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捣乱 >

第197部分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197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去捣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诡谲一笑:“我自有妙计!”


………………………………

第三百三十六回 诸葛遁逃

    “缩地术?世间真有如此奇妙的术法?”

    拿着手下呈上来的布帛,上面整齐划一的隶书,乃是诸葛亮的亲笔,竟直接写自己不好世俗之事,缩地而走,不再留只言片语。

    刘备并不是觉得诸葛亮在嘲讽自己,毕竟那日一见让刘备感触颇多,他谢谢诸葛亮都还来不及。只是这不声不响就溜了,还说是什么诡异的“缩地”术,刘备怎敢相信?

    庞统出列道:“主公,属下曾闻汝南人费长房夜得神助,有日行千里之能;诸葛亮自幼时便四处求学,若说他会缩地之术,属下并不稀奇。”

    刘备脸色微沉,他几乎是下了死命令不让诸葛亮跑,结果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打脸了!

    “主公,这诸葛亮究竟是什么人,为何我等从未听说过?”法正突然出列问道,脸上充满了疑惑,“我等且不论此人究竟是否会什么仙法道术,他为何会让主公如此在意?”

    众大臣纷纷称是,他们很难得看见刘备露出如此不快的模样。都说帝王喜怒不形于色,刘备平日都是面无表情,一副让人琢磨不透的模样;如今因为一个人的逃跑让他慌乱成如此模样,可谓闻所未闻,或者说,法正作为刘备的谋主,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感。

    “他是孟获的谋士,此番来与我等谈判的,我看他见识过人,便想强留他,却不想他依旧逃了!”

    刘备顿了顿,忽然坐正,看着堂下诸人,一脸深意的问道:“你们觉得……可能是你们之中有人帮他逃跑了吗?”

    “我等不敢!”

    众人慌张下跪,深怕被一口飞来横锅给扣着了。就在刘备以为所有的事情都会以缩地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顶替的时候,一个穿着整齐的人忽然走了出来。

    “刘封,你可有什么话说?”

    正经的会议期间,刘备自然不能称呼刘封的昵称;只见刘封拱手大拜,说道:“主公,这诸葛亮我等皆不知其才能有何长处,为何如此在意?与之相较,属下更在意孟获求和一事!”

    诸人纷纷点头,尤其以法正最盛;一个庞统他就挺难受的了,再来个莫名其妙的诸葛亮,他可受不了,于是连忙应和。

    刘备无奈,只能将诸葛亮的事情放到一边,毕竟孟获才是蜀中大患。但接下来或许还要向孟获解释诸葛亮消失的事情……

    刘封这时又想起了诸葛亮之前给他留下的话,连忙说道:“主公,得孟获相助之后,我等理应与孙策结盟,若只知当年愤恨,不过被曹贼个个击破罢了……”

    于是朝堂上又变成了与孙策结盟与否的辩论,最终,因为庞统、法正等人深知其中利害,此事便如此定了下来。

    成功的将刘备从这个话题引开之后,一路遁逃的诸葛亮便再没有任何的阻碍;没有通缉画像,没有孟获的阻挠,诸葛亮一路畅通无阻,在经历了一个月的漂泊后,成功逃出永安——刘备对他的最后防线。

    诸葛亮走后,孟获自然问罪于刘备,但刘备手下能人甚多,把大马哈孟获哄的一愣一愣的。不过没了孟获的妨碍,刘备终于可以安心的整顿蜀中了。

    乘坐着刘封准备的船只,诸葛亮来到了益州与荆州的边境处;但船只却没有继续顺流而下的意思。

    船家背过头看着诸葛亮,说道:“先生,我必须快点回公子处,如今已是一个月没了消息,恐主公疑惑,接下来的路就看先生自己了!”

    诸葛亮点头道:“刘公子对某仁至义尽,在下自然不敢多求,只是先生此番回去务必警告公子,切莫横生事端,以免刀兵加身,死无葬身之地!”

    “在下明白了!”

    船夫别了诸葛亮,一路向西离去,忽然,诸葛亮大叫一声:“痛哉!来得匆忙,竟是忘了细软皆在孟获之处!如今这滔滔长江之上,如何寻得好心船家去长沙会见孙策?”

    茫茫长江尽是波涛滚滚,若投身下水不过自寻死路罢了;诸葛亮只痛恨自己失误,竟然让船家将自己放在了北岸,若是在南岸,自己一路乞讨,走都可以走到长沙去!

    无奈,诸葛亮只得顺江而下,希望能够在江陵寻得机会南下长沙会见孙策。

    三日之后,诸葛亮费尽周折,饥寒交迫的抵达了江陵城外三十里的草地中,见着东方不远处的江陵城,衣服早已破烂不堪的诸葛亮费劲了最后一丝力气向前踏了一步,终于累瘫了下来。

    倒地之前,他似乎听见一阵阵马蹄声穿过草地,便再没了任何的知觉。

    当他再度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宽阔的胡床之上,房内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自己身上破烂的衣裳也被换了个干净。他艰难的爬了起来,惊动了一旁一直服侍着的侍女。

    “先生醒过来了?”

    诸葛亮揉了揉太阳穴,迷迷糊糊的问道:“此地是何处?”

    “回先生的话,此地乃荆州府衙,乃州牧办公之所!”

    荆州府衙?莫不是荀罡的地盘?坏事坏事!若是让荀罡将自己给拿下了,孙刘联盟的事情只怕会毁于一旦了!

    “某在襄阳?”诸葛亮试探性的问道。

    “先生,主公已在旬月之前将荆州府衙搬到了江陵,故先生依旧在江陵。”

    如此倒还好了,若是回到了襄阳,那自己可不好逃跑了!

    “先生是想逃跑?”婢女忽然笑了笑,让诸葛亮暗叫一声不妙,忽见这女子体态潇洒,穿着富贵,哪似一般婢女?便连忙问道:“不知阁下是哪位夫人?孔明初来乍到不识礼数,还望夫人不要怪罪!”

    诸葛亮不傻,荀罡年幼丧母,这府衙中能够穿的如此富贵之人,必是荀罡妻女!

    女子暗惊一声,娇笑道:“不才荀袁氏。”

    “原来是大夫人,失敬失敬!”

    荀罡三个妻女之名在这天下可谓如雷贯耳,大夫人袁敏是四世三公之后袁逢的长孙女,二夫人吕玲绮乃是天下第一猛将吕布唯一的女儿,三夫人阴沐虽然没有多大名声,但最强的是——她乃荀罡的外甥女。

    近亲结婚,终究是难以被世俗所接受的,纵然有孝惠皇帝在前也无法掩盖其丑恶。但荀罡就是这么做了,也不知道是该令人称道还是该令人捏一把汗。

    诸葛亮接着说道:“既然大夫人在此,想必荀将军已然知道在下的到来。只是在下尚有要事在身,还望荀将军能够行个方便,借在下一艘小船,在下感激不尽!”

    “先生是去孙策处吧?”袁敏一语点破。

    诸葛亮没想到这么快就东窗事发了,正欲辩解,却不想袁敏反是娇笑道:“我家男君早已知晓先生意图,特备薄酒于亭中,还望先生能够赏脸前往,届时男君自会送还先生……”


………………………………

第三百三十七回 竹亭对

    诸葛亮从未感觉到春风如此的冷冽,好似自己的一切都被掌控在了别人的手中。此时正是建安十一年春,他本以为自己躬耕农亩,可以不谙世事,不曾想终于还是出山,为复兴汉室尽心尽力。

    他自比管仲乐毅,司马徽甚至将他比作张良、姜子牙,如今却做起了苏秦的活路来。不过诸葛亮并不觉得羞耻,苏秦又怎么的?掌六国相印,古今仅此一人而已,他还有什么不知足?

    虽然自己有千般才学,但只要后世能够将自己说成一个杰出的外交家、战略家即可。虽然被比作第二个苏秦让他有点不满,不过他却也不信会有第三个苏秦。

    但这几日似乎出现了一点偏差,他在刘备处并没有得到重金酬劳,故而伶仃漂泊,颇为凄惨,沦落至今,竟饿昏于江陵城外,说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如今倒好,落在了荀罡的手里,只怕不会那么容易逃出去了。

    诸葛亮犹记当年荀罡来襄阳之时,巧计赚的刘表扈从投降,又招贤纳士,名望大增,甚至一口气把司马徽学堂里除他以外所有的学子都给收揽了去,使得诸葛亮不得不重新回到隆中躬耕。

    诸葛亮并不恨他,就算他当年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叔父;诸葛亮不愿屈身于荀罡帐下的原因只有一个,那边是他看不见荀罡安汉兴刘的意愿。

    他是当今天子的义弟,却与天子渐行渐远,在曹操手下又不安分,恐早有自立之心。

    人类是最具有心机的动物,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心机,所以荀罡到底在想什么,就连诸葛亮也不懂。

    但现在或许是个好机会,荀罡邀请自己去院中竹亭对饮,说是要宴请自己;纵然饥肠辘辘,诸葛亮甚至恨不得把竹子都给啃了充饥,但他还是得探查一番荀罡的野心。

    袁敏将诸葛亮引入院中,只见此间楼墙淡雅如素,没有丝毫王公贵气,周遭只有简单的几名守卫,丝毫不像是州牧所在之处。或许是荀罡颇为自信,觉得荆州是不会有人对自己暗下杀手的。

    将诸葛亮带到此处后,袁敏便悄然告退,撤入后院;须臾,便见两女子缓缓行来,一人活泼,一人沉稳,正是阴沐与吕玲绮。

    “大姊,男君请那诸葛孔明商谈,究竟是为何事?”吕玲绮低声问道。

    阴沐笑嘻嘻的说道:“那还用问么?肯定是想把他招揽到手下呗!”

    袁敏看了看二人,并没有多做回答;荀罡的三个老婆里他是最聪明的,如何不懂自己丈夫的心思?招揽诸葛亮对于现在的荀罡而言虽有益处,却远不及将他放走的益处大。

    此话何意?荀罡自然是知道诸葛亮安汉兴刘的意思,更是明白他前番入蜀究竟做了些什么。如今曹操独大,凉州、幽州、并州等北方州郡的胡人并不安分,南方又有刘璋、士燮二人称帝扰乱民心。曹操看似四面楚歌,但却独占十三州中的五分之三,这些散兵游勇不过皮藓之痒罢了。

    但若是荀罡自立,加上刘备、孙策二人联盟,必将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而若是要将刘备孙策二人绑在一根弦上,只有诸葛亮才是最好的引子。

    这种事情荀罡的手下自然不好出面,而中国仅剩的不到一千万人口中,恰好诸葛亮又有这种意图。二人现在可谓一根弦上的蚂蚱,对对方好就是对自己好。

    袁敏浅笑了一声,暗赞自己丈夫聪颖过人,便悄然朝院中走去,吕玲绮二人不饶,紧紧地跟了上去。

    却说荀罡在院中的竹亭里设小宴宴请诸葛亮,等了半个时辰才见诸葛亮缓缓进入。荀罡微微一笑,起身道:“诸葛先生到来,在下不胜荣幸,请!”

    诸葛亮自然不敢怠慢,向荀罡行了一个大礼之后,便拱手入席。望着一桌的菜肴,诸葛亮早就馋虫乱窜,看花了眼睛,却不敢随意动箸,毕竟主人家还没说话呢。

    荀罡自然知道诸葛亮已经饿了好几日,只怕现在看啥都想啃上两口,为了不让诸葛亮失态,只能心中窃笑,却面无波澜的说道:“诸葛先生,请吧!”

    诸葛亮到底是文化人,不学李白的潇洒,就算快要饿死了也是颇有礼仪的吃着饭食。酒至半酣,诸葛亮终于感觉活了过来,似乎都有了说话的力气。

    “诸葛先生此番入蜀,可有甚收获?”

    见诸葛亮已经吃了个半饱,荀罡也不跟他打太极,直入正题。

    这两个人并非朋友,更非对手,只是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让他们被绑在了一起。诸葛亮自然明白这一点,向荀罡隐瞒这一切没有任何的意义,便一面吃着饭菜,一面说道:“此番虽不算大胜,但也助得刘备收服了孟获,将来攻取曹贼,倒多了三分胜算。”

    “诸葛先生果非常人,孤身进蜀竟一人游说两大诸侯,恐苏秦张仪犹不及也!”

    这不是荀罡的套话,他是发自内心的敬佩诸葛亮;且不说原本历史上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人残躯托起整个蜀汉的进程。如今又是一人游说两大诸侯,其中一个还是人精刘备,他怎能不敬?

    “荀将军过誉了,若我真有如此大才,倒不至于饿昏于江陵城下,为将军所擒了!”

    荀罡笑道:“哈哈哈!先生真爱讲笑,苏秦当年不也是个被家人遗弃的莽夫吗?他岂没有快要饿死的时候?先生今日苦楚,将来必有回报,来来来,你我满饮此杯!”

    荀罡揽客之道渐行成熟,诸葛亮不好推辞,只得复饮又饮;怎奈荀罡家酒烈,诸葛亮没有防备,又过了三杯,便彻头彻尾的醉了。

    本以为诸葛亮会失态不已,荀罡正准备看笑话,哪知道喝了酒的诸葛亮忽然来了劲,冲荀罡怒道:“荀罡,你可知罪?”

    荀罡愣了一愣,懵逼的回道:“我何罪之有?”

    “其一,与帝为盟,屈身投贼,为不忠也!其二,帝在京为难,汝在地清福,是不义也!其三,有心自立,无春秋之义,撺掇权政,是不信也!你说你何罪之有?”

    荀罡知道诸葛亮是喝醉了,但喝醉的人往往能够说出不敢说出来的真话;这三罪必然是诸葛亮的心声,但荀罡却并没有放在心上。什么春秋大义?相信那些大义的国家都亡了!什么安汉兴刘,这大汉还能扶起来不成?

    就算自己扳倒了曹操,就算自己打败了刘备孙策,那他那皇帝哥哥会不忌惮自己?会相信那简单的青烟盟约?不,不可能!皇帝都是多疑的,当你功高震主的时候,你便离死期不远了!

    这个时候,要么就是自己死,要么就是他那皇帝哥哥被自己赶下台,没有第三个选项。

    聪明如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他只不过是在给自己施压罢了!

    当然,他没有必要和诸葛亮解释的太多,只是静静的喝着桌上的酒,眼中冒出了不一样的精光。

    “荀罡,你还有何话说?”

    诸葛亮依旧在咆哮着,那羽扇纶巾的智者形象如今倒似一个市侩的酒徒。

    “诸葛先生说得是,在下知错,知错!”荀罡淡然的迎合着,脸上却没有任何的波澜。

    诸葛亮不依不饶道:“既然如此,你可知该如何做?”

    荀罡接道:“明日放先生江东去罢了!今后江陵大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