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65部分

兴唐-第65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个皇帝,是好皇帝,别的不说,魏元忠任职就能看出来。
  可因为身体,疑神疑鬼,病重了,国家怎么办,社稷怎么办?于是立即想着培养儿子,又是监国,又是代主祭祀,或者慰民的啥,恨不能马上合格地将他手中的指挥捧接下来。一旦病情好一点,看到儿子大了,也算是勉强成器了,不知又产生什么想法了,宁肯让母亲主持政事,都不愿意放一丝权利给儿子。
  偏偏这个母亲也许是一个人杰,可不是一个良善的主。
  不知道罢了,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煮死吧,可知道了,等死的滋味却是不好受的。
  王彩年弄了一个三国,魏元忠等人的提点,渐渐摸透了自己这个父亲的心思,索性将话挑明了说。能说通更好,咱反正只做一个太子,你做你的皇帝,咱不想争啥,不要对我疑神疑鬼。说不通,咱就跑路,说老实话,对武则天对李治,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感情。
  “这句话是谁教你的?”李治悖然大怒。
  “父皇,这句话没有谁教儿臣,是儿臣逐磨出来的,儿臣这样活得很艰苦,于其这样,不如父皇废去儿臣太子之职,让儿臣只做一个皇子,友爱兄弟妹妹,孝敬父皇母后,儿臣过得还会快乐一点。”
  “你,你这个不肖子,枉费了朕对你的一片苦心,自幼教导,”李治气得直哼哼,坐在椅子上,连抹胸脯。
  武则天也怒喝道:“弘儿,你立即闭嘴!”
  于是李威闭嘴,但心里面很爽快,就象这时候能刮起一股凉风一样的透心爽。
  武则天又对站立的几个太监与宫女说道:“今天太子说的这番话,你们胆敢传出去半句,休怪本宫对你们无情。”
  这一句倒让李威吓了一跳,不会那么严重吧。严重就严重吧,他温吞无赖的性子又涌上来。反正这个浓疮早迟要挤。晚挤更严重,不如一下子挤出来干净一点。
  话可不能这样说的,就象贺兰敏之,为魏国夫人吊丧时不快,肯定不快了,武则天就对身边亲信说了一句话,这孩子疑我了。那时就动了杀机。不过碍于荣国夫人在世,随后又是守丧期间,迟迟没有动手。没有李威种种事发生,贺兰敏之也注定是死路一条,只是有可能会多活一段时间。
  武则天又对李威说道:“你今天是不是中邪了?天子是人君,太子是储君,人君治国,储君学习,这是国家大计,与天无二日,人无二主有何干系?孝顺更不是你这样孝顺的!”
  李威没有作声,心中更是不平,难道与你们捉迷藏,才是孝顺?
  正在僵持时,外面禀报:“小公主谨见。”
  “让她进来,”武则天喝了一句,又对李威说道:“如果你想去少林寺,你就去一趟少林寺散散心。不过切记,不可再象这几天在东都这样厮混。还有许少师的孙子,许舍人,警告即可,少师为国操劳了一辈子,亦不可做得过份了。”
  “儿臣铭记。其实母后,可不可以再听儿臣一句。虽然许少师为国操劳了一辈子,可是因为喜欢许舍人,许舍人的品行却不似许少师,多有不劣之处。跟在儿臣后面,也可以育导其德。”
  “你将你自己德育好了!”李治缓过气了,在边上厉声插了一句。
  “父皇,虽然儿臣顽劣,经常做出不理解父皇母后苦心的事,但儿臣品行不算坏的,至少算大半个好人。”
  “大半个好人,”武则天也让他气乐了,踢了他一脚,说道:“起来吧。”
  李威立即起来。别人向他伏下施礼无所谓,轮到他自己,却是不大开心的。
  李令月施完礼后,立即高兴地跑过来,说道:“大哥,你出宫为什么不带我出去?”
  还带你出去?正在因为此事挨骂呢,李威没有回答。
  “我要听故事。”
  李威还是没有回答。
  “耶耶,娘娘,你们又骂大哥了?大哥那么好,百姓说好,官员说好,你们为什么整天要骂他?”
  一起不回答。
  正是因为一起说太子好,所以事情才多。
  “你今天吃过饭就宿东宫吧。”武则天说道。
  “谢谢娘娘。”
  李威又是一愣神,自从来到洛阳后,父母怕李令月“打扰”自己,禁令她来东宫。这么多天一共才来了两次,还让太监匆匆忙忙地拉回去,为什么突然要这么说?
  别人嘴中的话大多数随口说的,有的甚至不计后果山吹海吹,但话从母亲嘴中出来了,都会意味深长。总之,让他感到很头痛,唯一的好处,交往多了,心思眼会有长进。
  武则天拉着李治,一到去了寝殿,家宴嘛,总要比寻常的餐宴丰盛些,膳食房必须要准备。
  武则天就喊来了伶官助兴。
  伶官低声问道:“皇后,要听什么曲子?”
  “就听太子的那几首曲子吧,那几首诗余。”
  “喏,”伶官下去,指挥伶人唱《鹊桥仙》。唱完了又过来请示:“皇后,这一回听什么曲子?”
  “那两首诗余唱不出?”
  “那两首诗余奴婢也琢磨过。塞下秋来讲边关将士的,苍凉却又激壮。琵琶、铜钹、玉磬、方响稍嫌嘈杂,横笛、筝却过于柔和。因此用大五弦、小箫为主,配以筚篥、大小埙,加一两声铜角声、羯鼓声,用一老年女伶演唱为佳。不过大江东去一首,倒是不大好唱,那个须用大鼓,大汉演和,才能唱出其中真味。却不大适合陛下。”
  李威让他短短几句话说得佩服万分,这才是一个内行人,说得内行话嘛。
  “哦,这么有趣,本宫倒让你勾起了兴趣了。你就让他们来陛下、本宫唱那首塞下秋来风景异的诗余吧。”
  “喏!”
  伶官下去指挥了,事先彩排过,先是一两呜咽的埙声响起,接着筚篥声呼应,一声号角,一声鼓声,古琴开始弹奏了。还没有唱呢,就已经有了三分味道了。
  当然,这些宫里的伶人们,可不是刘仁轨在陇州找的那个粉头所能相比的。又有小箫加入进来,一个五十来岁的女伶走了出来。其实这才是最不人道的。太监嘛,割除了尘根,直接断绝了他们的念头,可是这些宫女,或者伶人,终老皇宫,大多数连人事都没有经历,偏偏生理器官又十分正常。
  因此,东宫中宫女的许多龌龊事,李威就是看到了也不说。
  “正是这样唱的,”武则天闭着眼睛,用手打着拍子。
  李治乘机低声对李威说道:“当真朕不敢废你!”
  李威让他这一句低沉的话,说得毛骨悚然。上一次李治也这样说过的,但明显能听出李治那是虚张声势。可这一次却让李威感到语气中真正的愤怒,甚至带着一种杀气。
  武则天睁开眼睛,道:“本宫没有了兴致了,不要唱了,你们下去吧。”
  “喏,”伶人莫明其妙退了下去。
  武则天对说道:“弘儿,不是本宫说你,以前呢,你做了许多不知父母苦心的事,可还有三分太子的气度。现在让你父皇失望不提,连太子的气度都没有了。”
  李威连分辨的兴趣都没有了,我只不过将事实袒露出来,何必如此严重?你们爱怎么的就怎么吧。
  大不了做一个十年八年的纨绔子弟,连纨绔子弟都不让我做,老子就跑路!
  ………………………………
  姚元崇与西门翀没有离开,折腾了好几天,皇上召见,一定有什么风闻的。于是等候李威回来。
  李威对李令月道:“你先去找婉儿玩一会儿。”
  李令月不肯走,李威只好又说道:“今天晚上我多说一会儿故事给你听。”
  “要说一个时辰,不行,要说两个时辰。”
  没有办法,她站在边上,自己不大好与姚元崇说话,只好答应了这个不平等条约。李令月这才高兴地找上官婉儿了。实际上上官婉儿对她不欢迎得很。看到李令月来了,脸上就堆起乌云了。
  这个李威没有精神去管的,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听了后姚元崇说道:“殿下,皇后最后一句是在点醒你啊。”
  姚元崇一说,觉得是很象。不但最后一句,包括让李令月过来,设家宴,都是在帮助李威似的。于是问道:“那么孤将事实说出来,是错了?”
  “殿下啊,有的事你说出来,陛下与皇后就相信了吗?”
  “可我们不是已经在做……”
  “那不同的,做是揭破,是表明你在避让。但说不同了,是你都不满到了都要直接说出来。陛下是你的父亲,是天下君王,你有没有资格不满?陛下还能高兴吗?”
  “姚君,孤无法忍受了。”
  “无法忍受,也得忍受,那一个太子不是这样过来的?当初陛下又比你好到哪里去了?真说起来,殿下仁爱、才气,让人佩服。可举动的沉稳,却不及当年陛下许多。”说到这里,姚元崇施礼告辞。事情变得微妙了,得回去与魏元忠商议,可惜了,狄仁杰到现在没有回来,否则又能加一个帮手。
  当然,也没有到十万火急关头,皇帝毕竟有病在身,久治不愈。太子却是继承他大业的最佳人选。再说太子的名声很好,就是废掉太子,比当初立武则天为皇后,恐怕更要困难。
  但这个兆头不大好,很不好。
  李威倒无所谓,又开始在脑海里默念着唐朝的地图。
  天就黑了下来,李令月一下子爬到李威床上,长那么大,还没有跟大哥睡过呢。嗯,换三个月前,不要睡了,让她与太子吃饭都未必愿意。小手招了招道:“大哥,天色不早了。”
  几个字弄得李威一头汗。
  第八十七章 老花不喜 矫篡懿旨
  “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飘飘罗袜光天步,灼灼新妆鉴月辉。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所叹却随更漏尽,掩泣还弄昨宵机。”
  瑶琴声声凄崴,虞氏一边弹着瑶琴,一边唱着许敬宗的诗作。
  “让她给我闭嘴!”许敬宗恶狠狠地对仆役说道。
  这个虞氏原来是他妻子身边一个小婢女,相貌却是美艳动人,于是妻子死后,立即将她改为虞姓,纳为小妾。其年不过三十不足。休要说许敬宗老牛吃嫩草,府中其他的婢女对虞氏命运都有些嫉妒了。至少作为小妾,比婢女强了。
  然后虞氏的相貌引来儿子许昂的贪涎,两个人不知是谁勾引了谁,于是李治与武则天一幕故事在许府上演。
  老许听到了,也气着了,一下子将儿子贬到了岭南,到现在还没有让他回来。
  虞氏的相貌是不错的,跟在许敬宗夫人裴氏后面,又认识了不少字,但却没有武则天那变态的养颜之术,又遭到横变,人老得便快。几年下来,容色就衰了,许敬宗召见得也少了。
  因此,弹着琴,唱许敬宗的诗,希望引起他的注意。
  却没有想到许敬宗不领情,幽怨地喊了几声:“阿郎,阿郎。”被仆役架了下去。
  庭院也安静下来,便有了早起的蝉儿开始在树头鸣叫。
  许敬宗将儿子写的信,拿出来。想着心思。
  对儿子的顽劣,武则天与李治却不放在心上的。儿子是太子,是储君,总是一个君!如果连这个都熬不过去,以后怎么成为一个纯臣?再说,如果许彦伯聪明,顺着太子的意思,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儿子做得也不是算错,那两枚难得一见的彩丹,都送给了许敬宗。
  这两枚彩丹有多重要,看到许敬宗对它的态度就知道了,尽管对太子很反感的,这两枚彩丹都没有舍得扔掉,选择了一个好时辰服下。
  以许敬宗的智慧,一定想通此节,况且,许敬宗“忠心”得很。
  但疏忽了许敬宗的心态,他老了,又老又病,却想在临死前,为孙子铺好道路。看了一下太子,那时候,在他心中,就已经将太子当作了敌人……
  看着信,想着心事。
  “太子这一病,人倒是不简单,又有几个得力的幕僚相助……
  这几个人是从什么方冒出来的?彦伯虽然才气好,可是心思眼却是简单,这样长处下去……“
  这样越想,便觉得太子越可怕。可笑扬家那位夫人,不明事理,以前对这门亲事,反而不乐意,终于成了京城的笑柄。还有徐齐聃,这一次也是斯文扫地,居然默认自己女儿追太子,追向洛阳。
  忽然眼睛亮了起来。
  其实太子不是无懈可击的,阉割了贺兰敏之,逼迫皇家暴出丑闻,这一次又在东都游手好闲,向皇上摊牌。虽然后面计策是妙,可皇上想来却是不喜的。
  太子是在玩婆罗门的足銛舞(将锋利的刀插于地上,赤足在刀尖上舞蹈,或者人躺在刀尖上翻滚雀跃,一边吹着很费气力的筚篥,危险性高,终唐一世,亦是罕见),这要很高的心智。
  不过太子嘛,还是很年青的,杨家小娘子貌美如花,倾城动人,所以犯了一些小过错,太子都能原谅。但京城的言语,却不管太子的态度的。
  想到这里,他心中有了计较。
  写了一份奏折给了李治武则天,奏折上大意说杨敏如何道德败坏,与贺兰敏之一直往来暧昧。终南山的事,举国震惊,何尝不是杨敏布下的因果。又说以前杨敏对太子大为不敬,后来听闻太子身体好了,态度才好转的。试问一下皇后,可因皇上偶恙数回,对皇上不敬过?
  总之很诛心的言语。
  说完了,又道,太子妃重德不重貌,杨家小娘子道德不可为太子妃。这不是太子妃,如果百年之后,太子得传大宝,这样的女子,怎么为天下之母?倒是裴居道的女儿,品行淑良。终南山之变中,此女岁数最小,可是最为懂事机智。裴家又是名门……
  若干言,洋洋洒洒,有理有据。
  至于裴家,他妻子就是裴家的人,说起来还有一两分亲戚关系。而且似乎那个裴家小娘子对太子也是很仰慕。不过纵观太子,与徐家小娘子有一些交往,倒是对裴家那个小娘子,却是很冷淡。
  少年人爱美色嘛!
  其实裴家小娘子长相还是可以的,只不过比起徐齐聃那个女儿,或者杨思俭的那个女儿,稍有不及。
  这可是意会错了,虽然渐渐观念在改变,但毕竟裴家那个小娘子才十三岁,这是虚岁来着。李威能产生什么想法?
  关心则乱,这一进奏到了东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