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扛枪的巨星 >

第288部分

扛枪的巨星-第288部分

小说: 扛枪的巨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最爱看的是军事科技这一个板块。

    不过今天的军事科技令人失望,并没有让他眼前一亮的内容。

    于是,他开始翻越第二喜欢的板块,可惜,还是没太多亮色。

    无所事事之下,他开始翻越评论板块。

    “嗯?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才看了一眼,张毅年就被那个标题吸引住了。

    “战争离我们有多远?这标题有点意思,看看。”

    张毅年一下就做出了决定。

    “我艹,竟然是苏秦写的?真的假的?”

    张毅年看见作者的名字,顿时一惊一乍。

    办公室里的其他几个同事见了,都笑他:“怎么了小张?肾虚了?一惊一乍的?”

    张毅年却不回答,只是如饥似渴的开始往下阅读。

    但才片刻,他又噌的一下站了起来:“山外青山楼外楼,镜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新都做旧都。啧啧,这诗写的。。。。。有点意思。。。。。。”

    他不念这首诗还罢,这一念,顿时又把办公室里的其他人吸引住了。

    尤其是其中还有一个古典诗歌的狂热爱好者,他听了张毅年的吟诵,眼睛一下瞪大:“小张?这诗谁写的,真他。妈棒!”

    旁边的人听了,都大吃一惊:“老刘,原来你也会说脏话啊!”

    对方微微一笑:“该说的时候我也会说,比如听到了这么美妙的诗歌,这世界上除了脏话就再也没有其他语言能够表达我的心情了,这个时候我就会说了。”

    那家伙一边说一边走到张毅年身边,抢过他的报纸就读了起来。

    “喂,刘哥,我还没读完呢?”张毅年抗议。

    “要尊重老人家,懂吗?”对方翻了一个白眼。

    说完这句话,那个家伙继续阅读,这一次,他开始认真阅读了,从标题开始,一字一句读了下去。

    他读报的速度并不快,一边看还要一边小声嘀嘀咕咕,但读完之后却摇头晃脑:“说的真好,谁说这个世界不会有战争,谁就会被第一个打败,这篇文章真的不错,当浮一大白。”

    他把报纸还给张毅年,然后回到自己的办公桌上,端起茶杯咕咚咕咚的一气把那一杯水喝干。

    张毅年拿起报纸才要阅读,其他人一起喊道:“小张,读出声来,我们也听听。”

    “对,小张,我们也跟你学习学习。”

    大家都被那个姓刘的同事弄得心痒痒的。

    张毅年点了点头,认真道:“好吧,那我就读给大家听听,战争离我们有多远,苏秦。这几天在看历史,心中感悟颇多,胸中闷闷的,觉得有很多话想喷薄出来,思来想去。。。。。。”

    张毅年抑扬顿挫,读得很有感觉,读到兴奋之处,甚至挥拳助威。

    待得他读完,大家都点了点头。

    “不错,苏秦说的很有道理。”

    “忘记战争的人必然会受到战争的惩罚,这句话我非常赞同。”

    “我早就说过,我们帝国早就应该加强军事力量了,在这一点上,我们真的应该向美众学习。”

    张毅年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他决定了,回去之后就把这篇文章推荐给自己在京城日报任职的父亲,因为他父亲跟他的思考和想法基本一致。

    “爸,给你看一篇文章,明天你们一定要转载。”张毅年一回到家就把军报上的这篇文章递给了他父亲。

    “什么文章值得你这么大动干戈的?”他父亲很是好笑。

    “你先看。”

    他父亲戴上老花镜看了起来。

    “战争离我们有多远?苏秦?咦?这个苏秦不是还在拍电视剧吗?怎么又跑来写文章了?”

    不过他还是专心读了起来。

    “山外青山楼外楼。。。。。啧啧,苏秦这文学功底,要是在古代,妥妥的状元郎啊!”

    但很快,他的眉头皱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也渐渐严肃。

    读完后,他掩卷沉思,好一会儿这才抬起头,他没说话,只是走过去,拿起家里的座机拨打了一个号码:

    “喂,是老李吗,你们军报上的那篇文章,战争离我们有多远真的是苏秦写的,拍电视剧那个?我觉得这篇文章真是不错,我想问问我们京城日报能转载吗?可以,不用跟他联系了?好,好,那就这么定了。”

    于是,第二天,京城日报的评论版块用最大的篇幅转载了这篇《战争离我们有多远》的文章。

    京城日报在京城的发行量虽然不是最高,但也不差,再加上京城日报在文章的最后对苏秦专门做了一个介绍,是以这一天之后,苏秦的这篇文章热度一下暴增,街头巷尾,只要是看过京城日报的,都在议论。

    大家的意见分成两派,一些人非常赞同:“苏秦说的非常好,我们帝国人民就是太善良了,就是太天真,老是相信战争一定不会找到我们身上。”

    “是啊,帝国真的应该多有几个苏秦这样的人。”

    但也有不少人并不赞同苏秦的话。

    “危言耸听,这简直就是危言耸听!”

    “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好不好,战争已经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了,现在是文明时代,谈判才是最好的方法。”

    帝国著名的文化专家、国际问题专家张林也看到了这篇文章,读完之后,他只是哼了一声:“一派胡言!简直就是一派胡言,这都二十一世纪了竟然还提这样的言论,简直就是开历史的倒车。”

第584章 论战
        584

    张林其实还是欣赏苏秦的!

    他觉得苏秦的诗写得真好,作词作曲也不错,写剧本和拍电视也有两下子,就是作为演员也可圈可点,这一阵子他还正在追《亮剑》呢!

    可是苏秦发表在京城日报上的这篇文章——题目为《战争离我们有多远》的这篇文章,他非常不认同!

    非但不认同,相反,观点还完全相反。

    抽着烟斗在宽大的房间里踱来踱去足足十分钟,这之后,张林回到了书桌前坐下,提笔,写下了一篇文章的标题:

    驳苏秦同志的《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张林的电脑技术其实不错——当然,指的是业余水平——但他写东西还是习惯先用笔写在纸上,然后再让秘书录入电脑。

    “用笔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白纸上的文字,这是我们这些作家的唯一的能力、以及唯一的骄傲!”

    他常常这样对身边的人、或者是对采访他的记者说。

    “今天无意之间看到了苏秦同志刊登在京城日报上的文章,《战争离我们有多远》,心中触动很大。

    苏秦同志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那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镜湖歌舞几时休,这简直就是神作!

    可惜纵然如此也掩盖不了这篇文章的漏洞百出和错误连篇。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战争发展的历史,时至今日,当日历本上的页码已经翻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苏秦同志却还在高调的宣扬战争,我感到很可怕,也感到很可悲。。。。。。”

    张林写文章的速度也很快,文思如泉涌。

    干净而整洁的书房里寂静无声,除了落笔之时笔尖和纸张之间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外,再无任何声音。

    只一个小时,一篇两千字的文章就新鲜出炉了。

    张林又仔细审阅了一遍,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他站了起来,打开门走了出去。

    “小李,把这篇文章录成电子稿,然后给沈龙翔主编发过去。”

    “好的,张老师。”

    秘书小跑过来接过文章,又快步离开。

    张林回到书房,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拨打京城日报另一位主编沈龙翔的电话:“喂,老沈,苏秦发表在你们日报上的那篇文章,战争离我们有多远的文章,你看了吗?看了,那你什么想法?反对?我估计你的想法应该跟我差不多,我们都是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呵呵。。。。。。哦,是这样,我写了一篇驳斥的文章,我一会儿叫秘书发你邮箱,你帮忙看一下。”

    第二天,京城日报评论板块,张林的文章《驳苏秦同志的战争离我们有多远》刊载了出来。

    因为苏秦那篇文章的发表不过是前一天的事,热度还在持续,是以张林的这篇文章一发,民众们顿时一下怔住。

    “我原本还以为京城日报今天还会再发一篇苏秦的文章来继续谈这个问题呢,怎么发的是张林的文章呢?”张毅年一下瞪大了眼睛。

    张林是京城日报的御用作家,常年在上面发表文化和国际问题方面的文章,很受读者欢迎。

    所以,这篇文章一发,民众顿时炸锅了。

    张毅年也埋头阅读。

    “什么?他竟然说战争不会爆发?这简直就是可笑!”张毅年把文章读完,顿时气得把报纸一摔。

    张林不但完全反对苏秦的观点,而且提出另外一个论点:百年之内不会再有战争,国际社会就算有冲突,联合国主导的国际组织也有足够的智慧和经验用谈判的方式解决!

    “放屁!这简直就是放屁!”张毅年气得直拍桌子。

    所以这一天晚上,回到家里,张毅年连忙叫住了他的父亲:“爸,张林的文章你看了吧?”

    “看了。”

    “你什么意见?”

    “还能什么意见?书生意气、天真无知!”张毅年的父亲恨恨的啐道。

    “爸,张林的影响力可不小,我今天看到他的文章一发,很多读者就都倒向他那边去了,你是不是直接找苏秦,让他另外写一篇文章反驳。”

    张毅年的父亲张铁银于是辗转了几个地方,要到了苏秦的手机。

    “苏秦,你好,我是京城日报的主编张铁银,今天发表在京城日报上的那篇文章,张林写的那篇文章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哦,是这样的,苏秦同志,我们想请你再写一篇,再次阐述自己的观点,你觉得怎么样?”

    “好啊,我也正有此意。”苏秦回答。

    双方一拍即合。

    于是,第二天,一篇题为《忘却战争的和平不是真的和平》的文章刊登在了京城日报的评论板块。

    张毅年早早的就到了报刊亭。

    “老板,来一份京城日报。”张毅年一边递过去一块钱一边说。

    “给。”

    张毅年接过,站在报刊亭旁边迫不及待的阅读了起来。

    “好,说得真好,忘记了战争的和平并不是真正的和平,是伪和平!”

    才读了几句,张毅年就兴奋的喊了一声。

    旁边正在过来买报的几个读者都被吓了一跳。

    张毅年笑着推销:“苏秦写的文章,京城日报上的,专门驳斥张林昨天写的那篇,写得真好,你们都应该看一看!”

    “真的?”那些读者都有些狐疑的看着他。

    “我读几句给你们听听。”张毅年道,说完,果真拉开报纸读了起来。

    其他人一听,相互望了望。

    “嗯,不错,写得很好!”

    于是,大家齐齐走到了报刊亭面前。

    “老板,来一份京城日报。”

    “两份,一份京城日报,一份都市时报。”

    只一会儿,报刊亭上的京城日报卖光了。

    “奇怪了,前几天的京城日报没这么好卖啊?”报刊亭老板皱了皱眉,他拿起报纸翻了翻,片刻,眼睛一下亮了:“哦,原来是秦少发了一篇文章专门驳斥张林啊,怪不得!”

    很快,他拿出手机:“喂,老赵,京城日报还有吗?还有,那可真是太好了,全都给我拿过来,我要了!”

    但他并不忙着卖,一直到了下午,所有报刊亭的京城日报都卖光了,他这才大声嚷嚷:“京城日报,京城日报,今天的京城日报,秦少再次撰稿驳斥国际问题专家张林,想买的都过来啊,顺便还可以预定明天的京城日报。”

第585章 海洋之争
        585

    京城西郊,一个年代看起来有些久远的小区。

    一栋经历了很多风雨洗礼的建筑。

    三楼,一处朴实但整洁的书房。

    一个清丽女子走了进来,把一份报纸递给正在书桌前读着什么的张林。

    “张老师,你看一下,这是苏秦今天反驳你的文章。”

    张林接过,把报纸平铺在桌子上,然后凝神阅读起来。

    他读得很快,只几分钟就把那篇文章读完。

    摇了摇头,他叹道:“这个苏秦。。。。。。把人想得太阴暗了,我承认,人都有邪恶的一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文明的进步,这些不好的东西会逐渐被改变的。”

    想了想,他提起笔,写下了自己的文字:“苏秦同志用了那么多论点论证自己的观点,我就想问一句,当今世界还有哪一个地方会爆发大规模战争?

    近年来最大的冲突,先是英尔兰和奥尔兰的冲突,然后就是朝新内战,但这些也不都是在国际社会的强烈干预下,快速结束了吗?

    不久前,朝新内战爆发,很多人担心上任的曹葭会把屠刀挥向纳尔人,但事实呢?朝新发生了大规模的屠杀没有?

    答案是没有!

    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国际社会的干预,因为联合国的介入,因为全世界人民都爱和平,都不希望更大的战争发生,而朝新人民和纳尔人民自己也不希望战争!”

    张林和苏秦你来我往,在京城日报的评论板块打起了论战。

    这一场论战一开始只涉及他们两个人,但随着事态的发展,无论是张林还是苏秦都很快就有助手加入。

    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京城日报的战场就显得太狭窄了,于是,其他媒体也迅速加入了进来,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纷纷参与。

    上面的部门,这一段时间也被这一个事情弄得焦头烂额,就比如周虹,增加国防预算的预案就接连被否决,没能通过,所以他们也希望借着这一次大讨论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讲明白。

    只是,双方的论战越来越陷入了胶着的状态,你摆你的论据,我说我的理由,似乎谁也不能说服谁。

    对此,苏秦也很苦恼。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