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决战朝鲜 >

第443部分

决战朝鲜-第443部分

小说: 决战朝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连长”黄政委点起了一支烟解释道:“刚才我已经跟张团长商量过了,我军的兵力也不足,既要完成驻守339高地的任务又要按照命令增援坦克部队,就只有派出一支能打的部队去张团长坚持主张让你们连去,我觉得你新官上任,也正是你表现的时候。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有”我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同时瞄了一眼张团长,张团长假装看地图避开了我的目光。于是我就知道张团长其实是抱着私心的。不过这似乎也不能怪他,因为我知道,有一个像我这样的兵呆在部队里,无论是谁都会感到不舒服的,就像副连长说的那样。
  “很好”黄政委点了点头:“时间紧迫,我们马上安排9连接防换你们下来,你们去准备下”
  “是”我敬了个礼就带着副连长钻出了团部。
  “他妈的”刚刚钻出团部,副连长就在旁边小声骂道:“我还以为这事就这么完了,没想到他还来这一招……”
  “副连长”我制止道:“上级这么考虑也的确有他们的道理,会派我们去也是因为看得起我们”
  这倒不是我在说大话,而是因为我在朝鲜战场上呆久了养成的一种习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也的确是哪支部队最能打就往最危险的任务上填,志愿军的部队也习惯于以接到最危险、最困难的任务为荣。只是现在这个时代却似乎不是这个样子……
  但不管怎么样,结果似乎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不管到哪都是接到最危险、最困难的任务。
  “什么看得起我们”副连长小声地发着牢骚道:“一支坦克部队被越军围困,就派我们一个连队去增援?就算能杀得进去,那还不是杀进敌人的包围圈吗?这张团长可真是……”
  “副连长”我有些不悦的阻止了李副连长,板起脸来命令道:“马上组织部队与9连换防,并做好行军准备”
  “是”副连长应了声,就再也没说什么了。
  部队很快就换了下来,这如果是在以前,应该说部队在白天换防还是一件挺危险的事,因为敌人很有可能会乘我军换防的时候突然发起进攻。但随着单兵武器越来越先进,步兵突然发起集团冲锋所造成的危险已越来越小,就像我们连队刚才与九连换防时那样,只要一个排的部队在战壕上警戒一个排准备,然后逐排更换战斗角色最后退出战场就可以了。就算这时越军发起突袭,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将他们击退。
  从战线上退下来稍作准备后,我们就踏上了行军的道路。因为担心在路上碰到越军发生激战,所以我们再次在胡少文等几个熟悉地形的边民的带领下钻进了密林。前方是几个班的战士拿着开山刀开路侦察,我们则跟在后头行军。
  行军十分艰难,即使前方有人开路也是一样。越南的山与朝鲜的山之间的区别,那就是朝鲜的山至少还有路,还能让人辩认出什么地方是人走过的。而越南的山则根本就看不见路,就算胡少文那些熟悉地形的边民,其实也是依靠大慨的方向往前走……
  其实也正因为越南的山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才可以轻松的避过与越军遭遇。毕竟越军这时在边境一带的兵力不足,他们没有办法在这些森山老林里也安排上驻军。
  但我所担心的问题却不是这些,因为我心里很清楚,作为一个路盲的我担心这些也完全没有用,如果插手的话反而会坏事。倒不如把认路这个活完完全全的交给那些边民们,我就只管跟着走就是了。就算最后走错了或是迷路了,那也只能怪运气不好。
  我担心的是这次的任务,就像副连长说的那样,我军的一支坦克部队陷入越军的包围,时间越久也就意味着越军的兵力就会越多,而我们却只有一个连队……
  我们的情报也少得可怜,不说对敌人的兵力布置一无所知,我们连要救援的这支坦克部队还有多少辆坦克、多少人都不知道。甚至很有可能当我们辛辛苦苦的杀进去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已经不复存在了。
  “五连五连你们在什么位置?离目标还有多远?”步话机里传来了黄政委的呼叫声。
  我朝副连长使了个眼色,他就了上去为难的说道:“报告政委,我们也不知道在什么位置”
  “怎么搞的十公里的路走了三个多小时了还没有到”电话里头传来了黄政委不满的声音:“照你们这个速度,等你们到达了目的地,我军坦克部队早就被敌人给吃掉了给我加快速度”
  “是”副连长应了声。但挂上步话机后就不满的说道:“十公里路……十公里路那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实际路程少说也有二、三十公里,三小时就能到,咱们都长了翅膀还差不多”
  “就是”顺子随手挥起一刀砍掉了拦在面前的一根青滕,接嘴道:“瞧瞧咱们走的这路,三小时能走二、三十公里,让他们来试试……”
  “在想什么呢?”就在我沉思的时候,家乡人走到我身旁来问了声。
  “唔在想怎么完成任务呢”我回答着,看了看满头大汗的家乡人,压低了声音问道:“是你搞的鬼吧”
  “什么?搞什么鬼?”家乡人在装糊涂。
  “你少跟我打迷糊”我没好气的说道:“看看张团长气得那个样,这事要让他知道了,有你好果子吃的”
  家乡人笑了笑,回答道:“什么事都瞒不过你实话跟你说,他一个团长我还没放在眼里”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我不是在你面前吹,就算给你一颗定心丸,只要有我在谁也别想在你背后搞小动作当然,这得要你能打好仗,否则我也帮不了你”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我笑道:“我不需要你能给我走什么后门,我只要没有顾虑的打仗”
  “这我知道”家乡人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打趣道:“要走后门我早走了,还轮不到你”
  说着两人不由相视而笑。
  “有情况”
  这时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了杨松坚的声音,我赶忙做了一个手势让战士们停下脚步并放低身子做好了战斗准备。
  我提着狙击步枪一路往前赶,猫着脚走了一会儿就来到在前头侦察的杨松坚旁边,小声问道:“什么情况?”
  “在那边”杨松坚用步枪指了指对面。
  这时我才发现在不远处面前有一条小路,而小路的另一边也是一个茂密的丛林。认真一听,还有咔嚓咔嚓的砍劈声,似乎有什么人那边行走
  也许是越军的部队,想到这里我当即朝对讲机下令道:“一排、二排,立即占据有利地形展出开兵力三排注意我军侧后,以防其它地方的越军赶来增援”
  毕竟这里是越南人的地盘,我听说越南人这时代的征兵年龄是从18岁到65岁,那几乎就是所有的成年人都可以说是兵了。但我却觉得这个征兵年龄的范围实在不重要,因为越南实际上已是小孩和女人都上战场了,那么这个界定其实就是一种形式。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我在布署兵力的时候,就得时刻提防着会不会有越南民兵突然从侧面或是后面杀进来。虽说民兵的战斗力实在不足为虑,但在敌我双方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他们的捣乱却会让胜利的天平很快就向越军倾斜。
  “是”战士们应了声,很快就在排长的带领下布置好了兵力。
  砍劈声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晰,偶尔还能听到一些枯枝被踩断的咔嚓声。我很快就推断出对方至少有两个连队的兵力,因为那些枯枝被踩断时发出的声响间隔很远,这说明了他们的队伍拉得很长。
  我慢慢的举起了狙击枪瞄向了对面的丛林,对面的树木很茂密,再加上我们面前的枝枝叶叶,所以我根本就看不见什么。于是我很快就意识到,在这样的丛林地形中,其实并不适合狙击手的发挥。
  首先是视野不开阔,狙击枪空有远射程而无法发挥,就算是在这大白天的往往也要走近一、两百米时才能看清目标。而这个距离也已经在AK47的射程范围内了。
  其次是丛林中有太多的枝叶、青藤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看似不起眼,但子弹这玩意却是高速旋转的,就算它能轻易的穿透挡在弹道上的树枝或是青滕,但方向也会随之改变,于是也就没有什么射击精度可言了。
  而AK47就没这方面的担心,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以精度而是以数量取胜。它一扣扳机就是一排子弹,这些子弹就算被树枝等物改变了弹道,但数量一多也有很大的机率击中对手。
  这也正是美军的M16无论是精度和射程都比AK47优越,但却在丛林战中比不过AK47的原因。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AK47的穿透力强到足以击穿丛林中的小树木,而M16却做不到。再加上M16保养困难而AK47基本无需保养,就使得美军最终在越南的丛林战中败退。
  于是我就有些担心我军与越军在丛林中遭遇的战况了。很明显,我军手中的制式步枪56半比起美军的M16来说都相去甚远,那还能与AK47对抗吗?而且现在,对方还大慨有两个连的人
  “全体都有”想到这里我就小声的朝对讲机下令道:“没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开枪”
  “是”
  “是”
  ……
  对讲机里传来了几个排长的小声回答。
  我已经打定了主意,如果敌人没有发现我们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否则的话也就只有拼个鱼死网破了……
  但随后的一幕不禁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到意外,随着一声欢呼,十几名戴着红五星、红领章的战士挥着砍刀从丛林中钻了出来,接着越来越多,山路上很快就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红色。
  没错是自己人。不说那些红色在烈日的照射下十分刺眼,说的话也是中国话,而且他们手里的武器也大多都是56半
  “同志你们是哪个部队的?”我的喊声让这些刚刚从丛林中钻出来的兵大吃一惊,纷纷趴倒在地上举起了手中的武器。
  但误会很快就解除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70军的两个连队,跟我们一样也是奉命前去增援东溪的。
  两支部队被指令了同样的任务,而我们互相之间竟然都不知道对方。真想不明白上级是怎么指挥的不过这至少证明了一点:我们没有走错方向。
  第九卷 反击战的血 第二十三章 中伏
  “同志你好”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位面庞瘦削的中年干部,从他身上洗得发白的军装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名很有经验的老兵。让我有些意外的是,行军这么久他身上的军装还是那么整洁得体:紧扎的武装带,溜齐的绑腿,端端正正的军帽……似乎所有的东西都在它们该在的位置上。再看看他身边的战士,也个个都是军装笔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
  见此我不由皱了皱眉头,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快,但也说不出是哪里的问题。
  想归想,我还是很有礼貌的伸出了手:“同志你好我是71军213师639团5连连长崔伟”
  “你好你好”中年干部伸出双手来热情的握住我的手道:“我是70军210师629团1营营长,我叫丁智平。听说你们也是去增援东溪的?那真是太好了,我们正担心兵力不足呢”
  “你们有东溪的情况吗?”我问。
  “我们知道的也不是很多”丁营长回答道:“我们只知道被困的是43军128师384团的坦克营,全营共四十几辆坦克。因为步坦协同上的问题与步兵走散了,向上级报告被困东溪后就失去了联系时间紧迫,我们还是边走边说吧”
  “嗯”我点了点头,想也不想就朝步话机下令道:“一排,前方侦察”
  “是”杨松坚应了声就带着一个班的战士走到了前方。
  之所以总是将侦察这任务交给杨松坚的原因,是考虑到他是个新兵排长。要想让他在战场上得到充分的煅炼并尽快的成熟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多干些危险性想对较小的行军侦察任务。
  “崔伟同志”一走上行军的道路,丁营长就有些迟疑着说道:“我有个问题我不知道该不该提……”
  “尽管说都是一个部队的同志,有话就直说”
  “那好我就不拐弯抹角了”丁营长点了点头说道:“两支部队执行同一个任务,如果各自为战很有可能会坏事,所以……”
  哦原来是为了这事
  这如果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那根本就用不着丁营长这样说,一见面就是军阶小的无条件服从军阶大的指挥,根本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是这个时代,军衔已经取消了、官兵也平等了,没有我直属上级的命令,我就是不服从丁营长的命令他也没办法。
  不过他说的也在理,这要突破重围去增援我军坦克部队,如果一、两个营分散开来独立行动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战斗力不足被越军各个吃掉的情况。于是我也没多想,点了点头就答应了。可我没想到的是,我很快就为这个草率的决定而后悔了。
  “难得崔连长这么深明大义”见我答应下来,丁营长就滔滔不绝的在我身旁介绍起来:“这次我带了两个连队上来,教导员在后头,等会再介绍你认识。一连连长徐良雄,三年的兵,军事素质够好二连连长魏建国,是个文化人,高中毕业……”
  说着回头望了望,指着其中一名战士说道:“诺,就是白白嫩嫩的那个兵,别看他弱不禁风的样子,打靶可是我们营数一数二的……咦我看你手里那个枪挺怪的!也是个打枪的好手吧,啥时候跟他比比……最好灭灭他嚣张的气焰,这小子在去年在军区比赛拿了个名次,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从来都不把谁放在眼里……”
  我得承认,丁营长是一个好营长,因为他对部下可以说了解得一清二楚,像二连指导员家里有什么困难、三排排长无酒不欢这样的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其认真程度让我也不禁为之佩服,只是他吧啦吧啦的说了一大堆,似乎都跟打仗没有关系……
  “我说崔连长”说了好一会儿,丁营长终于把话题转到了我身上,他指了指我们身上披着的杂草伪装,又指了指用烂泥涂黑了的红五星和红领章说道:“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打仗才这么做的,这杂草还好,可是用烂泥抹黑了红五星、红领章,我觉得不合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