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131部分

兴唐-第131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连狄仁杰都低估了,再说明崇俨,一度到达“天廷”,自由出入皇宫。李治的病,又继续给了他希望与机会,朝廷这份贬职,如此地暧昧,他怎么会甘心……
  另一个人,则是许敬宗的亲信了,那个让许敬宗十分相信的仆役,许忠。只是现在名字改了,叫明忠。当初许敬宗大案掀了出来,震惊天下。可是许敬宗,确实替李治与武则天做了许多见不得光的事,因此自杀了事。
  随后,朝廷开始快刀斩luàn麻,去年来说,这是上策,毕竟先有了贺兰敏之,后有许敬宗,任何人都不想继续牵连下去。于是抓捕的仆役,流放的流放,斩杀的斩杀。然后没有深究。许忠与明崇俨的联系,几乎是单线,无人知道,因此逃了出去,也就逃出去,朝廷并没有海捕。但自知事情重大,平时很少lù面。
  还有另一个人,这个人几乎无人注意,名叫权虎,或者问一问洛阳的一些游侠儿,倒是知道一些。因为其人就是一名游侠儿,喜欢打抱不平,结jiāo的朋友多,后来犯事了,案子重,在监狱里吃了无数苦头,让许敬宗“捞”了出来,经此后,知道以前的种种多少幼稚,然后象许敬宗一样,开始转变xìng格,投于许敬宗mén下。只是知道的人不多,还以为他是以前那个游侠儿。
  权虎说了很久,将事情jiāo待清楚。
  “宝藏么?”明崇俨自语了一声,然后将地图拿了出来。看了看,摇摇头说道:“太远,太险。”
  “正是,所以太子没有同意。”
  “太子不是傻子,否则明某也不会沦落到今天。”明崇俨虽然这么说,可没有什么仇恨,看得倒是很开的,当时自己让许敬宗bī得有些急,又低估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输了就输了,自己低估了,对方又是太子,输得不冤。但输了可以从头再来,再说,皇上这道圣旨下了,已经说明许多问题……
  “让我再想一想。”明崇俨róu着太阳xùe,隐隐地感到这是一个机会。只是自己能动用的资源很xiǎo,只能借力打力,又是在申州韬光养晦,对方又有一个讨厌的狄仁杰,宁肯不去做,也不能留下线索……
  脑海里想着许多事,明忠与权虎不大清楚,只是感到这个新主子,同样是一个狠角sè。当然,需得狠些,否则就不会有出息。
  明崇俨在想三月了,其实熬了熬,唐朝危机终于过去。从去年入秋后,一直到今年三月,风调雨顺,特别是皇后与皇太子试验那些新方法的种植,与引进棉huā,长势都很好。于是关中粮食在chūn荒时没有紧张,反而又降了降,降到了每斗粟米只有十几文钱。但只是表面的,皇上未必很开心,吐蕃大败,吐谷浑与安西四镇至今没有收回。皇太子sī心又重……
  这时候南方又出了事,皇上会不会因为心情不好,加重病情?这一点很担心的,听闻了皇上不停地锻炼,只是毅志力差了,不象皇太子那样风雨无阻。可万一也与皇太子一样,来一个奇迹,病情好了,他就失去作用了。
  想到这里,他很是心动,于是对权虎说道:“你附耳过来。”
  ……
  回到了房间,是侧房,他xiǎo妾的房间,xiǎo妾是在洛阳买下来的,长得妖娆美丽,平时里很得明崇俨的欢心。
  时值三月,申州不是很冷,xiǎo妾就坐在chuáng边等他,穿着一身薄纱,里面一件肚兜,肚兜的料子同样很透明,于是里面的风光时隐时现,看着很yòu人。明崇俨并没有立即sè动,看了一眼,点燃了xiǎo炉子,倒出几味yào,仔细地掂量着份量,开始煎熬。
  “阿郎,你又让奴婢吃yào。”
  “休得胡言,某这不仅仅是试yào,还是关系到一种巫术。”明崇俨瞎扯八拉的,反正提起巫术,除了那个太子不信邪,许多人很是畏惧的,就包括申州的各个官员,敢吞下他的功劳,也对他冷落,但不敢对他不敬。
  美妾果然不敢说话。
  yào煎好了,让xiǎo妾喝下去,明崇俨看着她的反应。xiǎo妾娇声说道:“奴婢想了。”
  “不要闹,想就是想,不想就是不想,再胡闹,休怪某无情。”
  xiǎo妾这才正sè起来,明崇俨不急,手里捧着一本书正读。过了一会儿,看到xiǎo妾脸上泛起了桃红,嘴里开始有些喘息,但神志还是很清明的,明崇俨这才看了看沙漏。
  其实yào试到此,已经成了,只是扣上一些份量,就能派上用场。而且不是宫廷中记载的虎狼之yào,当然,虎狼之yào他会配,可敢用么?
  xiǎo妾扑了过来。
  明崇俨让她喝口冷水,压了压“火气”,又拿出几味yào,煎熬起来。一会儿yào香再次传出,xiǎo妾也没有注意,只是试试这些chūn情之yào,不大紧的。
  yào煎好了,明崇俨说道:“喝下去。”
  xiǎo妾喝了下去,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正要吹灯休息,忽然伏在chuáng边痛苦地挣扎着,一会儿就断了气。明崇俨也报了官,当然,以他的下yào本领,忤作很难看出,暴病身亡,又是常见。
  这件事,迅速了无声息。
  ………………………………
  很佩服母亲的大手笔,连商州的官田,都拨了一百多亩地,种植了棉huā。
  而且母亲智慧无比,能迅速看清事情的真相。给了一万缗钱,母亲没有用,托了一个借口,说从内宫之中省吃俭用,节约出来的,一起铺到棉田上。效果不知如何,已赢得一片喝彩声。又是从内宫拨出来的,就是郝处俊他们想节制,都无从节起。当然,没有这一万缗钱,摊子铺得有些大,说不定就能起反作用。
  其实到了这时候,才知道,皇帝天下老子第一,但也会在一些时候受到大臣节制,皇后受到的节制更多。与他原来的想像,却是截然不同的。
  顺便看了一下棉田,可李威观察了一会儿,还是发现了这个那个的máo病。只是máo病不是很大,再说种子不同,他也不敢说自己记下来的种植方法,就十全十美。只要大方向没有偏差,收成总会有的。此事是母亲一手经营,说出来反而不美。
  看了一会儿,又在寒食节,登一下山,算是踏青了。也圆了去年重阳没有登高的遗憾。然后车驾迅速返回长安。
  路不是很远。
  过了好几天,车上碧儿还在回味即墨说的传奇故事。想了想,问道:“蚊子真有苍蝇那么大?”
  “那是他夸张的说法,不过有些偏僻地方,特别是南方cháo湿之地,有的蚊子确实比关中的蚊子大许多。”
  “难怪没有人愿意去南方。”
  “这是不对的,南方天气只是湿热,但也不是没有长处,这种天气,却适合长庄稼,还有一些甜美的水果,比如荔枝龙眼。只是即墨一行,去的方向更南,有可能在这个世界,都是最恶劣的地方。不过主要还是开垦的人少了,人多了,那些毒物也就少了。其实祖先生活的环境,都是很恶劣的,一块块地开垦,才有今天。”
  老子说远古好,可有些史书还是忠实地记载了,远古时,百姓茹máo饮血,只是记载得不详细,更不科学。李威这一句,倒没有人会猜疑。
  “那些战士,真是魔王的军队在作战?”
  “只是一些邪祟之物,人一多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不能说,就是能说李威也没有本事说清楚,不如用邪祟解释直接了当些。
  “殿下,那些象牙黄金,真不能要吗?”韦月nǎi声nǎi气地问。到现在为止,一切还算正常,不过能看出一些日后的“风采”,心xìng很果决的。心肠最软的是碧儿,看到狩猎,猎物被杀死,都有些于心不忍。上官婉儿稍稍好些,可是韦家nv看得眼睛一眨不眨,反而津津有味。这让他还是隐隐地对这个最xiǎo的“xiǎo老婆”有些担心。
  “能要的则要,不能要的,则不能要。”说到这里,李威有些茫然。
  就是平安无事,他能做皇帝,六诏都未必能大一统,后世的情结使然。其实jiāo州,自汉朝以来,就属于中国的领土,或者高丽地区,自远古以来,大部分属于中国的领土,他反而不是很慎重。
  就是大一统,也未必能征服那个地方。在这时代,有些地方,比如xiǎo海以北的西伯利亚地区,还有一些人种的,比如流鬼族,在黑水靺鞨东北少海之北,三面阻海,去京师一万五千里,航海十五日可达,贞观时,其王曾派子入朝,李威估计就是堪察加半岛。看到这份卷宗,李威当时觉得不可思议,堪察加半岛离北极圈与白令海峡有多近了?
  还有遏罗支、遏而罗斯,体型高大,有可能就是居住在中西西伯利亚,还明显地是白种人。再看其他一些卷宗,后来地图很少标注的,实际上过了xiǎo海外兴安岭后,依然有一些部族,甚至一些大部族胜兵三万一万的云云。看到后,只能说自己孤陋寡闻。
  只是汉人生活的环境不冷不热,开耕成熟,又恋家,还有唐朝这个古怪的以丁征税的政策,即使有棉huā,也未必会象西方那样大迁移。这才是李威最看重的。至于宝藏,并没有看重,尽管不去开发,有可能几百年一过,地貌一变,全部埋入地下。
  除非自己做皇帝,或者能有所作为。
  可想到了皇帝,就想到了母亲,不知她有什么心思……
  这样想着,车驾就到了长安城。
  第一百七十六章 试药侍婢 旧燕不识(下)
  第一百七十六章试yàoshì婢旧燕不识(下)
  祝所有书友中秋节快乐,合家团团圆圆,生活美美好好。
  书儿将一束桃huāchā进白耳瓶里,说道:“xiǎo娘子,太子今天回京了。”
  “嗯,”杨敏轻声哼了一声,却又低下头,专诸地看着《诗经》,正在看《nv曰jī鸣》,这是郑风里的一首诗,不算有名气,可描写了夫fù二人的对答,很有意思。特别是起首一段,妻子催丈夫出去打猎,但丈夫却懒chuáng,说外面还有许多星星,十分生趣,然后第二段,妻子看到丈夫起来了,很满意,又因为自己的催促,感到不好意思,于是又是一番解说。
  未必是《诗经》中最好的诗,可带着浓浓的xiǎo资情调,并且很雅正。齐风里也有一道《jī鸣》,写的妻子催丈夫起chuáng的事,却没有这首诗格调高。
  看着此诗,杨敏有些惆怅。
  “xiǎo娘子啊,”书儿急切地拖长声音再次说了一遍。
  xiǎo丫环未必懂得多少的,可是替自家xiǎo娘子焦急。皇上下了圣旨,休掉了这mén亲事,却挂了东宫的一个良媛,很是委屈。就是良媛,太子对自家xiǎo娘子似是不恶,进了东宫,熬上一熬,等到太子继位,xiǎo娘子还能风光。
  现在太子回到长安,皇上与皇后没有一道回来,倒是一个机会,只要栓住了太子的心,一切皆好办了。否则就是一个良媛,没有进入东宫,什么可能都有……
  xiǎo丫环心是好的,事情并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太子想要继位,何其不易,就算继了位,会熬到那一年?万一熬一个二十年三十年,到时候杨敏人老珠黄,sè已衰,也未必得宠。
  当然,以李威这种温吞仁厚的xìng格,这种事断然做不出的。
  可是杨思俭夫fù,却考虑到了此节。
  想要改变眼下不利的局面,不仅是自己开始要约束nv儿,还要太子出力。不然,皇上与皇后对自家印象变得恶劣,其他大臣,除了族中兄弟外,对自家某些做法“误会”了,也不是很友好。局面还是挽回不起来。
  其实耽搁了几个月,没有动静了,杨思俭心中感觉不是很妙的,越加沉不住气,现在能进入东宫,就是良媛也行,至少说明两位圣上,多少原谅了一些。
  听说太子回京,立即来到nv儿的闺房,说道:“太子回京了。”
  “嗯。”
  “你是良媛。”
  “嗯。”
  “虽然委屈了一些,可是将来未必没有机会。”
  “嗯。”
  “我是说你眼下机会难得”杨思俭让杨敏几声不愠不火的嗯nòng得有些恼火了,直接点明话题。
  “那又如何?”
  “那不会如何,如果眼下不努力,将来你都未必能进入东宫。”
  “太子说过了,只要心尽到了,他就能看到。”杨敏依然很平淡地说着。其实以前的种种,与自己有关,也与父母有关,特别是母亲。又长了一岁,以前又不懂,经历了这么多,渐渐明白许多事理。其实李威没有明说,但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李威对自己母亲很不抱有好感的。不过孝为大,这些话,只能放在心里。
  “太子是人,时间隔了久了,终会淡忘。难道你不想见太子?”
  想见太子?杨敏沉默下去,然后看着窗外,窗外桃huā开始明媚无比,鸟雀欢鸣,正是*光灿烂时季,就象整个大地,都带着一张笑脸。可她脸上却没有了笑容,脑海里在回想着太子的点滴,太子的才华,太子的名声,会吸引人,但更吸引人的,不仅如此,是太子身上那股浓浓的人情味。最后开了口,说道:“父亲大人,孩儿会选一个日子谨见太子,不过太子刚回京城,车马劳顿,却要休息几天。”
  ………………………………
  杨思俭,想让nv儿见到太子,终是有过名份的,也有过感情的。想法有些势利,但也不能说不对。总要努力的,比坐以待毙好。
  然而徐齐聃采取的做法,更jī进些。
  徐俪回到了长安,徐齐聃直接将她“禁闭”起来,关在家中,大mén都不让她出半步。
  京城百姓对徐俪的胆大,皆是哭笑不得,追太子,追到少林寺,徐家这个xiǎo娘子,可以说是千古未有了。大多数人没有耻笑,太子贤明,指导一下高梁,就能出来六石半,指导一下造纸,就能出来竹纸。看到长安城外,多少农民在按太子的方法种植高梁,或者终南山外,多少人家在造竹纸。因为要砍竹子,倒为百姓寻找了许多谋生的机会。
  如果自己nv儿长得好看,又有些才气,家境不弱,同样会鼓动nv儿追太子。追的是太子,不是别人,想嫁给太子的少nv,天下不知凡几,何来丑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