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292部分

兴唐-第292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会儿四人到来,相互看了一眼,面面相觑。这四人当中,裴炎与崔知温属于独立派大臣,薛元超则属于雍王党系,王德真则是后党,所以提拨得快,很快升迁为中书侍郎。
  武则天对这四位重臣,也不好太傲慢,客气地隔着帘子说道:“四位爱卿,请坐。”
  四个大臣坐下来。
  武则天又说道:“喊你们前来,是有两件事要商议。第一件事,是周王的亲事。周王去年及冠,还没有正式订下王妃,本宫听着崔侍郎之兄崔右丞有一孙女,长相美好,品行娴静,因此与你们商议一下。”
  崔右丞就是尚书右丞崔知悌,清河崔许州部陵房前陕州刺史崔义真的长子。崔义真有六子,取的名字很有意思,知悌、知久、知俭、知让、知温、知逊,这六人皆是名气,以崔知梯与崔知温最贵。
  按常理说,皇室有皇室的权威,清河崔家有崔家的尊贵,即使是皇室求亲,并且不是太子,需要征询一下。事实上崔知悌有一孙女,长相确实也不错,品行也比原来那个赵氏要好。
  可在这时候……
  几个大住狐疑地相视一眼,不敢答话。
  “崔侍郎,难道你不愿意?”武则天有些愠怒地问。
  崔知温知道,这不仅是一门亲事,还是有一个站队问题自己表态不同意,意味着反对皇后了,若是同意,就要与皇后站在一起。心中犹豫不决,可看到薛元超一脸无奈的表情,眼睛全文最~快忽然亮了起来,会意了道:“启禀天后臣是万分愿意的,周王英武,与臣的侄孙女十分般配。可仅是臣,还是作不了主。”
  “嗯,倒也是。另外还有一件事也要与你们说一下。本宫在后宫听闻朝堂上已经有人,急不可耐地窜夺我的次子夺太子之住了?”
  四人又不敢回答。
  “你们皆是朝中的重臣,不是普通的百姓。前些时候陛下下罪己诏,肯定你们心中有些奇怪。为什么后宫一个内侍居然有这么大胆子,出卖太子殿下,投奔吐蕃。当真吐蕃人现在万分需要一个太监?”
  “是何故?”裴炎问道。
  对此事他正感到纳闷,但有他这份眼力的大臣并不多,得知了内幕,就可以把握朝堂未来的走向。这个情报很重要。
  “李首成,将论钦陵那封信拿出来。”
  “喏!”
  一会儿,李首成从后面将论钦陵那封信拿了出来,还有张桂东写的供词,递到了几位大臣手中。传看了一遍,几个大臣脸色皆变。裴炎道:“天后,陛下罪己诏下得及时啊,否则国将不国。”
  “那是本宫的主意。本宫的那个不孝子,已经知道陛下与本宫得知真相。当初张大安让陛下派一内侍任监军使,就计划了这一步。可在陛下得知真相后,那个不孝子继续作孽,竟然乘他大哥被他害得生死不明之时,威胁陛下将太子之位让于他。”
  “雍王这样做,过份了”裴炎叹惜一声。
  但心中不是很赞同,这是夺嫡,什么做不出来?
  “薛相公,你是雍王的心腹,为何不将此事禀报陛下?”
  “天后,臣委实也不知道。其实一切皆是陛下授意安排,臣平时与雍王来往却是很少。”薛元超心中叫苦,虽然皇上用了罪己诏将此事掩盖过去。皇后不乐意,也默认了,可会不会在此事上做文章。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垩德,如何去争大义?
  这不,皇后开始扶持周王。
  事情还没有结束,今天对于这四个大臣来说,将是一个个炸弹袭来。
  武则天平静地说:“事情不能外传,朝中重臣得知真相的,仅是你们四人。”
  “喏”心中更是诽谤,若是以后你老人家外传出去,随便指责那一个载赃嫁祸,那一人仕途也会中结。
  “刚才明崇俨谒见了本宫,提了一议。本宫觉得很好。弘儿为国为民,兴修两渠,又因为边事,深入南方不毛之地,然后到青海苦寒之所。却没有想到,因为他痛爱的弟弟迫害,现在生死未卜。本宫痛心哪。”
  三人都将视线集中在薛元超身上,心里想到,这个李贤倒是用的一群什么人啊,还没有败相,明崇俨倒划,这个薛元超身为宰相,似乎也倒划。
  薛元超羞愧以低下头。当时为了仕途,选了盒首,就再没有回头余地。盒,合也。首,头也,投奔的意思。那时候就正式投奔于武则天的石榴裙下。
  裴炎立即转动了心思,太子嘛,就不想了。实际土许多人在幻想,论钦陵用兵如神,若是在河谨不好说,就那么几千人,围于数十万之军之中,还有生还的机会?自己走到了站队的时候,先站在皇后这一边,坐观大局观望再说吧,于是道:“雍王这样做,已没有任何资格去做太子。”
  “裴侍郎,此事非是本宫能言,也非是你所能言”武则天道。可语气中带着欣慰。
  “是。”
  “不过弘儿生死未卜,本宫实在心痛,因此,不久就是鲁王生辰,本宫想给他办一个热闹的生宴,各位意下如何?”
  几个大臣脸色再次一变。
  这时候,岂是生宴?皇后不但想扶持周王李显,还想扶持几岁大的李潞?崔知温等人还在犹豫不决,不仅李潞岁数小,出身也贱,裴炎已经伏下,道:“皇后,须是如此,不然殿下太过冤曲……”
  PS:昨天老午出去,一把寒雨苦雨,可居然看到一个美妹穿着皮短裙,着丝袜长靴,单薄的衣服让老午觉得更冷。
  这段时间情节不算太郁闷,铺垫到现在,矛盾点一起激发出来。然而更得快,文字好躁。没办法了,要风度就不要温度了。大家原谅一下。
  第三百八十五章 曰今朝流年(二)
  四个人各自打着小算盘离开。
  王德真是最高兴不过,他本身上位,就是武则天拉上来的,自己满身上下都放射着武则天石榴裙的霞光。当然,他不希望与武则天对着干的李贤上位。
  '你读啊,请收藏!!'
  可是李贤上位似乎成为必然,太子生死未卜,张大安上窜下跳,就连(破晓神灵手打)张文灌、李义谈等大佬一个个几乎都默认下来,总归是皇上的儿子,落在皇上的儿子手中,比落在皇后手中强。可这个真相传播出去,这些宰相还会不会支持雍王呢?
  为了夺嫡,互相杀害,史书并不鲜见。关健李贤这个手段太过毒,去借大唐的死敌吐蕃人之手杀的。因为王皇后案,长孙无忌、褚遂良案,上官仪案,皇后在民间风评不佳,但李贤的做法呢?
  想到得意处,他不由大笑:“张公谨、高士廉,你们当初英雄了得,却只有这样的子孙后代!”
  裴炎比他想得更长远,自己孤傲一人,李贤拉拢了几次,皆没有成功,这个人外表看起来儒雅,可实际上肚量并不宽大,这一点,还不如他的大哥,再说老三,也未必能上位,因为其妃之死,恐怕武则天心中也担心,若有一点半点不对的地方,有可能也立即废去。不过有可能崔家人会相助……
  头脑理了理,好乱的一盘棋,自己都看不清了
  最好的未来就是雍王与周王皆不能上位,而是太子的那个儿子上位。皇上肯定没有几年好活,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可是扶立那个小鲁王上位却是很困难的,皇后一定会想的,但反对的人更多。第二要有时间,必须这几年皇上不能死。时间太短,皇后没有操作的余地,最好活一个三年五年的,皇后有了操作的余地再放出什么风声说鲁王天资过人什么的,就是天资不过人,只要有人去抬去捧,连晋惠帝都能上位,况且鲁王。
  想到这里对下人说道:“请明崇俨过来一叙。”
  一会儿明崇俨请了过来。
  沉声说道:“明崇俨,你为什么对皇后说,要给皇孙办生宴?”
  明崇俨看着他又看了看屋子,屋子四壁皆空所以裴炎无论李威怎么反感,赞成他的大臣很多,人家做官有才干,而且清廉,学问更是能拿得出,出身又好,几乎所有条件他都沾上。
  但心中暗惊的,这个裴炎原来也不是自命清高啊,暗中投奔了皇后,章庆章庆,幸庆自己为了打糊涂主意,一直在想办法向皇后靠拢。【叶*子】【悠*悠】恐怕这才是皇后的冰山一角。
  既然是“自己人”明崇俨低声说道:“裴侍郎,我对医理也算是精通,这些天经常替皇上医治。皇上的身体最少还能活一个四五年。若调理得当,有可能会活上一个六七年。”
  “我知道了,来,来,吃些水酒。”说着让下人端来煮豆子与劣质葡萄酒。
  这个还是你来享受吧,明崇俨摆了摆手说道:“不敢打扰裴侍郎,在下告辞。”
  裴炎也不留,一个小人罢了,但脑海中思路更加清晰。皇后的大权主要还是皇上给的,现在皇土越来越糊涂,五六年,六七年时间,什么都能发生啊。可以想像一下,未来一个不满十岁的小皇帝登基,还有一个养在深宫的太后。至于那个碧儿,全部无视。
  休要说那个江碧儿地位低,莫要忘记太子在民间,在大臣中间的声望,一旦事情真相出来,就是这份同情,也能为那个小鲁王增加不少分。
  做了!
  裴炎终于决定从幕后走出来。
  薛元超只是感到羞侮,正式往脸上开始贴武字,于心不忍,来到雍王府。
  很热闹,许多大臣,正在觚筹交措,行着各种酒令,还有几个臣子在投壶,热闹非凡。很简单的一个想法,太子想活着出来,机会万不足一。看一看刘仁轨这个颇懂军事的大佬,一提起太子皱眉苦脸吃苍蝇的表现,看看裴行俭说话叹息的表现,就可以知道。
  皇上身体不好,老三才能又差,不选雍王,难道选排挤到连京城都不让进的李上金与李素节?所以张大安与高政才合伙想出这个计谋,吃准了皇上,虽然你知道了会不高兴,但你除了雍王,再无第二人选。
  对他们心理,薛元超能掌握的,是不是这样?想到了明崇俨,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深藏不露的裴炎,叹息一声,走了过去。
  李贤远远地就迎了过来,春风满面地说道:“薛相公,今天是那一阵风将你吹来了?”
  “不敢当。”
  “来,来,请坐,请坐。”
  薛元超心想,我那敢坐啊,可出于良心,说了一句:“臣还有事,不敢做。【叶*子】【悠*悠】
  只走过来想对殿下说一句话,该是你的还是你的,不该是你的还不是你的……可以学一学你的大哥,太子在京城时,从来就没有争过,然而为什么有那么多大臣支持?“
  那可是真正的支持,就是现在他几无半点生机,还有许多大臣在幻想。而且这些大臣皆是名重一时的重臣,非是雍王所拉拢的这些宵小。
  说完了离开,能听懂更好,听不懂拉倒。
  自己尽了良心。
  但是李贤现在得意之极,朝堂上几手有一半人倾向他这一方,哪里听得进(破晓神灵手打)去?可他就没有想到,这一半大臣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崔知温做得更理性,下职回去后,与大哥在商议,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道:“大哥啊,这门亲事能不能同意啊?”
  不是能不能姻这门亲,是不是要与皇后一起,与李贤对立?
  说完后,看着大哥,这是整个大唐最尊贵的门第清河崔,陇西李,范阳卢,荥阳郑,博陵崔,赵州李,太原王在民间基本都是这样排名的。清河崔家独占鳌头。
  所以家教很严尽管崔知温比崔知悌职位高,回到家中还老老实实地听崔知悌的话。
  “让我想一想M其实事情真相不抛出来,为了皇家的颜面,也不好抛出来。”
  “是。”
  “然而雍王做得太急,又恨不能将他母亲碎……万段,皇后为了自保,到抛出来时还要抛出来。若不是这一次张大安焦急地要上位,恐怕你们今天也看不到论钦陵的这一封信。”
  “尼”
  “皇后既然敢与你们说,说明皇上也不满意六子这种炎凉刻薄的做法。其实张大安做错了,当年太子那么纯孝,为了权位,皇上还多方打压。况且这个雍王!”
  “是。”
  “现在这步棋,得看时间。”
  “时间?”
  “是啊,看皇上病情有多严重,你派人拷明崇作请过来。”
  “是。”
  '你读啊,请收藏!!'
  又请了明崇俨,这一天明崇俨同样很吃香的,刚回到府中,崔家兄弟来请。可不敢拒绝的,人家兄弟在朝为官多年,崔知悌很早就与李敬玄齐名,崔知温在灵州安置胡人,朝廷上下交口称赞,又使了空城计,在前几年党项人还没有反感吐蕃人,西北兵力空虚之时,党项人入侵兰州,生生吓走党项人,就凭借这两项政绩,非一般大臣能比拟的。还是清河崔家的人。
  立即来了。
  问了一下,明崇俨再次狐疑,不会吧,你们可是清河崔,怎么也一个劲地往皇后那美丽的花裙子下面钻呢?
  怔忡了一下,答道:“实不相瞒,皇上龙体欠佳,可调理得当,最少能安然无恙活在世间五年。”
  说完了,暗暗心惊,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张大安等人一个皆没有想起询问,可以预料他们这一群人的后果。
  谢过了。“
  “不敢。”
  送走了明崇俨,崔知悌沉吟了一会儿道:“单论个人的品性,周王倒也不(破晓神灵手打)错,为人虽然资质不及他的两个哥哥,可心肠不毒。太子危险,那么朝中只剩下雍王,可是雍王种的是恶果,五年时间,足以能扶持周王。”
  说到这里,皱了一下眉头,与两个哥哥相比,周王是差了很多,难扶啊。
  “不管如何,若姻成亲,雍王必须要倒……”
  “大哥,是,若他不倒,太子如此对他,都敢下毒手,更不会放过周王。”
  “你说错了,鼻王未必如此心性,可是他收拢的一群人皆是宵小之辈,所以出的主意只是卑鄙下流的计策。但走上了这条道路,雍王再也回不了头。
  “是。”
  “抛去夺嫡的因素,婵儿嫁给他,也不错,只是喜欢游畋,并没有其他不良的爱好。”又是沉思,怎么可能去抛开夺嫡的因素?想了想,说道:“但是五年时间,谁能料到发生什么?关健是太子,所有人都将太子疏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