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386部分

兴唐-第386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下头,秀颈上都溢出粉意。
  刘仁轨捻着胡须,又再次点了一下头。
  李威道:“只是演奏……”
  刘仁轨是为了他好,但李威却是不怎么想,就是联亲,也未必能获得荥阳郑家支持,相反,必然为荥阳郑家付出什么。再说,若所有大家族都存在这个想法,后宫成了什么?难不成自己真做种马?
  连叔略略有些失望,但弹奏比不弹好。手一挥,仆役拿来瑶琴,放在桌子上,郑宫楚端坐于桌前,弹了一曲雅乐。
  “好,”李威击了一下掌。
  “陛下夸奖,”少nv说道。到现在还是第一次开口。也能看到郑家的家风是如何的严谨。声音倒是很好听,如rǔ燕初啼一般。
  “好就是好,郑小娘子不用太过自谦,诸卿,闻此佳音,当痛饮一杯否?”
  “喏。”
  郑连叔来此只是邀请,以及带着自己的nv儿,表达那么一个意思,如何谈,面对皇帝,他的份量还是不够的。于是开始食不语。宴未散,李令月与韦月兴冲冲地押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李令月大声道:“这个坏蛋让我抓了回来。”
  张刺史脸上lù出苦笑,本来皇帝小题大作,再加上这个小时候在少林寺就传出侠nv名声的小公主缠杂,头痛啊。然后用可怜的眼神看着武承嗣庄园的管事。
  一看更可怜,蓬头垢面,脸上还有一些拳打脚踢的青痕,然后幽怨地看着李义琰。李义琰也是苦笑,若仅是良娣还好些,自己说话管用,又有小公主加到里面,那不但是太上皇与太后的掌上明珠,也是皇帝的掌上明珠,而且只有半大,说她懂又不懂,说她不懂,又懂一些,讲道理又讲不清楚,只好眼睁睁地看着shì卫在公主的授使下,将这个管事打得鼻青脸肿。
  李威表情却出忽张君羡的意料,chūn风满面,和蔼可亲的说道:“此人是人才,为何将他打成这种样子,快快松绑。”
  管事没有当真,松过绑立即伏下说道:“臣民武全子拜见陛下,几位妃嫔,两位相公,几位使君。重利息的事臣民不知,全部是手下仆役所为。”
  “你是管事,岂能不知。不过我喊你来,是钦佩你的才干。”
  “臣民没有才干。”
  “好,很好,如此的才干,不骄不躁,我更欣赏了。本来我准备从国库里拨出十万缗钱,让你替朝廷俭财,看来还是少啊,刘卿,如果朝廷挤一挤,能腾出多少钱帛?”
  “启禀陛下,朝廷国库紧张。但想挤压一下,腾出三四十万缗钱,对国库影响也不是很大。”
  “我知道了,你叫武全子是吧?名字叫得很好听啊,我立即传一道制书,送到东都,从国库里腾出四十万缗钱,让你经营,只要你半年后,返回朝廷一百万缗钱,再过半年再返回一百万缗钱即可。”
  郑家三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听傻了眼,四十万,一年变出两百万缗钱。就是自己家族再强大,也没有这个本事,或者将自家与博陵崔家两家的家产便卖了还差不多。
  上官婉儿与其他几个nv子只是笑。
  张君羡与怀州的一干官员则是一个劲地抹着冷汗。
  说起来是玩笑,但眼前这个皇帝信用还是比较好的,在他嘴中就没有发生过君戏言的事。说出写制书,那么必然会写制书不仅是这个武全子,恐怕连武承嗣这一回麻烦都大了。
  第二十二章 钗钿堕处遗香泽(二)
  第二十二章钗钿堕处遗香泽(二)
  武全子不停地求饶,李威不听,喝道:“替我拿笔墨来。本书更新来自”
  一个内shì拿来了纸墨笔砚,碧儿替李威研好墨汁,郑家小娘子很好奇地略略伸出头,看李威写字。
  对这个皇帝她听说过许多的故事,家里面有家里面的说法,外面有外面的说法,就是家里面人比较理智的说法,有许多故事都具有传奇sè彩。其中有一条,便是字。
  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皇帝的字迹。
  二八少nv,正是怀chūn的时候,对人好奇,对字也好奇。
  刷刷
  一行行大字写在白纸上。
  字迹仍然不能达到颜真卿的高度,不过这几年环境的影响,每日书写必须用máo笔书写,不象前世练习一下,只是为了好玩的,长进也不小。与颜真卿的书体因为生活环境不同,也略略发生一些改变,同样的大气féi腴有力,少了老遒姜辣,多了一份妩媚的贵气。达不上颜真卿原字的高度,但这个字写得也算是很好的了。
  特别是那种贵气儿,更是这时代百姓的最爱。
  不由地又看了一眼李威,不一定俊秀,家族里面有许多青年人比这位皇帝长得秀气,可是那种不怒自威,又带着一种儒雅大气、充满信心的气度,却不是家族中子弟所能拥有的。失了一下神,直到李威写完,无意地向她看了一眼,才知失态了,秀颈又是一红,粉脸儿再次低了下去。
  郑连叔看到nv儿的表情,又是担心又是欢喜。nv儿是十成地喜欢这个皇帝陛下,一旦联姻成功,能得nv儿欢喜。可这个皇帝说话模糊不清,又把握不了他的态度。
  “送到东都。”喊了一个shì卫,让他连夜送向洛阳。
  “陛下啊,”武全子还在嚎。
  “轰出去”
  “喏”shì卫走上来连拽带拖,将武全子拉走。本书更新来自
  就当此事没有发生一样,李威转向郑连叔道:“郑卿,天sè已晚,不知何处安息?”
  “陛下,从怀州南渡大河,就可以直奔荥阳,能不能让臣陪行……?”
  “行。”
  努了努嘴,一个内shì带他们父nv三人下去挤出帐蓬休息。
  还有梁金柱,到现在没有说话,郑连叔知道有事,很自觉地立即起身告辞。怀州的官员也主动起身辞别。又让所有shì卫内shì下去,只留下几名妻妾,李义琰与刘仁轨二人,与不肯离开的小妹,这才向梁金柱问道:“梁卿,这几年辛苦你了。”
  “臣那敢当,得到陛下的赏识,是臣不知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勿用客气,昔日孟尝君用jī鸣狗盗,扬名青史,但他们只是小道,你们却是替我扬大道……客气话我不多说了,那个倭国使者有没有见到?”
  “臣见到了,也按陛下的吩咐,将他们送上海船,经琉求岛,送向倭国,另外也将武器放在船上,大约三两个月后就能抵达他们国家。”
  不仅是搭成协议,另外李威还秘密chōu出少量的武器,比如强弩与劲弓,攻城的一些器械,以及一些少量的火yào。以倭国现在的技术,就是得到了也没有办法仿制。不过不出来便罢,因为自己,东西方开始提前大jiāo流,世界几乎所有先进的文明,都在这个大jiāo流圈子里。这也让李威感到紧迫感。
  jiāo流对唐朝来说,利大于弊,不jiāo流,有朝一日,让人追赶上来,国人还懵然不知。但jiāo流的后果,技术也在流通。对国人的智慧,以及在人口上的优势,李威是相信的。可千古年以来,被扭曲的儒家理论,思想变得越来越保守。孔夫子本来就有局限xìng,鲁国弱小,chūn秋战luàn,因此他希望出现一个仁爱尊卑有序安宁,以周王室为轴心的和谐社会。本书实时更新DU⑤⒏сΟm再不停地扭曲,演变成现在这种士农工商的贵贱社会体制,还不算危害,朱熹同志一出,对国家的危害更大。
  这种儒家独尊的思想,永远不能使科学家,或者现在百姓嘴中的工匠尊贵,有能力的人也放弃对它的研究,在这种环境下,没有文明能追赶上来,只要追赶上来,无论国人怎么聪明,就能很快被人丢下。
  前世记得一个人说过的一句话,大炮shè程的距离,就是国家的距离
  火yào不出现便罢,一出现,要不了二百年,无论怎么保密,必然被他国研究出来火yào的配方。
  危机便在此。
  这个扭转国人的观念,不比找到吞并的对策更容易。
  但在这之前,首先要利用它为国家做出贡献。
  送过去的武器不多,但都是唐朝最先进无法仿制的武器,包括投石机,撞车。是让倭国那个天皇看了心动的,也必然会心动,这个国家拘于岛国,对大陆十分渴望,甚至李威怀疑,得到河边兽生的消息,会有没有大臣进谏,先占据新罗半岛,然后伺机等候中原象隋唐那样的大luàn,进一步染指更多的地盘。
  李威要的就是他们这样想,那么大戏上演了。
  问道:“那个倭国使者是什么样的反应?”
  “陛下,他看到这些武器,并且听说陛下承诺会向倭国出售,十分惊喜,连呼什么大神的,臣没有听懂。”
  李威伸出手,刘仁轨也会意,象个老顽童似的,两人击了一下掌。
  “陛下,但臣有两个疑问。”
  “什么疑问。”
  “一旦倭国jiāo易,我们手中钱帛不够,只能chōu出十几万缗钱,可jiāo易涉及到款项必然很大……”
  “这个都无妨,他们过来jiāo易,你要记好一件事,不带现金真银过来,你不要答应。这个国家很无耻,如果欠账,一定不会归还的。过一段时间,我会派人送一张价格表给你。不过你也要准备一些钱帛,特别是船舶,从现在起,对泉州各个大船坞要提前通知,加快jiāo易速度。国家还等着这一批款项救急。”
  “喏。臣还有一个疑问,若是大量金银涌进,金银价格必然下降。”
  对唐朝的金银价格不研究,一般人难以准确知道它们的定位。唐朝的货币系统是以铜币为主,辅以布帛,黄金与白银不是流通货币,多作器皿与首饰,但十分贵重。可能在柜坊里兑换,黄金比白银硬通。
  模糊地说,一两白银相当于一缗钱,一两黄金相当于八两白银。可这个价格不等的,大多数一两黄金不到八两白银,一两白银要超过一缗钱,有时候稀缺的时候,能接近两千个铜板。
  多价位必然下跌,jiāo易是以金银实现,就等于亏本jiāo易。不过简单的经济理论李威还是懂的,如何定位,朝廷也可以调控,自从航海开始,金银流向唐朝渐渐多了起来,再得到大量的倭国白银,那么朝廷可以用一批钱帛将金银兑换回来,再作为薪水,发放给各个官员。自上而下的流通,不但是作了器皿,又作官方的货币,用量增加,金银的本位依然不会下跌。这样还不用强行推广,兴师动众,造成一些弊端。
  这个润物细无声的改革,对唐朝也有好处的,唐朝的钱少,不得不用布帛jiāo易,一年造成了解多少的làng费?都没有办法统计了。
  道:“这个你不用管,但到时候你可以将难处说出来。另外我给你的价格表上,会用此压倭人的银价。”
  “陛下英明,臣远不及。”
  “你不用拍我的马屁,这几年你很是辛苦,”李威话音一转,突然说道:“我听说你有一子还没有订亲。”
  “是,他还小,不急。”
  “五姓七家的nv子,想不想娶?”
  “陛下,想啊……”立即答道,答完后,却呆住了。自己一个小商人,再想,人家也不会答应。
  刘仁轨一抹汗,道:“陛下,不能那样做。”
  若大的薛元超,自小就十分尊贵,他娶了公主为妻,还叹惜一声,我一生以不娶五姓七家nv子为憾。若是李威强行郑家将nv子下嫁给商人,引起的争议会成什么样子?
  “是啊,陛下,不可以啊。”
  “梁卿,我试一试,不会用强烈的手段,说不定会给你一个惊喜,会给唐朝将来一个惊喜。”唐朝这种畸形的儒家为尊,mén阀为大的观念不改变,对唐朝将来发展很不利的。当然,成功的机会很小,又道:“不管成与不成,正好跟随我一道去荥阳。你一路风尘朴朴而来,也下去早点休息吧。”
  这也是一种试金石,梁金柱仁商之名,如今名满天下,又跟随自己同行,在这种情况下,荥阳郑家还排斥,不让他进入郑家,那么也没有jiāo谈的余地了。
  “喏,”梁金柱感谢零涕地退下。
  “陛下,切不可,”李义琰也苦劝。
  “李卿,这一路前来,你也看到了,士农工商,士,有多少官员是称职的?农,有多少地主是仁爱的?昔日西汉排挤商人,正是他们轻义逐利的行为。但我很不明白,何为义,何为利。做官者想上位,做了县令,想做刺史,做了刺史,想做shì郎,做了shì郎想做宰相,做了宰相想做权臣(指裴炎),这是不是利?做地主的,手中一百顷地,想要一千顷,一千顷想要一万顷。结果多少百姓因为地主的种种手段吞并,沦为部曲佃农,举家贫窘?他们有没有想过将来,想过国家?我不喜我爱人用人,以德以才,mén阀阶级我不喜李卿,试问德行,天下间有几个士农能及梁金柱?”
  “但陛下……”
  “李卿,我知道分寸,能不能成,看我的手段……”
  荥阳郑家主动找上mén来,也是迫于无奈,离洛阳近,若是皇帝动手,荥阳郑家必是第一个。于是主动送到枪口上。
  第二十三章 钗钿堕处遗香泽(三)
  第二十三章钗钿堕处遗香泽(三)
  对梁金柱,李义琰不反感。本书实时更新DU⑤⒏сΟm
  皇帝将他当作最亲信的重臣之一,也说了许多秘密,许多秘密让他膛目结舌,比如没禄氏,与有可能将来吐蕃的赞普。他本身不古板,知道不变通,有的事是做不好的。皇帝走到今天,梁金柱与陆马等人所带来的经济,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对商人本身,李义琰却是很排斥。
  皇帝非要这样说,也不好言。只好说:“陛下,大局为重。”
  “我知道,胜在年青,很多事我不急。”
  刘仁轨与李义琰这才告辞。
  李令月终于听出来一些,说道:“大哥,你瞒了我一件事。”
  “什么事?”
  “那个梁金柱赚的钱是你的。”
  “不能luàn说。”
  “不行,要分一些钱给我。”
  “你要钱做什么?”
  “救穷人哪。”
  李威哭笑不得,道:“我所有的钱,都用来救穷人,振兴国家,但不能胡luàn用,也不起效果。不过我做一个承诺,若是你出嫁之时,我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