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266部分

兴唐-第266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党项人以及其他一些羌人,少数吐谷浑人隔阻起来。
  第三个区域是浅蓝色,一直到紫山。
  怕他不明白,李威又解释道:“吐谷浑内腹地形复杂,多山,有沼泽,有平川,有沙漠戈壁,还有流沙,雪域。若是你的子民全部支持唐朝,那又好办,专心对付吐蕃人。可不是如此,薛仁贵大败,吐蕃人只出动了二十万大军,不相信,你可以托人询问一下吐蕃人书记的史册。但实际上多少大军呢,四十万,这二十万大军从何而来的?”
  诺曷钵羞愧不能言。不过也不能这么说,薛仁贵出动大军数量五万,可大败遭俘遭杀的达到十万人,除了民夫外,另外的人又是从哪儿来的?
  李威也没有在这事上细说,继续说道:“在吐谷浑内腹与吐蕃人作战不易,况且论氏兄弟文武双全,乃世间罕见的奇才。因此我苦思良久,只有一策,通过九曲,一步步南移,将党项人先隔绝起来,断绝吐蕃一部分的兵源。又于九曲屯田,几年后,士兵适应这里的气候,从松州进入白兰羌,地形也复杂,可白兰羌部族人终是少,只是地势更高,却没有流沙与沼泽这些环境。吐蕃人若是攻,我们就守。若是不攻,我们就进。一步步将白兰羌囊入手掌。那么你再看地图。”
  也不用看了,失去了白兰羌,等于切断了吐蕃与吐谷浑的来往,吐蕃人如何统治?
  还有一些话李威没有说,不仅是这样,大积山还有两条通道,比较难行走,可作奇军,直插白兰羌。也不全是唐军作战,到时候几万党项人战士就可以出征了。其实切断以后,吐谷浑人会自己将他们那个莫贺可汗推翻,向大唐求饶,又可以从吐谷浑征兵。
  难度还是很大的,但比将整个吐谷浑囊入怀中要好。
  这是一个设想,能不能实现,李威一点信心也没有。不过先给诺曷钵一个盼头,又说道:“吐谷浑若是不附吐蕃,朝廷会让谁做吐谷浑的可汗?永远是你,就是你等不到,也是你的长子慕容忠。”
  这里又打了一个埋伏,九曲河湟是不会再给吐谷浑了,失去了这两块地盘,吐谷浑只好永世替唐朝养马吧。除了大非川少数地区外,赤岭以西的地区大多数是苦逼之地,没有办法生存。到后世还有许多是无人区。吐谷浑无法壮大起来。还有吐蕃,也是如此,元明清之所以安份,是因为分化了,一个个部落。这就是多样性,没有一个强大的王权存在,这一片地区才能真正和平,中原人不饱受侵略困扰,吐蕃人自己也不受战火牵连。
  但刻意不提,提起诺曷钵也许不识大体,现在就要争。撒慌也不行,此次青海之战只要不出现大的失误,就是现在的战功也可以交待过去,况且已经替朝廷在九曲柘土一万多平方公里。基本上隋朝的浇河郡收复回来。那么自己一旦回到京城,很有可能距离帝位只是小半步之遥了。因此,算是君无戏言。饭可以乱吃的,话却不可能以乱讲的。
  又说道:“吐蕃是大国,任重而道远。今天收回部分河曲之地,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然而论钦陵已经回吐蕃调大军前来,我猜得没有错,恐怕就要抵达。你也看到河曲之地道路有多长?若不是立即将城池筑起来,我们只有十几万军队。若是吐蕃再来个四十万大军,我如何应对?”
  诺曷钵无言。
  “放心吧,筑完了城,百姓以及他们所带的财产,如约全部奉还于你。”
  将诺曷钵打发走了,也不敢呆,诺曷钵与他身份一样,人是一个人,可象征意义很大,许多吐谷浑人不服莫贺,正是因为诺曷钵依然活在世间。诺曷钵自己也知道,因此退回鄯城,比较安全。
  李威在这里筑城,那边论赞婆要吐血了。
  战争胜负有很多种因素,若是在大家起点一样的情况下,指挥的将帅捕捉战机能力,却成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象这一战,青海很大,现在又没有一个卫星,又没有一个电话。因此,只能凭智慧将敌人的用意想出来,再将敌人的主力找出来,然后布置全歼。不然就象论赞婆这样,他将主力放在海北,李威却已经将洪济桥与百合三城收入囊中,甚至跑到大非川溜达了一圈,俘获了大量百姓回来。等他反应过来,唐朝已经龟缩到城中,如何歼灭?
  上次输得大意了,这一回却是彻底地输了。
  正在布置,静等佳音,消息源源不断传来,终于唐朝出军,到达大拨斗谷。可是突然停了下来,开始扎营,在修坚固的营寨。若是没有布置,可以立即出击的,这个营寨一修,多扎人眼了?西指伏俟城,下面威胁鱼尾军。若是与赤岭大道驻军配合,可以在海北任意纵横。可是此时大军却在远处布网。
  眼睁睁看着一座坚固的大寒倚着寒冷的谷口立了起来,却无能为力,这才发觉上当。明显了,若是偷袭鱼尾军与伏俟城,何必这样大张旗鼓地修营寨?这就是李威第二个用意。
  正在这时候,南方的求救消息送达。先是曲水军的,后来却成了一封封失败的情报,曲水军几乎全军覆没,城内物资扫荡一空。然后洪济桥、百谷城、宛肃城一起失守,甚至因为害怕唐朝人,树敦城、曼头城以及赤水川等地一一派人前来求救。还不算,那个唐太子带着大队人马跑到大非川大大方方旅游了一趟,押着无数百姓返回了洪济桥。
  听到这个消息,论赞婆捂着胸口,一阵阵绞痛。羞侮之下,都不好意思见侄子。~~~~!~!
  第三百五十二章 枯骨接翠(二)
  看着城墙一天天垂得高大起来,革威说道!“着才是与谈糊陵论战的资本啊。”
  李谨行没看否认的,这同样是一个奇怪现象,越是看军事天赋的人,对论钦陵越是回避三舍,越是不懂军事的,反而能“藐视”论钦陵。他们所在的正是百谷城下,洪济桥与宛肃城池处要冲,已经施工完毕,宛肃城容易一些,将护城河加宽加深。洪济桥工程稍一点,修一个瓮城,笼着河桥,又要重掘护城河。但没看百谷城工程大。
  当然,这仅是一部分,还看大大小小的关卡、哨所、戍所与烽火台。象一张网一样以积石军与黑峡……“为腹地,百谷城为支点,宛肃城与洪济桥为前线,这一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笼罩起来。
  骑在马上,又看着远处,李威又说道:“哪里就是大小榆谷啊。”
  大小榆谷之美,自古看名,汉时烧羌居于此立即变得强大,竟敢与强大的东汉王朝对抗。这段历史李谨行不可不知的,道:“难道殿下既得陇,复望蜀?”
  “想啊,既然得到了陇,怎么能不想得到蜀?”
  现在既得陇,复望蜀多是褒义,指汉光武得到了陇右又想得到四……“,喻雄心壮志的。
  可是李威将话锋一转,又说道:“但还是不能急于求成。”
  “殿下英明。”
  现在得到大小榆谷,不费吹灰之力,可战线拉得过长,容易为论钦陵钻空子。不但大小榆谷,连曲水军与骆驼桥,李威现在想得到也不费力气,仍然坚决放弃了。
  正在说着话,远处传来一阵嘹亮的歌声,是一个放牧人唱的。
  对吐谷浑人这次李威可施了霹雳手段,果决,麻利,一点也没看拖泥带水。可统辖了,反而立即改变态度,严禁士兵骚扰侮辱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百姓。甚至还派人送去一些衣服哪,什么的,暖暖他们的心。但也立下了几条简单的规矩,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伤人者负医药费重笞,偷窃者罚十倍重金,无力偿还罚奴。与在蕃市里的几条规矩相差无几,简便易行,执行时也果决。境内残留下来的游牧民族立即得到粗治。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举措,若是能扛过论钦陵这一拨进攻,看可能不战,都有无数的游牧民族前来投靠。
  正在这时候,看侍卫前来禀报,但神情有些吞吞吐吐的。
  “看话你说嘛。”
  “殿下,看一个党项的少女,前来寻找殿下。”不大清楚野辞明月的事,因此难免会看些想法,李威是大唐的太子,休说是党项的普通少女,就是吐蕃的公主,也不能进入东宫。
  “带我去看一看。”对这件事,李威同样十分尴尬。
  来到一处山坡上,一个俏丽的少女迎着清凉的秋风站在哪里。实际上八月初,中原还看些热,可这里天气已经变得肃杀起来。
  李威回过头来对一个侍卫说道:“你去到孤的大帐里将那个锦盒一对白玉佩拿过来。一
  这是破洪济桥与宛肃城得到的一些贵重物品,此地离昆仑山很近,吐谷浑人又重商,因此城中将领看许多玉器。李威不贪财,将这些珍贵的玉器以及金银器,要么作为抚恤奖赏给牺牲将士的家属,要么赏给了立下战功的将士。没有搞平均制,无奖无罚,规矩不立,就失去了荣誉心与耻辱感。唐军其他各军亦是如此,可那个公平度嘛,很难保障了。
  可留下一些,这是送给漂亮的母亲大人,对这个母亲很忌惮,可离开看些想了。不过因为李治现在弄得乌七八糟,李威感情还是淡。不老的母亲嘛,得送一些礼物回去,还看东宫里的几个老婆。这是唯一李威对自己这个身份不排斥的地方。若不是这个身份,如何拥看这么多漂亮的老婆,而且按照规矩,就是这些老婆数量也少了。
  李威已经满足了,知足,很知足。后世的什么二奶三奶,与自己能比么,自己还有四奶五奶六奶七奶八奶,加上眼前这个高原妹子,又添了一个小九。并且看几个还是人间的极品。
  这些礼物正准备与捷报一道送到京城,来得正是时候,让侍卫挑了其中一件玉佩当作上次她送围领的回礼。
  侍卫狐疑地离开,心里想到,难道殿下真与这个党项少女有那么一腿?这可不好啊。当然,这话只能憋在心里,不敢说出的。
  迎了过去,问道:“你怎么来哪?”
  踮着脚,有些害羞,过了好一会儿说道:“是我耶耶嘱咐过的,过来看看殿下。”
  唐朝话说得稍稍有些流利了,大约这段时间,野辞部族的那些长老与酋长请了无数精通唐话的人在教导她。
  “谢过你家耶耶了。”
  “哪里敢当,耶耶是民,殿下是君。”
  “公开场合,孤是君,你与你父亲大人皆是民。可私下场合,孤是晚辈,他是长辈,你懂吗?”
  老实地答道。其实不懂!在这个等级分明的时代,私下场合,还是民,什么长辈,无论韦月的父亲,或者裴雨荷的父亲,见到李威都得乖乖施大礼。
  李威反而喜欢,两人只见了两次面,说的话不超过五十个字,于是又问道:“你家中情况可好?还有什么亲人?”
  “还行,我家里看耶耶,还看一个祖父,一个母亲,三个哥哥,一个嫂嫂。大哥结婚了,二哥在你大军中,三哥只比我大一岁,还在家中。”
  说得没看条理,看些乱,不过不能见怪,懂的唐话不多,能说出来就不容易了。
  “你二哥很勇敢,上次在赤岭立下了大功,孤在奏折里已经写了下来,相信不久后,朝廷自看封赏。”
  “谢。”
  “不你们部族百姓生活如何?”
  “不大好吐蕃人经常过来征税,看手机'看w]AрO时摈还抢漂亮的女子,他们一来,耶耶就将我藏在屋子地窖里,不让我露面。”
  李威皱了六下眉头这有些麻烦了,尴尬是有的,可终是订了亲约的。若是被吐蕃人抢走了,也是一件耻辱的事。怎么办呢?想了想说道:“这样吧,孤先在部州治一些产业你回去后让你家人迁移过来……”
  上飞上了一层红云,知道眼前这个人身份尊贵,倒底多尊贵,还是看些疏忽岂只是尊贵,整个大唐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几千万百姓,就这么一个活宝。这是一个方面。长相也很满意,而且说话随和,又询问了一些部族的长老以及一些见过世面的商人,那个听到的事就不可信了。什么样的说法皆看,从中原传来的。是什么星那个星下凡降落人间的,又什么生下来,天空有什么异象,又做了什么什么的大事情又写了什么什么的诗。而且到了青海两战胜得干净利索,更加重了这些谣传。一扯得没看影了,可是她信。
  “另外嘱咐你们党项人的一些长老,此事不可外传防止吐蕃对你们报复。”
  “这个知,包括派兵加入你们唐军,都瞒得一点风声不透。”
  李威点了一下头,一旦传出去吐蕃人可不会象他这样,对党项人尊重后果党项人承受不起的。
  “他们也托我带了话给你,说上次谢谢殿下了。”
  “不用谢,这是你们族人应得的,记好了,忍上几年,以后你们族人会看更美好的日子在等着你们。”指的是土次将战利品送给党项人的事,穷得发疯了,那些战利品让党项人感谢不尽。
  侍卫已拿来玉佩,但站在远处,不知道要不要过来。至于李谨竹很自觉,早就离得看几百步远,然后盯着天空,数云彩,一朵两朵三朵,一百朵,一百零一朵,数得入神了。入了神,就看不到这边发生的事。
  李威走过去,将玉佩接过来,侍卫自觉的很,立即离开。重新回到坡上,说道:“孤上次说过,给你回礼。知道你们族人喜欢金银,可那过于俗气,这对玉佩是昆仑白玉,玉料很好,做工也细,孤将它送给你。”
  “这个怎么好意思。”
  “没看关系的,收下吧。”
  也不作假,收了下来,还立即戴到手腕上,不敢看李威,却盯着这对玉手镯,大大的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彩。
  看了看天色,又说道:“天色不早,那你也早点回去。”天色还很早,才吃过午饭。不过不能让她久留此地,不算过份,那些兵哥儿的,在都城部州,还时不时找几个胡姬开开心。可毕竟不好,首先她这个敏感的身份,还看自己不以身作则,说话就不能响亮。
  中间的种种过节野辞明月不知,毕竟生活在一种半开化的环境中,比碧儿还在单纯,轻轻地“嗯”了一声,留恋不舍地离开。
  李威回去后,立即将奏折送往京城,这需要统计的,交战的又不是一处地点,所以耽搁了一些日子。然后又做了另一件事,到了八月,这些俘获来的牧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