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427部分

兴唐-第427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没有怨言,你立即起用,示恩让他成为你的肱股,若有怨言,立即击杀。历史发生类似重将与权臣夺权的事例太多了。
  惩于这个弊端,自隋朝起,对相权进行了一步步的切割削弱,到了唐朝,才有了三省六部制度,可终是不便,不得己才出来一个政事堂。政事堂的出现,是对相权的回笼,而不是削弱。
  李威只是一句话,裴炎立即躬身而退,说道:“臣不敢。”
  皇问没有关系,一旦传到太后耳朵里面,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这一次问答之后,没有那一个大臣再敢询问。
  丹水渠最后一段工程开始施工。
  李威拿出的那几本,也顺利的刊印成册。但除了李威编写的那本数学外,其他几本,并没有人注意,顶多好奇翻看一下。即便这本数学,让许多人大开眼界,流传起来也快,至少几乎都看到它对计帐的贡献。
  但没有人将它当作权威学说,若不是皇帝写的,甚至有可能让人忽视。算数国子监也传授,终不是九经。若是李威编写一本《礼记》校考之类的籍,都比这本数学引起更大的轰动。
  夏天平静地过去了。
  裴行俭的计划也开始有了成效。
  阿史德温博听到草原的种种谣传,心中十分不满,派人责备阿史那伏念。阿史那伏念派使者回信,非是我战不力,唐朝军队作战多勇敢,你可是亲眼目睹的,我已经伤亡唐朝军队近万余人,你还要我怎么的?
  这个回答让阿史德温博很不满意的,若没有我设计,替你一步步分兵,你如何取得大捷,今天你首鼠两端不算,反过来还要独占功劳。于是又派出使者责问。
  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博手中各掌一支军队,可总体来说,温博掌管的军队数量与质量远远胜于伏念手中的军队。在阿史那温博逼迫下,阿史那伏念再度兵出河北,向曹怀舜出击。吃柿子,挑软的吃。裴行俭的主力军队,伏念不敢啃的,再度挑了曹怀舜的军队。
  实际不然,此时恒州主帅早换了刘敬同。他出身寒薄,破格提拨后,小心谨慎,唯恐出了差错。看到阿史那伏念大军到来,仅是坚守关卡,以城墙之险扼之,阿史那伏念大军受阻。但没有想到裴行俭图穷匕现,杀着终于使了出来。
  铁勒部开始南下,阿史那伏念又将军队率了出来。可经过斥候的探查,裴行俭得知一条宝贵的消息,阿史那伏念的妻儿老小,以及各部酋首的家属全部在金牙山,乘着阿史那伏念大军出击,后方空虚的时候,派程务挺与何迦密分两道,直取金牙山。一下子将阿史那伏念的家眷全部掳获起来。听闻此事,阿史那伏念仓惶退兵。
  裴行俭又令程务挺与张虔勖派出大军,随后追击。阿史德温博听到此事,连叫不妙,亲率军队赶来营救。裴行俭此时也及时地带着主力军队出发,再度将两部合围。阿史德温博隐隐感到不妙,准备走阴山,奔大漠。然而这时候又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漠北的铁勒部出动了大军,源源不断向南方而来,已快到了阴山下。切断后路了!
  但裴行俭还没有立即交战。
  在写给李威密信中,裴行俭也说过此事。突厥主战派与死硬派是阿史德温博。阿史那伏念叛意一直不是很强,以他的叛意作一条鸿沟,至少有五分之四的各部酋首,都象阿史那伏念一样。反正突厥部再想寻一个象阿史那社尔那样的忠臣,很难再找到了。
  隐隐也说出了突厥局势的恶化。不是阿史德温博,只要再有人大旗一挥,唐朝政策若是实施不当,突厥人还会谋叛。
  李威回信,仅是三个字,知道了。
  突厥能不能成为边害,主要还在朝堂。若是自己还象现在发展下去,朝堂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对突厥人就没有统一延续的政策,迟早为害。若是自己掌控所有大权,突厥人时叛时附,相反,能成为唐朝军队最大的练兵场。
  裴行俭开始招降阿史那伏念,兵已穷蹙,妻儿老小也在人家掌控之中,还有阿史德温博的逼迫。阿史那伏念只好暗曲使者,前来送降。但也不是想投降就投降的,自己一战,杀死杀伤了唐军近万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以后唐朝会怎样想?
  与手下的谋士协商了一下。
  然后派人通知阿史德以及一干主要的酋首,前来大帐议事。阿史德温博没有想起来,情况变得很不好了,是战是逃,总得有一个商议。于是率领着这些酋首来到阿史那伏念的大营。
  “怎么办?”阿史那伏念见了面,立即问了这句话。
  “若不是你手软,在横水大败唐军,河北震动,裴行俭军队若营救河北,朔方兵力空虚。我们从容出击朔方。若不营救,攻打唐朝河北数州县,能得到大量财富粮草辎重,我军声势大振,何来今天之举?”阿史德抱怨道。
  “若有那么好打的,温博你为什么至今没有大的动静?”
  阿史德说得很有理,然而阿史那说得也有理,你手中军队比我多,为什么让我的军队做炮灰?
  双方开始争执起来,阿史那伏念看到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一摔酒杯,无数士兵杀进帐蓬里面。外面埋伏的士兵也开始动手。只是激战了一会儿,阿史德温博与几领全部被擒,所带来的几百名士兵也让阿史那伏念的手下击毙。
  到了此时,阿史那伏念不降也得降了。
  此时正是闰七月,正常的年光已经是八月。距离横水之战已过去了近五个月时间。关外的天气凉了下来。有的士兵也开始着急了,虽然出了兵,形成了围困之势后,裴行俭就没有过下一步的行动。再过一段时间,天气凉下来,渐渐冷下来,交战对突厥人会变得有利了。
  有的将士开始反应,然而裴行俭只是微笑,没有回答。
  神奇的一幕出现,到了闰七月的月末,斥候看到远方有大团的烟尘扬了起来。
  立即回来禀报,诸将士听闻后,一个个登高处观看,此时已经身处塞外,不远处就是一个小戈壁滩,秋风正烈。忽然大团的烟尘飘起,向这边迅速移动。风一吹,烟尘看去气势更大。诸将震恐,一个个要回去防备,认为是突厥主力军队前来攻打唐朝大营。
  裴行俭说道:“莫慌,这是突厥人前来投降,然而受降若备战,不得不防。”
  命令将士严阵以待,一会儿烟尘到了眼前,然后阿史那伏念翻身下马,伏于裴行俭面前说道:“裴总管,阿史那伏念因为受了阿史德温博蛊惑,竟然对天朝谋叛,罪该万死。为了请求天朝恕罪,今将阿史德温博与一干主犯全部束来,以求天朝宽恕。”
  “知错能改,善莫大矣,你起来。”裴行俭将他扶起来。
  阿史德与主要首领一起被擒,阿史那伏念投降,阿史那道真招抚,突厥人立即失去了战意。裴行俭这才从容地命令各部,对这些叛部进行扫荡。本来战意不足,再失去了各个首领,如同阳春白雪一般,各个叛部立即被镇龘压。
  消息传到京城,李治大喜,大宴群臣。
  然后对各将士进行了嘉奖,可接着又下达了一道圣旨,着裴炎为侍中,薛元超与崔知温并为中令。这是几年来,首次对各个宰辅的调动。但矛头不是对着李威的,而对着裴行俭的。
  青海一战,力挽狂澜,最终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唐朝的方向发展。一征西突厥,兵不血刃。二征东突厥,黑山之战胜果辉煌。三征东突厥,更是神奇不可思议,连将士都很少出手实战。裴行俭已经取代刘仁轨,成为唐朝第一战神了。但这个战神对太后十分反感,又是李威的头号心腹。因此,李治做了一个小小的调动。
  诏下达,李威心中很是愤怒。
  这一来,裴炎成为了门下省首号长官不说,也成了政事堂头号宰相。中省又让薛元超掌控,刘仁轨仅是左仆射,职虽高权却很轻。于是在东宫也颁发了一系列的制。
  拨魏知古为礼部侍郎,韦思廉为太常寺少卿,姚元崇为给事中,西门翀为左补阙。又拨用法平和的徐有功为刑部司刑郎中,张柬之为雍州长史。以及其他十余人,皆是量才破格提拨。
  这是对李治调动宰辅的反击。
  这一番调动,让李治考虑到后果,没有再出现人事改动。
  但过了不久后,裴炎再次递来一封奏报,是程务挺与张虔勖共同写来的。说是裴行俭贪墨他们俩人的功劳,阿史那伏念之降,是因为程务挺与张虔勖两军夹击,回纥南下合围,阿史那伏念窘迫,只好向裴行俭投降。与裴行俭什么计策半点关系都没有。
  ,大哗。
  唐朝军队中级贪墨下级功劳的事时有发生的。并且程务挺是裴行俭手下爱将,张虔勖不但是裴行俭手下重将,还是李威破格提拨去的,助李威冲破了吐蕃合围,两番杀出生天的勇将。
  这二人,增加了可信度。不明白内情的人,开始产生许多议论。
  出了这档子事,本来替裴行俭拟大功的,也只好不拟了。但为了保全国家的脸面,与“遮丑”也没有派人查问此事。着程务挺与张虔勖总督北方各军,让裴行俭押解阿史那伏念与阿史那温博等五十几个叛首回京。
  ……
  这个变化让忠于李威一派的大臣始料未及的。
  魏元忠与狄仁杰联手进入东宫,见面就说道:“太后直奔军权啊。”
  架空了裴行俭,军中各将领又不知道详细的底细。为了保密,裴行俭又从来没有向他人说过具体的安排。再加张虔勖的扇风点火,必然一大半人倒向程务挺与张虔勖。这与后世观念差不多,士兵多出自社会的底层,层的不作为或者为富不仁,所以绝大部分底层的将士,也有些仇富心理。不一定要所有士兵倒戈,但通过程务挺与张虔勖之手,北方的军队大半就能归武则天遥控了。
  最可怕的,事情突然发作,在之前,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包括裴行俭在内。
  而且张虔勖的倒戈,让李威都无法作声,这可是他的嫡系将领。
  “魏卿、狄卿,我忽然明白母亲为什么要杀人了。”
  明知道程务挺与张虔勖是两名难得的将才,而国家象他们这样的将才越来越少了,然而李威这一刻,也生起了将此二人击杀的念头。
  “陛下,不能再坐以待……”
  魏元忠急切地说道。所以皇帝胸有成竹,是因为他在军方的影响,不能调动全国所有的军队,可许多军队将领能听从他的指挥。但经过一变后,程务挺再培养一两年,回京后,用他的心腹将京城的禁卫一换,自己再担任羽林军的将领,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了。
  “我自有分寸。”李威缓缓地说。
  对军事,狄仁杰与魏元忠不是很精通,刘仁轨受到排挤,此时心情不平静。只好等裴行俭回到京城再做商议。
  到了十月,裴行俭终于将一干人犯押到了京城。不管怎么说,李治还是很高兴的,眨眼之间,关外的暴乱又恢复了平静。于是将年号从永隆改成了开耀。这今年号的换改,也意味着他想重新再次封禅。只是事情过去没有多久,不好意思提出来。
  然后又接受裴炎的建议,认为突厥时叛时复,主要是朝廷示之以恩,没有示之以威,进谏将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博斩于东都,以示警告。裴行俭一听,大吃一惊,连说道:“浑浚争功,古今所耻,但恐杀降,无复来者。”
  浑浚争功指西晋伐吴,王浑与王浚攻打吴王孙皓,王浚英勇果断,从武昌顺流而下,一举收复吴都建康,次日,王浑才来得及渡江,反告王浚不受节制。司马炎偏袒女婿王浑,不责备王浑,只是赏赐了王浚做和事佬。于是二人皆不服,争功不止,为时人所讥。
  李威也才闻到此事,出东宫阻止,然而已经迟了,献来五十四个血淋淋的人头。
  这次斩降后果很严重的。
  唐朝对突厥人的政策深入到突厥的民心,当初颉利做恶多端,都不斩,反而封官加爵,由此突厥多名有才能的将领附于唐朝。不是说很对,带来了一系列不好的负面影响。可政策已经执行下去,从漠南到漠北,几百万突厥人心里想的就是唐朝的这一政策。猛然改变,突厥人内心深处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而且突厥与吐谷浑这些部族不象中原人,那怕残杀他们的百姓,只要对他们头领善待,基本就没有多大的问题。可因为他们的传统习惯,那怕对他们百姓再好,只要杀害他们的头领,就会有很大的不满与仇恨。象李威在青海捉住了和素贵后,心里面很气愤,可也没有斩杀,而是借助诺曷钵的手,才将他处死的。
  这就是考虑到吐谷浑人的习惯。直到最后,吐谷浑打残了,李威感到有把握,几乎让青海的吐谷浑人逐步走向亡族的命运,这才不顾后果,大肆掳掠,包括各个贵族,皆当作了奴隶,送入中原。
  但那是吐谷浑人,部族规模没有突厥人庞大,另外还有诺曷钵在灵州声援,只要诺曷钵说是对的,无论李威怎么做,吐谷浑人只好产生争议,不会举族复叛。这个模式绝对不能在突厥人身复用。否则直接赶到阴山北,省是烦心。
  还有阿史那伏念,虽有错,并且导致横水唐军大败,可后来主动投降,并且将阿史德温博活捉起来,将功折罪。唐朝又答应不杀,然而结果呢?事情传到突厥后,突厥人怎么样想?
  李威气愤地来到裴行俭的家中,裴行俭伏下说道:“陛下,臣失察。”
  “与你无关。”
  “但陛下,东都不能再呆下去了。”
  “为何?”
  ,恍如阿史那伏念,为什么最后也杀?此人叛意一直不炽,可是不杀他,此人留在东都,日后必与人交际,事情真相就会传出去。裴炎那么就会受牵连,程务挺与张虔勖以下诬,也会被降职。才听到这个消息后,臣十分生气,现在才想起来,原来阿史那伏念必死啊。太皇与太后如此心急地想收回权利,会不会继续容忍陛下?以前害怕陛下在军方的影响,然而此时,程务挺与张虔勖手中皆握有数万久经沙场的雄兵。陛下,你继续留在京城十分危险了。“
  是假设,但马虎,确实是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的。
  “裴卿,我就是想离开京城,也找不到理由。”
  “陛下,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