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140部分

兴唐-第140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云只能听着。
  才开始听闻不大相信的,皇后有四子,时人皆称之,只是四子尚幼,三子过于刚腹自用,倒是长子与次子,在民间都有很好的名声。长子仁爱,次子贤明,天资英慧,过目不忘。当然,老百姓要的是一个好皇帝,又做了很久的太子,长子名声更重一些。可沛王名声也是不弱的,首先没有顽疾缠身,长得好,至少长相胜过太子。也没有什么大恶。原来在他心中,同样是一个完美的化身。没有想到这样的王子,居然嗜好男宠。
  因此,自许敬宗倒台后,一起谋划对付太子,就想到了沛王。对付太子,刺杀是不可能的,许敬宗都没有成功,况且他们?只有让皇帝自己废罢。那么必须要有一个选择,并且是不错的选择。
  可想说服沛王同样很困难的,太子对几个弟弟十分好,至少现在看起来,兄弟四人一团和气。于是明崇俨从男宠入手,找了一个长相秀美无比的部曲,悄悄买了下来,萧云派人直接说了,接近沛王,说服他做太子,然后萧云也好跟着jī犬升天的云云。明崇俨与萧云本人没有出面,连明崇俨这一节都隐了过去。只是不识字,于是又要培养。
  但到现在还是不解。
  沛王殿中,不及东宫,他也没有进去过,但能想像美nv有不少的,再说皇家也需要子嗣昌隆,好好的一个个漂亮的xiǎo娘子不喜欢,喜欢一个大男人。又想到了两个男人在chuáng上翻云覆雨,都要想吐了。
  当然,沛王李贤在他心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既然明崇俨要送,就送吧,送一个人接近沛王也很难的。可只要李贤真的如明崇俨所说,嗜好男风,都胜过了嗜好美sè少nv,这也很好安排。
  ………………………………
  “你们到扬州后,去借用一个nv道士的名头,”李威字斟句酌地说。
  一年多的生活,过得不算太辛苦,甚至还是很舒服的。可这一次让他感到了危机,而且十分近。但还是能逃走的,本来是想往西方逃,可自从蔗糖以及将要开始的晒盐,重新将眼光集中到了东面。
  但带走杨敏与徐俪很困难的,又不能说。所以让她们到扬州去。再说,现在杨敏与徐俪成了某些人的眼中之钉,ròu中之刺,甚至父亲都不抱有好感。远离了京城,不希望父亲会愧疚,至少不让他注意。就是不去扬州,难道他与杨敏、徐俪会有一个结果?
  真到了那地步,她们对自己真心的,从扬州带她们逃跑是比较容易的,只是贪恋太子的位置,也能选择继续留下来。
  可是两个少nv脸上都是绯红一片,徐俪迟迟疑疑地说道:“nv道士?”
  nv道士,不是指nvxìng的道士。在唐朝,很古怪的。
  有些生xìng开放的少nv,一般男子又看不上,岁数渐渐长大,怎么办?挂了道士的虚名。道士倒是假的,因为出家为道了,可以与男子肆无忌惮地jiāo往。实际上,有时候nv道士与娼ji、jiāo际huā也是一个等号。
  要么已婚的nv子,现在一夫多妻制,丈夫很难满足的。特别妻妾越多,丈夫岁数往往很大,毕竟岁数大些,奋斗的时间长,出息也会大些。那么有的fù人怎么办?于是召道士与和尚来家中施法作术。然后……
  大家懂的。
  所以古代的一些书籍,比如灯草和尚,或者ròu蒲团之类,都有生活原型的。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孤相信你们。”
  “可……”
  “两年到三年吧,”李威恰了一时间说道,两三年自己还能平安无事,父亲的病应当更重一些。那时候未必能决定下来,可真正能看到眉目。顿了一下又说道:“不以nv道士的身份,你们在扬州过于碍眼。”
  岁数大了,不结婚,长相又yàn丽无双,所到之处十分醒目的,比如狄仁杰的两个义nv,许多人就好奇。因此狄仁杰都不敢将她们放在并州,而是带到洛阳,自己监管着。当然,就是到了扬州,为了掩护她们的安全,还要请人看护,反正手中不缺少钱用。
  两个少nv依是不情愿,nv道士,这个词眼刺眼了。
  “相信孤。”李威又真诚地说道:“有些难,孤更难,孤只承诺一句,不会负你们,可你们也得熬一熬。”
  “嗯。”
  将不情不愿的两个少nv送走,外面就传报戴至德等人拜见。
  太子说要看晒盐去,其实是离家出走……
  每天都有大臣进谏,没有一个人支持的。尽管陛下这一次处罚重了,过错,杨徐二人能流放,可集中在一起,矛头无疑指向了太子……太子有气能理解的,可是父亲,是皇帝。有的大臣更是不解,天下好nv子还少吗?比如崔家那个xiǎo娘子,不要进入东宫做良娣?其长相并不比杨敏逊sè多少,家世更好……
  太子这样做,不合礼制,对国家也不大好,毕竟太子与陛下决裂,后果没有一个人敢预测。而且注定了,失败者只是太子
  也就是太子做法十分不理智。
  众位大臣只好苦口婆心地规劝。
  戴至德等人进来,还是这些话。李威听得有些烦,说道:“太子,孤不当也罢。能做一个平安王爷,孤愿已足。”
  这个日子过得太煎熬,还不如老2老三老四他们。这是他本心话的。可想法如此,实际不是那么一回事,已经做了太子,废掉了,多半没有好下场的,现在李治不动手,以后无论那一个新皇继位,也会动手。除非还是那句话,想跑路了
  就是武则天,他不用太子进行一些动作,也难保住这条xìng命的。
  戴至德气了,说道:“太子,难道你真如裴舍人所说,为美sèmíhuò,竟然这样幼稚的话也说出来。”
  与太子相识这么久,只有这一次说话语气最重,几乎不顾身份,是在斥责。
  李威闭嘴不语。这时候他对太子这个位置反感到了极点,除了虚名外,几乎什么也没有,亲情不提了,做这个不行,做那个不行,还要处处xiǎo心着,这不是太子,简单是皇宫里的一个下等的仆役。反正决裂就跑路,有了一些钱,有了一些人,未必做不成虬髯客张仲坚。就是狄仁杰写了信过来,说有可能是母亲在支持。可母亲……他一反感了,同样不想提了。
  戴至德就有些急。
  权利,太子真没有什么权利,可品级很高的,又在监国,非要出行,自己除了进谏劝阻外,再没有其他的手段强行制止。其实只要太子带着一干shì卫,以及几名亲信的太监宫nv,强行离开东宫,到扬州去,戴至德真的很无奈。
  那么国家政局马上就开始动dàng了。
  这时候只要太子不离家出走,让他带着群臣下跪,他都能答应下来。气得不行,直接说道:“殿下,你这样做,知道会牵连多少人,杨家、徐家,甚至你的几名亲信幕僚。”
  正说着,外面禀报,说狄仁杰从洛阳赶到长安,要求谨见太子。
  “让他进来,”戴至德还没有等李威开口说话,就替李威发了命令。不是多年上位,都有可能立即jī动地迎到mén口,狄仁杰到来,来得太急时了。然后坐下来,抹汗,这一番劝说无果,李威很安静地坐着,他却急出了满头大汗……
  第一百八十七章 对症下药 君子以讽
  第一百八十七章对症下yao君子以讽
  “戴相公,李相公,可否让仁杰与殿下单独说一会儿话,”狄仁杰道。
  事态严重,不顾戴至德与李敬玄他们感受如何了。半路上一听到太子要到扬州,就马不停蹄地赶路,同样焦急。
  太子的要幕僚嘛,几个大臣立即告辞,临离开时,戴至德在狄仁杰耳边说道:“千钧一,狄君努力。”
  李威感到很郁闷,一年多是养了一些神马的“气”,却随时准备跑路活命,并没有十成十做太子的计划。但天下百姓,以及朝中清直的大臣,对他是期望万分。李威又少了这份自觉。当然了,知道了,压力更大。
  正因为这份期望,一旦太子变动,政局震d就更会严重。如太子是李承乾之流,到扬州就到扬州,估计多半没有一个人来劝,甚至他前面一动身,后面就写奏折弹劾,早点将他下台去,省得国家以后出一个昏君。
  所以,戴至德用了千钧一这四个字。
  “仁杰知道,”狄仁杰点了一下头说道。
  几人离开,碧儿立即殷勤地沏上茶,皇上莫明其妙的下了雷霆圣旨,太子怒气冲天地要离家出走。碧儿很担心,可是岁数,见识少,不知道如何规劝。只是看到上到宰相,下到舍人、郎中、员外郎之流,甚至沛王殿下前来规劝,都没有劝好。心中很着急的。
  狄仁杰及时来了,碧儿很高兴的。
  “臣不敢,”狄仁杰做了一个手势,还是按规矩来,江碧儿今非昔比,已经良媛,却不可再象以前那样,当作一个宫女相待。然后说道:“殿下,臣听闻你要出行,不知带何人前往扬州?”
  这一句问得有些出忽李威意料之外。
  李威怔忡了一下答道:“孤不会扰民,只会带一些亲近之人以及少量shì卫即可。”
  “但是不是合乎朝廷礼制,陛下会如何想?即使殿下不想做太子了,也会对这些人处罚,shì卫、内shì、宫女,包括江良媛、韦良娣、上官良媛,金内shì,甚至包括他们的家人。这只是的处罚,如果大的处罚,陛下更换殿下太子之职,牵连的人更多,包括臣等,甚至在西京的几位相公,对殿下希望的刘将军,不会有多少人处死于午门,可是岭南肯定会凭空增加许多冤魂。”
  李威只是想出出气,bī得有些紧了,逃路的条件又有了,脑海里就在想着整天逃跑。所以很想到扬州看看。可这份想法,不能向狄仁杰说的,只好缄默不语。
  “陛下对殿下,使臣想起了一些严厉的父母教育子女。有时会用仗责,打得痛了,喊几声,未必是坏事。可抓起了棍杖反抗了,事情只会变得越不可收拾。”
  也未必的,世间百分之九十九的父母皆爱子女,可碰到那个百分之零点一的活宝,越是喊痛打得越是凶。不过李治显然不是,连武则天现在也不能算是,否则都不会容忍李威多次拉她的手,或者钻入她的怀中。
  不知道陛下为什么对太子生气,但让他回到长安后继续监国,即使有气,也不是致命的。这些道理,戴至德他们也懂,因为忌讳,不大好开口。说服时只好用大道理来压,效果肯定不理想。
  太子闹上一闹,皇上会生气的,并不全是坏处。一旦真的离开长安,下扬州离家出走,事情变得很严重了。再说,此例也不可开的,太子不是王子,有人君大义在身的,随便着就上山下乡的,一旦与地方官员军队勾连起来,却是什么事都能生的。不但李威不可,就是李威以后做了皇帝,也立了太子,同样不可。
  狄仁杰又说道:“问题不大紧,殿下做得好,不知又出现了什么问题,但相信臣。去年臣给殿的承诺,是除掉许敬宗这个后患,臣也办到了。现在臣再给殿下一个承诺,臣一定会替殿下找出陛下生气的原因。”
  以前也劝过,是太子,连你这个身体不是你一人的,是许多人的,一动牵连无数人。狄仁杰这一回没有这样说了,得说问题的根源。
  现在没有心理医生的说法,可狄仁杰这一句话击中了李威的内心。不仅是杨思俭与徐齐聃的遭遇,是父亲对自己不满。本来母亲就让他忌惮,再加上一个不满的父亲,心中其实很害怕的。因此,才失去了冷静。
  xìng子还算能沉住气,否则手中有人有钱,换作那一个现代人穿过来,也早就要离开。逃到南洋,不用南洋,就是现在的台湾,也会有一条活路。
  狄仁杰只要能将父亲怨怒化解,还能平安地呆几年。呆的时间越长,自己力量会越大的。
  这想法,狄仁杰依然猜测不出来,忽然压低声音,几乎是附耳说的:“殿下,陛下龙体欠安,拖得越久,对殿下有利。到时候上下对殿下真正归心,陛下行事时,也会考虑一下殿下的想法。再等等吧。”
  那有那么简单,还有一个母亲……
  但狄仁杰这一番话终于使李威稍稍安心。下扬州的事没有再提,这使京城的官员都松了一口气。真走了,自己最少有没有劝阻住的失职。
  ………………………………
  可李治还是很生气的。
  不久后,宣布返回长安。
  站在李威立场,受了些委屈,站在李治的立场,儿子大了,名声很好的,又做了一件让他不安的事,需要适当的“点拨点拨”,否则胆子越来越大。至于杨思俭与徐齐聃只是两个臣子,即使做了牺牲品,相比于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是两朵的浮云,无关轻重。
  当然,天家的事,那怕是一件事,都会扩展成一件大事。比如李治要返回长安,百姓与大臣又开始猜疑……
  武则天读着奏折,忽然放了下来,问道:“陛下,为什么要回西京?”
  “东都毕竟是陪都,西京才是国都,朕离开了西京一年半了,现在关中五谷丰登,也到了回去的时候。”李治不尽不实地答了一句。
  开始是夫妻,后来眼睛不大好,给武则天处理政事的权利后,夫妻也变了味。论恩爱,夫妻二人还是象以前那样恩爱,但关系到了政治,俩人都有些算盘。时间长了,俩人习以为常,甚至有可能将政治上的算盘,当作二人的一种乐趣,一种锻炼智力的游戏,乐此不疲。
  这是好的,如果夫妻俩人有了不愉快,就象那一次李治突然想废武则天,或者说还是夫妻二人的事,一晚宿后,第二天握手言和,可天下的震动……
  武则天只是一笑,又和颜悦色地说道:“弘儿脾气变坏了一些,可陛下你也想一想,比起以前,弘儿也懂了许多事,开始有作为,有时候也故意让臣妾与陛下开心。只是长大了,难免会喜欢一些娘子,这是人之常情。难不成,你想让弘儿一辈子不开窍?”
  “即使,事情也有止境的。杨思俭与徐齐聃朕处理并没有失误,这个孽子想荒唐地到扬州,向朕示威,又写信恫吓朝中大臣裴炎。现在只是一个太子,为了两个女色,居然如此。以后如果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