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155部分

兴唐-第155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煌蚨嗳恕M彼陈恍┎孔逵衷雠闪艘恍┦勘褂心戏揭恍┎孔逶俅斡抻辻ù动,对méng舍诏忠于我们大唐的部族进行征缴。”
  “从漾濞江到姚州城大约有多少叛军?”
  “三四万人吧。”
  “三四万人,为什么你要担心,当初叛军不是一度达到十几万人。”
  “殿下,那是不同的。不但是十几万人,一度曾达到了二十万人,可是那只是威胁,就连田里的老农夫都放下了农具,参加了。这些人良莠不齐,又来自各个部族,本身就是矛盾重重。也不可能全部长年累月呆在军中。实际上集结了一下后,不久又自行散去。臣来到后,再次集结了一下,也有十万人出头。不过这样的军队,十万人与三十万人没有区别的。但此次不同,三四万军队,却是jīng兵,还有各部隐护,méng舍诏各部经过这数月打压,力量又不及从前。”
  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因为想迅速南下,一些手段凶厉了。如果只是唐朝,各蛮部能被打怕,但不仅是唐朝,吐蕃支持,又在大非川大败唐军,这些部族心中不平,又有了底气,于是反叛势头不减去年。说到这里,梁积寿吞吞吐吐地说道:“殿下,你率领的军队是不是少了一些?”
  “不少了,带孤看看你的部下。”
  “喏。”
  两千来士兵全部集结,这些士兵都是大làng淘沙淘下来的,阵型未必整齐,可眼中不自觉流lù出一种悍气,杀气太扯,但能让人一眼看到他们是一群老兵。李威让点将官点着huā名册,又让他有些惊喜,梁积寿大败méng俭的一些有功将士,令狐智、马仁静、李大志、梁待辟与韩庆余依然侥幸活了下来。还有一个人也活了下来,行军掌书记骆宾王。
  李威好奇地看了一眼,裴行俭字写得好,可不是有名的诗人,也认识了李峤、崔融,论在文学上的名气,皆没有眼前这个人大。但看上去不是很好,一个瘦瘦的中年人,穿着儒衫,留着一缕长长的胡须。看到李威看他,将腰板tǐng了一下。
  知道得多了,也知道诗写得好,仅是诗罢了。因此,李威迅速将视线转移。
  点完了名,李威说道:“梁将军,你率领他们休息吧。”
  没有题南去的事,反正事情发生。但狄仁杰却突然问道:“梁将军,那个即墨呢?”
  梁积寿脸sè一变更~新,甚至有两滴汗珠涔了出来,既然知道了即墨,更知道他南正的真正原因,再次伏下说道:“臣有罪。”
  “起来说话。”李威道。
  “是,”梁积寿站了起来,脸上却是一片苍白,知道了内幕,不仅是战败之罪,真说起来,还有欺君之罪。当然,也没有评书中说的那么过,战败了,将士总会寻找理由为自己开脱的。比如郭待封,不可能因此立即满mén抄斩。但无疑也雪上加霜。
  其实自从梁积寿南下后,朝廷就对他这一行极其关注,动心的不是他一人……只是路远,无法立即通知。然后朝廷暗中派了一些斥候到了西南,梁积寿战败的奏折没有邸达京城,相关的情报已经送到李治手中,包括捉住了即墨,叶毅二人逃走。但知道事情真相了,朝廷官员中除了狄仁杰隐约察觉到什么,其他人都没有再关注。
  梁积寿再次面如土sè地回到帐蓬,将前因后果说了出来。当时南下时,他也没有想到其他,也想速战速决的。可军队到了益州后,滞留了几天,骆宾王与一群文人唱和,在一次诗宴上,即墨三人找到骆宾王,进行了劝说。骆宾王半信半疑,又禀报了梁积寿。梁积寿就将这三个人喊进大帐。说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但同样半信半疑,不过也不是他们三人活着逃出来,还有其他几个人,包括即墨两名手下,大军南下时,悄悄派人将这两人喊来对证了一遍。几个人说法一样的。正好jiāo战进行得很顺利,大军南下阻力变得很xiǎo,又向当地人证明了象墓的说法,于是贪心起了。
  说完后,梁积寿又伏在地上说道:“臣不该生贪心的。”
  “你起来吧,但梁将军,你是贪了心的。当初这三人也找过孤,但孤有没有起贪念?”李威叹了一口气,说到底,自己也有过错的,没有想到这三人如此胆大,又道:“孤不想处置你,最后的处置还要朝廷安排。想要朝廷宽大,就看你在此战中如何将功折罪。”
  “谢过殿下。”梁积寿正要退下,狄仁杰又说道:“且慢。”
  李威狐疑不解,即使现在找到即墨,将他斩杀,也于事无补。但狄仁杰坚持地问道:“那个即墨呢?”
  “他让我砍杀了。”再次担心惭愧地低下头。别人说归说,自己听归听,这样做无疑是杀人灭口,做得很丑陋,真追究起来,又是一项罪名。李威不解地看着狄仁杰,狄仁杰道:“既然杀了,那就算了。”
  只是怀疑,没有证据,也没有想到朝廷会让自己到前线,可料到梁积寿多半会将即墨斩杀。只能看在京城的布置,会不会生效。
  ……
  梁积寿到来了,准备了一下,大军开始正式南下。其时才过元宵节,速度比预计快了半个月。但早比迟好,局面开始糜烂,再说到了三月,姚州往南去,会出现桃huā瘴。不象xiǎo说写的那样恐怖,更不是到处都有,可能为士兵带来不xiǎo的麻烦。
  翻过了一片山岭,忽然前面士兵过来禀报:“殿下,前面有两个nv子拦住了道路,要求谒见殿下。”
  “两个nv子?”李威奇怪地问了一声,迅速骑马来到大军前面。是两个少nv,一个二十岁出头,一个十来岁,长得十分俏丽,脸上带有两片高原红。看上去,与中原少nv不同,俏丽中带着一份健康活泼。特别是岁数xiǎo一些的少nv,长相更是出众。但肯定不是当地的少nv,有山上的姑娘,也有高原红,可是很淡,其实就是在这里,除了衣着打扮外,当地人与中原人并没有多少差异的。另外此两nv官话说得不标准,可也**不离十。
  “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见孤?”
  岁数大一点的答道:“臣民是金沙江边王两部的百姓,父亲是部族里的医者。顺部族人东下时,将我们部族全部屠杀或者俘虐,臣民的父母全部被他们杀害了。”
  说着泣不成声。
  李威这才释然,金沙江边也有许多部族的。现在的南诏很是húnluàn,大的部族也许有好几万人,可xiǎo的部族只有几百人,甚至一个山寨就是一个部族。比如洱海,大大xiǎoxiǎo的部族几百个,不要说朝廷,连当地人都没有本事全部分得清。但居住在金沙江边,海拨有些高了,因此,脸上才有高原红的。医者在南方各部族地位十分高的,虽这些医者大多数也是巫者,能装神nòng鬼,医术却很让人怀疑,可因为地位,两个少nv跟在父母亲身后能说一些唐朝的官话,倒不是很奇怪。随口说道:“孤率军南下,正是要对付他们,还各诏部一个公道。”
  “谢过殿下,不过臣民有一个请求,我们姐妹二人侥幸都懂一些医术,能不能让我们一道陪同殿下前往姚州,如果各位军爷生了病,我们还可以帮一些忙,以此感谢殿下。”
  “你们好意孤心领了,可这是军队……”
  李威刚要拒绝,裴行俭chā言说道:“殿下,这是她们好心,你可记得你说过的话,攻心为上。征只是手段,最后还需治理。”
  但用手在李威手背上暗中捏了一下。
  第二百零七章 妃儿吹笛 甸子指路
  第二百零七章妃儿吹笛甸子指路
  裴行俭越俎代庖问道:“两位xiǎo娘子,你们叫什么名字?”
  岁数较大的继续答道:“我叫王甸子,我妹妹叫王妃儿。”
  “你们为什么想到谒见太子殿下?须知太子殿下是我们大唐的太子,未来的储君,不是你们南方各诏蛮一诏一蛮所能相比的?”很是傲气地说话,意思不是你们两名普通nv子想要见就可以见到的。不过也是如此,现在唐朝的国力还略略在当年的汉朝之上,而这些xiǎo诏部连当年的夜郎都不如,只是朝廷一直对南方没有多大兴趣罢了。
  王甸子一脸茫然,答道:“我们不知道,本来逃出来,想投奔中原,谋一条生路。一路东下,才听到太子要出征,而且太子殿下十分仁爱,因此想出一份力,看看能不能让朝廷替我们族人报仇。”
  这时候梁积寿低声说道:“臣想起来了,不是王两部,是叫畹俭部,这两个少nv应当姓畹,不是姓王。此部在nòng视川的上游,牦牛河与濑水河之间的大山里,部族不大,大约有近千人,因为居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与外界联系很少。不过山川中有许多珍贵的yào材,时不时有族人出去用yào材向外界jiāo换物资。这才为外人所得知。”
  李威额了一下首,虽然因为贪婪导致局面糜烂,可在军事上梁积寿还是准备充分,不然这么多部落,他也不可能记住。但在脑海里浮现出大约的位置。离吐蕃架的铁桥很远了,还在铁桥之上。不过上面有大雪山与横断山脉阻隔,还有许多险峻的峡谷、原始森林,因此吐蕃进入南诏都是从铁桥进入南诏的。唐朝对南诏其他地区都不产兴趣,对此地更不会产生兴趣,实际上属于一个三不管的地带。此次吐蕃间接进入,一定是将这些部族顺便带着抹杀。对吐蕃人来说,可没有什么儒家的王道,仁爱这一种说法的。
  裴行俭也听到了,扭头看了梁积寿一眼,想了一下说道:“可是两位xiǎo娘子,这是大军,不能让nv子同行的。”
  王甸儿十分不解,问道:“为什么?”
  裴行俭知道这些蛮人可没有那么多规矩,但也很耐心,解释道:“这是我朝的军规,nv子进入,能涣散军心。”
  “我们只跟在大军后面,行不行,各位军爷如果生了病,或者我们能帮助一下,臣民自幼跟随父亲后面学习,医术尚可的。”说着,王甸儿只是伏在地上,似乎想要哭。
  不过岁数xiǎo的王妃儿也许不大懂事,继续抬着头,用好奇的眼神看着众人,特别是李威,是太子,于是盯得最久。
  裴行俭心也软了,道:“某破一下例,允许你们跟随,不过到了姚州城后,战局稳定下来,你们打听一下家人的下落,看看有没有族人的消息,不能再跟随了。”
  “谢过这位将军,”王甸儿兴奋地答道。说着,从道边拖着一辆xiǎo车子,很xiǎo的两轮车,里面有一些行李,还有许多yào材。车mén没有打开,就远远地闻到一种yào材的香味。看来两个少nv确实是一个大夫,只是医术高低不知。
  不过很快派上了用场,晚上扎营时,不可能真的让她们单独吊在后面,也挪到了军营里。队伍这些天训练得有些紧,有的士兵受了伤。还有少数几个士兵不熟悉,让xiǎo虫xiǎo蛇叮咬了。军队中有一些大夫的,只是数量很少,不大够用。这两个少nv主动参与。
  与中原医术不同的,也没有搭脉的说法,只是看与问,然后开yào,开的yào方同样很古怪,但十分有效。又是如huā似yù的年龄,长得美丽,于是许多士兵主动找她们医治。
  朱敬则看到了,皱着眉头道:“裴shì郎,这不大好。”
  “这是几日功夫,攻城也一时,治理才是一世。她们两个弱nv子,就这样进入中原,还不是中原,这一带民情复杂,朱临军,你真放心?”
  “可军纪……”
  “我们一道去看看吧。”
  几个人一道走了过去,两个少nv正在忙碌,时不时用衣袖擦着头上的汗水,所谓的医术jīng通,恐怕也只是王甸儿,那个王妃儿只能在边上打着下杂。王甸儿将一个士兵的衣袖卷了起来,
  这个士兵前几天在竹林里训练,被一条竹叶青咬了一口,也医治过,让大夫划了十字口,排出毒血。但这条蛇毒xìng却很强,到现在手臂还在浮肿着,看上去触目惊心。
  王甸儿看了看伤口道:“是竹叶蛇咬的。”
  蛮人有许多不叫竹叶青,直接叫竹叶蛇,士兵点着头。
  王甸儿也拿出一把xiǎo银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会儿,然后重新将这士兵的伤口划开,挤出有些发臭的淤血,用布条系紧。这时代没有什么科学原理的,但这一系十分高明。李威暗自点了一下头。
  然后王甸儿从车上拿出一些yào材,还有一陀干ròu,放在yào罐里,说道:“熬好后,喝下,喝上两三次,就没有大碍了。其实竹叶蛇咬人很疼,但不会致人亡命。倒是往南去,有其他的蛇,却是不能碰的。有的蛇咬过后,就是我父亲都治不好。”
  “谢过王姑娘,”士兵感jī地说道。
  “王xiǎo娘子,那是什么ròu?”李威好奇地问道。
  “是圣鸟妃儿答道。
  “圣鸟ròu?”
  “就是你们汉家说的孔雀ròu,能解百毒。可你们汉家不知,只是索取羽máo,于是我们部族里与其他向你们汉家进贡羽máo的部族jiāo易,将ròu晒成ròu干。治疗蛇毒很管用的。我们部族将它奉为圣鸟。而且它还十分美丽,好象你们汉家有一首诗,叫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你也知道这首诗?”
  “知道的,我们部族有一户人家,是几十年前因为你们汉家战luàn,逃过来的,他们父子曾教我们部族的子弟认识许多字。只可惜,这一次,他家人也被顺部人杀害了。”王妃儿说到这里,一脸的感伤,然后又说道:“臣民还听过太子你的诗。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写得很好听。我也会吹羌笛的。太子殿下,你要不要听听?”
  “请吹来。”李威随意坐在一块石头上。
  实际上一路前行,李威很得军心的。训练很苛刻,但太子也在训练,并且有了伤者,立即问长问短。因为太子以身作则,几个随行的将军品行也可,没有了贪墨供给的现象,分配均匀。特别是募来的士兵,本身就有一些是少数部族的勇士,李威更是一视同仁。所以士兵练得很苦,却十分乐意。
  少nv从马车上拿出一根羌笛吹了起来。
  笛子与中原的笛子形状不大相同,吹出来的音节也不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