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516部分

兴唐-第516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威苦笑,若是自己采取了一些措施,唐朝能屹立五百年不倒,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这世上没有永远存在的制度,更不会有永远存在的国家。况且一千年后
  说道:“若是将朕写的那本格物书吃透,也许要不了五百年,此渠不要也罢。”
  “为何啊?”
  “说不定你我晚年时,就会有惊喜出现。”在书中,李威也写了高炉冶铁与转炉炼钢的知识原理,还写了蒸汽机与内燃机的原理以及作用。不过以现在唐朝的技术,无论那一样,都不大可能。自己为了恐惹许多争议,许多知识与事物,也使用了假设二字。
  不过若是钻研格物的人增多,人多力量大,再有符合格物天赋的人才,来什么创新,高炉与蒸汽机的什么,技术相对来说,简单粗糙一些,说不定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发展,自己尚在人世时,就能面世。
  一旦这两样东西出现,蒸汽火车离面世同样也会不远。有了铁路,漕运还能当真那么重要吗?不过又想到了一件事,是不是要适当的派出一些技术人员,协助海客在海外寻找矿藏?特别是大洋洲,南美洲离得太远,供给不便,风险性大,但从中原到大洋洲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岛屿,不愁供给,只要海客们齐一下心,沿途布置一些供给点,种植庄稼果蔬,那么到达大洋洲不是一个梦想。
  仅是这里,就存在着多少矿产,又有多少土地,可供中原人繁衍下去?什么土地危机也解决了。
  “看来臣那一天,也要看看陛下的著作。”韦待价说道。
  其实这句话说出来很笨。那天也要,那么岂不是说,以前没有看过?韦月暗自摇头,好歹你是不是韦家的人?看看人家郑家,唉,娘家人不争气啊。
  皇帝驾临,有的大臣为了献媚,当场吟诗诵赋,歌其美事。
  李威并没有作声,默视这一行为。更多的大臣加入。这一刻,他们早将武则天抛之脑后。
  魏元忠心中冷笑一声,谁都愿意听中听的话,皇帝也不例外。然而皇帝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品性与能力。又经过了太后乱政之事,此刻皇帝对献媚恐怕已经痛深恶绝。
  之所以默视,同样也在是一种观察。凡加入的,那个仕途……
  只有北门学士胡楚宾看不下去,摇了摇头,不满的站在一边。
  骞味道挑衅的说道:“胡学士,难道你不满意陛下所作所为?”
  “臣那敢啊,只是才情不够,想不出好诗。”
  “那你怎么做的北门学士。”
  “骞卿,勿得挑衅胡学士。”
  “是,陛下。”
  但胡楚宾的表现,却及时的挽救了他的仕途。
  听了一大群马屁诗后,李威终于失去了耐心,这一群大臣让母亲育成什么样子了?几乎都成了没有骨头的人。况且自己还刻意听从宋璟的进谏,奖励忠直了呢
  说道:“天色不早,回吧。”
  带着大家返回。
  但刚到行宫,洛阳驰来几百名的飞骑,然后将一份奏折递到李威手中。
  李威将诸臣召集,将这份奏折递到魏元忠手上,说道:“念。”
  算账的时候终于到了。
  首先就是外戚,武承嗣、武三思、武攸暨、武攸宜、武攸宁等,一大半诸武卷入其中。但为了承诺,有少数的武家子弟,没有卷入,或者卷入不深,刻意地放了过去。
  然后是诸相,骞味道、韦待介、王德真,包括流放出去的刘景先,因为与人谈话时说过在李治面前推荐裴炎为托孤大臣,全部卷入其中。
  再下来,又有元万顷、刘祎之、刘懿之,刘祎之虽然让武则天斩杀,然而那是为了争李旦犯下的错误,用心也不大良,以前与他弟弟还是武则的得力大将,这是避免不了的事实。他死了,有的案件还要弄清楚的,以给他的死,来一个定位。然后到卫敬业、苗神客、胡楚宾,阎朝隐、宗楚客、韦承庆。只有一个周思茂没有卷进来,此人在李治生前,与刘祎之很得李治器重,可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他曾经替武则天出过多少计策。还有两个人有争执,一是韦承庆,他是韦思谦的儿子。二是阎朝隐,他是阎立德之子,阎立本之侄,阎立本曾经对李威所所帮助。
  李威冷声说道:“公私分明,查”
  实际上,韦思谦很早时候在家中就劝过这个儿子,但不听,韦思谦也无奈。
  不过李威做了法外开恩,说道:“给胡楚宾一个机会吧。”
  方才的表现让他很满意。
  这个名单还有很长,一大群大臣被先后牵连进去,包括文坛上很有名气的李峤。有的不是参与,而是献媚,写文弄赋,替武则天正名,比如李峤就是如此犯事的。
  众人脸色皆变,都没想到,事情过了这么久,陛下却突然来一个翻旧账。
  第一百六十二章启航(八)
  第一百六十二章启航(八,到网址
  第一百六十三章 探(一)
  第一百六十三章探(一)
  名单还在继续往下读,不但有各个大臣,还有他们的幕僚亲信与忠心的仆役。
  也未必全部处死,会有一批人处死,罪名用了颠覆国家,玩弄主上,怎能不处死人呢?可大多数人仅是罢官,还有少数人会行流、笞之刑。也有许多人判决无罪后,会释放回家。
  更多的人,仅是带回洛阳,做一个人证。
  不仅是这个名单,洛阳里也有许多人牵连进去,甚至包括内宫的太监与宫娥,各地方的官吏。只是武则天带来的亲信,没有一个名列其中,这是当初的约定。
  名单读完,伏下一大片人,一个个趴在李威面前求饶。
  李威忽然大怒,喝道:“刘群,你将方才诸位写的诗歌拿过来。”
  “喏。”
  一会儿抱过来大量的诗歌,全部刚才一些马屁之作。李威继续暴喝:“诸位,你们都是读圣贤之书长大的,许多人以学问考中进士,以自为贵他官之上。国家又拿出大量的钱帛,让你们挥霍,百姓忍辱负重,每年上缴若干税务,不顾自家饥肠辘辘,将你们养活。可你们却做了什么事?有几个人将国家,人君与百姓放在心头?朕多次说过,以直用臣,可各位继续试图放下自己脸面,进入茅厕之中,墨汁泼于尔父列宗,良心啃于丑兽陋禽之嘴,继续以佞幸以图侥进,阿谀迷惑人君。都是什么玩意儿,烧,烧”
  许多大臣骂得面面相觑,这也骂得太狠了吧。其实中间还有许多大臣写得很中肯的,再说,新渠功成,不劳于民,是一件美事,难道非要我们找出什么缺点来?
  然而此次牵连甚广,有许多原因的。
  武则天在朝堂多年,有许多大臣心折,未必全是奸小,有一些有能力的大臣,也暗中相助,比如刘祎之等人。不过他们也万万没有想到,武则天一步步走得简直太大了,居然想立七庙。你安心地做一个有权利的太后,自己有了权,咱们也能向天下百姓,向史书有一个交待,好不好?对这些人,李威同样不放心。
  所谓的做一个证人,回洛阳询问一下,实际上也多半会罢官,淡出政坛。勿论他们有没有罪过。
  武则天为了笼络人心,大肆封赏,官爵虽不能说多如牛毛,但已经出了冗官现象。官员多,国家负担沉重,对政务也没有多少帮助。治理国家是需要庞大的官员,否则无法治理。但官员一多,相互推辞责任,或者职权重迭,有什么好处?
  临来之前,怕徐有功想不开,特地将他召入东宫中,与他做了解释,你公平的审案子,定罪行。但有的官员让朕来处理,正好借着这案子,裁剪掉一大批官员。
  最后一个原因更重要。
  阳刚之气。
  盛世大唐需要一种阳刚之气,一种进取的精神,大臣更需要兼具德勇,在朝堂上敢于直言以谏。一旦这种精神丢失,换成李林甫那种阴森森的人居于权相,那么没有安史之乱,国家也很快走向衰落。
  母亲不但将官名女性化,还用暴虐的手段,压制了这种精神。很有效果的,仅仅一年多时间,大多数官员丢掉气节,变成拂须拍马之流。既然母亲能用暴虐的手段,使官员沦陷,那么自己也可以用暴虐的手段,让官员清醒。
  刘群用火舌将一张张纸烧了起来。
  血色的黄昏里,伏下的官员退却了。
  李威一挥袖退下。
  然而后面跟来一人,轻声说道:“陛下,臣有一谏。”
  李威扭头一看,正是宋璟。他也反对李威这种做法,不过陛下对他简直太好了,当着众人的面,不好意思说。况且又隐隐的牵连到这几年来发生的所有一切,心中拿不住轻重。
  “你说。”
  “陛下,这一年多死了很多人。”
  “嗯。”
  “陛下初到东都,许多人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就是怕会死更多人。陛下迅速由乱入治,国家立即进入平稳状态。今天陛下复又将此事翻将出来,又是如此大的动静,与一年前又有何异?”
  “宋卿,你知道这一年多死了多少人?从江南被徐敬业蛊惑的百姓,再到两京的官吏,百姓与将士。”
  “是有此节,陛下更应报之以德。复以杀制杀,以臣之见,终不是王道。”
  “宋卿,你的想法是好的。半路凶危,为什么朕在东都没有处理,却在半路上处理?你去与魏卿交谈一下,或者能明白朕的苦心。”子不言母恶,不好说出来。
  东都有母亲坐镇,还有许多变节的官员,若是在东都处置,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变端。任何人也休要小视母亲的能力。因此放在半路上,自己身边有一万名来自青海的将士拱卫安全。所带的不过是官吏与少量内宫的奴婢,家属与使节。使节不用考虑,少量的内宫奴婢也不用考虑,而官吏正是自己要处理的。
  反而放在半路上,才将此事揭开。
  不管什么原因,作为母亲的心腹,以后能不能从朝堂到地方,再将这些人留下来?
  又说道:“朕也留下了徐有功,若论宽平,你们无一人能及。”
  将宋璟打发退下。
  一路继续西上。
  但因为洛阳的事,诸位官员心头上皆压了一块石头。可因为宋璟的进劝,李威终于手软了下去。
  刀子用的不多,武承嗣、武三思等部分外戚判处了死刑,其他外戚最终居然放过,也不全是放过,也没有贬放。是罢,彻底的罢去了官职与爵位,夺去了封田、授府,一剥到底,成了一个平民。并且有一些人判决时,加了一个永不录用的四个大字。许多官吏与狱卒,都先后遭到这一判决。
  内宫少量人,大多数亲信在武则天身边带走了,判决的人同样不多。不过许多太监与宫娥被驱逐出去。无论是人道,或者不人道,洛阳诸宫里变得清静起来。
  官员更是如此,仅只有极少数,比如丘神勣,被判决斩首,其他人同样是一剥到底,包括骞味道在内,几天辰光,成了一个平民百姓。
  李威没有下明诏,以后废除流刑,这需要有一个过渡过程。边境治理的力度以后会逐步加大,不能将边境作为流放之地了。长久下去,边境会增加离心力,不利于边境政权的巩固。
  但出现了一种新的惩罚,还是流,形式很象后世的劳动改造。对有的人判决死刑显过的,可是一剥到底又嫌轻的,还有一些为虎作猖的衙役与士卒,他们本来功名就一无所有,无论怎么剥,对他们没有妨碍。
  因此,在热海以东,腾出一些地方,将他们流到哪里进行劳动改造了。实际上以前有,隋炀帝统治青海就这么做的,但前提是迁徙,而不是惩罚,许多罪行轻的,或者无辜的百姓也被卷入其中。后来清明也喜欢将一些有罪的大臣迁往辽东参加劳动,或者服兵役。
  没有李威此次做得彻底。
  但总的来说,处死的人并不多,每一个判决死刑的大臣,都有必死的理由。
  至于骞味道等人,一剥倒底,真说起来,也是很轻的处罚,随着案件越审越深,据他的所做所为,就是判流放也不过了。
  高拿轻放,处理的速度又快,将引起的负面作用降到最小。
  ……
  车驾过了潼关,李显赶了上来。
  见到了李威,放声大哭:“大哥啊。”
  “别哭了,你都是大人。”
  “大哥,你不知道,我吓死了。”
  “以后这样的话别对外说,会招惑非议。”原因李威听说过。母亲将李显贬到均州,然后徐敬业起兵后,母亲对均州的李显不放心。于是经常派亲信前往均州察看李显的动静。
  母亲本义大约仅只是不放心,然而一群内侍仗着母亲的威势,胡作非为,轻则出言恫吓,重则打骂。是真打骂,这时候李显不是一个王爷,是一个罪人。
  崔家女又是一个很温婉的女子,不象韦月,生性坚强,又不知道安慰,于是夫妻二人闻听使者来,只是抱头相哭。好在时间不长,骆务整就出现在洛阳,武则天这才停了下来。
  不然有可能再捱一年,夫妻二人真能拿绳子悬梁自杀。
  但另一个不是罪人的人,也苦逼得一塌糊涂。老四李旭轮在内宫中不但被禁闭起来,为了让儿子老实,武则天同样经常派出内侍驯斥,暂时没敢用鞭子抽老四,可家中的妻妾,以及子女免不了偶尔遭受鞭笞之苦。
  甚至母亲的手又伸到小妹处,让小妹与她丈夫离婚。二人正是情深蜜意之时,小妹不肯,这才暂时放了过去。
  听到这些,李威心中感到自己十分幸运。
  不是为了帝位,是为了自己到眼下还能活着。
  若不是偶尔进入到军中,与裴行俭产生交情,又蒙得裴行俭传授兵法,进一步在青海控制了强大的军队,掌握了最绝对的暴力力量,自己无论怎么努力,就是伏在母亲膝下哀求,估计都不会产生作用。相反,因为两渠,因为一些造福百姓的举措,赢得了民心,自己死得会更快。
  这句话只能放在心里。
  但已有许多人在公平的评价此事,皇上若不是去了西域,又侥幸活了下来,率回几十万大军,最后凶多吉少。这段时间武则天表现了太多强硬的手段与野心。
  自己不能说,让他人去评价。
  将他扶起来,道:“皆过了往,知道吗?”。
  “嗯。”
  “陛下,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