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鸿鹄高飞 >

第10部分

三国之鸿鹄高飞-第10部分

小说: 三国之鸿鹄高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婚事都应当尽早完成,这是范家和郭家达成联合的证明。

    中平三年七月十八,婚礼浩浩荡荡的举行。赵欣改名为郭欣,以郭翼义女的身份出嫁。

    范家是商贾,士绅阶层不太和他们来往。但这是郭翼嫁女,凭着他的名头,真定县的士绅还是都给了面子,范家摆了十几桌,盛况空前。

    嫌人少?那是只有各家主子才能上桌,就连夫人们都是没资格参加的。这次已经是把真定县有头有脸的人全部请到了。

    所谓的婚礼,就是把契约公告天下,让全社会一起来见证契约的执行。

    郭家、范家,就在整个真定县的上层面前成为亲家,成为利益共同体。

    婚礼结束,汉代还未有闹洞房的陋习,省去了不少功夫。

    郭翼完成自己的职责,回家。

    “等等,去一趟城北。”

    马车在颜华家门口停下,郭翼敲敲门,把一份喜糖放在门口,上车,离开。

    元氏县,国相府。

    王国相把一封帛书丢在桌子上,上面盖着真定县的官印。“李县令又来信了,要举荐郭翼为孝廉。”

    主簿拿过帛书看完,叹息道:“此事只怕难以阻挡。郭翼素有美名,又仪表堂堂,文治武功面面俱到,说不定朝廷中已经有人在准备出手了。”

    天下将乱,这是脑子清醒的人都看得出来的。除非再来一个光武帝,否则汉代基本是要完蛋了。这朝廷,已经失去民心了。要逐鹿中原,那就需要人才。郭翼毫无疑问展现出了足够的能力,这样的人才必然要招募到麾下的。

    “你错了。”王国相讥讽道:“你没有识人之能啊。朝中不会有人找他,这个郭翼,不是贤臣、名将之选。”

    主簿顺着马屁就拍,“小的愚钝,望大人指点迷津。”

    “他是诸侯、霸王之选!”王国相的手在抖,他意识到,必须想办法遏制住郭翼的崛起。自己与他有间隙,一旦他得势,那自己的命运就未可知了。倒执太阿的事情决不能干。

    “此人有勇有谋,治军有方。不愿居于人下,又能以礼待人。这才多长时间?就从一个乡野小儿变成常山名士。不能让他继续得势了。”

    主簿点点头,问道:“那这举孝廉的表文该如何?”

    “暂且搁置。常山国这么大,还找不出其他孝廉来了?”

    主簿道:“只怕李县令不会就此放弃。”

    王国相冷笑,不屑道:“那他也要等到明年才行。”顿了顿,又说:“李县令上任伊始,治下就有贞妇出现。剿灭张雷公,解围元氏县,把黄巾贼赶回太行山。可谓是文治武功样样精通。该升官了。”

    主簿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大人英明!”

    七月下旬,各地开始准备收获了。由于击退了黄巾贼,有不少流民涌入了常山国。郭翼向李县令提议,安排这些流民帮忙做工,记工分,凭工分换取食物。

    这一提议收到了极佳的效果。这些无家可归,无事可做的流民本来是治安的大隐患。如今却成了廉价劳动力!统一的管理也将流民变为黄巾贼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一举多得。

    今年真定县的收成还算不错,保证税收之外,各家都有不少盈余。李县令自然喜笑颜开,这都是他的功绩,只要打点得当,升官发财近在眼前。

    天下太平,实在是轻松愉悦。郭翼每天读书习武,研究美食,这是穿越来之后最惬意的时光。

    是夜,郭翼正在王家房里玩一龙二凤的游戏,王县令死后他就更加放得开了,他是唯一能出入这栋房子的男人。只要想到门口立着贞节牌坊,就让他兴奋不已。

    “郭大人!县令有请!”

    听到喊门的声音,赵柔吓出一身冷汗。郭翼还在隔壁王家呢。这大半夜的,县令怎么会突然传唤郭翼?

    急忙拉扯床头的一根红绳。红绳的另一头系着一个铃铛,悬挂在王家院子里。在晚上,铃铛的声音格外清脆。官吏不由得朝王家张望,发现里面人影憧憧,传来略显嘈杂的人声,仔细听,似乎有男人的咒骂。

    官吏抬起头,看了一眼贞节牌坊,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回到郭翼家门口,继续敲门。“郭大人,县令有请。”

    “来了。”郭翼打开门,衣冠楚楚。官吏的鼻子动了动,嗅到了胭脂和**的气味,郭翼的脖子上还有未能擦干净的唇印。

    “县令找我有什么事?”

    “赵县尉运粮往雒阳的路上,被黄巾贼包围了。”

    “什么?!”

    一路火急火燎的赶到县令府上,赵大、主簿等人已经在等着了。

    赵大见他这副模样,不由得调侃,“看来是打搅了郭大人的美梦啊。夫人不会责备我等吧?”

    郭翼一愣,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脖子,发现了唇印。赶紧干笑几声,歉意道:“来得太急,还望见谅。”

    “好了,说正事吧。”李县令指了指眼前的地图,赵云的车队是在赵国和中山国的边界地带被围堵的,根据传令兵的描述,黄巾贼有上万人,黑压压的看不到头,赵云只有固守。

    郭翼拿过一块毛巾,把脸和脖子清理干净,问:“那个传令兵呢?”

    “他身受重伤,死了。”

    李县令道:“我决定由你带兵前去支援。但县内的防务也不能放下,我只能给你三百人马。”

    郭翼斩钉截铁,“我要一百骑兵,星夜驰援。”

    “本县战马少,若是损失了,以本县的财政,只怕难以补充。”

    计较这个?公粮运不到朝廷的粮仓,那你就等死吧!郭翼道:“若是折损,我按价赔偿即可。”

    李县令点点头,“好。你立刻出发!”

    很快军队就集结完毕,在这些人当中郭翼看到了几张熟面孔,他们见到郭翼也格外兴奋。这支骑兵队之前是赵云统率的,训练有素,军纪严明。

    “出发!”

    到城门口,有一骑拦住去路,是颜华。

    “我要去救他。”
………………………………

第二十一章 围困

    思虑再三,郭翼还是答应带上她。就算他不同意,她也可以跟在队伍后面。骑兵队一路疾行,从真定县到达赵国有二百多里的路程,小半天就能赶到。

    抵达地图所指的地方时,天蒙蒙亮。前方是一处山谷树林中有不少黄巾贼的旗帜。山上不比县城,地势很复杂,不可冒进。

    颜华却急不可耐,想要立刻进攻去援救。

    关心则乱,郭翼能理解她的心情。如果是自己的心上人被困,也很难冷静。但他绝不会出兵,他不会拿自己的士兵性命开玩笑,作为主将必须负起责任!

    “我们是骑兵,在山上很难起效,必须引蛇出洞。”

    郭翼观察了很久,对方至少上万,一百骑兵冲进去就是送。可要怎么做才能把黄巾贼引出山林呢?

    “骂阵!”十夫长自告奋勇道:“小的愿意出阵!”

    这个套路历史上每次打仗都会有,试一试也无妨,“好,你要骂的接地气点,他们是文盲,听不懂之乎者也。”

    “明白。”

    “长官,远处有一队步兵来了。”

    郭翼极目远眺,邪眼就像是望远镜。部队是自己人,领头的是范新!

    二百弓箭手,三百剑兵,三百枪兵。

    两军汇合,范新将指挥权交给郭翼,道:“小生粗读兵书,或许有些计策,可助大人一臂之力。”

    “这些兵你从哪弄来的?”这支军队训练有素,自己遣散的那些兵居然都在。

    范新道:“小生说你征讨黄巾贼去了,大人的旧部就都来了。小生自己也招募了一些。”

    “多谢。”郭翼谢过他,有了这支部队,情况就要好多了。

    范新凑到他耳边,悄声说:“大人,忠诚的旧部不可弃,他们是核心骨干。”

    这个郭翼没有意识到,他对“忠诚”二字毫无感觉,也不在乎什么荣誉。想来与现代的雇佣制度有关系,自由惯了,就不会归属任何人。以后是要培养一批老部下了,孙策不就是靠孙坚旧部发家么?

    把作战计划跟范新说了一下,想听听他的意见。

    范新略一思索,问道:“大人射术如何?”

    “例无虚发。”这点自信郭翼还是有的,邪眼可以锁定目标,只要弓箭射程够,必然百发百中。

    “如此。骂战之时,若是看到敌方主将,大人便将他一箭射杀,再由骑兵队冲突敌阵,此战可胜!”

    议定计策,郭翼取了一张五石强弓,有效射程二百多米,足够了!

    敲锣打鼓,战旗高举。黄巾贼集结了几千人部队出现在山口,这些土匪吃的比农民好,至少不会挨饿,身体也比较健康。手里的武器基本上是锄头镰刀,少数精锐配备了刀剑,枪矛。

    十夫长在骑着马在阵前叫骂,“狗贼,叫你们大王出来答话!”

    “大王说了,让你回家吃屎去!”

    几番叫骂,对方并不应战。

    范新果断道:“大人,此计不成,进攻吧!”

    郭翼立刻传令,“弓箭手准备!放箭!”

    两轮箭雨落下,黄巾贼的阵型立刻混乱不堪,四散逃亡山中。

    “骑兵队!随我冲锋!”

    郭翼身先士卒带队冲杀到敌阵,轻而易举的突破防线,在敌阵中大开杀戒。范新指挥着步兵队伍,紧随其后进行清场。

    黄巾贼见难以抵挡,立刻往山中逃窜。丛林密布的山野并不适合骑兵行动,郭翼也不敢贸然追击,只是顺着官道寻找赵云。

    “他在那!”颜华指着前方一面旗帜,有一个略显残破的营地在驻扎。

    “郭翼!”营地内也冲出一支十几人的小队,带头的正是赵云!

    两人阵前相见,一时间竟无语凝噎。

    从兄弟相称到互不往来,短短半年间两人经历了许多。如今赵云受困,郭翼来援,多余的话不必再谈。

    “冲啊!!!”

    漫山遍野响起黄巾贼的叫喊声,只见看不到头的人潮向山谷冲来。

    郭翼等人在山谷中,地势极为不利。立刻组织好阵型,架起盾牌掩护,弓箭手放箭阻挡。

    这一战从正午打到日落,双方都是筋疲力尽,才各自收兵。

    “轰隆!”几块巨石封住了山路,想要出去就得绕山。但四周的山坡上都是黄巾贼的旗帜,他们人数众多,占据地利,想要攻克难度很高。

    范新建议道:“先驻守此地,待贼子疲惫之时出击。”

    “姑且只能这样了。”郭翼组织人员安营扎寨。虽暂时被困,但黄巾贼缺乏指挥,过不了两天应该就会撑不住。

    赵云还残余一百人的队伍,郭翼还剩八百人,数量极为不利,但装备精良,训练度好,防守几天不成问题。

    “还有半月,若是不把公粮送到雒阳的粮仓,朝廷怪罪下来,我等都要遭殃。”赵云有些焦急,被围困了两天,虽然拼死保住了粮草周全,可兵卒却死了一百多人。

    “别慌,我们固守一两天即可突围。”

    话虽这么说,但郭翼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黄巾贼这次的表现太异常了。这次突破进来与赵云汇合,更像是对方故意如此,为的是把他也一并困住。

    入夜,吃饭之后军士就各自休息。

    郭翼在山谷间漫步,想要通过耳朵来判断黄巾贼的具体位置,看看能不能找机会来一次斩首行动。可这密林之中杂音太多,躁的他耳膜生疼,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

    正欲回帐篷,却见一道黑影急速闪如营地,一转眼便消失不见。

    “刺客?”

    郭翼立刻找好掩护,侧耳倾听营地内的情况。片刻之后,颜华的声音响起,“狗贼,受死!”

    只听到几个回合的交锋声,黑影一闪而过,遁入密林。颜华正欲追击,却不料两道箭矢射来,她已无处躲避。

    “穷寇莫追。”郭翼抓住箭矢,护着她躲到帐篷后。“对方实力如何?”

    “十个回合就能斩杀。但她的身法太快,我居然追不上!”

    颜华对自己的武艺有绝对的自信,剑法、枪法、拳法都是一绝,在这军阵之中,也只有师出同门的赵云和鬼神之体的郭翼比她要强。如今居然在这山沟沟里遇到一个身法迅如闪电的人,如何不让她兴奋?

    论好战程度,赵云与郭翼都比不上她。这个女人动起手来,比谁都狠!赵云通常只会做到杀伤,一般不致命。郭翼则是干净利落,让对方死个痛快。颜华则是不吝啬在同一个人身上造成足以杀死数十人的创伤。

    敌人的痛苦挣扎,是她最大的乐趣!
………………………………

第二十二章 妙计

    郭翼道:“回帐篷休息吧。没有命令,不准出击!”

    “谢谢你救了我。”

    “应该的。”郭翼看着手里的箭矢,做工精良,采用硬木做杆,用精铁做镞。显然对方是个狙击高手。若不是郭翼出手,颜华方才已经无处可躲。

    将刺客的事情说了,除了加强巡逻之外,由郭翼将营地监控起来。戒备了一夜,没有什么情况。翌日想要突围,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黄巾贼就围着他们,断断续续的射箭骚扰,尽管命中率很低,但也逼得郭翼只能让士兵躲起来,并安排弓箭手狙杀那些站位差的贼子,双方就这么耗着。

    赵云无奈道:“他们难道想活活困死我们?”

    “大概是吧。”郭翼倒是不担心粮草的问题,大不了把公粮也给吃了。问题在于,被围困在一个山野里,军心是最难收拾的。

    三人召开了一个小型军士会议。为啥是三人?因为颜华就会杀人,对战术一窍不通!

    三人都明确一点:不缺粮食!但急需稳定军心。

    范新道:“要不给他们找点乐子?造骰子还是很简单的。”

    郭翼没好气道:“赌博?别到时候打起来。”

    赵云道:“要不就加强训练,让他们忙活起来。”

    人的想法都是越清闲越多,忙不过来自然就清净了。这也是个办法,但最多坚持几天。他们之前太乐观了,照现在黄巾贼的表现来看,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