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326部分

兴唐-第326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晚上李贤做了一个美梦。
  他坐在龙辇上,两边是仪仗队,浩浩荡荡向长安出发。大道两边伏着无数的百姓,一起欢呼:“参见陛下。”
  李贤在龙辇土意气风发,举起手来,说道:“各位平身,平身。”
  这孩子,因为一个帝位,得了心魔。(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神灵の觉醒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二十八章 喧阗且止(一)
  近期十章连载贴
  ————————————————————————————————————-
  总连载贴
  ————————————————————————————————————-
  论钦陵与李威,都咬到对方的痛处。~
  不过李威是阳谋,论钦陵是阴谋,迫于国力,论钦陵只好以巧取胜。因此,李威还不知。
  也接到剑南三州损失惨重的消息,有些儿火。
  但这不是致命,相反,替他在接下来的做法中,提供了挡箭牌。对于剑南三州损失最重的娄羌,也没有多大好感。最难管理的就是这群生羌,若是党项人,还好收服一点。有各自的酋长,酋长同意,下面子民也就同意了。可这些生羌不同,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出自那一个羌种。言语又不通,风俗习惯也不通。不仅唐朝,就是吐蕃同样很难管理。
  相持阶段,可以利用他们作为缓冲。一旦正式圈起来,忠诚度十分不可靠的。
  可是党项人一旦统一成一个部落,李威又不开心了。这中间很微妙。
  “孤失误啊”李威看着情报说道。
  “这是必然,论钦陵同样也有了失误。”裴行俭安慰道。
  接到这份消息,本来李威想徐而图之,缓上一缓的,但是商议了一下,忽然将战役提前拉开。
  论钦陵倒没有重大失误,只是这一次论赞婆又迷惑了。七月放人,八月收割,唐朝军队大约会是在九月发起进攻。这样想,也不错,原来大约是这样安排的。
  然而李威做了变更,七月放人,八月收割没有更改,可是总攻忽然提到了六月。不算是论钦陵的失误,可至少论钦陵没有算到。
  一场暴风雨过后,河水涨了很多,微微泛着泥浆的浊黄色。站在河岸,看着近处的庄稼,还有许多士兵在搭建房屋。这些新房子,是让迁移过来的百姓居住的。
  所以朝中各个宰相十分头痛。
  安置下来,对朝廷很有利的。等于是替朝廷真正开柘了大部分耕地,也解决了一部分的奖励。甚至愿意迁移百姓挪出来的田地,朝廷可以收回,可以发放给耕地不足的农户,解决一小部分土地压力。
  不过一路迁移,几万百姓要张嘴吃饭,老老小小的,行程又慢,消耗很是巨大。并且皆是将士的家属,还不能慢怠。不仅是这样,几万百姓,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到了高原,又要准备许多药物。这又是负担。
  这与李威没有关系,可开始准备了,七月到来,百姓将会陆续到达,因此,先将房屋盖好。还有一个作用,是迷惑论赞婆的。不仅是房屋,还要将田地划分好。
  开耕的地多,可一分配下去,又不够了。最少按照唐朝的制度,一丁一百亩地。另外还有原有的田地,作为津贴,在河涅挪出来,重新补偿下去。一些有战功的将士,又愿意留在青海,得有额外的赏田。
  不知道会来多少,不大好统计,各地官府多少有些不配合移民,甚至暗中阻拦。但有可能不会够分配。这也不要紧,即将到来的战役,河东九曲全部囊下,这一片广大的沃野千里,开耕出来,又是很多耕田。'破晓神灵提供
  这些田地全部是免除杂税的,不过对朝廷同样会有帮助,即使朝廷用钱向百姓手中购买粮食,已到了青海,不是粮食有多贵,丰收时,粮食价格每斗仅几文钱。可是这一路的运费,有可能会达到四十文、五十文。
  税也必须免的,一是府兵制度,二不这样,百姓不会心动。
  看着远处一栋漂亮的房屋搭建起来,李威说道:“裴侍郎,只有这样,青海才能成为唐朝真正的辖地。”
  裴行俭会意,道:“只是需要很长时间。”
  “这个不急。孤后悔了,当初胡应受孤委托,前往大食与大秦国,但没有想到他会去那么远的地方。法兰克国地处西北海边,虽然不及辽东寒冷,可天气比中原地区,要冷得多。说不定从哪里带来从哪里带回一些粮食种子,适宜北方种植。”
  “殿下想经营辽东?”裴行俭好奇地问道。
  “是想啊,只有从马背土下来,朝廷才能真正管理起来。否则一个部落一个部落,随水草逐牧而行,终是难以安定。而且辽东面积广大,哪里的土地更肥沃。”说了一半,留了一半。
  后面话还没有说,吐蕃只是唐朝的祸患,若不乘这时候,吐蕃刚刚娓起之时,将这个祸患扼杀下去,将会严重掣肘唐朝的发展与扩张。但以后的祸患,却在辽东,在大漠,契丹人、女真人与元蒙,这三个人种才真正戗害了中原文明的发展与延续。
  不敢说,至少现在辽东臣服唐朝,突厥也打趴下了。
  “这时间更长啊。”
  “不急,孤能等得起。”
  “殿下能等得起,臣恐怕看不到了。”
  “裴卿,何来此言,你今年不及六十,还要陪孤走过很长的时间,一直陪上二十年,三十年,一一见证。”
  “殿下……”
  “不用感激,卿是难得的文武才,若是那一天来临,孤不用卿,用谁?”
  “但殿下,京城才是根本,夜长梦多,青海也非久留之地。”
  “孤知道,一两年时间如何?”
  “只能这么长时间。”
  不仅如此,狄仁杰升迁,从东都写了一封信到青海,让他勿用担心,秋仁杰在东都会替他留意时局,顺便谋划。没有详细说,怕李威不同意。还有母亲,听到自己承诺后,会有什么态度。若同意,将会是自己最大的助力。
  最好AP眼下还呆在青海,风头太盛,只有青海才能避过这风头,让父亲不忌,潭。不能回长安,回到长安之时,便是正式夺位之日。不然,那才叫夜长梦多。
  两人正说着话,远处斥候前来禀报:“殿下,吐蕃又在牛心堆设三千军队,拦阻百姓东向。”
  青海湖东北,原来还有吐蕃鱼尾军大营。诱刘审礼时,攻破过一回。后来裴行俭又率军攻破过一回。论赞婆只好将军营重新修耸,加固加高了营墙。这时候,也驻扎了三千军队。主力部队还是在九曲。
  “孤知道了”
  斥候退下,李威说道:“这三千军队,大约是莫贺派了吐谷浑将士过来的。”
  “正是,大量百姓流失,这个小可汗心里面也紧张。”
  “吃下它,用这两部军队祭旗如何?”
  “好!”两人商议了一会儿,立即进城,将诸将喊来。
  看了看诸人,眼睛扫来扫去,得找一个人选,看了半天,盯着了骆务整说道:“骆将军,这一次去党项,由你来率军,不知有没有信心,担当此任?”
  “末将一定不负殿下重托。
  “骆务整大喜,一下子跳起来,来到李威面前单腿跪下说道。
  “殿下,让我也去吧”张虔勋立即叫道。
  这一战中最重要的功劳啊,若是将李谨行,或者契芯明率领,不敢争,但是这个契丹人,为什么不争?'破晓神灵提供
  岂止是张虔勋要贪这个功,黑齿常之、李谨行与契芯明一个个嘴巴张开,想要说话。
  “听孤说完,孤为什么要安排骆将军领军?黑齿将军、李将军、契芯将军是我军中大将,吐蕃人有许多人认识。虽说潜入党项部族,可有吐蕃使看来回巡视,还有一些驻军,若认出来,反而成了败局。各位,再次说明一下,论赞婆亦不可小视。去年冬末到今年春天,你们一直就在与他交战。那时候论钦陵在追孤,有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但是张将军,你也不能去,骆将军毕竟是胡人种,不会引起多少人怀疑。不仅是骆将军,这一次派出的军队,除了党项原来的军队潜回外,还有一两干其他各部将士,一律全用胡兵胡将。不是孤重胡轻汉,是形势需要。在孤的军队中,不会轻视胡人,也不会轻视汉人。青海之战,才开了一个头,各位,还怕没有立功的机会?”
  将诸将的嘴巴堵土。
  但这是好现象,没有因为弄战怯懦。
  一万多党项士兵,以及一干唐军,再度分成小股潜回了党项部。刚来没有多久,只是起了一个整编作用。另外骆务整还带去了李威的命令。不是说要做唐朝的莫贺嘛,这一战你们党项人就是主力部队了。
  骆务整离开,李威又看了看怏怏不乐的张虔勋,还有不甘心又不好说的薛讷,毕竟岁数皆不大,这样的功劳,谁都想贪的。
  微微一笑道:“还有一个机会。黑齿常之听令。”
  “在。”
  “你去挑三千最精锐的士兵,立即出击赤心堆,不但胜,还要大胜。”
  很有难度的,只是三千士兵,吐蕃却有六千将士,还有坚墙可守。然而黑齿常之眉头也没有皱一下,说道:“属下一定完成殿下委托。”
  “张虔勋、薛讷,你二人为副将协助黑齿将军作战。”
  “遵命”两人高兴地站起答道。怎么的,大肥肉捡不到,也能吃到一块小肥肉。
  李威又扫视了一下,说道:“郭元振,肃州太过单薄,你立即前去甘州,将毁去张掖道的三干将士召集。若是孤没有猜错,大约他们开始返回了。你持孤令,不让他们返回,而是将他们一道率到肃州,拱卫肃州,另外听孤的以后安排。”
  “遵命。”
  “李将军,契芯将军,你们率一万大军,随孤到宛肃城下喊话。”
  “殿下不必再冒险。”
  看了一眼裴行俭,说道:“裴侍郎,宛肃城中只有五千驻军,孤突然出现,他们只会坚守,不敢出击的。让孤与论赞婆再斗斗心思。”
  我玩不过你家老二,但可以玩过你家老三。
  不仅是斗心思,也是虐论赞婆去的。在噶尔家五兄弟老二身上受的委屈,一时半会找不回来了,只好找老三出气。(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神灵の觉醒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巾枷。b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二十九章 喧阗且止(二)
  近期十章连载贴
  ————————————————————————————————————-
  总连载贴
  ————————————————————————————————————-
  黑齿常之率领兰千将士,出了鄯州城,忽然吩咐下去:“将旗号换掉。”
  张虔勋与薛讷不解,换旗?现在黑齿常之在吐蕃人眼里威名赫赫,这一面旗帜就当一千大军使唤,为什么换掉?
  李威没有说,但黑齿常之知道,李威在军中有意载培了一些中青年的将领,就包括这二人。解释道:“不换旗,看到我这面旗帜,吐蕃人早就退到城中,当真凭借我们这三千人马,连攻牛心堆与鱼尾军两座大营?”
  但灵机一动,说道:“换薛字大旗,就说这三千军队是薛讷率领的。”
  薛讷脸一红,这个意思知道的,去年与曹怀舜在承风岭表现有些懦弱。但当时自己并没有懦弱,只是害怕损失,又看到曹怀舜没有动静,于是迟疑下来。可此事在青海传扬,说他是小薛婆。老子在青海大败而归,小的也不行。
  实际上今年春天在战场土表现很勇敢,也得到许多人重新认可。可那没有用,在吐蕃人那边,还经常将此事拿出来作为笑料而谈。沾了父亲的光,传得很远。
  黑齿常之语重心长地说道:“知耻而后勇,该是你的,还是你的,不是你的,还不是你的。名声是打出来的,不是别人谈出来的。”
  很早就认识,在姚州还共同作战过,然而黑齿常之,也嫌他成长过慢。至少现在看起来,这个薛讷将来会不及他父亲远矣。
  大旗换了下来,换成了一个薛字,浩浩荡荡地出了赤岭。
  黑齿常之又下令,说道:“广布斥候,遇敌就回,三军速度放慢。”
  再次迷惑。'破晓神灵提供
  与黑齿常之相比,吐蕃的守将逊色多了,铁诺逻,是波窝部的一名贵族。作战也很勇敢,但是那种有勇力无大脑的勇敢。防守鱼尾军的,有营墙可守,论赞婆这个人选倒也没有错。
  但后来局势再次一变,李威在部州城的动静不小,又高调地让这些吐谷浑部族的人返回扬言,不仅让他们扬言,还用斥候扬言,七月开鬼门关了。~嗯从地狱回到人间,赶紧行动吧。
  唐军未必有多少人肯来投归,主要是诺曷钵的召唤。为了子民,他没有返回灵州,呆在郑州城不走了。不仅是安抚,也不放心,省怕唐军将他的百姓又弄消失了。
  本来就有许多人心动,加土艰苦的生活,赤岭以西终于躁动起来。
  论赞婆无奈,兵力少,局面十分被动。只好让莫贺又召了三干军队,在赤心堆依据地形,扎下大营,与鱼尾军遥遥相对,阻止百姓撤离。还是不大放心,又让吐谷浑大将乞伏韦干统率。这员大将倒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然后下了命令,不贪功,只求坚守,阻拦百姓离开。除非唐朝率大军前来掩护,那样得不偿失。即使成功,只能带走一部分百姓。而且风险多多,带了百姓,行程就会慢,军纪就会散乱。这是要带走的,不能象唐太子那样胡乱地杀害。
  十分被动的防御。
  黑齿常之大军一出赤岭,吐蕃人就知道了。派了斥候打听了一下,是唐朝副将薛讷率领的,只有三千人。
  铁诺逻一听心就听动了,将乞伏韦干喊来,说道:“乞伏将军,是机会啊。你看,唐朝太子居然命令那个小薛婆,带着三千人就敢前来攻打我们两营,是不是小看了我们吐蕃人?”
  “铁诺将军,未必,我怕唐朝会有埋伏。”
  “什么埋伏啊,方圆几百里地,除了这一支唐军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