二nǎi三nǎi的啥,别提了。但如此做,却是很不人道的。
  狄仁杰只是苦笑,说道:“殿下,谈何容易。殿下所赐,臣等敢将她们随便转赐于他人?其他人听了怎么想?甚至两位圣人听了又会怎么想?”
  “孤倒没有想到此节。”
  “这不要紧,臣前来,还有一件事,要与殿下商议一下。”
  “请说。”
  “是关于周兴的。”
  “孤听说了,此案中他立下很大的功,不过他刑讯的手段,颇让人不耻。”
  “臣也想过,甚至让他前去西京,就预料到了这种结果。正是取此意,非不快,许敬宗之案不能真相大白。虽然刑讯酷烈了一些,可也有功劳的。没有想到朝廷节制,对臣不赏罢了,居然对他不赏。”
  李威亦是苦笑。
  “但这个人是xiǎo人。此次不赏,却让人知道了这个人某些时候的作用。兴致勃勃地协助殿下,可最后居然没有半份功劳。君子坦dàngdàng,自无所失。可是此人心中必然不平。因此愤恨殿下,反而再复为他人所用,不是很美。”
  “孤又疏忽了。你稍等,孤让人取五百缗钱赏赐于他,以示感谢。”
  “足矣。”五百缗钱对于低层官员,可是一笔不菲的奖赏,普通的一名俏nv婢,也不过售价二十缗。甚至能在洛阳买下一栋普通的三进三出别院。象狄仁杰那个家,也不过huā了两百缗钱不到。
  狄仁杰还想说一句。这些人品行不好,可非常人能做非常事,如果太子能接见一下,再给一些奖励的话,加上这些赏赐,有可能用起来,会十分方便,更能做一些平时不大好出面的事。可话到了嘴边,再次迟疑起来。顾虑太重了……
  ………………………………
  高梁丰收的事传得却是很快。
  产量过于妖异,因此勾起了百姓的好奇心。每有长安客来,都有许多人围上去询问。最后传的结果,就是高梁的穗儿有朝廷仪仗上的金瓜大。再传,变成了西瓜大了。
  其实不止是高产,引起影响很多的。比如地价,关中有的大户人家用几石粮食,就能换一亩良地。事情传出去后,田价立涨。侵并之风阻止不了,可是地价多少变得有些公道。长远来说,更蔓延了侵并的风气,毕竟田地所得在提高。
  但也未必然,这种耕作方式是jīng耕细作。象以前那样,有的一户人家耕上百亩地,再用这种方法耕作,试试。根本耕不过来。尽管这时候农民很能吃苦,可他们是人,不是机器。得的地越多,需要的佃农越多,唐朝百姓不是很多的。佃农待遇会立即提高。再说,新事物只出来了一两样……
  其次是粮价,自长安到洛阳,都开始掉了一些。只才是一个开始,jiāo通落后了,消息传播起来会很慢,最后江淮之地的粮价也会掉。不是这些举动,关中粮价会疯涨,然后江淮粮价复涨,再推着关中粮价涨。百姓生活会很艰难。粮价还是很高的,但比没有做好得多,凭这一点,就活人无数。
  李治无奈,不能将百姓嘴捂起来不说。索xìng将李威喊来,与宰相细细说了两天。推广还是没有胆量的,下了一道旨,让各州县都准备几块地试验一下,好了,再推广。然后又做了一件事,将《齐民要术》翻出来,雕版印刷,所有县令刺史,一人一本。儿子都能看出一个高产的高梁,天下人才济济,说不定会nòng出一个十石水稻田,八石xiǎo麦田。
  敢情李治也会幻想的。
  至于大雩,老百姓早就以为它是一场笑话了。也要举行的,如果不举行,更是笑话。并且儿子要行及冠礼,尽管这只是一场家宴。可在及冠礼之前,太子妃的事必须决定下来。大雩不能再拖了。其实没有这些,也不能拖,再拖更是笑话。
  风头尽掩,再说也迟了些,大雩的意义不大,于是草草地举行了,祈祷的对象求雨其次,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为主。
  …………………………………
  李首成过来说道:“皇后召你。”
  “孤马上就去,”李威高兴地说道。
  来到宫城,武则天说道:“弘儿,你一直要见本宫,有何事?”
  李威嬉皮笑脸地凑过去,要拉武则天的xiǎo手,被武则天打了一下,说道:“都及冠了,需注意分寸。”
  注意分寸?李威听了有些昏,得,注意就注意吧,不过搬了一个胡chuáng,就坐在武则天身边,对他的皮厚,武则天也无赖。其实从心里还是喜欢儿子做这些亲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