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决战朝鲜 >

第179部分

决战朝鲜-第179部分

小说: 决战朝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另一名战士接嘴道:“听着崔团长的名头那么响,我还以为崔团长至少也有四、五十岁吧!没想到现在一看还是这么一个小伙子。老王,咱们不服老也不行喽!”
  周围的志愿军战士也全都笑了起来,立时就让我感到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面前的这些战士虽说都是第一次见面,但好像对他们一点都不陌生。特别是王师长,他一笑起来满脸的皱纹堆在一起,和蔼而又慈祥,不禁让我想起了老班长……
  军人就是这样,特别是在战场上必须同生共死的军人,用现代人现实的眼光的来看,那就是同在一条船上的人不得不和作。但现在我的却更偏向于把这种感觉理解为一种友谊。战友之间的友谊。那就是不管你来自何方,只要你来到了这里成为我们的一员,那就是同生共死、生死与共。
  “崔团长、李政委,咱们还是到里面说话吧!”王师长再次握了握我的手说道:“其它的同志我们已经准备好坑道了,条件比较简陋,同志们将就点!”
  “王师长您放心!”闻言我不由笑道:“咱们的战士哪个还不是枪林弹雨里过来的,只要有个地方把被子铺下,他们准能美美地睡上一夜!”
  “那是!那是!”众人再次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一行人走进师部,坑道里早已点上了几盏煤油灯,照亮了坑道里的桌椅、地图和文件,还有在一角落里戴着耳机忙着发报的电台兵。
  “崔团长!”王师长丢掉了手中的烟屁股,指着身旁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留着三羊胡的战士说道:“我先来简单的介绍下,这位是政委谢云深,那位是情报科科长吴新,副师长林新材……”
  “您好!”
  “您好!”
  ……
  王师长一一介绍过去,我也跟着一个接着一个地握着手,握了一遍后我才发现自己一个名字都没有记住。话说我最计厌的就是记名字了,因为我总觉得名字怎么全都是一些没有关联的字凑在一堆的。这外号多好记啊!比如说我们总叫一个又小又矮的舍友“小萝卜头”,叫一个又高又黑的“大黑”,叫一个穿着短裤就会露出长长的脚毛的家伙“毛长”……真是又形像又好记!
  “崔团长!”王师长的话声让我回过神来,只见王师长略带歉意地说道:“我知道你们刚刚从战场上撤下来正在休整中,这下又是连续行军,本该让你们先休息一下。但是……”
  “王师长你这就见外了!”我一挺身说道:“咱们这是在打仗,每一天都在流血牺牲,现在这样吃点苦算不了什么!要休息啊,就等把美国佬、把那些联合国军统统打回去再休息!”
  “说得好!”王师长点了点头赞道:“怪不得敌人的几支王牌部队都在崔团长手下讨不了好,有崔团长这样的精神、这样的豪气,还有没什么敌人会打不败!”
  顿了顿,王师长再次点燃了一根烟接着说道:“其它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们言归正传。我们26军是在第五次战役的时候参战的,这回夏、秋季防御战,是我们第一回打阵地仗。而且还是用反斜面工事打,有很多同志都不习惯喽!”
  “崔团长!”谢政委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道:“说实话我们这一仗打得不好。不是说我们没有完成任务、没有守住阵地,而是伤亡实在太大了。在美军飞机、大炮、坦克的攻势下,我们许多部队都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有的团就只剩下四百多人!”
  “唔!”闻言我不由一愣,就算是我们538团打得这么狠,到现在也还会剩下八百多人啊!他们怎么会只剩下四百多人了。
  这个26军我是听说过的,他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第八纵队可是华东野战军的主力部队了,据说是华野攻坚能力最强的五个纵队之一。曾经在鲁南战役活捉过马励武、莱芜战役生俘李仙洲、孟良崮勇猛打穿插、豫东战役突破开封城、淮海决战主攻碾庄圩、解放上海时更是所向披靡……
  但就是这样的一支攻坚主力,在朝鲜战场上却会遭受到这么严重的伤亡。虽说他们没有丢掉阵地,但是正如谢政委所说的,就算胜,也是一次惨胜!
  “究其原因!我们觉得这跟战士们没有运用好反斜面坑道工事有很大的关系!”王师长吐了一口烟,沉重地说道:“我军很不习惯打防御战,特别是这种利用反斜面作战的防御战。当上级要求我们构筑反斜面坑道工事进行作战时,很多战士都出现了抵触心理。有的战士说:‘这叫什么工事?抢占制高点是兵家常识,我们一上来就把制高点让给了敌人,这接下来的仗还怎么打!’也有的战士说:‘我们全部都窝在坑道里,敌人只要丢几枚手榴弹就可以把我们憋死在里头了,这还打什么仗?’。”
  “是啊!许多同志对这种工事不理解、不信任!在战场上就自然而然就滋生出了很多问题!”谢政委接口说道:“有许多战士在挖坑道的时候就出了应付的情况,结果构筑的坑道不够结实经不起美国佬的重炮轰炸,有些战士虽说有坑道,但却不愿意躲进去……”
  听着我似乎就有些明白26军会遭受这么大的损失了,正如我所知道的,他们是我军攻坚能力最强的五个纵队之一,但正因为他们有很强的攻坚能力,所以以往的那种打运动战、猛打猛插的战术思想已经在他们脑袋扎下根了,现在突然要他们打防御战,而且还是在反斜面上打防御战,就让他们从上到下所有的人都很不适应。
  所以他们虽说是按上级的要求构筑了反斜面工事,但在战术上却与工事脱节,打的还是以往冲锋陷阵的那一套。
  “这些问题好解决!”想到这里我点头回答道:“战士们以前没有使用过这种战术,现在出现抵触心理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能过转变他们的那些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反斜面坑道工事的好处和作用,他们的观念很快就会转变过来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李平和在旁边接嘴说道:“我们538的战士就是用这种反斜面的战术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这其中还包括敌人的几个王牌部队,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26军的同志们说这种工事的重要性。这种工事的核心。就是保存自己杀伤敌人。战士们认识到这一点后,自然就会有利用这种工事作战的积极性了。”
  “有道理!”王师长和谢政委对视了一眼后,点头赞成道:“崔团长,向战士们传授经验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你准备怎么做?”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我们上前线,同战士们一起构筑工事!”我马上就回答道:“有很多东西是在纸上教、嘴上说是学不会的,最直接的就是做给他们看,做完工事后,还可以给他们演练一下,看看我们是怎么利用那些工事作战的。我想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更快地让战士们学会利用这种工事与敌人作斗争!”
  “没错!”李平和也赞成道:“我们团有八百多人,分配到你们师里去传授经验足够了。”
  “好!就这么办!”王师长当即点头握着我的手说道:“那就辛苦两位了,我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刘副团长!”刚从王师长的师部出来,我就马上对刘顺义下令道:“马上召集营级干部开会!”
  “是!”刘顺义应了声,很快就召集起了各营营长和教导员。
  “同志们!”我扫了聚集在面前的干部们一眼后,用一种不容反对的声音说道:“从明天开始,我们就要分散到77师的部队里跟他们一起构筑工事。我只说一点,大家要以构筑坑道为主、传授经验为辅。再说清楚一些,就是要用尽一切人力物力把坑道工事给我做好喽!而且,明天起我会陆续给出坑道工事的图纸,你们就按图纸上的工事做,明白了吗?”
  “是!”战士们虽说有些不明白我的意图,但还是异口同声地应着。
  第七卷 上甘岭防御战役 第三章 597。9高地
  五圣山。位于朝鲜中部,平康东南约19公里,金化以北约5公里处,海拔1061。7米。第二天一早,我就在王月寒的陪同下登上了这座因为上甘岭战役而举世闻名的五圣山。
  王月寒是王师长派给我配合我工作的一个参谋。把他分配给我,一来可以解决我在阵地上与77师的战士不熟而走动不方便的问题,另一个则是可以做我的向导,带着我看看地形、提些意见,并促进538团与77师的联系。
  这个王月寒是个三十开外的人,不怎么爱说话,常常一声不吭地站在我身边,从来不主动向我介绍什么,甚至有些高地的标高、驻守人数等重要信息,也是直到我问了他才回答。
  最初我还有些奇怪王师长怎么会派上这样一个人来与我们合作。因为在我的印像里,如果要派什么人去接待外宾,那怎么说也要派上一个懂人情事故、比较健谈的人吧!但在我身边这个王月寒看着甚至有些木讷……
  不过才接触他不到半日,我就有些明白了。他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我们538团的八百多名战士分配到77师里,并且全都还登记造册,每个战士分配到哪里、在哪个位置、与哪支部队交流经验等等,全都办得清清楚楚、条理分明。这功夫几乎都赶得上538团的副团长刘顺义了。
  由此我也就知道王师长会把王月寒这个人分配给我的原因。这也应该是他这么年轻就能成为一个参谋长的原因。
  这就是现代社会与战争年代的区别吧!现代社会派出去接待客人的,那一定要能说、能喝、能唱、能玩……但是在战场上,更需要的却是一个实干家,需要的是一个做事有效率的人。
  五圣山是这一带海拔最高的山,我一边走一边看着地形,用了大半个小时才登上这陡峭的山顶。站在这高地上,下面的群山是一览无疑。
  朝鲜的十月已是深秋,夏日悄然离去,蔚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迎面吹来的山风带来了阵阵寒意,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这里寒冷刺骨的冬季,也想起了去年冬天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因为没有装备、没有足够的补给而被冻死。
  今年冬天再也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了,这一点是肯定的,因为我知道夏、秋防御战过去后,美军再次回到谈判桌上来,所以战线相对稳定、双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只是随着谈判的进程而发生一些小规模的高地争夺战。美军的飞机对我军补给线的轰炸,也随着志愿军空军的成长和谈判的需要而趋于平缓。
  所以志愿军的补给,已经由以往的能运上来多少,转化为国内能支援多少。
  迎着呼呼的寒风在一道绝壁前站好,举起胸前的望远镜朝下方望去。山脚下群山环抱,一眼望去尽是连绵起伏的高地。这里本来应该生长着成片成片的高大的常青树,本来应该有火红火红的枫叶,但却由于之前的战斗而变成了一片灰黑色的焦土和坑坑洼洼的弹坑。
  不过这样也好,我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山下的高地和高地上像蚂蚁一样大小的人,甚至还有敌人用沙袋垒起来的防线,和他们的头盔反射出来的阳光……
  五圣山南面的山脚下。有5个高地犹如张开的五指,其中两个高地就像拇指和食指一样一左一右地分布在五圣山两侧,两个高地之间有一道东西走向的山岭连接,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这两个高地与五圣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因此美军才把五圣山叫做“三角形山”。我想这就是史上双方殊死争夺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吧!
  从我这个角度望下去,这两个高地也就两张桌子那么大小,但谁又会知道,就是这两个毫不起起眼的、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高地,一年后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将会在这里先后投入十多万人的兵力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厮杀。
  五圣山西面就是斗流峰和西方山,再往西就是宽达八公里的平康谷地,从平康谷地往北几乎就是一马平川地进入平康平原。
  也正是因为这个八公里宽的平康谷地,才让志愿军错判了敌情。
  一直以来美军总会选择较为平坦、有利于他们机械化部队展开的地点做为突破口,所以志愿军一直都以为美军如果要进攻五圣山的话,就必定会选择西面的平康谷地进攻,所以在开战之前就在西方山和斗流峰两座高地上布下重兵,坑道中的大炮也都是朝向平康谷地的,谁又会想到这回美军竟然会舍易取难,竟然以不利于机械化部队展开的上甘岭做为突破口。所以直到美军发起进攻时,上甘岭的那两个高地上驻守的兵力全部只有两个连……
  “你们在上甘岭上驻扎了多少兵力?”想到这里,我不由问了身旁的王月寒一声。
  “上甘岭?”没想到王月寒却一脸迷糊地回答道:“我们没有在上甘岭上布置兵力!”
  “什么?”闻言我不由一愣,上甘岭不管怎么样也可以说是五圣山的门户吧!77师竟然会没有布置兵力?但想想又觉得不对劲。一是77师的战士不可能会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二是我刚才明明就在望远镜里看到有志愿军战士在那两个高地上活动的。
  应该是有什么地方误会了……
  “我说的是那两座高地……”我指着南面的537。7高地和597。9高地,有些疑惑地问道:“这两个高地不是有我们的战士驻防吗?”
  “唔!原来崔团长问的是这两个高地!”王月寒恍然大悟地回答道:“这两个高地有的,分别驻守着一个连和两个排的战士,不过因为减员严重,这两个高地上加起来也就百来个人吧!”
  “什么?你们在上甘岭上才只布置一百多人?”闻言我不由愣了一下。
  “崔团长!”王月寒有些摸不着头脑地回答道:“这两个高地不叫上甘岭,上甘岭在那……”
  说着他指着537。7高地和597。9高地之间的谷地说道:“那里有一个小村子,村名叫上甘岭!”
  “唔!”这时我才意识到误会出在哪了,原来这上甘岭战役还是以这两个高地之间的这个村子命名的。
  想到这里我不由举起望远镜朝那两个高地之间的谷地望去,这回果然看见了一个小村子,大慨只有十几户人家,因为战争的原因这个村子早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