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鸿鹄高飞 >

第58部分

三国之鸿鹄高飞-第58部分

小说: 三国之鸿鹄高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柔依然坚持,“欣儿也回老家,我回去可以帮她照料一下孩子。”

    范新出于孩子健康的考虑,决定让郭欣带着孩子回真定县。在汉末,北方开发程度高,各种设施都很齐全,且气候宜人。南方地区不仅开发程度低,而且气候恶劣,不宜居住。

    不少北方人畏惧南方的“瘴气”不是没有理由的。汉末中国的气候与现代中国的气候差别很大,在华中地区都能看到野生大象之类。

    “你放心,我可是比庞德还要厉害。”赵柔握紧拳头,示意自己力量不差。

    颜华开口道:“子龙也在真定县,安全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家里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没人处理可不行。”

    赵柔笑着说:“我都教给杨玉了,也编撰了《家训》可以给她们学。”顿了顿,又说:“卢贞静会医术,让她跟我回去。卢氏带着孩子,也跟我一起回去。其他人就留下来照顾你吧。”

    郭翼见她执意如此,也只好答应。以赵柔的的能力,再加上有赵云在的话,保证安全应当不成问题。想了想,说:“张玉兰、零零也跟你回去。老家的事情你说了算,只管驱策她们。”

    末了又凑到她耳边说:“卢贞静、张玉兰母女两有二心,她们若是不服管教,或是有叛变之举,你直接杀掉了事。你若下不了手就让零零来做。”

    赵柔暗暗的点头,把这件事情记下来。

    要分别,零零显得很伤心,与艾丽、罗斯兄妹两说不完的家乡话。

    郭翼带着杨玉负责照料家务事,邹氏负责唱曲弹琴,倒也不必担心自己的个人生活问题。

    颜华带着白雀、红羽、艾丽三人先出城了,她历来喜欢先走一步。郭翼则送赵柔一直渡过黄河,进入河内境内,又派侍卫一路护送,这才恋恋不舍的与她道别。

    得知郭翼要离开雒阳,亦有不少人来送行。不过都是普通的寒门子弟和庶族书生,在他们眼中,郭翼算是偶像级别的,是他们所向往的榜样。

    出城十里地,在十里亭见到了曹操和荀彧。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两人都是来给郭翼送行的,他们出于自己身份的考虑,没有在人多眼杂的城门口送行。

    郭翼见他们两个聊得挺热络的样子,唯有叹息历史的奇妙。看样子自己想要招募荀彧实在是有点难了。寒暄了几句,便就此告辞。

    从雒阳往南走,经过嵩山关卡,便进入豫州境内。抵达的第一个郡便是颍川郡,这里是豫州士族最多的郡。其中荀家、韩家、陈家、钟家号称颍川四长。

    在这四大家族之中,目前官位最高的是御史中丞韩馥。而后世名望最高的是荀彧,影响力最大的是陈群。钟家虽然相对黯淡,却也有钟会这等灭亡蜀汉的名将,钟会之父钟繇也是汉末赫赫有名的书法家。

    既然路过颍川,自然要和这些世家大族打个招呼,拜山头也好,拉关系也罢,总得表示表示。

    刚刚经过阳城境内,就看到颍川太守迎接的队伍,邀请郭翼到郡守阳翟歇息一晚。

    郭翼也不推辞,便跟着到了阳翟。这儿是颍川郭氏的老家,郭嘉、郭图都是这里的人。打听了一下郭嘉的去向,得知他真的隐居了,已经长时间没有露面。

    欢迎晚宴上,颍川郭氏也派人出席,此人正是郭贵人的父亲,郭克,也正是他将郭图、郭嘉二人推荐给郭翼,可惜如今两人都不在郭翼身边。

    寒暄了几句,对于郭图在袁绍手下当差,郭氏家族是相当满意的。汝南袁氏是如今的高门望族,郭氏作为普通士族能够为袁氏效力也是不错的出路。

    对于郭嘉的行为,郭克再三道歉。汉末士人最看重名声,郭嘉却冒充郭翼拐骗良家,不仅给郭翼的名望造成了损害,也极大的损害了颍川郭氏的名望。

    这件事情过去一年了,郭翼早已放下。而且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私奔,在现代社会说起来可是相当浪漫的。

    从郭克处也打听不到郭嘉的具体位置,郭翼也只能放弃把他带到扬州去的想法。

    在阳翟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渡河去颍阴县和许县,拜访荀家和陈家。没想到居然吃了闭门羹,这些眼高于顶的士族压根就看不起郭翼这种寒门子弟。对于他上位的过程也是相当的不屑一顾。

    郭翼气的掉头就走,懒得跟他们多废话。掉头南下,走荆州,下长江,沿江东进前往历阳。

    范新哈哈大笑,嘲讽这些望族,“他们今日眼高于顶,看不起我等。日后主公霸业成就之时,他们只怕是要摇头摆尾来主公面前乞食了!”

    郭翼也觉得他们很搞笑,老子堂堂一个州牧,亲自登门拜访,居然连最基本的礼节都没有?就这种待人接物的态度,活该只能当奴才!搞得好像当了几百年奴才,他们就高了其他奴才一等一样。

    “等我当了主子,他们只能求官,还他娘的要考试!哈哈哈哈!”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游泳课

    从豫州南下,经过襄阳。此地是荆州最繁华的城市,荆州的世家大族们大都在此地定居。此时天下还未纷乱,北方中原地区的士族还未南下。比如说诸葛亮,此时应该还在老家琅琊,在荆州是找不到他的。更何况如今的诸葛亮不过是个八岁的小孩子,就算找到了也没有用处,不必花费那些功夫。

    倒是孙坚,此时已经担任了长沙太守,其子孙策今年十六,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与庐江郡舒县的周瑜关系匪浅,被称为“总角之好”。

    郭翼心里犹豫着,要不要去长沙与孙坚见个面,顺便看看那位“小霸王”孙策的姿容,以后战场相见也有个情面。

    范新来报,“主公,荆州刺史王睿求见。”

    襄阳是荆州的州府所在,郭翼途径此地休整,王睿作为东道主自然是要表示一番的。

    主客相见,寒暄了一番。王睿便打听起如今雒阳的情况。郭翼哪会对他说真话,只说一切太平。皇上龙体健康,大将军权威不减,两位皇子也是勤学苦读,并无矛盾。

    王睿听了脸色放松了下来,荆州并不是什么太平之地,士族豪强各据一方。汉室余威尚在时,他们不敢妄动。一旦汉室有变,王睿心里可就没底了。

    王睿告辞时,郭翼送他到门口,笑着说:“我看荆州之地,唯孙文台是英雄人物。刺史大人可要多多留心。”

    王睿眉头一跳,他与孙坚素有仇怨,既然郭翼这么说了,那就得留个心眼了。“多谢将军提醒,感激不尽。”

    郭翼摆摆手,笑着说:“无妨。我们都是为大汉效力,若是出了什么不服管教的乱臣贼子,自然要早做准备,趁早除去。”

    “下官明白。”王睿拱手作揖,倒退着走到街上才转身上马车离去。

    范新奇怪道:“主公,孙坚此人不过一介太守,也能成事?”

    郭翼反问道:“我不过一个猎户,你不过一个商人。我们也能成事?”

    范新更加不解了,“主公又为何告知王睿?他若是资助孙坚,岂不是成了我们的对手?”

    郭翼笑着说:“不会的,他作为刺史,绝不会对一个太守点头哈腰。他若是能替我除去孙坚,我就省事了。虽然他们孙家的武功都不咋地。”

    孙家父子,都是勇猛有余,计略不足,一个小小的江夏,父子两代人都没打下来。孙权就别提了,终其一生都没能打下合肥,还闹出了十万不敌八百的笑话。

    在襄阳休息了一天,筹集船只。龙骑营都是北方人,一辈子没见过风浪。如今郭翼要从襄阳走水路,沿着汉水南下,然后顺着长江东进。虽然不用担心疾病问题,可龙骑营能不能适应行船还是个疑问。历史上北方人南下的时候,可没少在这里吃苦头。

    龙一第一天就晕船吐了一地,连长枪都拿不稳。郭翼骑着越影马立在马头监军,他也没有指挥水军的经验,呼来喝去的也没什么效果。

    “我的天啦!”郭翼看着甲板上横七竖八的士兵,欲哭无泪。龙骑营可是吃了龙骨丹,在北方大地横行无忌,所向披靡的强军,这来到江南的第一天就被干翻在甲板上,这还怎么平定百越叛乱?

    “主公,这船上不得。”庞德也撑不住了,他还没有吃过龙骨丹呢。现在靠着双戟的支撑勉强站立。但是这新打造的双戟根据他的要求,打造的特别重!一只就有六十斤,纯钢浇灌锻造。平常他还能挥舞作战,现在光是拿着就已经筋疲力尽。

    “主公,咱们还是走旱路吧。以龙骑营的速度,不过三五日即可抵达历阳。”范新也来劝告,龙骑营的战马都是羌族献上的优质战马,不说日行千里,日行六七百里是完全没问题的。郭翼选择走水路,简直就是扬长避短。

    “不!一直练到你们都适应坐船为止!”郭翼的态度不容置疑,若是在北方,他绝对会选则骑兵行军。但到了南方,长江以南的水域纵横交错,不适应坐船是无法再这里立足的。

    庞德苦笑道:“主公。我们都不会游泳,掉水里了可就一命呜呼了。”

    “我来教!”郭翼冷声道:“你们都给我好好学,至少要能在水里浮起来。”

    “是!”

    郭翼脱去外衣,只穿着一条三角裤。龙骑营众人见了也纷纷效仿。范新犹豫再三,还是脱了。庞德看的一愣一愣的,惊讶道:“主公,你这裤子怎么就这么点?”

    “哦,忘了!”郭翼回过头,冷眼看着范新,大吼道:“范新!!!你要我说多少次?!所有加入咱们的人,都得学会适应咱们的生活方式!”

    “是……”范新吩咐一个士兵,“去,给庞校尉发一套新式军服。”

    庞德看着手里的短裤短衣,一脸懵逼。但见郭翼等人都是如此,毫无羞涩的在河水里游来游去,庞德也就壮着胆子换上三角裤,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

    自从读高中,学校下达禁令以来,郭翼将近十年没有下河游泳了。如今回到熟悉的南方水域,简直就是蛟龙入海,好不畅快。一口气游到了汉水的对岸,又在水中尽情的手舞足蹈,俨然天堂般的享受!

    “爽啊!南方!大河!我的家!”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女设计师

    位在上首的一人颇为年轻,不过三十来岁,留着八字胡,容貌英武,脸上带着一丝傲气,可知是某个名门子弟。下手一人亦不过三十岁左右,留着长长的络腮胡,看上去颇有一份大家风范,脸上古井不波,看不出什么喜恶。

    杨玉起身迎接郭翼,先作揖行礼,再毕恭毕敬的禀报,先指着留八字胡的男人,“夫君,这位是蔡瑁先生。”再指留络腮胡的男人,“这位是黄承彦先生,他们已经在此等了一个半时辰了。”

    蔡瑁与黄承彦二人也起身作揖,与郭翼问好,算是打过招呼。郭翼一边让他们就坐,一边吩咐杨玉上酒菜,并让邹氏弹一曲高山流水。

    “两位先生光临,寒舍蓬荜生辉。不知两位先生有何见教?”

    蔡瑁笑着问:“久闻将军威名,今日得见,实在聊慰平生。我等二人不请自来,是为将军献计的。”

    “哦?”郭翼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俩,蔡瑁不必说,典型的士族投降派,凭着与刘表的裙带关系和蔡家在荆州的影响力,在曹操南征之时直接把荆州拱手相让,最后落得生死族灭的下场。

    黄承彦倒是没什么名气和丰功伟绩,但他有个丑女,丑的整个荆州都赫赫有名,但这个丑女却嫁给了诸葛亮。凭着女婿流芳百世的名头和“嫁丑女”的典故,他也算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点痕迹。

    “两位先生只管说,晚辈洗耳恭听。”

    蔡瑁看了黄承彦一眼,微笑着说:“将军乃北方人士,如今来到荆襄之地为官,若是不习水战,只怕是难以剿匪安民。我等前来,正是为将军训练水师的。”

    “哦!欢迎!”郭翼赶紧起身离席,一路快跑到蔡瑁面前,紧紧地抓住他的手,激动道:“在下正苦于不通水性,士兵多有怨言。两位先生真是及时雨啊!两位要什么只管说,在下全力配合。”

    蔡瑁笑着道:“将军放心,我等必尽心尽力。事成之后,将军再提报酬不迟。”

    “好!好!”郭翼连连欢呼,赶紧让人把酒菜端上来,与他们举杯共饮。

    喝了三两杯,黄承彦总算是开口了。“素闻将军有‘鲁班’之称,必有机巧。某平素亦好木匠手艺,有几张图纸要请大人品鉴。”

    “先生客气了。”郭翼接过图纸,愣了愣,这是一套弓弩的设计图,但显然只是草稿,多有不全之处。

    郭翼虽然是学工业设计出身,对各种工业产品的图纸了然于胸。但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如:蒸汽机,内燃机。或是结构简单的冷兵器,如:刀枪剑戟。对于弓弩他也只是会现代复合弓的设计,一次一发的弩箭设计。

    这一套图纸,显然是在追求一套可以连发的弓弩,但设计者似乎在苦恼如何让弓弦在发射之后,自动拉满并装填好箭矢。

    “诸葛连弩!”郭翼猛然想起来,历史上诸葛亮不就是搞出过这么一套东西么?诸葛连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步兵战斗力的缺陷,极大的提高了单兵作战能力。

    “难道这是黄月英的手笔?”据说诸葛亮在设计各种武器时,黄月英多有帮助。不过就历史上的诸葛亮来说,他不像是一个精通工业技术的人。那么诸如“木牛流马”、“诸葛连弩”之类的东西,很可能就是黄月英的作品。

    “给我笔。”郭翼招招手,杨玉立刻递过一支硬笔。郭翼的书法非常好,凭借着现代临摹来的瘦金体,在汉末独树一帜,已经小有名气。但在画图纸时,他都是使用硬笔,这就纯粹是“职业习惯”了。

    郭翼就在草稿图上修改了起来,虽然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研究,但他到底是科班出身的,如何让一件产品合理的被设计、制作、使用,是他最擅长的。

    花费了大约半个时辰,郭翼放下了笔,将图纸还给黄承彦。

    黄承彦愣了一下,眼神中充满了困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