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58部分

兴唐-第58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我,我也不知道,只是看到太子,心中,心中就想亲近,”徐俪努力将这句心里话说出来,然后放声大哭起来。
  ……………………………………
  “大黑,小黑,我们走了,”碧儿依依不舍地看着两只盘旋的燕子说道。
  李威劝道:“只是去一趟东都,也许两三个月后,我们还会回到西京。再说,明年它们还会飞回来的。”
  “只是看不到小小黑了。”
  这一点倒是遗憾,燕子成长很快的,如果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大黑小黑在教这些小燕子飞翔了。但不能为了等它们成长,留在长安不走。
  “走吧,”李威说道。
  “嗯。”
  一行人上了车驾,开始离开京城。只不过太子这一行之前,却是发生了太多的事,于是他前去洛阳,便有许多百姓关心,操挂……
  PS:终于要面见老武了。按理说,这是第一卷,不过本书大约没有才子长,于是懒得分卷了。
  第七十六章 东都洛阳 初见父母
  侍卫不少的,好几百人拱卫着李威的安全。
  其实就是没有这些侍卫,也会相安无事,现在并没有到了官逼民反的地步,偶尔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也是走投无路,能吃一口饭。都知道熬过了这个灾年,还是有一条活路的。
  太子是仁太子,那些胆大的百姓终不会下手的。
  开始时,情况很恶劣,京城不觉,郊外沟渠很发达,虽然严重,还没有触目惊心。但越行越远,许多地方看起来就惨不忍睹了,有的田地里都因为久未下雨,出现了龟裂。
  可过了华州后,情况逐渐良好起来。
  能看到许多地里大麦小麦渐渐半青半黄,就象李欣写的诗: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粮价也不同,仅是一道渭水之隔,长安的粮价官府监管着,都渐渐逼近每斗六十文,然而东都洛阳才三十几文。差距还不止这些,一个是大斗,一个是小斗。
  直到此时,李威才让车驾稍稍放慢一点。
  开始时很快的,其实车驾还要仪仗的啥,象李治与武则天车驾更慢,从长安到洛阳仅八百里路,就是快也要近二十天,如果放慢了能达到一个月。平时无事,可这时,沿路就食,无疑给当地带来了压力。
  于是李威一路催促着。竟然六天就出了雍州、华州、虢州地界,到了陕州。就是这样,也没有放慢多少,用了四天,就到了洛阳。
  车驾进了定鼎门,从定鼎门到天津桥这条街,乃是洛阳最热闹的大街。
  原来的太子也来过洛阳,可这一次长安发生了许多的事情,便有百姓驻足围观。太子还是好太子,前些日子受委屈了,再说洛阳郊外在用太子犁,洛阳城中的贵人们不大懂的,但那些农人们却竖起拇指,交口称赞。车驾过后,便有了一些叹息声。
  中间最大的马车里,李令月在看着上官婉儿读书,大哥读书,有些不耐烦。
  这次又上当了,此次出行因为赶得急,一路灰尘吃了不少,好玩的却没有碰过。倒是那些相迎相送的官员阿谀奉承,看到不少,可那在长安看得岂不更要多!
  她说道:“上官婉儿,你现在看《尚书》能看懂么?”
  上官婉儿放下书说道:“看不懂,慢慢想,多看几遍,总能看明白几分的。”
  “好个慢慢想,”李威怜爱的摸着她的头。这样的小萝莉,放在谁手里,尽管不是自己的妹妹或者女儿,但问一下,谁不喜欢!
  李令月其实呢,对上官婉儿都没有什么歹意,平时因为岁数相差不大,一路上也只找她玩。不但玩,还直接拖到李威的马车上,这可不大符合礼仪的。但对李令月,谈什么礼仪?长安的宰相都让她三分,况且这一行随从人员。
  但就看不惯李威对上官婉儿的宠爱。
  歪着脑袋,一下子将上官婉儿的书夺过来,指着中间一段话,问道:“这行字怎么读的?”
  上官婉儿看着这行字,读道:“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罔弗憝。”
  之所以指这行字,是因为一个“宄”与一个“憝”她不认识。
  听完了,扭过头看着李威。李威点头道:“读对了。”
  又不服气地问:“那么它是什么意思?”
  上官婉儿歪着脑袋想了好一会儿,《尚书》对于她这个年龄来说,读起来还是十分吃力的。最后说道:“凡是有百姓自己犯罪,各种强盗、杀人、抢劫财物,这些人应当要处死他们。”
  “大哥,她没有说错?”
  “相差不远了。”
  “好,就算你对了,可你也比不上我大哥,曹植七步书诗,我大哥在东市坊门口,一步还没有走呢,就写了五首诗,你以后能做到吗?”
  碧儿再也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李威却擦了一把汗,道:“小妹,此话以后切不可乱说,这是我在东宫想了很久才写出来的。那有曹植的才情。”
  如果不把脑海里记下的诗抄出来,让他走七十步,也写不出一首象样的诗。
  但上官婉儿却一本正经地说:“公主,奴婢纵然再学习,也不如殿下的。就是公主如果与我一样大,也不如公主的。”
  “你这是巴结,”李令月也不好骗的,让她再学习一年,也学不到上官婉儿的本事,但后面一句话,因为自尊心的原因,终是说不出口。
  李威心里面却有些高兴。这两个人倒是一对小冤家,虽然上官婉儿进洛阳,应当没有事的,可母亲的心,不好猜测。有了李令月在中间缠合,上官婉儿将会比泰山还要安全。
  马车吱哑地响着,就到天津桥了,李令月好奇地指着会通桥,说道:“大哥,你看那么好多船!”
  旱的是关内,洛阳旱情不大严重的,洛水航运也没有遇到麻烦,会通桥此时万舟云集,颇为壮观。不过还有更大的船舶停在黄河边上的码头,却是看不到的。
  看着无数的百姓在搬卸着货物,因为隔着远,看得不真切,可反而更震人心魄。
  “梦一样的唐朝,”李威看着哪里,又看着远处层层楼阁,喃喃说了一句,只是没有他母亲,那会……
  可这是逃都逃不了的,马上就要面对了。
  李令月又转移了视线,说道:“大哥,你看,那一对白鸟好大。”
  是天津桥下的沙洲,沙洲上长满了树木花卉,但边缘地带长着许多青色茂盛的芦苇。大约是车驾惊动了芦苇丛中一对白鹭,从青色的芦苇丛中飞了出来,在洛水上亮开一道美丽的身影。
  太监已经迎了出来,将他们带到东宫。
  不但以前的太子来过洛阳,碧儿也来过一回。打老远的,太监就冲碧儿说道:“拱喜江小娘子了。”
  皇帝下口旨,特地宣她到东都,这个小姑娘熬出了头。连碧儿都不敢称呼。
  “不敢当,金内侍,一向可好。”
  “托江小娘子的福,奴婢一向安好,”说着来到李威身上施礼,然后说道:“殿下,奴婢很是想念殿下。”
  李威两眼茫然,根本不认识。
  碧儿在他耳边地说:“殿下,金内侍,你也记不起来?”
  李威摇了摇头。
  “殿下,你每次到东都,都是金内侍伺服你的,对你也很好。”
  这个很好很不容易,以前太子咳嗽不停,加上这时代对肺结核的畏惧,一般人确实容易望而却步,不敢亲近。
  但眼中颇有几份担心。
  李威读懂她的意思,摸了摸她的头,说道:“孤忘记了一些事,慢慢才能想起来,这个不急。”
  其实心里说道,忘记才好啊,如果想起来了,是原来太子回来“夺舍”了,那才不美,如果他回来了,对你可未必领情的。
  跨了一步,和蔼可亲地说道:“有劳金内侍挂念。”
  “奴婢那敢,听说殿下在西京身体一天天地好,奴婢不知道多开心,天天上香,求菩萨显灵。这一回菩萨真显灵了。看到太子的气色,奴婢不知道怎么高兴,”说着,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了起来。
  不管真哭还是假哭,恐怕以前对原太子是不差的。
  “江内侍,你就等会儿说吧,太子这一路赶得急,要休息了。”
  “奴婢该死,见了殿下气色好,忘记了,”说着,吩咐人搬运李威的行李。不少,其实有些根本不需要,可仪仗嘛,这时代拒绝不了。
  引入了寝宫。
  比起大兴宫的东宫,洛阳的东宫稍小,但也小不到哪里去。
  李令月高兴地说:“大哥,我就住这儿了。”
  “这个不行,”李威立即拒绝,太子有太子居住的地方,公主与皇子又有另外居住的地方,这可马虎不得的,而且离得远,东宫在宫城的东边,公主与皇子寝殿却在宫城的西北边。
  正说着,一个太监走过来宣旨:“着太子殿下与公主殿下,宫女江碧儿武成殿面见两位圣上。”
  这么快。
  走向宫城,江碧儿战战兢兢地说道:“殿下,奴婢好怕。”
  “不用怕,父皇与母后是喜欢你,才让你到东都见他们的。”李威安慰道。
  其实他心中也有些害怕,来到唐朝时间有一些了,知道的渐渐多了,第一次与李治、武则天见面,并且不是在书房与寝殿,而是在武成殿!武成殿却是天子常朝的所在。
  为什么他们要在武成殿见自己?眼见着武成殿就要到了,李威心中忐忑不安地想到。
  而且真说起来,他可是一个冒牌的太子,不知道作为亲爹亲妈,能不能察觉出来?特别是这个老妈,可是一个妖怪的嘀……
  第七十七章 公主撒娇 父母奇招
  进了武成殿,大殿正中端坐着两个人,一个中年人,比他还瘦,长着长方脸,不用说,这是他的父亲李治了。之所以这么瘦,也是病魔折腾的结果。另一个中年妇人,却生着一个团脸,可十分俏丽。对于母亲的年龄,东宫中都避而不谈,只知道她比父亲大几岁,究竟大几岁,一个个讳莫如深。
  现在看起来,恰恰相反了,母亲看上去,也不过三十五六岁样子,如果真按她实际年龄,有可能看相要小十岁还超过。甚至比父亲看上去,小了一大截。
  坐在哪里,全身华服,自有一番庸容华贵的味道。
  确实是一个俏丽的妇人。就是现在年近暮年了,也比普通的妇人美丽十分。
  走了过去,伏下施礼,说道:“儿臣参见父皇母后,父皇,母后,想死儿臣了。”
  在拼命的挤泪水,可怎么挤挤不出来。
  倒是李令月一声欢呼,跑过去,直接扑入李治与武则天怀中,喊道:“耶耶,娘娘。”
  “唉,我的乖月儿,”夫妻二人先将李威凉在一边,与小女儿亲热了。
  李威不敢起来,只好在心中抱怨道,谁说父母亲一样的?天下父母大多数喜欢老么,就连皇家也不例外。
  亲热得差不多,李治才说道:“弘儿,你起来吧。”
  “喏。”
  “坐下。”
  “喏。”
  在边上坐下,李治依然没有与他说话,看着江碧儿,道:“你就是江碧儿?”
  “奴婢是,”李威是现代人,权势的威力对他作用还小一点,但碧儿却十分害怕,哆嗦着,牙齿都打着颤。
  “傻孩子,我也不会吃掉你,怕什么,过来,让我看看。”
  李威有些奇怪,不对啊,父亲对碧儿自称不是朕,怎么也用我?
  “是,”江碧儿走到李治面前,李治又招了招手道:“再近此,我眼睛不大好儿。”
  碧儿又走近了一点。
  “嗯,模样儿也清秀,听你说祖父是一名官吏?”
  “是,陛下,他曾在贞观时担任过一名主薄。”碧儿哆嗦地说。其实关心则乱,原来没有那么害怕的,有可能关系到她一生的前途,所以害怕了。
  “倒也是一个良人家出身的。”
  这是废话,能在太子身边伺服的宫女,除了上官婉儿是李威点名来的,那一个不是良人家出身的!
  碧儿不敢作声。
  李治想了一下,冲武则天说道:“改天追她祖父一个宣议郎如何?”
  也就是一个从七品下阶的文散官。
  武则天道:“有些低了。”
  “那么皇后你的意思呢?”
  这一句对答,李威心亮得就象明镜一样,别瞎猜了,尽管父亲心里面是有“三国”的打算,可对母亲的话还是很听从的,如果自己盲目协助父亲,与母亲为敌,等着好受吧。
  “就来个通直郎吧。”
  “从六品下阶,倒也不过。碧儿,我听说你还有一个父亲,另外还有两个哥哥。”
  “是,陛下。”因为吓得,都忘记了谢恩。
  李治反而有些高兴,总的来说,他性格偏于阴柔,碧儿这样子,倒合了他胃口。于是又说道:“改天我来想一想,也授他们一个官职吧。”
  “奴婢那敢,”碧儿说着,眼睛瞟着李威,她一家封官是好事,可那个奶糖作坊怎么办?所以呢,人与人不同的,小丫头到现在还在替李威考虑。这样的小萝莉,任凭杨敏或者其他少女,如何夺走她在李威心中的位置?
  李威挤了一眼眼色,那意思快同意吧。
  一个破作坊,虽然能赚一些钱,这些钱对他来说也很重要。可只要他稳坐在太子位置上,还是能找到人手接管的,真不行,让老狄与老魏帮一下忙。可眼前的机会却是难得的。
  并且父亲不是升官,一个从六品的文散官,或者更低的官员,值得父母亲过问么?这是为碧儿谋一个好出身,不然出身太寒,以后伺候自己少了名份。
  可碧儿平时精灵古怪,这时候却愣住了。
  挤一下眼睛,挤两下眼睛,挤三下眼睛,挤十下眼睛。
  武则天终于道:“弘儿,你贼眉鼠眼的做嘛?”
  “母后,儿臣眼里刮了一些灰沙。”
  “哼!这一次大病了一场,听说得了失魂症,却不成想学会了小聪明。”
  “母后,儿臣冤枉,儿臣很老实的。”难得糊涂吗,咱装傻卖疯还不成么?
  “碧儿,你很好,先下去坐吧,你的家人不用你操心了。还有那个铺子,商家的事少沾为妙。”
  李威更是心中诽谤,咱那个外祖父岂不是一个大商人,正是因为捐款,才得到的好处。唉,这个碧儿这时候为什么不开窍呢。碧儿蒙蒙地来到下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