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决战朝鲜 >

第521部分

决战朝鲜-第521部分

小说: 决战朝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声乍停,我一挥手就抢先跃出了河面三下两下的就爬上了河岸。战场上到处都是硝烟,能看到的地方最远只有十几米,浓厚的火药味呛得我肺部和喉咙一阵发痒忍不住想咳嗽,但我还是强行把它压了下去,因为我知道,这时咳嗽很有可能会暴露我们的位置或是引起越军的警觉……
  一爬上岸我就用最快的速度为自己的步枪和装着弹药的挎包解开了防水布,装上一个弹匣后就马上将枪口对准了越军的岩洞口。
  “各射击小组按计划选择目标”我朝对讲机下令道:“要求每两个人控制一个岩洞,务必要将敌人封锁在岩洞里”
  “是”射击小组成员应了声,就两人一组各自分散开来寻找角度将狙击步枪对准了岩洞口。
  其它战士也在最短的时间里准备好了机枪、火箭筒和无后座力炮。在行动之前我们就在地图上确定了越军岩洞的位置并作好了分配,所以这时战士们行动起来十分迅速,只几十秒钟的时间就全都做好了战斗准备。而在这时,越军甚至都还没有从岩洞中出来展开兵力。
  “上”我一挥手,就有六名背着冲锋枪的战士跨过小河朝小石山上爬去。
  因为仰角和小石山上的石头的原因,小石山上有一部分地方是我们的射击死角,这部份战士的任务是攀爬到一定的位置控制这些我们火力够不着的位置。
  “哒哒哒……”正面枪声和炮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我知道,那是正面的越军已经对进攻的六连展开了火力压制,但是让我感到奇怪的是,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一名越军。
  想了想我很快就知道了原因,这是那些负责防守侧面的越鬼子在偷懒呢他们想必是看到我军朝这面冲锋的五连战士还在千米之外,所以以为用不着那么急,所以才不慌不忙的。
  如果这是在以前,那他们的确是不用着急,因为越军的单兵武器AK47射程不远,他们等我军跑到四、五百米的位置再出来展开兵力也完全来得及,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回已经与以往有所不同了,他们现在每浪费的一点点时间,都是在失去生存的机会。
  果然,过了一会儿当硝烟渐渐散去了一些的时候,在我控制之下的岩洞里就有两名越军背着AK47钻了出来,在他们出来的时候甚至还一边叼着香烟一边轻松地交谈着。
  这就是所谓的“老兵油子”吧在战场上有两种人警惕性会比较低,一种是新兵,他们警惕性较低的原因是没有经验。另一种则是老兵,这部份人警惕性较低的原因是他们丰富的战斗经验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在战场上总爱用他们以往的经验来处理事情。
  他们的这些经验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正确的也是实用的,但这一回……却不是一般情况。
  “砰砰……”几声枪响过后,这两名越军还没来得急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几名射击小组成员打倒在地。
  这几枪不是我打的,像这样的目标我现在已经没有了兴趣。
  枪声一响场面立时就乱了起来,岩洞里的越军突然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三三两两的往洞外冲,但这时已经太迟了,战士们的手中的冲锋枪、机枪朝那些岩洞哗哗地喷吐出火舌,一排排子弹飞射而出打在岩石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每一个从岩洞中冲出来的越军都无一例外的在这些弹雨中倒下。
  我很快就将注意力从这些岩洞口转移到别的地方,现在还不是我欣赏我军打死越军的时候,已经被我军火力封锁住的岩洞就不值得我在关注了。
  我心里想的就是,越军应该还有一些岩洞洞口和火力点是我军没有发现的。和越鬼子打了这么久的仗,我也知道这是越军惯用的手法,他们总是会留下一些“暗着”等到关键时刻使用。现在,应该就是他们的关键时刻了。
  果然,不过一会儿我就在眼角的余光里看到一块巨石后探出了一把AK47……我没有看到他的脑袋,因为只看到枪口。我也不知道这枪口对准的是谁,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肯定是我军战士,所以我不假思索的就将准星对准了那把步枪……
  “砰”的一声,一发子弹精准的命中了那把AK47的枪管,高速飞行的子弹与枪管碰撞所带来的冲量将AK47重重的撞在了旁边的岩石上,接着当他再次举起枪起,我瞄准镜里已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枪管已经歪成一个弧形无法再射击了。
  正在我为没能将这名枪手击毙时,却没想到岩石后的越军却探出头来惊愕地朝我这边张望,似乎是想在寻找什么人能一枪命中他的枪管……
  不应该是她
  出现在我狙击镜里的是一张女孩清秀的面孔,看她的年龄也许只有十几岁,不知道是因为慌乱还是因为女兵在越军里没有地位,她没有戴头盔,所以我可以清楚的看到她头发后面扎着两个可爱的小辫子。
  她这个岁数本来应该在学校里读书,但却走上了战场拿起了枪。
  我愣了下,但最终还是扣动了扳机。然后眼看着她脑袋上飚出一道血箭,接着毫无生气的从峭壁上掉了下来。
  敌人就是敌人,虽然我很不愿意打死她,但我却不得不这么做。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今天放过了她,也就意味着明天会有一名甚至更多的战友死在她的枪下。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句话在战场上就是一句真理。
  同时心中也暗骂了一声:“这狗日的越鬼子,怎么会让年纪这么小的女孩也端着枪上战场”
  接着很快就有两名越军又从那块巨石后探出头来,这时我就没有半点迟疑,举枪对准他们“砰砰”两声,就打得他们脑浆迸裂。
  趁着越军火力被我压制住的时候,我就朝对讲机喊了一声:“燃烧弹……五点钟方向的巨石”
  “是”手里端着无后座力炮的战士早就做好了准备,转动炮口对准我指明的方向一扣扳机,就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那块巨石霎时就变成了一团火球。几声凄厉的惨叫声从巨石后传来,接着就是几名浑身是火的越军狂叫着从高处掉了下来。
  很明显,那巨石后面掩藏着一个岩洞,在其它岩洞的越军都被我军封锁时,它却给我们构成了一点威胁。但现在这个威胁也跟着不存在了。
  “砰”的一枪,山顶上一名越军刚刚架起了一挺机枪,就被我一枪撂倒。他的副射手很聪明,知道有狙击手盯着他的位置就不敢暴露任何部位,他一把将战友的尸体从峭壁上推下来后,抓起机枪漫无目标的对准我军方向就是乱扫乱射……
  机枪的子弹密度很大,这样打也的确会给我们造成一定的威胁,再加上他还时不时的朝下方抛下几枚手榴弹……小石山附近到处都是石头,那些手榴弹一爆炸就能掀起一片碎石,当即就有几名战士倒在弹片和碎石里。
  我军火力一弱就有几名越军乘机从岩洞里钻了出来,好在这时那六名战士已经在小石山上找到了合适的阻击位置,他们与敌人的距离很近,冲锋枪哗哗地打出一排子弹马上又将越军压了回去,用几名战士甚至还掏出手榴弹拉燃了直接甩进岩洞里。
  我很想将山顶那名越军打掉,但无奈的是仰角太大我根本就看不到那名越军。
  甩手榴弹吗?高度太高甩不上去,已经爬到小石山半山腰的战士也许能甩得到,但那样做无疑是很危险的,那样甩手榴弹很有可能会倒滚回来炸伤自己。
  用无后座力炮打燃烧弹吗?也许可以,但那名越军的位置就在我军的正上方,这燃烧弹往上一轰很有可能就会扩散到整个侧面而误伤了我们自己人。
  那么似乎就只有一个办法了,我举起步枪目不转睛地对准了那名越军的位置,食指轻轻压着扳机一动不动,就这样静静地等着……猛然间一个带着白烟的小黑点从山顶窜了出来,我想也不想就对着它扣动了扳机。
  “砰”的一声枪响,打中了。
  那个小黑点就是越军甩出来的手榴弹,我清晰地看到它被子弹的惯性带着倒飞回去,接着“轰”的一声爆响,山顶上就像天女散花似的暴起了一片碎石从天而降。这其中还包括一名惨叫着的越军……
  收起步枪的时候,我才发现身旁的许永健带着一副难以置信的眼神望着我。话说这在一百多米远的距离要打中一枚手榴弹也许并不是件难事,但是要让手榴弹倒飞回去炸伤敌人却是有些不可思议。
  但其实我也是在碰运气,反正那枚手榴弹也要落到我们附近的不是?我还做好了要多打几枚手榴弹的准备呢,没想到这才一枪就达到目的了。
  “报告营长坦克四点钟位置,两辆越军坦克……”
  对讲机里李水波的叫声让我意识到越军的坦克已经到了,侧耳一听果然从侧面隐隐传来了几声隆隆的马达声。
  越鬼子的反应还真是迅速,这前后才只有三、四分钟的时间他们就已经把坦克给调上来了,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不快也不行,因为我军的主力部队很快就会到了。那时如果越军还没有顺利的在侧面展开兵力,几乎也就意味着他们阵地的失守乃至整个大、小石山防线的崩溃。
  但我对此也早有准备,朝躲藏在岩石后拿着火箭筒和炸药包的几名战士一挥手,他们很快就端着武器冲了上去……
  应该说,正常情况下几门火箭筒还是不足以对付敌人的坦克的,原因是火箭筒射手很难靠近敌军坦克,距离一远又打不中。但现在就不一样了,越军的坦克很明显就是围绕着大、小石山转,往往一出现就在我们面前。
  坦克威力大是不错,但舱室的密封就绝定了它有许多射击死角,所以坦克一般都是要在步兵的掩护和配合下才会朝敌人发起进攻的,然而这时的越军显然是被我们打得慌了手脚,他们急于在侧面解开我军的火力封锁,于是仓促间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派了两辆坦克上来了。
  对于越军这些送上门的礼物我们又哪里会放过,那几名装备火箭筒的战士有的借着岩石的掩护有的躲藏在弹坑里分成几个角度用手里的火箭筒瞄准了小石山的拐角处……
  还有一名战士甚至还跑到拐角处飞快的在石块下压了一个炸药包,然后牵着绳索就回来了。
  随着隆隆声越来越响,一辆庞大的苏联坦克就笨拙的拐了过来,是一辆我十分熟悉的T…34,这种坦克也许对苏联来说已经是一种陈旧的、过时的武器,但对于越南这个没有自行生产能力的国家来说却依然大量装备。
  这就有点像当时抗美援朝战争时,苏联也是把所有淘汰不用的莫辛纳甘步枪丢给了我们。
  然而我们这几名战士手里装备的反坦克武器,却是被战士们称为“新40”的69式40毫米的火箭筒,它的威力比56式40毫米火箭筒要大三倍,垂直破甲厚度达到了380毫米,所以对付起T…34这种只有四十几毫米装甲厚度而且还是缓缓开来像个靶子一样的坦克自然是不在话下了。
  只见战士们一扣扳机,随着“轰轰”的几声,走在前面的一辆坦克立时就化成了一堆火焰。副射手很快就会火箭筒重新装弹只等着另一辆坦克上来,但左等右等却没了声音,原来那跟着后头的坦克一发现形势不妙,早就已经掉头逃跑了……
  “杀”这时随着一声喊杀声,李志福也带着五连的战士们赶到了战场。
  第九卷 反击战的血 第一百零三章 防御堡垒
  “营长我们成功了”这是李志福跑到我面前的第一句话。
  我不由怒目一瞪,说道:“还不指挥战士们拿下小石山,成功还早呢”
  “是”李志福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有点得意忘形了,赶忙冲着战士们叫道:“一排跟我上,二排做好战斗准备,三排火力掩护……”
  说着一挥手枪就带着战士们跨过小河朝小石山的斜面爬去。
  在战场上没有到最后一刻都不能轻言胜利或是失败,这是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学习到的一条经验。因为我经历过太多这样的事,我军在美军面前明明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但经过战士们的英勇奋战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所以现在的我也很清楚,现在虽说我们占据了优势却也不能有半点掉以轻心。
  正如越军占据了大、小石山这强大的地理优势后心里自然而然的就会有种轻敌心理一样,一旦我们也有了这种轻敌心理,很有可能战局就会往天平的另一方倾斜。
  事实也证明我是对的,在我带着射击小组尾随着五连的战士登上小石山半山腰时,就发现那些岩洞绝不止是岩洞那么简单。因为有些岩洞明明都被战士们用手榴弹甚至是炸药包炸过好几次了,战士们总以为那里面已经不可能有越军还能生存,但在战士们没有防备的时候还会有几名越军窜出来给我军部队造成伤亡。
  当然,在我军大面积的还是抢占小石山侧面阵地的时候,这几个冲出来的越军根本就无法撼动我军的攻势,最终还是让我们占领了小石山的山顶阵地。小石山山顶阵地一被我军占领,我军也就打开了大、小石山防御圈的缺口。
  一来我军在小石山山顶阵地上可以依靠着各种怪石的掩护与大石山的越军对恃,二来我军只要在那上面架起几挺机枪,就可以居高临下的控制小石山各个斜面的越军,这无疑给我军其它部队攻打小石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我军已经基本控制了小石山并且吸引、压制了大石山一部份火力的情况下,家乡人所带领的六连也在吴营长坦克部队的掩护下对大石山发起了进攻。
  五连的战士在小石山上用机枪、无后座力炮和火箭筒朝大石山的各个目标一阵猛打。坦克部队就在另一个方向用坦克炮、高射机枪对着大石山一阵狂轰,再加上坦克后六连的战士时不时的还探出身来朝敌人发射一通直瞄火炮,只打得大石山碎石乱飞熊烟滚滚……
  驻守在大石山上的越军遭到我军的两面夹击首尾无法兼顾,在拼死抵抗了一阵之后也知道这样下去除了增加自己的伤亡外不会有任何意义,于是就丢下了几十具尸体退回到了岩洞中。
  这时我就有些奇怪了,越鬼子这人怎么好像打不完似的,打完了一批还有一批,再加上之前那些岩洞还是时不时会钻出一些越军打一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