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我作主 >

第603部分

三国之蜀汉我作主-第603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作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寇封笑道。

“多谢陛下。”

众多商人们确实是需要一点时间考虑,虽然利益让人眼红,但是商人们的习性,还是比较谨慎的。

见寇封如此说,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好,等一下,就由大司农糜竺与你们交接。孤就先走一步了。”寇封起身道,随即,寇封又对李恢道:“李先生随孤来。”

“诺。”李恢闻言心中大喜,应诺了一声,立刻跟上。

这让众多的商人都眼红无比,因为他们知道,李恢已经走上了仕途了,而且有天子寇封亲自带路,前方一片平坦啊。

“恭送陛下。”心中无比妒忌,但是商人们还是优先恭送了寇封。

在众商人们的恭送下,寇封领着李恢走了出去。

很快,寇封就坐上了辇车,往楚王宫返回。辇车上,寇封满心的笑意。一直以来,寇封都有心开拓东南,但却有心无力,毕竟北方曹操尚存啊。

如今借了商人们的势力,往南方开拓。从而传播文化,开拓道路。寇封相信几十年后,东南亚就会成为楚国的后花园了。

今天不仅收下了七十余个商人,总计七万余金。解决了财政上的小麻烦,再派遣了商人大部队,对于东南亚的开拓。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寇封的心情自然是很好的。

至于带上李恢的原因,寇封是不想埋没了人才。一个蜀汉历史上的重臣,就这样埋没了,太可惜了。

另外,寇封也打算为诸葛亮添置一个副手。

毕竟,以前寇封让诸葛亮镇守在南方的时候,也没预料到局势居然发展的如此迅速。都能引领商人们大规模的进入东南亚了。

诸葛亮本人的压力肯定是倍增。所以,为诸葛亮添置一个副手也是非常实在的。

很快,寇封的辇车就进入了王宫内了。后方,乘车跟随的李恢心中很是激动,这就是楚国的核心了。

进入王宫后不久,一行人就到达了一处偏殿。寇封领着李恢走了进去。寇封径直往御座上坐下。

“先生可能猜出孤的意图?”

跪坐下来后,寇封笑着问道。

“开拓财路,繁荣楚国。”李恢抱拳说道。

“开拓财路,繁荣楚国。”寇封听了之后,不自觉的点了点头,李恢能够看明白这一点,就足见其才了,不过,也太小看了他了。

“这只是其一,最重要的,孤是想开发东南。为后世兴兵征服东南做准备。”寇封眼中目光一闪,一字一句道。

李恢立刻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寇封。

原来不管是扶持南方十国,还是做出决策,让商人们涌入东南都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目的,居然是鲸吞东南。

不过,随即李恢就觉得热血沸腾了。以前,没人能够了解到南方是多么的广袤,只以为是穷山恶水。

但是寇封的那一副地图,却是清楚的告诉了他们。东南的广袤不比九州小。若是能够开发征服出来。

那就是千古功业啊。

李恢热血沸腾。

第945章 曹操的狂喜

“陛下放心,若是陛下许以南方重任交予臣,臣必定不负陛下所望。”

李恢也机灵,立刻拜倒在地,说道。

“南方重任,孤已经交给了一个人了。你就算是过去,也只是辅佐那人。不过,孤也可以告诉你,那人很有才能,在南方只是历练,真正的担子还是要交在你的身上。”寇封笑着说道。

当李恢听到南方已经有人之后,心中不由有些失望。不过,李恢的心性也是很沉稳的,很快就收起了希望。

他知道,自己刚刚作为楚臣,肯定也不能一步登天的。

因此,当李恢听了寇封的后半段,说是那人是大才,只是在南方历练镀金的。以后,在南方还是以他为主。

李恢也没有显得多兴奋,很平静。

“好。”寇封见到不由点了点头,暗赞了一声。

南方看似平稳,但也是非常险恶的。十国看似臣服,但也各怀鬼胎,其余部落,土著,可以说是穷山恶水又多复杂。

若一个人心性不稳,恐怕还不能胜任。

李恢今日所表现的,已经让寇封脱离出了旧的历史印象,而是实实在在的看到了一个人才。

在诸葛亮之后,足以接替南方重任的大才。

也是直到这一刻,寇封才真正的对南方安心了下来。诸葛亮,李恢,再加上大批量的商人。汉人开发东南亚的历史,就从他楚天子开始。

随即,寇封与李恢再说了一些话。而后,亲自领着李恢到达司徒蒋琬的官邸,让蒋琬拟定了公文,封李恢作为诸葛亮的长史。

与诸葛亮一起坐镇南中。

如此,只等印信,官服等物铸造好后,李恢就能出成都,往南方去了。

三日后,寇封下达了诏书,在南州与南方十国主要的通道上都设置关卡,税收为十分之二。百分之一千的利益。

只抽取十分之二的关税,已经是非常便宜了。再加上,楚国的军队随时待命,为商人们保驾护航。

楚国的这一策略出来后,基本上没有受到抵制。从楚国各地来的大商人们,都非常热情,七十余商人,有六七成愿意组建商队,向南开拓。

别看人数只在六七成,但已经是极为惊人的力量了。毕竟每个大商人都有很强悍的商队,三四十个商人进行这场买卖,毕竟带动了数千人进入南方。

当他们满载而归后,就会有更多人进入南方。当真正南方贸易达到鼎盛的时候,没准多达数十万。

那些人可能会在南方定居,繁衍。楚国的文化输出了,也赚回来了金子。

可以说,寇封向南侵略的蓝图建立好了。接下来,要全力应对北方了。

兴霸元年,冬。

楚国最高的权力者,寇封下达了在这个期限,作为进入北方的时期。在寇封的高压下,整个楚国的国家机器在全力运转。

一柄柄的楚刀被生产出来,为楚国的军队全面替换武器。一柄柄的连弩被生产出来,作为备用兵器。

一件件的甲胄生产出来,作为八千破军的防具。

都在为兴霸元年,冬这个进攻的季节做准备。

楚国在全力运转,北方的马腾,韩遂,曹操三方也没有空闲,马腾,韩遂在曹操的帮助下,迅速的稳定内部。

选拔官吏,设置军屯。国家都迅速的稳定了下来。

而曹操除了稳定马腾,韩遂的内部以外,他还再一次发布了求贤令,招募了一大批的寒门人才,进行国家的建设。

除了内政建设以外,曹操还下令加紧建造魏刀,一定要装备全军。为对抗楚军做全面的准备。

除了魏刀以外,还有各种甲胄。另外与马腾,韩遂合作,从西凉购入上等的西凉战马,再次建造出了大量的骑兵。

整个国家机器,也在全速运转,一点也不比南方的楚国慢。

在这种全力运转中,曹操作为魏公,所付出的精力是海量的。因为魏国不比楚国,楚国是寇封一手建立的,而且其中没有太多的用到大豪强,大士族的力量。

寇封本人在楚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尊崇。因此,他的意志力在楚国是畅通无阻的。而曹操不同,他在建立起魏国的途中,借助了很多大士族,大豪强的力量。

所以,很多方面都会对大豪强,大士族的利益不敢妄动,缩手缩脚。曹操得紧盯着。因此,所付出的精力是海量的。

这一日,傍晚,魏公府内的书房内。

曹操处理完了所有公务后,身体很疲累,刚打算起身回去。却见陈群忽然从外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卷竹简。

“明公,楚国来的情报。”

走入书房后,陈群迅速的说了一声,而后拿着竹简递给了曹操。

“喔?”曹操闻言振奋了一下精神,从陈群的手中接过竹简。曹操对于楚国的消息非常的重视,在楚国布置了大量的探子。

事情不管大小,都要禀报给陈群,而后由陈群删选,事情比较大,或严重的,都交给曹操。因此,曹操知道这竹简里边所记载的一定不是小事。

即使是心中有了准备,但是当曹操打开竹简后,看到里边记录了寇封在楚国变卖楚书的建造技术以筹措资金,以及发布大规模的商人往南方开拓的时候。

曹操仍然觉得心神震动。

因为曹操从这简单的消息中,得到了大量有利的情报。

其一,就是很强大的楚国,仍然缺钱。也就可以得出结论,楚国的开支同样庞大。所以,不得不出售楚书的建造技术以筹措资金。

其二,就是楚国在发展商业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往南开拓?曹操对于更南方那边的局势并不了解,但是他深深的清楚寇封绝对不是那种无故放矢的人。

既然已经引导了大批商人南下,也就意味着南方有巨大的利益。

以上消息都证实了楚国正在大规模的建设繁荣,大规模的锻造军备。继而,战争也就不远了。

曹操的目光微微闪动,心中凝重异常。楚国啊,曹操当初也小看了楚国,以为派遣曹仁就足以干掉寇封了。

但是寇封请了庞统出山,以火牛阵消灭了庞统。这是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曹操亲自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本以为能把刘备,寇封,孙权一锅端了。但结果,却被刘备,孙权给反端了。

第三次,孙权与刘备合力与寇封征战,结果寇封先杀刘备于荆州,后与孙权夺江东,而后更是出兵北上消灭了曹操盘踞在扬州的势力。

这中间,曹操也出了大把力气,名将李典,臧霸等等,但都被寇封消灭了。

第四次,寇封派遣大军夺取蜀中,曹操派遣了满宠往蜀中给刘璋以制造魏刀的工艺,打算给楚国造成麻烦。

结果寇封仍然在短时间内夺取了蜀中,并且稳定了下来。满宠则自今都下落不明。

一次次的失败,让曹操开始无比慎重的对待楚国了。而今,要发生战争了。

但是这只是让曹操心中震动的原因之一,而且还不是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上边的一个消息。

寇封以贩卖楚书的技术,筹措资金。

曹操不知道寇封怎么想的。但是他觉得这一招是大失败。曹操畏惧的不是楚国强大的战力,也不是楚刀的锋利。

因为当下,魏国的战斗力仍然强大。而魏刀也可以媲美楚刀。不仅如此,秦国,凉国的力量也都在依附魏国。

三方联盟,在战斗力上绝对要超过楚国。

所以,曹操并不畏惧楚国。曹操所畏惧的,其一是寇封的年轻,相比于他寇封要太年轻了。其二,就是楚书了。

楚书都在楚国南方流传,都是寇封亲自出资建造,进行流传的。这个办法好啊,杜绝了魏国的模仿。

有了那样的楚书,楚国的人才培养上,要比魏国强上十倍。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是十年,二十年后,就能看出来了。

这才是曹操真正畏惧,也是楚国唯一占据上风的两样东西。

而如今寇封居然大规模的贩卖楚书的技术,就肯定会泄露。魏国极有可能得到,不是极有可能,一定能得到。

寇封这么做,就是断自己一臂啊。从此,楚国的优势只剩下了寇封年轻了。相比于楚书的力量。

寇封年轻这一点,就容易解决的多了。

比如说,寇封常常领兵在外。在曹操死前,干掉寇封。这样一来,双方都会到达起跑线上,都是看后代争雄了。

难得寇封自己出了一个昏招,为了钱财,而放弃技术。这才是曹操心神震动,并且难以自己的原因啊。

“去通知马腾,韩遂,告诉他们,寇封的军队在今年冬天,可能就要出动了。让他们小心一些。另外,立刻派遣奸细进入楚国,孤要楚书的锻造工艺。”

一阵狂喜后,曹操稳定了一下心神,冷静的下令道。

“诺。”陈群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做事了。

“只要得到了楚书的制造技术,就算是战争持续二十年。至少是我死了,我的儿子继位,也不怕。以我留下的魏国的基业来说,只要不是无能之辈。就能够稳定住局势。当然,若是能在疆场上,杀死寇封,那就更完美了。”

陈群走下去后,曹操的心中又起波澜,忍不住心中狂喜。

第946章 探子在行动

扬州,江淮地区,舒城。

扬州,江淮地区就是寇封占据的扬州的上半部分,与江东只一江之隔。目前黄忠所部镇守寿春,负责都督整个江淮的军事。

舒城,是江淮地区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城。

但是就这么一个小城,却出了一个家累数千金的大商人。这个商人姓卢名群,年轻的时候在各地倒腾货物,几十年后的今日,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可以说是整个家族中第一个富裕起来的,放在后世就是所谓的富一代,非常的精明。

在数月以前,寇封召集商人往成都的那盛会之中,卢群也在其中,并且是那大部分参加了南方大开发的商人之一。

精明的卢群从寇封对待商人的态度上感觉到了一种少有的尊重,也因此感受到了寇封的决心,至于楚国的军队能不能搞定南方的那批人土著。

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所以,卢群出面在舒城以及附近一些城池组织了一批小商人,加上护卫等等,大约三五百人。

卢群派遣了长子直接参与其中,领着商队从舒城出发,而后经过成都,往南州而去。舒城,一座较大的府邸后院内。

卢群跪坐在地上,享受着日光浴的洗礼。估摸着由长子所率领的商队,在这个时候也应该出了南中了。

“金子,宝石,未经商人踏足过的土地,再加上强大楚国的军事力量支持。这一次,当能满宅而归。”

阳光的洗礼下,卢群舒适的眯起了眼睛,憧憬着。

“老爷,陈学在外求见。”

就在这个时候,家奴从外走了进来,报告道。

“陈学?”卢群先是讶异了一下,然后才慢慢的想起了是什么人。商人的记忆力都很出色的,但也要处在什么地位。以如今卢群的地位,要慢慢才能想起一个小人物,已经是不错了。

所谓陈学也是一个商人,不过连小商人都算不上。他是卖布匹的,守着城中的一家店铺过活。

不过,因为生意上的往来,与卢群见过几面。平时,似乎也比较低调。

“请到大厅内坐下吧,好好招呼。”

卢群心中思索了片刻后,说道。虽然对方实在是小人物,但是毕竟也有生意往来,对待生意上的伙伴,卢群是非常尊重的。

“诺。”家奴应诺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家奴走后不久,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