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294部分

兴唐-第294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说我们还有一番缘份。”
  “是啊,李威答道,他可没有想到没禄氏前来是打他”种子“主意的。
  “只是昔日我是你们唐朝人的阶下囚,可没有想到今天你却成了我们吐蕃人的阶下囚。”
  “那也未必,看到孤在这里过得多开心哪。”
  “难道你也想学曹操对许攸,可我不是许攸,那么我只好回去了,作势要走。
  李威也不阻拦。
  没禄氏翻起漂亮的小白眼,不满道:“冤家,难道你是我的克星?”
  “咳,咳,李谨行听不下去,要离开。
  “别走,李威一把将他拦住,这是一个机会,要听没禄氏要说什么,李谨行在此,一是可以在旁边参考,二是男女终有别,作一个清白的见证。然后看着没禄氏,问道:”王妃,坐,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我可以保证殿下安全离开,不仅仅是你,还有你身后这几千将士的大部分人,甚至与我去长安那次一样,与你合计商议除去噶尔钦陵。相信这一回,你们唐朝君臣终于知道噶尔钦陵胜薛仁贵不是一次偶然吧?”
  这一句话让李谨行听了都心动起来。
  李威却很冷静,天下不容易掉馅饼的,又问道:“条件呢?”
  “借种”,没禄氏张开薄薄的小红嘴唇,轻描淡写地说道。(未完待续)'你读啊,请收藏!!'
  
  第三百八十八章 以和为贵(一)
  ‘各位可否有异胤议?……李治厌恶地问了一句。
  这是正常的程序,不是皇帝下了诏书,马上就能执行的。若是各位宰相与群住反胤对,照样将你驳回。也不是统胤治者帝王本身与自己过意不去,这个制胤度造成了皇帝权胤利无限地过大,容易出现暴主与昏胤君,因此需要大臣监胤督以及分担事务。
  可没有一样制胤度是完善的,若是宰相权胤利过于集中,容易出现权臣控权的现象。因此,各个朝代又对宰相进行分胤权削弱相权的一些举措,但还是不能禁止,所以作为帝王本身,需要制胤造一些朝堂上出现一些对立的大臣,使所有臣子不能受某一个重臣控胤制,让权胤利平衡。说白了,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
  所以许敬宗之死,所有群臣与百胤姓皆交手称赞,可是武则天与李治皆感到心痛与不快,就在于此。
  问完了,看了一眼,主要是宰相,其他的大臣不敢干涉宰相任命的。太胤子胤党的几个宰相不作声,李威出事,一个个傻眼了。其他几位宰相,得到好处更不作声。张大安嘴张了张,可是皇帝与皇后知道李贤扮演了不光彩角色,尽管没有证胤据。也得不到证胤据,可所有事情非得需要证胤据才可的吗?再说,就是得到证胤据,也不能将此事公开天下。
  想得到,终归需要付出的。
  于是也不吭声。
  “那么就散朝吧。”李治说完起身。
  “恭送陛下”,群臣唱喏。看着李治站起来,张大安等人眼中还走出现了一些光彩,虽损失了一名宰相,可是高智周担任御史大夫,权胤利也不小。主要是监国,迈出了第一步,就能迈出第二步!而且得到监国名义,就能名正言顺拉拢更多的大臣加入雍王集胤团。
  武则天在帘后看着这些人得意的刺森,冷笑一声,心中骂道:“鼠目牛光之辈!”
  是监国了,丈夫为了国胤家将来,不得不提前培养一下次子,这是就着大局的。然而丈夫心中当真不生气?若是这小不孝子仗借着监国,胡胤作胤非胤为,而且是必然的,几位宰相皆不向着他,必然发生种种的冲胤突,丈夫就会重重失望。
  丈夫认为次子是才华,不错,是有才华,写了一手好文章,可写文章与治理国事是两样的。一旦给了这个大好机会,而这个不孝子让丈夫失望,他永远也休想有抬头之日!
  说明了,是一次培养机会,同样是一次试探。
  冷笑的不只是武则天一个人,裴炎也在冷笑,这是一群蠢货啊。太子生死不明,即便武则天不将此真胤相公开,李贤与张大安也脱不能嫌疑,正是举国百胤姓忧虑伤心之时,还逼胤迫皇上下让出监国的诏书,蠢啊蠢啊!加上诸多宰相反感,这不是监国,是在上火架烧烤啊!
  其实争来争去,武则天才真正得到了好处,中枢塞胤进了好几名宰相,自己未必是,未必甘心,可那个王德真是啊,那个薛元超也真正下水了,若是崔家同意李显的亲事,崔知温也下水了,还外搭一个工部尚书。
  可不是所有人有这两人的眼光,又有一些大臣开始站队了,加入雍王一方。而百胤姓呢,对李贤倒不是很排斥,可怎么做,也赶不上太子,只是想念,只是牵挂,只是埋怨皇上刻薄,为什么这么急?再等等,也不迟。
  然后长安全城百胤姓到各个寺胤庙替大子上香还愿,祈求太子能够平安回来。
  听到这个消息,武则天心中大定,长子的民胤意所向,无疑成了自己最大的帮手。无论次子如何做,即便绽放了一些小光芒,可那个小星星的光,能与日月相比么?不监国看不出来,一监国,埋怨的百胤姓更多。
  崔家兄弟也走过了很久才反应过来的。
  崔知悌将崔知温喊来,说道:“皇后高明。”
  说到底,武则天沉默了数年,还曾经一度让李威差一点压住风头,所有人都疏忽了,这个所有人是骇人的,包括裴炎、刘仁轨、李治在内,连裴行俭都低估了许多武则天后来的作为与种种手段。至于张大安,就休要提了。若是知道武则天后来的作为,打死他,也不敢说这个歹胤毒主意。
  崔知温回味了一下,终于反应过来,这个监国的种种害处。当然,若李贤真是李胤世胤民那样雄才大略的主,这就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可是不是?若真是李胤世胤民,会出那种下三滥的主意?
  “大哥是……?”
  “你派人通知一声周王,约他在那一个茶楼谈一谈,看看他的动态。”一旦亲事若成,他就是岳胤父,自不好亲自出面。
  “是。”
  派人通知了李显,李显十分纳闷,这个新宰相找自己有什么事?
  这是李治纵容,若是原来,身为宰相,不能便于几位皇子或者大子交往的。因此,局面在一步步地失控。但是宰相,自己不能不从,两人在长安某一处茶楼碰了面。
  进了雅间,让伙计上了茶,李显问道:“崔相公找我有何贵干?”
  “只是聊一所,听闻殿下喜欢游畋?”
  难道这个新宰相是想教玉自己?
  “喜欢。”瓮声瓮气地答道。
  “游畋也可以,太子以前也游畋过,可终不是正途,只能当作消遣。正途还是要多看经史,道胤德文章。”
  “我知道,崔相公,可那是太子的任务,我是皇子,不是太子,只要不为胤非胤作胤歹就行了。”
  资质果然平庸之极,可这一句我不为胤非胤作胤歹,也能有圈点之处。继续和颜悦色地说:“但是太子现在凶多吉少……”
  “谁说大哥凶多吉少?他一定会回来。”李显暴怒起来。
  不错,不错,崔知温又加了一份看书~就欣赏。但眼神里一暗,其实太子才是真正不错的,那个雍王,大哥如此,居然好意思下手。将李显按了下来,说道:“殿下莫急,我只是就事论事,作一个假设。”
  李显也气沮下来,再不懂,也知道崔知温说的是事实。
  “我还有二哥。”
  “可我听到一些风传,说之所以张桂东前去青海,正是雍王手下亲近大臣张大安出的主意。”
  “这个张大安,委实可恶!”
  “你对你二哥印象如何?”
  李显没有回答,可眼中厌恶神情,一眼就知。岂只是他,就是老四以及小妹,那一个不对这个二哥深恨痛绝。
  “还是太子好啊,当年你的王妃被宵小害吧……唉。”
  “当年之事已往,崔相公,休提。”
  “是,不过前来,我要对你说几句话,这世上除了少数几个挚友外,很难分得清是朋友,是敌人,今天是朋友,明天有可能是敌人,今天是敌人,明天有可能是朋友。”
  李显醒胤悟过来,这个崔知温喊自己前来,是想说某些话儿,脑海里想,却想不明白。
  “众德莫过于孝,孝才最大啊。”
  “崔相公,能不能说明白一点。”
  崔知温想抽他耳光子,这还不明白?只好忍着焦急,说道:“前些天,皇后与臣等一晤,言下之意,对你颇有欣赏。”
  再不明白,崔知温能端起茶壶往他头上浇茶水了。
  李显惊愕起来,道:“怎么可能?”
  总算又满意了一点,品行不恶胤毒,对大哥惦念,这个很重要,论才华李显无法与雍王对抗。只能拿品德做文章。对皇后有些忌恨,但不重,那么就可以调和。但这个累啊,现在是没有过山车,那感觉与坐过山车差不多。难怪皇上知道雍王的真胤相后,还在表示支持。没得选择了!
  “这世上没有不可能的,就象太子,那么好的一个帝胤国继承人,现在却在落难。”
  “大哥的事,休提。”刚要暴跳,又忍了下来,道:“可是对这个我真不会去想。自己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够,也不会有什么大臣对我支持。
  “那也未必,皇后说不定就会支持你,这要看你的表现。还有一件事,明天到我大哥家中一聚,若此行能成,我们兄弟二人会支持,甚至崔家一些成员也会支持你。”
  这就是唐朝的相亲,借聚会之名,两人对一个眼。实际上李显长相还是不错的,也看了许多书,能写马马虎虎的诗赋,就是喜欢游手好闲,没有两个哥哥出色。
  李显这一次反应过来了,迟疑地说:“是真是假?”
  “我会向殿下打诳语?”
  “谢过崔相公。”
  “不用,喝胤茶。”
  好了,李显也正式下水了。
  几天后,长安一件大事传了出来。周王李显重新选了工部尚书崔知悌的六别女崔婵为周王妃。本来这真正是一对门当户对的婚姻,清河崔家不提,崔氏兄弟位高权重,这个崔婵品行也好,长安有名的淑女。李显虽然喜欢游畋,也没有什么恶胤行,长相英俊。正好配上了。
  但在这个关口上,就是一个普通的百胤姓也要忍不住胡思乱想。
  与当年给雍王订亲一模一样,这个皇帝倒底想胤做什么?难道又想将雍王送到青海?不能折腾啊,就那么几个儿子,折腾完了怎么办?
  可还是没完,接着皇后大肆宴请群臣,为皇孙办生日宴席。
  不象李贤招招刀光血影,然而软胤绵绵的刀子,看似柔胤弱无力,却刀刀见骨。
  郝处俊仰天长叹:“大唐,乱胤了。”
  第三百八十九章 以和为贵(二)
  老午的错误,章节目数总得弄错。懒得修改了。下一章最好笑的,最囧人的情节就要到了。
  “……。事情真相,便是如此。”
  听李敬玄说完,戴至德久久沉默。难怪自己总是感到许多地方不对劲。雍王怎能如此做?
  “戴相公,此事绝对不可张扬。一旦张扬出去,国家会动荡不安,而且你也多看史书,夺嫡之时,丑事百出。国家总不能群龙无首,为了社教”看太子能不能侥章逃出来,能逃出来最好。逃不出来,由雍王做太子,未必太恶。皇上一年不如一年,国家储君须早日定夺。“
  “但这种人”“戴至德不由地摇了摇头。
  “皇上身体欠安,不然还能看一看周王相王。所有罪过让李某一人承担吧。”
  戴至德坐在马车里狐疑地看了一下李敬玄。李敬玄在此事上做得很明智,除了立即上报皇上,他人一个没有说,包括王杲、曹怀舜,皆不知道。为什么告诉自己?
  也可以告诉自己的,自己前来就是查清青海战事的真相。但是戴至德隐隐感到李敬玄还有其他的用意,或者希望自己能主持公道,替他说一些好话。李敬玄在吏部铨选官吏多年,受他恩惠的官员不计其数,包括雍王一派的大臣皆有之。若是自己这几个重臣替他说话,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将责任拦在自己身上两位圣上心中也有数的,到时候可以减轻一些处罚……
  或者真的良心发现?
  猜不透,马车吱哑吱哑地响着,顶着风雪,渐渐出了青海之所。
  东宫,明德殿内,李潞生宴开始。
  因为是皇后亲下的懿旨来的宾客很多包括所有的宰相。
  碧儿抱着还没有彻底断掉奶水的李潞恭迎出来,刘仁轨大踏步走了过去,以头伏地。这个伏地礼不是跪礼,深弯腰,双膝不用碰地。弯得越低特别是以头碰地,礼节最重。
  这是内疚与歉意。
  虽对政治不懂,可是碧儿知道实际上与刘仁轨没有多大关联的,连忙虚扶道:“刘相公,不可当此大礼啊。”
  刘仁轨重新站起来,碧儿说道:“潞儿,快喊刘相公好。”
  “刘相公好”小李潞奶声奶气地说道。
  看到李潞清澈透明的大眼睛,刘仁轨羞惭地站在一边,连头也不敢抬。
  然后是各位宰相,碧儿让李潞一一喊好,然后还礼。
  许多宰相以前见过碧儿一两次,在他们脑海印象里,还以为碧儿是一个卑微的小宫女,个天才知道是错误的,很是恭敬,礼态大方。忽然想到了一个词,近朱者朱,近墨者墨,作为太子喜欢的人,又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小宫女呢。
  或者说一叶知秋,从这个小宫女身上也能看到太子的一些影子。
  只走到了张大安的时候,碧儿终于咬起牙,大半天才说了一句:“我出身卑贱,可我想代太子说一句话,做为一个宰相,要有一些良心道垩德,不但是太子殿下,还有几万可怜的将士,他们有父母双亲,有妻儿老小。不知道你晚上能不能安心睡得着的?”
  “良媛,张某也没有料到啊,惭愧惭愧”反正到了这地步,张大安也变得厚颜无耻起来。
  碧儿终是嘴咄之人,对方又是权势显赫的宰相,咬了咬没有作声,向下一位还礼。
  到了裴炎时,裴炎忽然说了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这是裴某的一些心意。”
  说着拿出一个礼盒,里面是一个玉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