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420部分

兴唐-第420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又说道:‘,想不想明白更清楚?,’
  “想。”
  “那么你拿笔过来。”
  拿来纸笔,李威又拿来拿来一块木板,在炕一边烤着火,一边用木板铺在自己膝盖,画了简单的原理图。
  还是不大明白,并且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李威无奈,只好说道:“你不用知道这些原因,凡正记住,往南去,大约南海诸国是大热的地方,然后以南海诸国为分界线,越往两边去,会越冷。不过也不同,六月份最热的地区不仅是南海诸国,而是在岭南一带,大地运转‘此时是日照的中心地区。到了腊月,北边的大地,因为日照最偏,南边会热,北方会冷。海客怕冒风险,只是活动到小诸薄国、加营国与火山国指爪哇群岛的诸国一带。否则再往东南去,到达大洋谈,就能看到哪里,靠近南边各地,恰好与我朝天气相反。冬天天热,夏天天冷。不过随着海客脚步扩大,迟早要到达哪一带地区的。然后就是越高越冷。再者,多树多水的地方,因为湿气保温,所以昼夜温差不大,可是戈壁滩与沙漠缺少火木保温,白天热,夜晚却是很冷。因此西域的百姓有一句,早穿皮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甜瓜西瓜。”
  “是这样啊,‘,也不知是不是真明白了。
  李威没有再解经了,主要妖异。
  然后拿起毛笔在纸写‘看来得抽空写一些东西了。物理化学,不知如何动笔,自己考虑的事务又多,也不敢分出太多的精力去用这时代人能接受的文字’将这些知识写出来。只好写数学。
  数学不妖异‘只是讲计算。国子监里还特地开设了算术一科。
  然而数学却是一切科学之母‘无论物理或者化学,以后的种种计算’都离不开数学公式。
  还是很妖异,就是将后世的初中数学知识写出来,在这时代会引起什么样的轰动。可在能接受范围之内一定程度的妖异,是天授,对自己也有帮助。
  “这是什么呀?‘’韦月好奇地看着一组弯弯曲曲的小料蚪问道。
  “这是阿拉伯数字,这个字母‘是西方一个国家的语言。用在算术,可以简化。就象此次我与西方各国使者盘问一样,别人有长处的我们就要拿过来。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永远比别人强大。看一看,比如三百零一乘二百九十九等于多少?’‘
  “臣妾拿算孟来算。‘,
  “不用‘你看一看,’‘李威写了一个平方公式,然后说道:”等于八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就这么简单。’,
  也没有那么简单的,首先化学元素表,他就记得没有二十个了然后是根式表更是不可能能舍部记得。但能写出来其中一部分的东西‘就能让后世的学者少走许多弯蹄。
  还有,得将中国这种将工商视为低贱的思想纠正过来。没有了商人,国家就不能真正富裕,永远就赖在可怜巴巴的土地,一代一代人的恶xìng循环下去。再就是工人,不仅是工人,实际有很多出è的工匠,他们是原始的科技工作者可是地位太贱,不能安心研究,也就是说‘不能出太多的科学家。
  远以为唐朝很强大的,这么强大的王朝‘你弄什么来兴盛,可来到这时代才发觉想法是何等的错误。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了。
  仔细地写着,没有写到初中的知识,在写小数的一些公式,然后罗列做了一些简单的解注。
  “是啊是啊”婉儿第一个看出来惊喜地道:“原来这样算帐的。,‘
  虽聪明‘可是她将数学用来算帐了,也能说’虽然李威一头的黑汗。
  小心地想着,写了四张纸。外面太监就过来禀报:“狸下,外面有一个人自称是吐蕃太后的心腹‘要求见堑下。’,
  离得远,情报得到得很落后。可是吐蕃新赞普登基的事,到这时候了,也传到了洛阳。唐朝君臣能知道真相的没有几人,皆长松了一口气。吐蕃赞普一死‘暂时西南边境能平安了。这时候东西突厥皆有乱象,可不希望吐蕃再来捣乱。仅于此,没有想到其他。
  然而李威才真正松了一口气。对没禄氏多少有些感情,一夜夫妻百日恩‘况且做了几百日的夫妻’还有他的儿子。不知道她是怎么办到的‘不但成功的继承了赞普,吐蕃还没有什么大乱子。
  从炕起来,说道:“让他进来。‘’
  第六十三章 和亲(下)
  李威也不知道没禄氏告诉了他多少,前来,必是没禄氏的亲信。可也不能乱说的,不仅关系到没禄氏母子生命安全,也关系到两国的未来。但到了今天,李威七窍不能说全开,也开了六窍,立即明白,大约没禄氏基本说了,所以这个没禄氏的亲信大臣,才有此怨气冲天的一句。
  不是不相信,是不好解释,不但与吐蕃的王妃有了一腿,还留下一个种,做了吐蕃的赞普。
  “嗯,说正事。‘,不提没禄氏,拧不清。
  “我是受太后之命前来贵国,太后让我带一些话给你。”
  “带什么话?”
  “自先赞普去世后,噶尔兄弟只手遮天,太后虽然侥幸扶持了赞普登基,局面依然十分堪忧,朝不保夕。所以用了一些巧妙的手段,让噶尔钦陵同意议和。一旦议和成功‘将会赢得忠于赞赞普的大臣与贵族,对太后进一步支持。太后与赞普才能渐渐有力量自保。
  ‘,刻意将赞普二字咬得极重,那不仅是吐蕃的赞普,也是你的儿子。
  李威哭笑不得,说道:“我会帮…”但你有没有想过,两国想要议和‘你们吐蕃是什么态度’疆域如何划分?“
  想议和,必须归顺唐朝,就象松赞干布时代,向唐朝称臣,这也是唐朝的底限。估计没禄氏,一心只想铲除噶尔兄弟,对此不会很介意。但其他的大臣与贵族‘会不会再愿意回到从前?
  这一茶就不好解决。
  后面的更难,唐朝的底限是青海所有领地,与整个西域。但作为李威‘这还是不够的,不但青海与西域’最终这个世界屋脊也要拿下来,否则也对不住自己是一个‘穿越者的身份。这个抱负,可以暂先不谈,就照唐朝君臣的意思,吐蕃的大臣贵族们会不会同意?
  这两条不能解决,怎么议和?
  “我也不知道,真正前来议和的是文成公主派来的论塞调傍。顺便告丧。‘
  不是与论钦陵是一家的,论在吐蕃是指王室‘说文成公主派来的,不是文成公主有影响力。若她有影响力,吐蕃都不会数次挑衅唐朝。之所以拉着文成公主的名义’因为她是老太后,又是当年和亲的产物‘两国和平相处的象征。使议和更富有意义,与诚意。奔丧是正常的礼节。
  “我到时候看一看‘只要条件允许’我会帮助你们搭成协议,助你们太后与赞普渡过此次难关。‘
  “那么谢过陛下了。”站起来起身告辞。
  洲走,阳宫就来人请李威前去阳宫了。
  没禄氏心思玲珑,知道李威不好忽悠‘于是直接打感情牌。再说,双方有许多共同的利益’不仅是感情,有一个儿子‘还想共同对付论钦陵。但仅是李威是不够的。
  没有来唐朝,得到的消息又不多,可洛阳的政局,她能够想到,这一家三口子,必然会有许多分岐,甚至互相掣肘。可此次议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仅靠李威一人是不够的’还要两位太龘皇太后同意。
  让文成公主写了一封信,信说了,吐蕃分成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主和的一派’坚决地要走松赞干布时的政策路线,这也是文成公主最期盼的。主战的一派‘却要坚决出战’趁着突厥大暴乱,联手夹击唐朝。吐蕃新位的太后‘是主和派,她对唐朝十分好’信仰佛教‘崇尚汉朝文化礼仪’文成公主在信中再三为此做了担保。
  有的话不能说的,她虽不及武则天没禄氏那样有智慧,可也不是太笨,其中一些过节,还是能理解的。一说‘保准因为唐朝少数人对新皇帝不满,将消息走漏。没禄氏母子出事’自己在逻些城也没有好日子过。
  但没禄氏和新皇帝成了露水夫妻,都有了他的儿子,大约对唐朝不会有不轨之心。嗯,这也不大好说‘要看两国的发展,两人关系的发展,以及各自心中真实的想法。
  可文成公主只想到前者。
  说了一些担保的话后,又写到,此次议和,正是新太后主持的,成会让主和派的大臣贵族在吐蕃有更多的话语权。若是也失败,那么主战派必然占据风。以后两国只能交恶,仇恨越结越深。
  这些都是发自文成公主内心‘写得也十分诚恳。
  但这都是忽悠季治的话。
  换成季威,没禄氏不敢,你们吐蕃还是以前那个吐蕃吗?就算你们新赞普登基,国家政通人和,平稳过渡,可想要出动大军,与突厥人配合,请问,能不能象原来那样,从吐谷混与党项调来大批的军队支援。恐怕就是西域与生羌部,都调动不了多少军队配合。难道你们本土敢出动二十万军队出击青海?就算敢,请问战争所需的物资与武器呢?没有了吐谷浑人强大的支援,一车车地从吐蕃高原运下来?有没有这个人力与财力?
  就算有‘也要最少三四年的光景,否则论钦陵也不会同意没禄氏前来议和,放弃这个大好时机的。
  再说,青海三员虎将坐镇,又有各个关卡与城堡层层保护,积石山与黄河之险,数万唐朝最精猛的虎贲之师,是那么好攻打的?
  所以,没禄氏兵发两路,先前就派了手下心腹,恭贺李威登基,小心地做了试探,然后再派出乞力徐前往东宫,只谈感情与自己困境,实话实说,打感情牌,没有使任何的手段。然后再通过文成公主,忽悠季治与武则天。原来她喜欢汉家文化,喜欢佛教,然而与文成公主交往不深‘为了使文成公主相信’甚至不惜将底细说出来。不然文成公主此封信不会写得如此诚恳。
  对军事这两口子不大懂。
  而且略表诚意,此次议和,主动将王孝杰释放。
  把握的时机也好,若是在去年春天,即便有文成公主这封信,也多半将使者轰回去‘说不定李治脑子一热,好啊,吐蕃死了赞普’正好攻打他们,让李威大军出动,再来个娑逻道大总管,攻向逻些城。
  但现在不行了‘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交战’互有胜负,也知道了吐蕃人不能再小视,特别是论钦陵的军事才能。突厥在暴乱,吐蕃赞普地位已稳,再攻打吐蕃,已失去了最佳时机。还有,对军事不懂,夫妻二人立即就想到了吐蕃这是赞普系与权臣系的争夺,这个小太后当初就来过长安,要求与唐朝联手,杀死论钦陵的,只是当时大家全部疏忽了。若没有论钦陵的奇军异起,说不定整个青海已经被唐朝控制。
  如今,李治与武则天还在为此事‘感到懊悔。
  感到信中有的说得也不对‘可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不对,看起来,此次议和是很不错的。对文成公主,没有后世所想的那样,唐朝多慎重。自己的儿子都敢杀,况且只是宗室之女?可多少有些愧疚,增加了对这封信的可信度。
  不过还是不大放心,于是派人将儿子喊来。这是儿子所长,与吐蕃人又打了很长时间的交道。
  看完了信李威立即明白没禄氏的用意。将信放下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臣叫没庐尚热。”
  “与你们吐蕃太后是一个氏族?”
  “是,臣侥幸与太后出自一个氏族。”
  没禄氏,与母亲使的同一套路,想通过外戚巩固自己地位,但也好使。继续问道:‘…为什么你们会先来?’,
  没庐尚热支吾了一下,心中想到大约这个新皇帝不大好欺骗,老实地答道:“此次前来的使者对赞普十分忠心,但为了表示对贵重的尊重,使节团一共过来近百人有些是太后安排的,有些却是大论安排的。‘,
  “知道了你先回去,到时候我们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唔,‘’尚热退了下去。
  “弘儿,你如何看?‘’李治问道。心里还有些不情愿,这个吐蕃人不可信,有利就反叛,没有利就诚服,恢复过来再叛。而且担心又有什么谋诡计。
  李威又看了看信,并没有怪文成公主‘毕竟象母亲,或者象这个吐蕃小太后这般智慧的女子,太少了。那是多少年举国下才能出一个的。也不能解释,答道:“战,吐蕃也多半不想战。不过若是一味激怒,吐蕃不惜国力,出动一些军队,对河湟与九曲一击就退,不停地骚扰’那么会成两边开战之局。对我朝也不是很有利的。”
  “是啊,朕也是这么想的。”
  “吐蕃这个太后,儿臣认识‘对我朝确实没有太多恶感,至少这几年,她的想法与噶尔家几个兄弟相左。噶尔家族是靠对我朝强势发迹的’所以宗旨不会改变。而她想打压噶尔兄弟,也必须全盘否定噶尔兄弟的政策。可是怎么议和?我朝顶多派出使者,对其赞普进行册封,其他的不大好相让……”
  册封赞普,是意味着唐朝对新赞普的默认与首肯,某种意义唐朝依然是吐蕃的宗主国。这也是暗中对没禄氏母子支持,唐朝君臣要面子‘此项决策,不会有人反对。可是议和’必然谈到两国所管辖的范围。没禄氏不敢做出太多退让‘唐朝君臣也不会同意。这才是最困难的。
  李治也醒悟过来,额首道:“是啊,想和,不易。”
  “父皇,看一看‘看他们使看到来,如何…”’,虽然难,可这个小王妃精灵古怪,说不定就能想出一个办法,将这个困难避免了。
  冬天到了深处,又下了一场雪。
  婉儿被韦月与郑宫楚拉了出去,然后扑面而来就是几个大雪球。官婉儿咯咯乐了起来,从地团起一把雪,反砸过去。三张小粉脸儿‘立即成了三个小白花脸儿。
  李威背着手,也踱了出来。
  郑宫楚最是淘气,这也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抄起了一个雪球,看着李威,想砸,最后又砸到了韦月身。
  “这几个小家伙”狄慈笑道。
  这一刻,才能看出来,她们终是一个孩子。
  “这几年,也辛苦你了‘’,李威说道。
  狄慈与狄好地位虽贱,可岁数最大,多少也带了一些好头。否则后宫之中,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