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243部分

兴唐-第243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孤害了他。”
  “殿下这样说折杀了我们。父亲虽然生死两茫,可能受殿下所托,替殿下办事,也是胡家的荣幸。”
  “海外遥远,也未必悲观……孤心中有数,以后会作补偿。”
  “臣民不敢。”
  “孤前来,还有一件事相托,不过一次时间不会太长。”
  “敬请殿下吩咐。”
  “胡胜,你不用拘束,我问你一件事,你家现在与吐谷浑贵族有没有来往?”
  “有,”胡胜有些茫然,他家是昭武九姓的胡人,胡应当初xìng情豪爽,结jiāo了许多朋友,包括吐谷浑在内。后来朝廷开了关市,事实上以前在赤岭地区,唐朝与吐谷浑一直就有互市存在。因为律没有规定,有些luàn,后来正式开了蕃市后,虽要jiāo纳一批税务,人身有了保障,又不会受到勒索,反而互市更兴旺。吐蕃人看到好处了,也学着照搬,然而唐朝人不让汉人出国,返回的商贾多是吐谷浑与吐蕃有势力的人,没有征到多少税,反而凭空增加了许多sāo动。最后论钦陵害怕影响吐谷浑稳定,下令停止征税。
  胡家在海市里占了一个份额,但根基依然在关中,不是很重视,依然从丝绸之路行商。青海的贸易,也是胡家一个重要的收入。只是不解,太子要询问这个做什么?
  “孤想托你办一件事。朝廷即将与吐蕃决战,然而战马不足。灵武与陇右有马,但这些马匹到了高原之上,不能适应青海的气候,速度冲力皆不如青海马。”
  “这个臣民都可以办到,不知殿下想要多少匹马?”心中还是不开心,毕竟父亲至今没有下落,可人家是太子,谦卑如此,怨气就少了些。还有梁金柱一案,太子为了力tǐng梁金柱,不惜掀出那么大风b,可以想像的,一旦太子即位,梁陆二人的前程。这又让胡胜心动。
  “当然越多越好。不仅是这件事,大战在即,你担心有可能唐朝与吐谷浑的贸易中断,所以与人合伙,在战前募集了大批款项,带着吐谷浑与吐蕃人所需的瓷器、茶叶、丝绢,前往鄯州。但因为带的货物多,蕃市无消化,因此你进入吐谷浑,利用你父亲在吐谷浑的人脉,游说他们发更多的马牛羊、骡驴骆驼,与你jiāo易。可大军一触在发,许多吐谷浑贵族担心战马涌入我朝的结果,你又送出重金贿赂,拉拢关系。孤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一开始是不明白的,但说到后来,胡胜反应过来,问道:“殿下是想让臣做斥候?”
  “不仅是斥候,会有重用,若你自付能办到,孤到了青海后会给你一个军职。但鉴于你父亲,孤是不会让你冒危险的。”
  “臣民愿意。”
  “切记,不但是马,只是马,吐谷浑人会怀疑。”
  “喏”
  李威这才离开胡府。军资上不大好调,从东宫里将余款调出十万缗钱,让胡胜购买货物,并且暗派人手协助,包括提供牲畜车辆,让胡胜立即将货物带到青海。空缺只好等胡胜返回时,将本金纳还。
  这件事无人知道,看到的是太子还在长安练兵,要么讨要物资,要得京城物价飞涨。幸好广通渠竣工,chūn水始发,漕运不停地将物资从江淮河南河北,向关中发送。就在这时候,丹水渠的中游再次竣工。李威还骑马过去看了看,河流是通航了,因为水源少,依是很浅,不过比原来好得多,甚至一千石船舶,只要小心也能顺利驶达龙驹寨。往上去就没有办了,还继续从陆地,利用骡马,将货物拉到长安。这一批江汉货物到来,长安的物价才渐渐平息。
  但时间拖长,开始有人认为太子是怯敌,到了长安变了卦,有意逗留长安不前。
  就在议论声响起的时候,五月十八,一大早,城mén刚开,李威带着shì卫就出了城。来到大营,迎着清凉的晨风,说道:“起营。”
  训练了很长时间,真刀实枪战斗时,未必能派上用场。可练了比不练好,一声令下,三军立即行动起来,开始拨营。
  一会儿,营地成了空dàngdàng的一片。
  李威又说道:“出发”
  再不走,估计就有人在上面做文章了。
  军号声开始在薄纱一样的晨曦中jī昂的飘dàng,一万多大军,带着必备的辎重,向西方奔驰而去。浩浩dàngdàng的大队人马,踏碎了一地的碎米珍珠,然后一粒粒lù珠滚入泥中不见。
  离开的速度很快,只有少数百姓围观。本来长安城中的百姓还准备象洛阳一样,来一个夹道相送,可等到他们全部起来时,城mén外什么也看不到了。
  或者眼力好的,能看到远处地平线上,一条隐隐的黑线,最后变成了一个黑点,渐渐消失……
  第三百二十一章 镜里朱颜都变尽
  过了大震关,就到了瓦亭…,秦州城东这一段瓦亭川汇合了略阳川的河水,河面始广。
  大军源源不断而来,不仅是军队,更多的物资也源源不断地发向了青海,于是在河面上强行架起了一座很宽大的木桥。所以自古以来,许多大臣反对君王开边,唐朝与吐蕃还没有开战,国库里本来积存的一些物资财政,很快再度空dàngdàng的。
  这些不是李威所能管的。一挥马鞭,说道:“停下。”,
  号角声吹了起来。
  一万多士兵,立耶勒马停了下来。
  在长安城中战马还是缺少的,李威利用手中职权,不停地强行调来各处马匹,直到过了讲水,才勉强使每一个士兵配置了一匹战马。但行军速度依然不快,一路西上,借助各种拖形,再度一边行军,一边练兵。另外还才一个原因。就是chā重。
  这也与唐朝的府兵制有关。唐初没有大量常备军,当然节约了开支。作战时。由折冲府发府兵。这些府兵大多数是农民。每十人准备六匹马,这不是骑的,是用来运输的,根本不能指望它载着士兵冲杀,真不行,就用驴代替。然后准备吃饭的马盂。帐蓬。给马喂食的布槽。铁锹,攫、也就是后世的铁稿,凿子,这是做了事时用的。还有一个雅,舂米时用的。筐,挑东西用的,或者挑战利品,有时候大胜时挑人头,接着还有斧、钳、锯子。开路时的镰刀,两张chuáng,马的缰绳、笼头、马蹬,兵器有短火矛、弓、箭、箭囊、横刀、磨刀石、绑腿、大鹏。然后就是干粮。至于盔甲、陌刀。以及军弩等武器装备,那后发放。战后还要重新jiāo还朝廷。这与后世电视里看到是载然不同的。除了一些特殊的部队外。大多数作战没有**煎“是luàn蓬蓬的一团。就象一群难民一样。
  这些府兵。农仕时种拖。农闲时练兵。因此唐朝全民皆武。身体素质也比宋朝强,也是这个原因。作战时。朝廷派将领持朝廷鱼符去折冲府征兵,一般是果毅都尉随军煎往。若是大的战役,象这一次青海战役,折冲府的几乎所有将领皆在随军而行。
  可是折冲府已经开始败坏,渐渐无兵可征了。这一次大多数士兵就是后世常出现的募兵制征来的。而且战役时间才可能很长。物资大多数变成了朝廷承担。什么样的兵皆有,就象李威这一群士兵。有许多人抱着铁锹不放,当成了宝贝疙瘩,还指望它回家去继续挖几个大萝卜。所以除了必备的chā重外,还才府兵自带的物资。
  没有到青海,可看手下这一群士兵,李威就能想像现在青海luàn成什么样子。但因为手中的权利,李盛很果断。有的士兵表现一直不好,直接淘汰回去。宁缺勿滥。一些表现优异的士兵。立即提拨。到了秦州。稍微那么好看一点了。
  站在木桥煎。开始布置。将士兵分成两方,一方在河西防御。一方在河东演练渡河,不是就着这个木桥展开的,而是就着瓦亭河“重新搭桥。这样练军才很多好处。一旦开战,不仅仅是攻防战。还才一半将在运垩动战中展开。与行军很类似。而且这样不停拖练习,也锻炼了各个将军的真正统帅能力。不是李盛一人看出来。
  关健是其他押送士兵的将官不敢这样做。本来日期就紧。赶不到。会责受处罚的,轻则杖苔。重则砍头。路上不敢耽搁。即使时间才限,也没有这个财力,特别是骑兵,象这样近乎残酷的实战,会不时拖折伤战马,在这时代,马与人月样金贵。敢不敢伤?受伤的士兵,甚至一两个不小心死亡的士兵,他们也不敢负责。更不耍说李威将一些表现不好的士兵强行淘汰。在唐初为了防止士兵逃兵役,真病了。派大夫治,用人抬也将你抬到煎线。得了癌症都没有用,耍死就死在前线。休想在家里养病。
  正在演习,远处几个人奔了过来,正中一个人骑着一头小máo驴子,远远拖大喊:“殿下何在?”
  李威骑马冲了过去,下了马,亲热拖拍了拍西mén狮的肩膀,道:“西mén肿。好久未见了。孤听说你在秦州做得很好……
  此次,秦州与陇州两个粮仓,因为前些年备下了许多粮食。为此次出征节约了许多开支。西mén狮在秦州表现得可圈可点。
  “臣不敢当,但殿下,为什么你要领兵青海?”
  “你不想孤文武双全吗?……
  “非是啊,你是殿下,学的是治国之道。不是文武之呢……”,
  “此事说来话长,日后你便知。”,
  号角声吹响起来,两方军队演习开始。
  洛阳皇宫,天气始热,两个宫nv替武则天扇着扇子,武则天道:“孤想念九成宫了……
  九成宫在唐朝几座大型宫阙中。乃是避署最佳胜地。
  李首成垂首答道:“不可啊,殿下才方离开京兆。”,
  “本宫知之,外面情形如何?。,
  “外面国泰民安。只是。只是…………,
  “说出来,只是什么?”,
  “只是雍王殿下修注《后汉书》,投者如云,雍王府上整天mén庭若市。每一篇注集出。立即被文人士乎传扬。被称为古今以来《后汉好的注解……
  “最好的注解吗?。,
  “奴婢不一定认同,也许此注甚好,最好未必,多是他人捧抬。但奴婢很担心啊。”,
  “你担心什么,这个不孝子,不及他大哥十分之一……,可是武则天皱了皱眉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弘儿在青海遇到了什么事自己怎么办?弘儿登基。自己有继续周旋的余拖,这个老二若是登基。与自己只会是鱼死网破结局。想到这里,又说道:”你责将裴shì郎喊来,本宫这有几篇奏折悬而未决,请他来商议。“
  “喏!。,
  倒不是太jiǎ。是才几篇奏折,她与李治皆没才商定下来。将这几篇奏折chu出,一会儿裴炎被带到“隔着帘子。两人探讨着国事。商议完毕。武则天命人端上茶来,道:”裴shì郎。国家兴平已久,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这是本宫高兴的。然而太乎为了国家,去了青海。本宫实在担心不止。可是一群宵小之辈。居然窜夺雍王……。本官很担心哪……
  矛头直指李贤。
  其实这件事,百姓议论很多的,也不是说李贤多可恶,李治要抬他“回避会才什么结果?即使回避。父亲巳抬过了。大哥会容忍。可以后登上帝位,会不会容忍,若有小人将此事翻出来,自己会不会倒雾?李贤内心也挣扎过许久。而且帝位。李贤真不想?加上手下一群幕僚如武则天所说。也想上位。作为一个王府的官吏参谋。一辈乎只是如此。可作为未来帝王的参谋亲信,仕途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好人怕三劝。坏人怕三说,于是一步步与大哥决裂。
  百姓也许不知,作为裴炎。心知肚明。休说裴炎,连李威在父亲左迁几位宰相时,就猜出父亲会有什么计刮,慨叹一声,这一回兄弟是没才办做了。
  武则天将此事翻出来,不是为了李贤种种的行径,说完后“隔着帘子。看着裴炎表情。其实这个帘子也只是做一个样子。丝帘或者珠帘。帘后的人能看到帘煎,帘前的人若胆子大,也能看到帘后。
  “陛下文治武,不亚于太宗文皇帝。然没才惩文皇帝之戒。朝堂上这两年争执不休,臣也很担心。”
  “是啊。本宫很早就听过你品xìng高洁。乃是裴家最杰出的弟子。后来为官,论称职无人能及你左右,君乃国家栋梁之材,国家多事之秋之取,还望君多加努力。”
  “臣一定不负天后重扛。”
  “好。那退吧。”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武则天忽然笑了起来,李首成问道:“天后,为何发笑。”
  “本宫是笑。弘儿为什么不愿意与此人亲近了。”
  “为何?”
  “此人心向莫测啊。”
  “???”李首成脸变了变。这可不对了,对太乎心向莫测,也许说是不支持太子,对天后也心向莫测,难道他是支持李贤的?可也不能用心向莫测这个形容词。
  “不过弘儿倒底腐朽了。这世上何来好人坏人之争,用得好。就是好人,用不好就是坏人。越是这种人,只要能驾驭,比什么人皆好用。”说到这里。嘴角扬起一个自信的笑容。心向莫测嘛,太嫩了!想了想,又说道:“是时候了,你将东宫那个金内shì喊来。”
  东宫的事。她暗查了很久,释于查出来一些眉目,本来这各线没有理清楚之煎,她不打算动的。可多事之秋。不想东宫再发生意外,几个少nv生命关系无所谓,重要的是弘儿的儿子,一点差错皆不能出。斗到最后,必然有人会对李游动手。但是儿乎也才她不喜的地方。取人乃貌,东宫中几个少nv心智皆不深沉,不能保护东宫安宁。
  “喏!”
  李首成一会儿被带了过来。
  武则天没嗜让他爬起来,喝道:“本宫听说你在东宫,做了一些对太乎不利的事。”
  “天后,是,是,是陛下强迫奴婢的。”李首成伏在地上惊疑万分。难道这二人也不是一条心?
  “弘儿对你不薄,为什么要背叛他?”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奴婢不愿意。可是陛下耍斩奴婢的人头,奴婢只好服从陛下。”
  “所以你将弘儿的所有事情告诉了陛下?就包括他为了国家为了社稷。刻意置办了一些产业,扛粱金柱与陆马经营。这是弘儿为了替社稷谋一各财路,又怕群臣反对所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