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翔霸三国 >

第53部分

翔霸三国-第53部分

小说: 翔霸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望了,张翔拿出了盔甲。

    却发现盔甲下边还有一样东西,是一个黄金打造的劲弩,这都是很符合救命灵符的风格,不过这个劲弩做工精巧,张翔也很喜欢。

    也算是小有收获,张翔就把这个小巧的劲弩带在了身边,可是张翔不会想到这个无意之举,未来会救了自己一命,张翔把救命灵符厚葬。

    张翔最近看到了太多的人在自己眼前死去,他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下场是如何,也许会伏尸荒野,也许也会像救命灵符一样被自己的对手厚葬,也有可能会寿终正寝。

    这些都说不准,但是张翔知道自己已经走上一条不归之路,除非踩下所有的对手,自己才能活下来,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不会让跟随自己的人失望。

    大军在山寨休整了几天,就继续出发了,最后经过兼程回到了幽州,张翔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也安心了,他知道在幽州就没有人会对自己动手了。

    涿郡的郡城跟张翔离开是没什么两样,还是那样的高大,可张翔已经不是当初的义军统领了,是大汉的雁门郡守,身份地位与涿郡郡守对等。

    涿郡官员自然要开门欢迎,张翔衣锦还乡很受百姓爱戴,不过张翔在欢迎的官员中没有看到邹靖的身影,一打听才知道邹靖不在郡城。

    既然邹靖不在,张翔也不好登门拜访,只是在涿郡小住了一晚,就离开了郡城,毕竟此地与涿县已经不远了,张翔的回乡之心更加强烈了。

    昨晚张翔收到了涿郡一众官员的款待,一直到了后半夜,在回乡的路上还有点精神不振,但是当翔飞军回到涿县的时候,张翔的不适一下子就消失了。

    看到了熟悉的人,熟悉的土地,熟悉的味道是那样的亲切,张翔可是从涿县出来的男儿,翔飞军中的老底子也都是涿县人,这到了家门口都有一些迫切。

    索性张翔就放了他们几天假,张翔看到不断离开的士卒,只有八百多人,张翔就知道大部分的涿县人都没有回来,张翔可以在外人面前当做是不在乎。

    但是回到了涿县自己的家乡,张翔不知道怎么面对那些死去士卒的家人,涿县因为甄缇离任,没有人管理,所以他们也不知道翔飞军回乡。

    要不是张翔先放了一批人回来,他们现在都不知道张翔回来了,很多人都涌了过来,看着长长的大军,涿县人的心中满是骄傲。

    不过该来的总会来,一个妇人跑到了军前拦住了大军,士卒前去驱赶被张翔呵斥了,这个士卒也很奇怪,以前他们都是这么干的。

    张翔来到妇人的面前,回头看着众将士,“涿县是我的老家,这里百姓都是我的亲人,现在我亲自下令,碰涿县一草一木军法处置。”

    妇人看着张翔,“药儿,我男人也加入了义军,我看到隔壁的二强都回来了,我男人呢?”这是张翔现在最不想听到的话,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妇人这一开头,很多死去士卒的家属也过来,纷纷向张翔要人,张翔不得已当场就给众人跪下了,张翔这个动作可把翔飞军的士卒给吓坏了。

    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让一直沉稳的将军会如此失态,张翔突然哽咽了,面对可怕的敌人张翔死去的士卒张翔都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因为他是一军的统帅,他要保持自己的威信,可是面对涿县的百姓,他就只是一个晚辈,面前的都有人都是他的长辈,很多人都是看着他长大的。

    张翔哭了,他不能骗他们,张翔这一跪不只吓坏了士卒,还吓坏了涿县的百姓,现在一片寂静,张翔说的话尤为明显,“我张翔对不起各位长辈,你们家人都死在了战场之上,真的对不起我无能不能把他们带回来。”

    从第一声哭泣声到众人大哭,张翔一直没有起身,涿县的百姓虽然很伤心,但他们并没有责怪张翔,他们的家人都是自愿参军的。

    百姓看着跪在地上的张翔也非常不忍,他们的眼中药儿又何尝不是亲人呢?这时候前任县令洪生走了出来,扶起了张翔,“药儿你是我们涿县的骄傲,这是我们涿县人最后一次看到你这个样子,老夫已经听说了你当上了郡守,你已经不是那个到处胡闹的小孩子了,你是我们涿县人希望,我们涿县人的未来也都要靠你,你就是涿县的靠山,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骑着大马威风凛凛的将军,而不是一个跪在地上哭的小儿。”

    张翔站了起来抹去了眼泪,其实这跟张翔原先预想的完全不一样,他想了很多自己回到涿县之后表现,要说什么话做什么姿态。

    但当真正回来的时候,张翔却一下子什么都忘了,看着乡亲眼泪就止不住的流,张翔缓解了一下心情,骑上了大马一挥手大军前进尽显威风。

    翔飞军驻扎在涿县的西城,毕竟并州就在西边,西城的大户也都没有反对,而且都巴不得大军驻扎西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他们比谁都明白。

    涿县的大户也都是慷慨解囊,不像张翔刚离开的时候一分钱都没出,张翔用他们的钱给死去的士卒发下了抚恤金,第二天张翔就看见涿县四处挂着白布。

    每条街道都能听到哭喊声,这些声音就像是针扎一样扎在了张翔的心头,从这一天开始张翔就再也没有离开家,他选择了逃避。

    不是乡亲们怪他,而是张翔过不了自己的那一关,这一天张翔没有处理任何事,把自己喝的酩酊大醉,阴婷也不知道如何劝阻。

    这时候杨旭也来到张家找张翔,他本来是想与张翔谈论招兵事宜的,杨旭看出来张翔在涿县很受爱戴,在这里所招募的士卒虽然不能说是最好的,但一定可以说是最忠心的。

    这样的士卒越多越好,乡党可不是嘴上说的,古代很多大将都把乡党当做自己最可以依靠的臂膀,可是杨旭看到张翔这个样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只能明天再说了,看着有些焦急的阴婷,“夫人让主公发泄发泄也好,明天主公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了,要不然他也不是我认识的主公了。”

    张翔是临近黄昏的时候醒的,知道杨旭来过之后,也觉得自己最近失态的过多了,他马上把杨旭请到身边,他知道杨旭找他一定有大事。

    杨旭又来了一趟张家看见张翔,“主公看来是醒了,我不得不提醒主公我们的才刚刚开始,偶尔的失态无伤大雅,但主公千万不要因为小事而消磨雄心。”

    在张翔面前也只有杨旭敢这么说,杨旭说的冷血张翔一点也不奇怪,“军师我知道了,这两天的确是我的失误,你上午找我应该有事吧!”

    张翔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在纠缠下去了,索性就跟杨旭认了错,当主公做到这个样子张翔也算是头一份,杨旭看到张翔的表态也很满意。

    杨旭:“我是来商议在涿县招兵的事的。”张翔可是没想到杨旭是来商议这个事的,毕竟现在翔飞军的人数可不少,在招兵下去好像有点不堪重负啊!

    那批陪葬品是很值钱,但那都是有数的,卖掉一件少一件,可是大军的胃口是无底洞,怎么填都填不满,“军师招兵的确很重要,但是我们的财政?”

    杨旭:“主公这个我知道,如果是在其他地方我也不同意招兵,但是在涿县不同,主公的乡党越多对我们的势力越有好处。”

    张翔想了想也明白了杨旭是什么意思,“但是军师经历了黄巾之战,涿县的很多男丁都加入义军了,就算我们想招也未必能招多少人?”

    杨旭随后也表达了他的意思,能招一个是一个,但是也提醒了张翔这次招兵支招涿县之人,其他地方的人一律不收,为了就是加重涿县人的优越感。

    一旦这种优越感一产生,他们的归属心就会自动向着张翔,这对张翔来说是百利无一害的,于是张翔就把招兵的事情吩咐了下去。

    因为时间仓促,所以招兵的地方很简便,张翔招兵的消息一放出去,很多人都来应征,不过张翔也说对了一点,涿县的确没有很多男丁了。

    很多应征的都是别县的人,最后这些人都败兴而归,招兵标准只有一条只要涿县的人,张翔这么做涿县的百姓都觉得高人一头,都非常支持张翔,虽然涿县的男丁并不多了,但都非常热情从四里八乡赶了过来。

第九十八章 离乡

    天才壹秒記住『笔下文学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招募的结果与张翔预想的差不多,经过了黄巾之乱,涿县已经没有多少男丁,翔飞军这次只招收了六百多人,而且新卒的能力也参差不齐。

    但是这些涿县新卒看着张翔的眼神与其他地方招收的新卒的眼神截然不同,那时一种信任,张翔不由跟他们亲近,这是以前张翔没有的感觉。

    这就是乡党的力量吧!不管能力如何,也不管张翔未来会怎么样,张翔都相信这些人最后会追随自己,怪不得项羽以江东八百子弟兵就可以打下江山。

    虽然项羽失败了,但是最后跟在他身边也只有江东子弟兵子弟兵不离不弃,张翔立马把军中最好的资源最好的位置都给了这些新卒。

    不是张翔偏心,而是这些新卒的确值得,解决了招募之事,张翔就开始着手县令之事了,毛鶭已经把县令的职位交托给了繁和。

    繁和以前就是粗人,他也不懂得处理政事,所以不免手忙脚乱的,张翔前几天都在忙于招募之事,所以一时间也得不出空来帮他。

    招募之事一结束,张翔就把杭同暂时派给了繁和,他一上手事情就好办了许多,也许杭同在翔飞军中能力不显,但他在处理一县事物上可是能手,毕竟熟能生巧吗?

    杭同历经了几任县令,什么样的县令他都见过,什么难搞的问题他都遇到过,涿县这些小事对他来说可是小菜一碟,而且涿县的百姓都知道繁和是张翔的人。

    就更加不会找繁和府麻烦,反而热心的帮忙,在其他县都是县令管制百姓,不过在涿县看来这种现状要反过来了,张翔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过目前张翔还没有看到这种事的弊端,前县令洪生也站出来帮忙了,张翔不管洪生有没有私心,就从他对张翔说的那些话,张翔就很信任他。

    涿县很快的走上了正轨,积压的政务也被解决了,张翔也在考虑离开了,毕竟张翔去雁门上任的时间已经一拖再拖了,在拖下去朝廷也要追究了。

    毕竟张翔的大军一直悬置在外,对地方也有不好的影响,但是在走之前张翔还要打听一下并州雁门的情况,涿郡和雁门郡之间只有一个代郡隔。

    想必在涿县之中会有熟悉雁门情况的人存在,果不其然在涿县的确有很多熟悉雁门情况的人,他们大多都是跑商的伙计,因为受伤或年迈在会回到涿县。

    雁门郡的情况的确不好,就算是一些经常跑商的商队也不敢进入,自从皇甫节离任之后,朝廷虽然新派了一个郡守,但是这个郡守也是个无能之辈。

    压根就不敢去雁门面对胡人,也可以说他只不过是有名无实,只是来镀金的,所以雁门郡的百姓常年都生存在无人管理的环境中。

    初始的几年皇甫节的一些旧吏还插几下手,但随着胡人不断的袭扰,这些人也都没了心气,就算他们想卫国效命,但是还是要先填饱肚子再说啊!

    以前有皇甫节他们还能按时领响,皇甫节一离开他们的苦日子就来了,这些人就是皇甫嵩在张翔离开洛阳时说的那些旧部,这么多年过去了。

    张翔都不知道他们之中有几个人能活下来,就算活了下来想必现在也都是老头子了吧!张翔当时还很高兴,现在想明白了也未必会起到什么作用。

    随着这些旧吏的撒手不管,百姓就过的更苦不堪言了,虽然得到了自由,却失去了安全,什么事都是自己做主,什么苦难也都是自己承受的。

    雁门郡可以说自治了很久,不过只是有个大汉的名头罢了,自古以来穷山恶水出刁民,雁门的百姓长期处在苦难之中,所以极其排外。

    尤其是不喜欢朝廷的人,他们觉得所有的苦难都是朝廷带来的,要不是雁门处于边疆,雁门的百姓早就跟着张角的黄巾道反了。

    这些还不是最困难的,毕竟张翔有大军护卫,最坏也就是镇压而已,但是雁门群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穷,穷的府库里一点钱都没有。

    也就是说张翔还得自己掏腰包,张翔远打算税收方面还能得到点钱,可是雁门的百姓连锅都快接不开了,哪还有钱纳税啊!

    再说雁门郡的很多年轻人就没听过纳税这一说,他们奉行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想从他们口袋里掏出一分钱都难,这一点到是跟张翔自己很像。

    不打听不知道,这一打听吓一跳啊!张翔已经把雁门郡想的很恶劣,但是现在看来还是自己低估了雁门的环境,张翔的前程堪忧了。

    自己选的骨头就是再硬也要啃下去,哪怕是崩了门牙也要往肚子里咽,雁门郡这一边角的确是张翔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这块骨头真的这么好啃也轮不到张翔了,张翔为了自己到了雁门以后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知道就请了一些熟悉雁门的情况的商队老伙计。

    这些老伙计大多都是有妻有子的,所以张翔索性一股脑都接收了起来,安置在军中,张翔看雁门的事情了解也差不多了,也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次日翔飞军启程,涿县的百姓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远行一样依依送别,虽然涿郡雁门郡只有一郡之隔,但是对于涿县的百姓来说却是非常遥远。

    他们把这一次送别当成了最后一次别离,张翔回头看了一下涿县的城墙,突然有感而发下马,对着涿县的百姓跪下大喊道,“乡亲们请允许我最后一次失态,我要离开涿县了,这一次离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张翔永远也不会忘了我是涿县的药儿,你们都是最亲的亲人,请允许我给诸位长辈磕个头吧!”

    咣咣咣几个响头下去,张翔的额头流下了血迹起身离开了,没有一丝犹豫,张翔只听到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