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150部分

兴唐-第150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边的胡人立即佝偻下去。整个动作如同行云流水,快如闪电,几乎就是一眨眼功夫,两个胡人倒在地上。甚至旁观者都没有看清楚大汉踢中了左边胡人的何处,只看到那个胡人躺在地上,在痛苦地喊叫。
  大汉将二人的横刀抽出来,放在手中把玩着。
  正中的男子没有想到这个大汉身手居然这么好,头脑还没有清醒,已看到大汉拿着两把横刀走过来。
  男子吓得脸色变得苍白,说道:“怒牛,我,我……”
  大汉看也没有看他一眼,好象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一只蚂蚁,一只蚱嗯……“却轻松地将左边的胡人提了起来,放在右边的胡人身旁说道:”你们是那一个种族的胡人。“
  胡人不答。
  大汉用横刀在他嘴上刮着,横刀磨过的很是锋利,他嘴边的小胡子一缕缕地掉下来。
  “突厥人。”胡人终于害怕了对手的心狠手辣,他可是听说过的。
  “突厥人也在我们大唐京城玩刀?”大汉轻薄地嘲弄着,这时候唐朝人还是很自信,尽管有了大非川之败,然而无论对其他那一个种族发动战争,都是以少胜多。
  “是,是是。”
  “本来想杀了你们,可你们不佩,只是脏了某的手。”大汉很自傲地将横刀重新扔给了他们。
  长安的月亮与后来的月亮是一样的,长安的人与后来的人相差也不大。唐朝的游侠很有名气,可是游侠也要吃饭一些人也选择了一些灰色的职业,或者说是黑道。
  这头怒牛与对面的人皆是为了利益,产生的争端,只不过对面的男子没有想到结果如此。
  酒肆里的人都认识这头怒牛,有人在喝彩:“好一头怒牛。”
  “各位抬爱,”怒牛在对面男子的脸上拍了拍,重新站起来拱了拱手,又找了一个座位坐了下来。州一坐定,两个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长相丑恶的人说道:“你就是怒牛?”
  “正是,”怒牛眼睛眯缝起来。虽然他身手可见识也广,这两人穿着十分普通,然而却让他看到那种上位者的气质。
  “某是尚书省的一个小小都事……”
  “见过,”怒牛施了一礼,刚才云淡风轻此时变得神情极为恭重。这幕情景李威是没有看到的,如看到了一定会改变他许多想法。这头怒牛,很有些象后世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事实也是长安一个很有名气的游侠。可只是尚书省一个都事,就如此的恭敬。
  这就是国家机器的威力前世如此,这一世依然如此。
  什么侠客,什么英雄好汉,国家机器一堆,一切皆是浮云。
  这才是活生生的事实,李威也许感到很郁闷,可与他对决的都是非人的一种,皇上,皇后,还有着父亲的大义,敢对他有什么想法的人,一个个都是智慧无比的猛人,当然个人的品性好坏需要抛开不谈的。李威对付的只是象怒牛这种人,甚至都不要开口,只是一个眼色,就会有人将怒牛辗成碎片。
  长相丑恶的人轻淡地说道:“跟某来,有点事要说。”
  “敢不从命”当然,‘,怒牛“也有他的骄傲,可他也要生活,也要吃饭,也要活下去。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他也脱不了这个俗,况且他这些人,更是不能与官斗。
  三人走出了酒肆,雪虽停了,按理说天是放晴了,只是天上挂的不是太阳,而是月亮。但很冷,西北风带着呼啸的声音,似在悲咽,似在狼嚎。刮在人身上,如同刀子。即使是在十月,也是比较冷的一晚。
  “某叫周兴。”
  怒牛身体一哆嗦,周兴,试问长安谁没有听过,即使他协助太子将许敬宗扳倒了,可对此人,大多数百姓不抱好感的。那些刑罚……“即便是自己又如啊……”
  声音很恭敬了,“见过周都事。”
  狄仁杰在一边一直不吭声,恶人需要恶人磨,因此将周兴带来,果然取得实效。但心中五味杂陈,不知什么感想。
  “某要你替某办一件事,办好了,某或者能帮助你,替你将几件案子注销了,还会给你一些奖励。
  “请吩咐。”
  即墨三人居然同样奇迹般再次从那个魔鬼山逃了出来。不过这三人机灵,知道梁积寿在暴怒之下,会拿他们出气,于是逃跑,即墨捉住了,可是叶毅二人逃跑了。
  这二人一定会回长安,长安他们有根基,衙役未必能捉得住。秋仁杰并不是想找他们麻烦,他们有错,可梁积寿不贪婪,也不会有事情发生的。嗯破案子,大理寺堆积的沉案很多,就是依他的智慧,一辈子也别想处理完。就是处理完,新的案子又接踵而至。主要是另外一点,以狄仁杰的智慧,隐约地感到即墨三人离开太子后,居然不死心,又找上梁积寿,还有另外的隐情。
  这是太子答应出征了,如不答应出征,陛下本来对殿下就有意见,梁积寿大败,陛下心情不好,与殿下矛盾会更激化。分析到了这一点,秋仁杰感到了阴谋。
  智慧如此,嗅觉如此。
  如果直觉是真的,此二人将会十分重要。对方有可能也会杀人灭口。其实梁积寿也会想杀人灭口,毕竟将罪过推到向导头上,与被三人诱惑,导致数千唐军牺牲是两样的。只不知这两人是如何逃跑的。
  但是人终要吃饭,还得要回长安。凭借衙役是不行的,需要借助一些暗中的力量监吧……“这就是寻找这头牛的用意。
  没有向太子说,当然,为了保住太子,许多人在努力奔走,但这些都是摆在暗处,连李威自己都不知。当然,还难免也会有敌人……“
  此时李威还在大明宫。
  拉住了母亲的手,说道:“母后,儿臣很惭愧。”
  李治正被妻子弄得有些儿头痛了。刘仁轨似乎说得有道理,这是一个机会,不然正面碰吐蕃,唐朝国力正是虚弱的时候,胜还好,败更吃不消。但妻子说得也有道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这一年多来身体将将好,以前一直体弱多病,不但要出征,还是南方那些湿热多瘴的地方。可听到儿子的话,有些愕然地抬起头。
  李威继续说道:“父皇对儿臣如此期望,母后对儿臣如此痛爱,可是儿臣以前却做了许多让父皇母后失望的事。儿臣很惭愧。”
  母亲什么想法,李威猜测不出来的,既然母爱如此,自己也应当感动一下吧。又说道:“不过我家是天家,不仅仅是家,还是国。子女要求更严格些才是,所以昔日触龙因些说赵太后……”
  武则天没有反对了。赵太后能做,她也应当能做。用手抚着李威道:“只是本宫很担心,弘儿,去了前方,你只管着指挥,切莫上阵,刀箭无眼,不能逞能。”
  “是。但是父皇母后,你们也要多注意身体。”
  留了下来,一道吃了晚饭,说了一些温情的话。很温暖的一幕,恐怕也是李威来到唐朝后,与父母最温暖的时候。当然代价有些沉重了,需要上前线“
  出了大明宫,本来想回东宫,忽然改了主意,说道:“去裴侍郎府上。”
  这一次出征,李威还是有信心的。其实只要三人中有一个人相助,这一战胜利的希望无限地接近百分之百,况且是三人。不过最大的变数,是裴行俭。因为接触的少,对裴行俭知道得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改革了人事选拨制度,虽是改革,可上到士人,下到黎民百姓,皆是一致的好评。其他的不知。已说明了裴行俭的智力。因此,怕裴行俭因为私事,而耽搁了国事,如果裴行俭如此,后果甚至比郭待封还要恶劣。
  来到裴行俭的府上,裴行俭迎了出来,道:“参见殿下,臣等候多时了。”
  “你知道孤要来?”
  “听闻太子回到京城,臣已预料到了殿下会来到鄙府,”说着将李威引到了客厅,客厅上燃着一些香,似兰似荷,若有若无,不知道什么香,但身在东宫,见识很广,知道这种香料十分名贵。桌子上摆着一套精美的茶具,正好是二人所用。这架势可不分明在等他到来?
  “你如何知道孤一定会来到的?”李威狐疑地问,前来裴府,是刚刚临时起意的。但裴行俭这个做派,让他疑神疑鬼了。别的不知,只记得后世对此人的评价,用了四个字,多智似妖。但也不能妖异到这地步……“
  裴行俭微笑,没有回答,道:“殿下,臣想请殿下写一个字,可否?”
  “写字?”
  裴行俭点头。
  李威有些不解,然而裴行俭坐在家中,就算到他会前来,仅露了一手,已将他震住,于是说道:“行。”
  裴行俭拍了拍手,婢女立即拿来纸笔,显然也早就准备好了。就放在旁边的矮桌上,只是李威没有看到。李威几乎无语,也几乎不假思索,在纸上写下一个大字:智!
  第二百章 明处暗处 李逵李鬼(下)
  “某是狄仁杰。”
  “见过狄寺丞,”对周兴是恐惧,对狄仁杰是尊敬,大汉虔诚施礼。但隐隐让他感到狄仁杰身上有一道光环,与狄仁杰官位无关,虽然狄仁杰是大理丞,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同样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高度,尽管他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平民百姓。
  这道光环是来自北方不远处那些巍峨雄伟的宫殿,那个面带微笑,让无数老百牵挂的一个青年身上。很近的,人平易近人,对老百姓也很客气,他还侥幸看到过一眼,居住的地方,走几里路就到了。但要清楚,实际上还是有一道鸿沟存在的,这道鸿沟看不见摸不着,然而沟那边却是天,自己只是地。
  狄仁杰不知道他此时乱七八糟的想法,继续说道:“你本名叫周重威,今年二十七岁,是长安一个有名的游侠,但也不遵法纪,甚至有五条人命案与你有关,还有其他不好的事。”
  “是,”周重威冷汗涔涔。
  “既然替我们做事了,以后改邪归正就是,那条道路上走下去,终不是一个办法。”
  “是。”
  “你明天到某家中,取五百缗钱,看看能不能找一条更好的活路。”
  “仆不敢。”
  “某叫你拿着,你就拿着,”狄仁杰皱了一下眉头。说老实话,此人名声不算太恶,行事很凶狠,打架斗殴,无所不为,是长安一个狠角色,手下还有一群“小弟”,长安大理寺就有数起积案与此人有关。不过对平民百姓不算太恶劣,不然刚才在酒肆里,不会有酒客为此人欢呼。这也是狄仁杰选中此人的原因。太子需要力量的,这些力量有的能摆上台面,有的摆不上台面。此人也许以后会有用。
  但最后选用,还要观看。
  其实无论对周兴,还是对此人,狄仁杰都不抱有好感。
  不过周重威很是机灵,隐隐醒悟过来,立即伏倒在地,说道:“仆那就斗胆收下了。”
  ………………………………
  裴行俭一直在看,看得很认真。
  非是李威所想的,同出于裴家,他与裴居道关系只是一般,与裴炎关系甚至不大好。裴炎调到京城为官时,曾经拜访过,两人交谈了一会。此人性格注定他以后能飞黄腾达,然而野心勃勃,与外面传言截然不同。当然,这只有裴行俭能看出来。因此交谈没有多久,就将他送客了。
  太子与裴炎的矛盾,裴行俭从头到尾,就没有想参与过。
  让李威写字,与此事更无半点关系,但裴行俭有裴行俭的想法。
  外界传言,传得过于神奇,裴行俭不大信的,他是看太子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注定了他的作为,比如裴炎,也许会飞黄腾达,可最后下场很惨。或者李敬玄,十分欣赏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才华,但他却说,看人先看一个人的器识,然后才能看才华。四人才华有了,可是浮躁炫露,杨炯还算沉默,也许能做到县令之职,其他三人皆不得善终。相反,对苏味道与王勃的哥哥王勮十分看重,说此二人以后能常铨衡。说起来很玄妙,但智慧有了,识人的本领有了,也就简单了。可得有这智慧识别。
  太子的才华无用置疑,也要看他的性格与器识。能不能登上皇位遥远了,可这一次出征,并不是刘仁轨说的那么简单的。
  因此一开始做了一些布置,如果明天李威前来,还是这样的。然后看太子激荡之下会有什么表现。当然,太子很快来到,他还是能料到的,太子连这一点都想不起来,这一次出征,那就凶险了。往长远想,太子能不能登基都危险了。
  李威也不知,可他性格温吞,与武则天李治那样的人交手,都没有太失态,性格使然。因此,写字很平稳,一个慧字四平八稳地写在纸上。这让裴行俭很满意,又看着字迹,很肥大刚遒的字,京城也在传,裴行俭却是第一次看到。
  可是李威终没有颜真卿那样刚烈的性格,刚遒中略略有些秀媚。当然,这种字体才出世,还是让大家折服的,又在东宫久了,就有一些富贵气息。裴行俭闭上了眼睛沉思。
  字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的。比如李世民的字很秀媚,但秀媚中带着大气。而性格不能全部注定一个人的命运,可能大部分预见到此人的将来。大开大阖固然让人赞叹,可有了这种个性的人很难有好下场。比如项羽,祖逖,除三害的周处。刚易折尔!他才听到太子那些大诗,大诗余,很不以为然。可以大气,却不能刚霸到极点。《易》里乾卦也说了,九五之爻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但到了极致,上九之爻时则成了亢龙有悔。道理一样的。直到时不时也有秀媚的诗流传出来,才渐渐重新认识。当然,有些弄不明白。所以才让李威写字的。
  也不是说柔就是好,上善若水,水是柔的,但柔中也暗含刚意的,比如黄河,比如大海,气势也能雄阔。字迹如此,褚遂良的字就秀媚到了极致,结果嘛,大家都看到了他的下场。
  当看到那么一丝秀媚的韵味时,裴行俭心里说道,有了。
  再说用刚字写慧,慧与刚无关的,沾到智慧,总是阴柔的成份居多。却暗含了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至理。
  睁开了眼睛,说道:“殿下,臣也来写一些字献一下丑。”
  说着,拿起笔写下一行字: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