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82部分

兴唐-第82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不但如此,一旦大宴开始,陛下与皇后必然不会出面的,而交给你与两位相公代办。殿下现在薄有名声,再加上两位相公,足以让商贾相信了。陛下与皇后就可以置身事外。”
  “是极,”原来自己让父母当了猴子在耍,一下子很扫兴,自嘲地说:“能活人无数,可怕人指责,没有人愿意开口,那么孤开了口,就开了口。大不了名声污点,毕竟人命关天。”
  “殿下,不必沮丧。此事对殿下来说,也不全然是坏处,”狄仁杰安慰道:“虽然名声会污点,然而殿下是为了救活百姓的。这同样也是一份大义,未必会污多少。再说,这一次你自动进入陛下与皇后的罗网,陛下与皇后认为殿下还是可以掌握的,心中却是会暗暗窍喜。”
  听狄仁杰这样说,李威哭笑不得。
  “而且你自动钻进去,何尝不是他们威逼设伏,对你多少有些歉疚,再加上竹纸。这种惭愧歉疚之心必然会十分浓烈。至少这段时间,殿下可保平安。殿下,名声也只是过往云烟,事过了也就散了。殿下,如何熬过这百年的等待……”
  李威一震,正sè道:“正是。”
  他现在不要想七想八,首先要活命。不要以为活命容易,对他这个身份,想要活命,比那些潜逃的江洋大盗还要困难
  想到这里,他问道:“狄卿,你那么紧急,下拜贴,找孤有何事务?”
  “晒盐啊。”
  “狄卿,晒盐可成,你不用担心。”
  “臣知道晒盐可成,可这正是让臣担心的原因。”
  “孤不会lù面的。”
  “臣不是指这个。殿下,是不是只要是海边,地形恰当,即可晒盐?”
  这个李威不大清楚,不过记得后世的晒盐,从辽东半岛到黄海、东海、南海各个海岸,都有大片的盐场,迟疑了一下,说道:“应当如此。”
  “其实国内,盐价略略偏高,可不大缺盐,缺盐的不是我们大唐,是契丹、突厥、奚族以及更远的骨利干、结骨、都播,还有辽东的靺鞨等各蕃国与大部族。”
  “是。”
  “如果盐价很低,就可以与他们交换,换来大批的战马牲畜,对我们唐朝有好处。还有,百姓吃上了更便宜的盐,朝廷也可以适当的征税。”
  的好处李威还没有想过,可心中不大明白了,为什么有这么多好处,他还担心。
  狄仁杰将话锋一转,问道:“那个你选的什么梁金柱,还有陆什么来着。”
  “陆马,一个贩马的商人。”
  “他们应当快要到东都了吧?”
  “算算时间,恐怕就这两三天,有可能就要到达东都。”
  “幸好啊,昨天臣在家中想出来了,还来得及。”
  “狄卿,你指的是……”
  “唐朝的疆域最北到达小海,这可是千古未有的地界。然而殿下,你也清楚,其实北方大漠草原,朝廷只是羁糜,并不能完全掌控,各个游牧民族时降时叛。真正属于朝廷掌控的只有沿海地区。东海(含黄海)、涨海(南海)不会有多大危机。可是渤海只是薄薄的一环。这个晒盐的技术却是很简单,殿下,你能保证它不会流传出去?”
  李威茫然地摇了摇头。这不是象是奶糖作坊,放在作坊内操作,外人看不到。就是这样,李威都怀疑,这个技术能保持多久。
  “那就是了,技术如此简单,北方各个游牧民族又十分缺盐,那么对海边的地界一定垂涎。是平时,会畏惧我们唐朝强大,无可奈何。可是我们唐朝去年新近大败,国内财政窘迫,百姓流离失所。你说,他们会做出什么举动?或者我们大唐能不能再发动几次强大的战争,将他们打服?”
  李威在唐朝这么久了,也不是象以前那样,什么都不知。
  为什么有那么多臣子反对开边,没有那么容易的,一场战争,需要大量战士不说,后勤供给同样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比如历史上有人说大非川战役唐朝没了十万战士,有人说只没了五万战士。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那个多出来的五万人,就是后勤供给的民夫。一比一的后勤供给人数,可想需要多少物资
  而且研究了一下,让李威发现了很多无奈的地方。唐朝是农耕生活方式,百姓富裕。这是好事。可是居有定所,一旦游牧民族入侵,定会有斩获。可是唐朝与他们交战,大军未到,百姓赶着牛羊,将帐蓬放大车上一放,就走了。
  这还不算,因为上天浩德的神马,许多儒生眼中,战争的目标只是使这些野蛮人屈服。战败了,只要投降,立即释还,将领还,牲畜还,百姓还,战士还,甚至还有赏赐封官。如果象薛仁贵那样杀,明知道会让这些野蛮人心惊胆战,可是不浩德了,那么就拼命的进谏弹劾。
  实际上,有时候李威琢磨了一下,心情很郁闷的。
  “狄卿,那你说……”
  “对晒盐之事,臣也不知,只是听了殿下所说,时间很快就能见效,选择的地区又是在海边,地也好找。此事又要进谏朝廷征税,必然到时候很轰动。北方那些部族也会有听闻。这时候他们贪涎大海的盐,发动战争。朝廷会如何?”
  国内水深火热,又要防备吐蕃再次入侵,大非川与吐谷浑沦陷了,连西域许多地方都沦陷了。到时候有可能北方各部再次背叛唐朝,内外夹攻,就要出大事了
  PS:有朋友提出疑问,为什么许敬宗要对付太子。此人很善于揣摩帝意的,李治对太子的忌惮,武则天对太子的不喜,肯定不会相助太子的,随着李威到来,渐渐改变了,可矫正不过来了。李威听过许敬宗的名字,又与他孙子发生冲突,那一次在东宫的交谈,虚与委蛇,其实二人很不友好的。让许敬宗认为太子登基后会弄掉他的宝贝孙子。事实未必会弄掉,也不会让许彦伯有一个好日子过的。因此一心想干掉太子。再说,他种种做法,很巧妙的。如果不是遇到狄仁杰,却是无人看出。
  狄仁杰为什么能看出,终南山案子有一些疑点,对于这一年处积案无数,涉案一万七千多人,也就是抛去假期,一天处理案子六百多人的神探,嗅出某些yīn谋,于是让魏元忠弄来卷宗,当时有力量又与太子有仇恨的人,除了贺兰敏之,还有什么人?答案呼之yù出。老狄啊,让人很神往的,一天六百多人,怎么也有近两百起案子吧?看都看不完,可他却一年处理下来,无一人有怨言……这两个问题到后面还会更详细地写道,请稍等。
  第一百十二章 瓦解敬宗 伪交崇俨
  第一百十二章瓦解敬宗伪交崇俨
  明白狄仁杰意思了,虽然看上去很美,就象陈圆圆一样,美丽无比,然而弄不好,却真正成为一样祸国殃民的事物。
  会不会如此严重?
  李威闭着眼睛想了一下,主要是在想晒盐的历史,职业关系,前世多记了诗词歌赋,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这些知识记得却是很少。只知道晒盐大约出现很早,到了明朝才想出来大田蒸水,卤池结晶的办法。就多了这一道手续,晒盐才开始真正普及起来。可那时候明朝有没有遭到鞑靼的垂涎?
  这是相互印证的。好象那时元méng已经正式末落了,满清异军突起,又出忽所有人意料。然后清朝入关,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似乎又没有可类比的。其实这样比,也是不对的,晒盐出现是一个缓慢进化的过程,李威一弄,与竹纸一样,很突兀。再说,明朝与唐朝又没有可比的地方,北方游牧两者又没有可类比的地方。就是唐朝,前几年与现在又没有类比的地方。不能比,不过狄仁杰思路是正确的,未必如此严重,可多事之秋,防患未然,却是必须的。再说,现在游牧民族对盐的饥渴也远远胜过明朝的时候。
  狄仁杰以为他没有想开,又说道:“殿下,这么多年,都这样过了,不急在一时。相比之下,粮食才是现在朝廷头等的大事情。熬到旱灾结束,国力恢复,徐而图之,并不未失晚。譬如大补之药,也是虎狼之药,大病之时,反而不大适用。”
  “孤不急的。”李威答道。对狄仁杰眼光,十分崇拜,没有事更好,如果让狄仁杰说中了,对国家来说,是一剂毒药,对自己同样是一剂毒药。
  狄仁杰又说道:“倒是那个明崇俨,有些头痛。”
  “是啊,”李威答道。心中也懊恼,此人原来是老四的文学,老四对自己很是崇拜的,然而自己连这个人的名字都没有听过,却让许敬宗发掘出来。又想到了昨天晚上皇宫的那场戏,唉,整天与这些老谋深算的人打交道,这个日子……
  幸好有狄仁杰啊,不然一天也没法子活了。就是母亲以后不会干掉他,也要早点跑路,或者让出皇太子的位置。
  “对他,你是如何看的?”
  “装神弄鬼之辈”李威闷哼了一声。当然,如果明崇俨相帮他装神弄鬼,那又是两样的说法。不过这句话也只有对狄仁杰说,其他大臣恐怕都以为明崇俨施展的是真正法术。
  “臣也是这么想的。”
  “哦?”李威惊奇一声,虽然狄仁杰很不错了,但能认为明崇俨是装神弄鬼,却是很难得。
  “首先是瓜田。瓜农辛苦了,可其时天sè尚早,刚刚黑下来,就算累了睡着了,shì卫骑马奔去,天气干燥,马蹄声在地面总有些震动,可是瓜农居然没有发觉,需shì卫呼喊才醒过来。臣就有些怀疑了。”
  “你是说瓜农与他是一伙的?”
  “这个不会,瓜农只是一个普通百姓,请瓜农配合。万一走漏消息,这可是欺骗满朝大臣与两位圣上的罪名,明崇俨不会如此不小心。不过想要瓜农熟睡,却是很容易的。臣办案多年,就是臣知道最少有十种方法,配合一些药物,能让人迅速睡熟。所以shì卫骑马奔去,瓜农浑然不觉。如果皇宫中有人配合,提前将消息放出去,却是有办法比shì卫提前赶到哪里,再使瓜农熟睡,将五百钱放入他的枕头下。然后摘去十几个甜瓜。这时甜瓜刚刚上市,瓜农田里熟了的甜瓜不会有很多,一下子少了十几个,瓜农必然察觉。于是大家感到神奇了。”
  “这确是一个疑点。”李威大为折服。
  “那是,臣办案时,也遇到一些装神弄鬼,坑害百姓的事。”
  “但在众目睽睽,空桶如何出瓜的?”
  “其实也好解释,其间正是宫中太监宫女上酒菜之间,穿梭不停,光线又是昏暗,如果分批挟带,未必很难办到。当然,手段有些高明,不是手段高明,他也不敢行此骗局。再说,许少师没有致仕之前,很得陛下与皇后信任,自由出入宫中,宫中有一两不屑之徒,为他收买,并不是很奇怪。但殿下,这个明崇俨会装神弄鬼不可怕,又能让陛下病情缓解,这个也不可怕,精通经义,同样更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这三者兼备。”
  “正是如此,那天孤也是这么想的。”
  狄仁皱起了眉头,他与李威一样认为明崇俨在众人面前使了一个高明的魔术。但想要证明,除非狄仁自己也能变出来,看到没有了,臣从空桶里也掏了十几个甜瓜,然后将动作放缓,给大家慢慢看,这样才能拆穿明崇俨的骗局。可关健是他知道是骗局,可不会玩
  “不过少师老了,很老了,又有病在身。就是臣不去对付他,他也没有好久活了。”狄仁杰虽然这么说,头却是很痛的。越是没有多久好活,为了孙子,许敬宗一个个霹雳的手段将会接二连三地使出来。这也逼得他加快了对付许敬宗的步伐。
  所以在大理寺使了十分的手段,别以为容易,用那么快的速度处理案子,就要保持头脑高度集中,才不会出差池。又要关注太子,留心时局,每天晚上躺在chuáng上,头脑因为高度转运,就象炸开一般。不过有一门好处,睡觉倒是香了。
  “狄卿,你是说明崇俨有可能向许敬宗阳奉yīn违?”
  “不是有可能,是很有可能。许少师一心想对付殿下,也是有原因的,几个月后臣会将真相全部向殿下揭晓。明崇俨只是得到许少师推荐,以及给他一些人手相助。殿下毕竟是太子,虽然受了许少师控制,就是明崇俨本人,臣在想,也未必有十分的勇气与决心,与殿下死磕。不过受许少师的牵制,他会做出一些对殿下不利的事。当然,未必会如此,也许得到二位圣上宠爱,青年得志,得意忘形……”狄仁杰说到这里,又停了下来思考。主要这个人出现得很突然,自己一点儿消息都没有,无法剖析此人的xìng格与想法。只好又说道:“殿下,你不妨抽空约这个人交谈一番,虚与委蛇,表达一份友情。至少他在帮助许少量对付你时,会犹豫不决。”
  “这个主意很好。”李威已经意会狄仁杰意思了。
  “但殿下,此人装神弄鬼不提,又贪图权贵,甚至不惜有可能危害殿下,却是一个不忠不仁的小人,只可以伪交,不可以深交。”
  “那是,”李威立即答道。不用狄仁杰说,看着那张很帅气的小白脸,心里面就特不舒服。“
  这是何苦来哉,难不成他以后登基,全用丑人为臣?
  不过对李威心xìng,狄仁杰很满意的,他心中却在想,看了,自己已经使大理寺许多官吏折服,再来个几天,折服的官吏更多,到最后对自己言听计从,就可以从容实施了。只可惜是在洛阳,要是在长安,实施起来更容易
  打垮了许敬宗,没有人对明崇俨掣肘,大约他不会再做出丧心病狂的举动。
  “臣还有一件事要对殿下说,殿下,可听到长安城中某些传闻?”
  “什么传闻?”
  “陛下与皇后打算休掉太子妃,另择裴左金吾的女儿为殿下的太子妃。”
  “什么?”李威差一点从马车的座位上跌倒下来。
  “殿下,早在数月之前,臣离开长安时,就对两位义女,说过此言。这在臣预料之中了,本来臣还想遮掩些时日,可是东都传得纷纷扬扬,不如提前通知殿下。”
  “为什么?”李威不甘地问道。
  对杨敏并不是很反感的,原来对太子不好,关他何事,原太子是原太子,他是他。再说小姑娘也算是天真烂漫,又是绣手帕,又是割发的,长得也漂亮。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