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鸿鹄高飞 >

第92部分

三国之鸿鹄高飞-第92部分

小说: 三国之鸿鹄高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石三鸟

    李儒为董卓想了三条计策,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策为“四面楚歌”,此时山东诸侯以袁绍为首,不承认董卓的统治,也连带的不认可皇帝刘协,依然希望由刘辩复辟!要断绝山东诸侯的念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杀掉刘辩!

    不管怎么说,刘辩都是曾经的天子,不管是山东诸侯,还是董卓、郭翼,都曾是他的臣子,杀他等于弑君!

    郭翼已经被天下士族所弃,但在民间依然有着很高的声誉。若是让其弑君,则可将其彻底打入十恶不赦,狼心狗肺的行列!如此一来,不仅天下士族不会再与他合作,就连寻常百姓也会不齿其所为。

    当年项羽杀怀王,就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今时今日的郭翼,虽有霸王骁勇,却只有河内一郡之地,弑君之后,必死无疑。董卓也可以此为由,名正言顺的将其处死,以正天下!

    “妙计啊!”董卓听的眉开眼笑,急忙问:“只是郭翼如何会动手弑君?”

    李儒冷笑道:“此事由不得他愿不愿意。就命他去给刘辩送礼,在礼品里下毒即可。”

    “嗯!此计可行!”董卓哈哈大笑,自古君王赐毒酒,那都是一套一套的,这回就让郭翼去当个冤大头。“还有两计呢?”

    “这……”李儒犹豫了,低声道:“主公,有此一计,郭翼可除,主公何须多问?”

    “不行!”董卓现在已经有了心理阴影了,不把事情想得十全十美,是整不死郭翼的,这小子总有逃出生天的办法。“既然有三条计策,那就都说出来,别留着。一条未必管用。”

    李儒咬咬牙,董卓倒也没说错,就靠一条计策,说不定就会出什么岔子。如此事关重大的事情,可马虎不得。“这中策可就简单多了。”

    中策为“礼坏乐崩”。昔日高祖皇帝剪除异姓王之后,斩白马与天下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自此以后,非刘氏宗亲封爵最高不过县侯而已。这是大汉四百年的重要传统,是祖宗家法,不可废弃!是压住天下诸侯的一块泰山石。

    若是封了一个异姓王,那么汉家法统衰败,天下再无法理可言。凡是跨州连郡者皆可称王,天下就如春秋战国一般。

    只要这次让郭翼封王,那就等于把他树立为众矢之的。而郭翼称王之后,董卓也能紧随其后称王,然后加九锡,进而法尧善舜登上帝位,号令天下!

    “嗯……”董卓摸着胡子,迟疑了起来。他现在是相国,保证汉家法统对他也有利,尤其是在这个诸侯并起的关口。但是封王,称帝的诱惑却让他有些犹豫。

    说实话,董卓一开始只是想当个大将军,学学霍光、窦武,权倾一时。但今天听到李儒说法尧善舜,建号帝王,心里那根弦一下子被挑拨了起来,这念头一旦冒出来,可就刹不住车了!

    想想也对,以他董卓今日所为,要想善终,称帝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之外,只要他的权势稍有衰败,立刻就会被抄家灭族!

    “这件事情嘛……我是大汉丞相,汉统对我有好处。”董卓想来想去,把心里话也说了出来。“我若是称帝,尔等皆为从龙之臣。但是,不必封郭翼为王。老夫把他官位、爵位全部削去才几个月?再说了,就算要开这个头,那也是我来。这法尧善舜的事情,轮不到外人来参与。我们自己谋划就行。”

    “主公说的是。”李儒微笑道:“主公可要听下策?”

    “说罢!”董卓对这下策兴趣不大,权当听着玩玩。

    李儒缓声说:“下策很简单。但能够一石三鸟!”

    “快说!”董卓白了他一眼,每次献计的时候,总要说一半,留一半,把架势做足,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计谋水平。

    李儒轻松的笑着,说道:“素闻郭翼与何太后有些宫闱秘事,若是捉奸在床,便有两大好处,其一,打击了汉家的威信,却不失汉统。反倒是给了主公更多掌管朝政的理由。其二,与太后私通,郭翼一世英雄,也不过是面首一类,对其名望也是致命打击!其三,刘辩一死,山东诸侯便不得不尊奉当今天子。如此一举三得之计,主公以为如何?”

    “哈哈哈哈!”董卓大笑,摸着肚子,拍了拍李儒的肩膀,笑着说:“我也有一计,你可要听听?”

    “愿闻其详。”

    董卓满脸笑容说:“把上策与下策结合起来。让刘辩捉奸在床,郭翼为了掩饰奸情,怒杀刘辩,岂不是两全其美?等这事过去,我也正好上表称王!”

    “这……”李儒无奈道:“只怕刘辩高兴还来不及呢,哪会戳穿奸情?”

    “你懂什么?”董卓道:“郭翼在太后床上,刘辩死在太后房里,郭翼手持凶器即可!至于到底怎么回事,这雒阳的事情,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李儒竖起大拇指,奉承道:“主公英明!”

    董卓得意洋洋,“这事情赶紧办,以免夜长梦多。”

    两人的密谈虽然有马车和风雪遮掩,但完全瞒不过耳聪目明的郭翼二人,他们把计策的内容听得清清楚楚。

    颜华冷眼看着郭翼,“看来你艳福不浅啊!这回可算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别闹!”郭翼眨巴着嘴,这玩意该咋办啊!总不能现在就掉头跑了吧。李儒这计策确实狠毒,只要中一条,就能达成目的。

    郭翼唯有长叹,“为何我手底下就没这种人物?”

    想来想去也没个头绪,皇宫却已经到了。皇帝设宴,百官皆至。董卓派头十足,昂首阔步往大殿上走。到了门口,侍郎拦住他,“相国,该脱鞋,解除武器才能上殿。”

    “不必。”刘协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传来,不急不缓的说:“赐相国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之权,一如萧何故事。”

    “多谢皇上!”董卓随意的拱拱手,笑哈哈的大踏步走进大殿,大摇大摆的握着剑柄在百官面前炫耀。

    郭翼是地方官,自然是要老老实实脱鞋,解除佩剑的。

    “太傅!”见到郭翼,刘协显得高兴,起身吩咐下人,“为太傅赐坐。”

    侍中便搬了条椅子,放在董卓的对面,更加靠近刘协的位置。

    郭翼辞谢道:“下官不过一介太守,如何能坐如此高位?”

    没等刘协开口,董卓抢先道:“太守大人客气了。今天这宴会就是为了太守大人准备的。请尊夫人也一并入座吧。”

    侍中便给颜华也搬了条椅子,放在郭翼后方。百官的眼睛都盯着颜华,显然这样的美人他们也极少见到。

    郭翼谢过皇帝和董卓,经过杨彪面前的时候,也拱了拱手。

    董卓环视群臣,奇怪道:“弘农王怎么不在?”

    侍中说:“弘农王身体染疾,不能赴宴。”

    董卓可不管这些有的没的,命令道:“天气还早,去请来。快马加鞭。”

    说完又吩咐道:“也去把太后请来赴宴。”

    百官面面相觑,完全搞不懂他又在谋划什么。刘辩在弘农被严加看管,何太后则一直被软禁在永安宫,吃的、用的都是宫女送进去,不能离开半步。

    这母子俩能活到今天,郭翼功不可没。若不是他一直在雒阳附近给董卓巨大的压力,早在废立之初,董卓就会处死他们。

    今天郭翼也时隔一年重返雒阳,但却是单枪匹马。董卓把太后、刘辩都召集过来,莫不是要处死他们?
………………………………

第一百九十章 茅厕献计

    何太后穿着素缟麻衣,依然是守孝的状态。脸上不施粉黛,原本洁白如雪的肌肤也显得有些暗沉。嘴唇不复昔日的红艳,显得有些暗红发黑。双眼也失去了华彩,眼眶有明显的黑眼圈。头发随意的挽在脑后,只用一根木钗,一根麻绳束起。

    这只是一个死了丈夫,无依无靠,落魄潦倒的女人。不再是那个艳压掖庭,说一不二的皇后了。

    何太后弯着腰,低着头,奴颜婢膝的对董卓行礼,问好。董卓从鼻孔里发出不屑的声音,懒得多看这个糟老太婆一眼。

    “微臣郭翼,见过太后。”

    群臣的目光立刻锁定了他,众人都没动,也没有半点敬意,只有他搞出这么个姿态,让众人很尴尬。

    何太后抬起头看到是他,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悔恨,有希望,有悲凉,有高兴。她曾无数次的幻想,如果当初没有将郭翼驱离雒阳,自己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太傅有礼了。”

    刘协对她并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同为董卓手中的玩具,心有戚戚焉。便命人给她一个座位,放在自己的右手边。

    董卓推了侍中一把,吩咐道:“放对面去。”

    说完,自己提着椅子,坐到了与刘协并肩的位置。百官脸色如常,无人提出异议。何太后也是逆来顺受,老老实实坐在了郭翼身边。

    董卓举起酒杯,问诸位大臣,“各位,如今山东逆贼作乱,雒阳能保安宁,全赖本官,我想加封县侯,再加一万户,诸位没意见吧?”

    众大臣俯首便拜,“相国当受此爵。”

    “好!喝。”

    尽管是庆祝的节日,但宴会的气氛无比压抑。眼前的山珍海味都如同嚼蜡,美酒也像白开水一般无味。

    郭翼满脑子都是在想如何脱身,不是因为雒阳的防务问题,而是因为粮草的供给问题。得先从董卓这里弄到一批粮草才能走,不然这一趟就白来了。

    何太后屡次想举杯敬郭翼,跟他套近乎,却发现他心不在焉,压根没把她放眼里,心里万念俱灰。这可算是她最后的一丝希望了,若是郭翼也如众大臣一般态度,她就真的死路一条了。

    颜华扯了扯何太后的衣襟,低声说:“他在想脱身之计,太后不必多虑。”

    听到这话,何太后才算放下心来,脸上也浮现出笑容,仿佛看到了希望。也不再继续套近乎,保持着距离。显然她也清楚自己的身份,表面功夫还是要做。

    颜华却只是权宜之计,让她离郭翼远点,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果然搞阴谋诡计不是我的长项。”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真碰上李儒这种顶级谋士的算计,就他这点脑筋还真不够用。

    宴会进行了一大半,众人吃吃喝喝也都差不多了。但这是以天子名义设宴,天子不开口散会,群臣谁也不敢先离席。

    这时一个传令兵进来汇报,山东诸侯开进了荥阳,正在攻打虎牢关。

    董卓头也没抬,甩出一句,“一群乌合之众,让奉先去!”

    众人依然故我,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郭翼起身道:“相国。下官喝多了酒,想要去方便一下。”

    “去吧。”

    郭翼走出宫殿,顿时冷风拂面,冻的他直哆嗦。赶紧把皮草穿上,熟门熟路的往茅厕走去。

    “郭将军。”一个黄门侍郎快步跑来,低声说:“董公派我来看着将军的。”

    “哦!看我小伙伴大不大?”郭翼讥讽了一句,依然大踏步往茅厕走。

    “在下荀攸,字公达,颍川人士。”荀攸先自报家门,见郭翼停了一下脚步,又继续往前走,心知对方感兴趣了,便继续道:“依将军之见,今日之事该如何?”

    郭翼推辞道:“我不过一介武夫,还请先生明示。”

    荀攸道:“如今山东诸侯并起,皆言尊奉弘农王。董公今日所为,是为除去弘农王,以绝诸侯之念。”

    跟这帮传统谋士打交道就是麻烦,总是扯东扯西的浪费时间,似乎兵贵神速在他们眼里只是兵书上的废话。茅房已经到了,郭翼停了一下,“先生直言需要下官作甚吧。”

    荀攸道:“董卓若杀弘农王,必有谋朝篡位之念。不出一年,其必法尧善舜,逼皇上退位。将军蒙受皇恩,岂能坐视不理?”

    郭翼道:“山东诸侯已经到了荥阳,不日即可破城。”

    荀攸大笑,讥讽道:“我还当将军是人中龙凤,想来不过是李傕郭汜一类。山东诸侯能不能破城,将军难道不知?”

    郭翼掏出小伙伴,哗啦啦的开始放水,问道:“先生可有一计助我脱身?我受制于董卓,如今军中粮草断绝,难以为继,故此奴颜婢膝来讨好。”

    荀攸道:“将军若要脱身,不过是流血五步而已。”

    “哈哈哈。”郭翼大笑,讥讽道:“然后你们接管朝廷?我要杀董卓,那也是率军破城将其俘虏之后。以我郭子鸿今日的处境,今天杀董卓于大殿,固然落地一个清君侧的美名,但最后也不过是当个闲职,封个万户侯而已。”

    郭翼收起小兄弟,手背上还沾着几滴黄水,随手便擦在荀攸身上,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先生也有济世之才,难道甘心在这朝廷蹉跎?我郭翼虽然智谋不如先生,但也算是个好汉,岂能位居闲职,养鸡喂狗度日?”

    荀攸脸色如常,他对于说服郭翼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这个人或许智谋不高,但脑子绝对清醒,而且唯利是图,什么名节、声望,于他如浮云。“那将军想要脱身,可就难了。”

    郭翼微笑道:“不劳先生费心,我自有办法。”

    荀攸拂袖而去,郭翼嬉笑着走出茅厕,伸个懒腰,大吼一声。正欲返回大殿,见迎面走来一人,正是贾诩。

    郭翼赶紧叫住他,“文和先生,请留步。”

    贾诩停下来,回头看了一眼荀攸,笑着问,“荀公达可是要行刺董公?”

    郭翼道:“我却是不知。”

    贾诩笑着摇摇头,便往茅厕走。郭翼抓住他,低声问,“先生可愿献计助我脱身?”

    贾诩反问道:“将军是董公的座上宾,何出此言?”

    郭翼笑着说:“先生。你献计断我后路,害得我好惨。今日若是助我一臂之力,这些往事就随风而去吧。”

    那一场战争,牛辅死了,他可是董卓的女婿。董卓这人对自己的亲信是格外看重,要是知道是贾诩献计,肯定会采取报复措施。

    贾诩面色如常,笑着问:“将军何故强人所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