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311部分

兴唐-第311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氏兄弟想了很多,他想法倒是很简单。对皇位同样也想,可上面两个哥哥太强势,大哥才气,自己远远不及。二哥手段,自己远远不及。还是做一个亲王好,不用动脑子,不用整天面对那些又酸又臭的大儒。
  这一想,退去了夺嫡资格后隐隐的一丝失落,很快烟消云散。还是见大哥吧,大哥好啊,看到没有,二哥如此对他,还送给他一匹骏马。再说,他也很想看看实际战争的场面。
  “那就去吧,路上小心。”
  “是。”
  大队人马,带着大量的物资,离开了长安城。
  ……
  李威与裴行俭在打哑谜,能全部会意的将领还不多。
  薛讷问道:“那么殿下有什么计划安排?”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孤要等一个人到来。”
  “是的,这个人必然到来,”裴行俭再次满意地笑道。
  “那个人……是……”薛讷终于反应过来。
  李威做了一个闭嘴的手势,也在看诸位将领的各个反应。薛讷不算差,他陷于绝境后,战斗很凶悍的,特别春天后,一张弓射死了许多吐蕃将士。可是还不能做一军之帅,也就是说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将才,并不是一个帅才。
  不知道他历史上与评书里的名气从何而来的,难道这个人是一个慢热将领?
  可将才,还是让他失望的,论将才,青海军中不要太多,两人对斗,薛讷多半不是辛承嗣的对手,同样也只能是一个将才,主领一军却是不行。再如细封雷,也是一员勇将,别以为他块头小,真上了战场,那才叫凶悍。相反,他倒发觉张虔勖与骆务整真的很不错,成长提拨起来,并不亚于契苾明多少。
  说明帝国还是有人才的,留守诸将,还有那个王方翼,皆是不错的将领。
  直到这时候,他已经在为登基作打算了。说起来,任何人都不相信的。皇帝的位置只有一个,那有那么好得到的,所以说李贤资质不错,可一直躁,这个躁佻,妨碍了他的明智。
  做皇帝了,就要得用人,郝处俊他们是不错的,可岁数大了,活不了多久。那么就得选择其他的重臣将这个担子接下来。狄仁杰都不行,资历还浅了一些,侍郎啊,或者九寺正卿啊,倒合适的,宰相暂且不可。
  军队也要大将,薛仁贵、刘仁轨皆老了,要选一批大将顶上来。这些人大多数会出自青海之军中,李威了解,又是嫡系的亲信,可以放心去用。又没有裴行俭识人的眼光,只好借这些机会,一个个地观察。
  所以有时候脑海里胡思乱想,朝中还有那些大臣适合继续能撑起帝国的栋梁?
  一开始裴行俭没有想到,看到李威眼睛在一个个扫视,忽然会意了,额首,微笑,不错不错,心中更开心。
  又徐徐说道:“战争有很多种手段的。苏秦张仪两张嘴巴,让七国动荡不休,请问各位,他们二人除了两张嘴巴,带了多少士兵,又打了多少场战斗?这就是伐交。汉高祖被匈奴围困,陈平只使了一计,匈奴围困解除,汉高祖与大汉精英得以保存。请问各位,陈平此计中,又用了多少士兵,又打了什么战斗?攻城掠地,是最最下的一种手段。有人责怪李相公,实际上不然,是孤失误,才被论钦陵所利用。孤在谋略上败了。”
  很坦然地说出来。
  其实也是对各个将领的一种载培。
  不过李威这一次能逃出生天,同样很了不起。
  “各位看一看,裴侍郎这一撤,虽然我军人少,可是河湟之地成了铜墙铁壁。反观吐蕃与吐谷浑,不错,城是我们建的,堡也是我们建的。我们让出来了,要不要派兵防守?留守的士兵少了,守不住。留守的士兵多了,无论吐蕃或者吐谷浑承受不了这个压力。机会啊,你们没有看到有很多机会嘛?”
  更多的人反应过来,还没有猜出李威全部想法,但脑海里蒙蒙地有了亮光。
  “再说,吐蕃诸将,唯有论氏兄弟是英雄豪杰。然而这一次耗费无数,居然没有将孤击毙,国内会有什么样的压力?虽然有武略,别忘记了论钦陵还是吐蕃的大论,政务也要负,他才是内外焦困啊。”
  这一说,吐蕃漏洞更多了。当然,论钦陵肯定会做一些补救方法的,但国力巨大的差异,休说论钦陵,就是孙子在世,也暂时弥补不了这种种的漏洞。李威并不急,有了裴行俭相助,只是一味坚守,而且兵力虽少,可经过了这么多场战斗下来,就是现在八万来军队,发挥的战斗力,并不比原来十八万大军弱。
  不求有功,但有无过还可以的。
  “就这样吧,大家散。”
  诸将一个个激动地离开,现在不打,但知道太子还会大打一场的,而且会狠狠咬吐蕃一大口的战役。
  与裴行俭一道走了出来,裴行俭问道:“殿下,你打算什么时候回京城?”
  “裴卿,你说呢?”
  裴行俭犹豫了一下,说道:“臣感到暂时回去不大好。”
  没有敢明说,你回去还是一个太子,反而带着大功回去,皇上心里不安,种种猜疑,容易让小人乘机而入。当初就看到去青海这一个作用的,只是担心。
  但现在不用了,吐蕃很难再发动一场大的战役,除非唐军自己露出一个天大的漏洞,能让论钦陵一举全歼。那是不可能的,青海却成了太子最好的避风港。
  “正是,英雄所见略同。”
  “谁说过这句话的?”
  “啊……啊……”
  “殿下,此人需重用啊。”
  “孤都想重用,可用不起来。”
  “那会是谁?”裴行俭一头雾水。
  李威想了想,这事儿知道的人并不多,就是知道的几个人,也仅仅将没禄氏当作了吐蕃一个贵族女子。可将来若真有了自己的儿子,总得找几个贴身的人商议。低声说道:“此事不可声张。”
  “是,”裴行俭越发不解,只是一个人才,何必如此神神秘秘的?
  “你还记得我们南诏一行,那个王妃儿?”
  “记得,”裴行俭淡淡地说道。那时候王妃儿有些小,没有成长起来,加上军事上的欠缺,裴行俭也没有放在心上。
  “她也对孤说过这句话的。”
  “那个没禄氏……赞普的妃子……”裴行俭脑子都快转不弯了。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尽(四)第
  李威也很尴尬,顿了顿继续说道:她在孤突围后,就遇到了论钦陵大军中,孤到了积石山后,她用借口说返回逻些城,悄悄带了一些忠诚的侍卫追到积石山。“
  裴行俭这才明白了,怪不得太子在积石山能得到论钦陵的行军布阵图,怪不得过了紫山能分清方向,玛多城离奇地让他夺下。
  但心中不是滋味,果然战争不仅是战斗啊,场外的因素同样也能主宰着战争。雍王开的头,导致了青海李敬玄溃败。这个吐蕃的王妃为了抹杀噶尔家族的风头,又破坏了论钦陵的计划。
  还不知道借种的事,估计裴行俭同样会雷头里嫩外焦的。
  李威没有敢说,只是含糊地说道:“暂时是盟友。”
  “这个盟友好啊,不过殿下,此事需要保密。”
  “孤知道。”
  正说着,远处走来一行人,李威认识,兵部侍郎岑长倩,还有一个人让他迟疑了一下,郭元振,这个小子怎么也跑到青海?
  没有先管,迎了过去,施礼后问道:“岑侍郎,你为何来到青海。”
  “是陛下的旨意,让臣与吐蕃议和看他们能不能放出殿下……”,岑长倩说完后,如释重负。
  时间差的因素,他在半路上得到太子平安突围消息,可朝廷诏书还没有下达,不知该不该继续这趟任务。嗯了想,还是先到青海再说。但心情很舒畅,不仅仅是因为太子,这一次任务很难完成。兴唐41o第四百一十章望不尽(四)
  论钦陵对太子势在芯得,就是将整个青海割让给吐蕃,他也未必会答应。况且能不能将整个青海割让出去?
  李威听了心里面略略一暖不管父亲是如何想的还没有心性凉薄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说道:“孤已经出来了,不用再去与吐蕃人议和。不但不用去,想来不久,吐蕃人会主动向我们大唐议和。你先体息一下,相信几天后朝廷会有新的诏书下来诏你返回。”
  “是”
  然后看着全身盔甲的郭元振,好奇地问道:“郭君,你怎么还在青海?”
  郭元振惭愧地低平头。
  裴行俭怕郭元振过于难堪,在李威耳朵边说道:“他受殿下嘱咐,来青海送梁金柱的善款,才知道自己错了。于是弃笔从戎,在青海留了下来,还多次立了战功,让我迁为稗将。”
  “裴侍郎你让人将他的功劳薄拿过来,孤看一看。”
  “好。”
  一会儿侍卫将功劳拿过来,果然立了不少的功劳。而且出身也好,毕竟是状头嘛,不过岁数年青了,所以只是一员稗将。
  李威翻了翻说道:“这样吧,裴侍郎,你安排一下,让他担任一员副将。”
  “喏。”
  历史名将,还是李威能记住名字的人,想来不错的。但经过薛讷一事后李威也不敢确认了,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成长起来?先迁一下,给他更多锻炼的机会,然后再观察看者。兴唐41o第四百一十章望不尽(四)
  既然休战李威回到了郏州城。
  正是青海枸杞成熟之时,许多农民在收割枸杞子,是青海百姓的一项收入之一。满山坡红色的狗杞子,象天上的繁星一样看上去十分喜人。但没有两天,野辞明月过来谨见让她进来了。含笑问道:“明月,这段时间可好?”
  “还好,只是担心。”
  “让你挂念了。”
  “不敢当”,一边说着,一边用大眼睛偷偷地盯着李威。
  “坐。”
  坐下,野辞明月又说道:“太子殿下,我来还有一件事。”
  “说。”
  “我们部族的一些长老来到郏州,想见一下殿下。”
  “他们在何处?”
  “就在我家中。”
  党项各部还在吐蕃控制之中,还是不敢正大光明前来求见。
  “孤这就过去。”
  到了野辞明月家中,又来了几十个老者,大多数人李威皆认识。一个个拜伏于地,大约情况李威也听到一些。吐谷浑日子过得不大好了,本来就战死了许多士兵,李威从大非川掳了一下,裴行俭又从牛心堆鱼尾军掳了一下。最糟糕的李威在乌海与大非川象犁田一样,前前后后犁了一遍。甚至逃跑时,在没有耽搁时间下,顺便将伏罗川小犁了。
  兴唐41o第四百一十章望不尽(四)
  这几处皆是吐谷浑最富饶之所,这一犁同样犁得吐谷浑元气更伤。
  吐蕃拉拢吐谷浑人,可自己又穷,只好加重了对党项人的录削,用这个财富减轻吐谷浑人的负担。
  本来就苦哈哈的,这一逼党项人也走投无路了。
  所以听到自己逃出来,这些人急忙赶过来,甚至自己在肃州动身,他们也开始动身了。
  果然一个个开口说道:“太子啊,救救我们族人。”
  李威没有回答,而是说道:“如果有人用三斗米换你们一匹马,你们会不会同意?”
  “那肯定不会同意的。”
  “一样的,想得到,必须付出。嗯得到多少,必须付出多少。孤没有前来青海,朝廷就派人对你,送来了一万弟子充军。随后孤攻克宛肃洪济城时,你们又出了数千勇士。这些将士,有的还在我们唐朝军队中。但是孤是怎么对待你们的?”
  还有积石山的功劳,可李威略过不提,以那时候的哀军,党项人不配合,只是面临着一场灾难。况且仅是小小的默契,大家双赢,但那次丢下了大量的马匹与牦牛,还有物资,足以换回党项人小小的付出。洪济城那次亦是如此,虽然有牺牲,自己同样丢了无数插重给了他们,甚至吐蕃九曲军中一切原封不动地让党项人搬走。兴唐41o第四百一十章望不尽(四)
  “殿下啊,我们哪里做错了?”
  “你们当真没有做错?去年李敬玄胡乱用兵,你们心中有担心,于是将子弟撤回去,孤明白。但随后裴侍郎为了救孤,牵制吐蕃军队,年关没有过,就开始交战。我们唐军大多数人初来青海,还不适应这里的高寒天气。那个时候作战,是何等的不利?你们党项人呢?裴侍郎又是李敬玄?”
  全部愧疚低下头,一个老者大着胆子说道:“当时我们听说他教过殿下兵法的,也派人央请他出兵营救,可裴侍郎没有说清楚,我们认为他也是一个懦夫,于是,于是呃……”
  “不能这样想啊,以后孤总要离开青海的。朝廷会派其他人过来,有时会派对了,有时会派错了,可以向朝廷反应,但不可动不动就将军队撤回去。万一战事到了最紧张的时候,你们这一撤,那可是致命的。你们想得到章福,孤理解。拓跋远为了救孤,留下来策应,他只说了一句话,要孤善待你们族人。孤很感动,可你们要知道,一旦筑城将你们党项人笼罩起来,朝廷要花多少钱?又要与吐蕃人进行怎样的血战?再看看你们的付出,是不是想用三斗米换一匹马,错,与你们党项人几十万族人的章福相比,与朝廷有可能付出的牺牲相比,三斗米都不如。”兴唐41o第四百一十章望不尽(四)
  士兵是很勇敢,可是夹缝里生存,依然想做着两面羌的打算。这是李威所不能容忍的。
  “那我们立即派兵过来。”
  “不是派兵过来,暂且也不需要,你们不用急,先回去,好好想一想,各个部族最好齐聚,想好了,商议好了,再找孤。”
  几十个长者只好沮丧的离开,一个个心里想到,天下果然不可能降馅饼的,但太子说得也对啊,就是想换一匹马,以小博大,总得要付出半匹马的成本吧。
  野辞明月低声说道:“太子啊,他们真的可怜。我的族人快连饭都吃不上了。”
  “你这个傻丫头,还没有听出孤刚才所说话中的意思?章福是自己争取的,不是别人施舍的。为什么孤对河西的吐谷浑人毫不留情,为什么吐蕃又对河西的吐谷浑人想方设法拉拢?是因为他们铁了心跟吐蕃人走,与我们大唐为敌啊。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