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兵甲三国 >

第162部分

兵甲三国-第162部分

小说: 兵甲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颍诶沃斜阕⒉话擦恕5奔慈糜浯ㄑ樟迹月督敌摹

  公孙白哈哈大笑:“痛快,真是痛快,走,今日是本侯的好日子。我等当浮一大白,不醉不散!”

  就这样公孙白一次招揽了两员名将,将河北四庭柱凑了个齐。

  文丑拜为白马义从骑都尉,成为赵云的副将,而高览这样智勇双全的猛将则成了张郃的副将,拜为太平军骑都尉。

  这样一来,公孙白麾下阵容也变得华丽起来,文有郭嘉、田豫、沮授和田丰这样的谋士,武有赵云、张郃、太史慈、颜良、文丑、高览和管亥这样的猛将,虽然尚未达到历史上的曹操那样的实力。但是也隐然算是几大强力诸侯之一了。

  ***********

  青州,临淄城。

  月上眉梢,夜已深,北营大寨中,却是灯火通明。

  五万曹军健儿,此刻皆心怀着激动,默默的肃立于营中。

  围城已一月之久,曹袁两军在临淄城展开多次的激烈的攻守战,但是由于青州城内的守军仍然达两万多人,曹军兵力优势不大。始终无法攻上城头,早已憋着一股气。

  沉寂的大营,忽然间骚动起来,从中军帐至辕门。两万曹军将士有如浪开。主动的分出一条道路业。

  辕门处,缓缓而来一匹矫健无比的高头黑驹。

  一名身材魁梧,着鱼鳞铁甲,身披大氅的将军一手提着缰绳,另一手倒提着黑色战刀,昂然向前。徐徐的从万众瞻目中走过。

  火光映照下,只见他的脸上神情如铁,而最为显然的则是其中一只眼睛已然被毁,更显得杀气腾腾,如同一员神威凛凛的天降战神。

  那种无上的威压之势,令所有的人都低头侧目,不敢正视。

  此人正是曹操最亲信的猛将夏侯惇,甚至远远盖过曹仁、曹洪等曹氏将领,乃是曹营第一员大将。

  驻马辕门,夏侯惇远望着临淄方向,神色中杀机流转。

  “他娘的,这场仗打了这么久,也该是做个了断的时候了……”夏侯惇喃喃自语,冷峻的眼眸中迸出着猎猎的杀气。

  旁边的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将领紧紧的跟在他的背后,只落后半个马头,一副潇洒从容的模样,淡淡笑道:“围城一月之久,也把袁尚折磨得够呛,今夜也是该让他解脱了。”

  夏侯惇点了点头,目光转向营西方向,满脸敬意的说道:“若非军师妙计,岂可如此顺利破城。时辰已到,且听军师安排。”

  荀攸依旧一脸淡然的神色,挥手招来亲军吩咐了几声,那亲军便向着营西绝尘而去。

  不知不觉,月已西斜,临淄城依旧一片宁静。

  李典、乐进、于禁等将士肃然而立,蓄势待发,已在风中站了大半个时辰,众将士们的心渐渐躁动起来。

  李典等人忍耐不住,欲待再问时,忽然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开始颤动起来。

  那山崩地裂般的轰响声,转眼间伴着脚下的震动传入耳中,李典心中一惊,下意识的顺着声望举目望去。

  他赫然看到,那巍巍的临淄北门,竟然正在崩塌。

  霎时间,数万曹军的将士。恍惚间以为自己因为太困,产生了错觉似的,众人纷纷开始揉自己的眼睛。

  视野中,临淄城门一线的城墙,已是下陷倒塌了一半,仿佛一只来自于地底的远古巨兽,正在吞噬着那座城墙一般。

  “夏侯将军,怎……怎会这样?”李典等人惊诧的望向夏侯惇,迫切的想要从他那里寻求答案。

  夏侯惇大笑道:“此乃军师之妙计也!”

  这临淄城的倒塌,正是军师荀攸所献的计策。他请夏侯惇派兵密挖地道,直抵临淄北门下方,然后在城门一线的范围,四面拓挖洞室,为了防止洞顶塌陷,又事先以圆木将顶部支撑起来,又在圆木之下放了不少柴薪,又洒上火油。

  如今时机已到,荀攸便派人将那些支撑洞顶的圆木统统点燃,这支撑柱一烧毁,诺大的空洞又如何能撑得住上方城墙的重压,自然就会陷落下来。

  环视着数万惊叹的将士,夏侯惇笑容渐收,杀意在瞬间聚集。临淄城塌陷得差不多,已是到了结束一切的时候。

  他刀锋似的目光,冷冷扫向敌城。黑色的长刀向前划出,暴雷般的声音高喝道:“全军进攻,夺临淄,杀袁尚——”

  号令一层层传下,战鼓声轰然而起,进攻的号角声也“呜呜”吹响,直冲苍穹。

  营门大开,数万热血沸腾的曹军将士,如出笼的虎狼一般,挟着一腔立功的战意,如潮水般向着崩塌的临淄城扑去。

  夜色深深,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

  临淄城上守军们,此刻正横七竖八的倚靠在墙垛上的,有的打着瞌睡,有的在小声的闲聊着。

  忽然他们感觉到了脚下的城墙微微一颤,急忙跳起来扫视城外,却不见半个敌影,除了夜风之外,也听不到半点动静。

  正疑虑间,脚下的城墙却忽然又晃了起来。

  而且,晃动持续不断,越来越剧烈,片刻就达到了地动山摇地步。

  伴随着一声巨大的轰塌声,城门正中处突然向下塌陷入去,整个城体更是向前倾斜出去,成百上千的士卒,还未明白发生了什么时,身体已被甩出了城头,从几丈高的空中坠落下去。

  惨叫声骤起,坠落的士卒被摔成了肉泥,城墙的下陷却在加剧,紧接着,诺大的城楼也断裂开来,脱离了城墙,轰然翻倒,溅起了漫天的灰雾。

  惊魂失措的守军,不是坠落城头摔死,就是被飞落的木石砸死,要么就是滑入城体的裂隙中,生生被挤压而死。

  惨声与哭声响成一片,以城门为中心的十余丈的城体,在这惨烈的哀嚎声中毁灭。

  崩塌并没有持续很久,大规模的塌陷很快就结束,残存的士卒们在废墟中摸爬,当漫空的尘雾渐渐落下时,他们惊恐的发现,曾经巍巍而立的临淄北门,竟在眨眼间就变成了一片断壁残垣。

  就在这里,脚下再次震动起来,隆隆的响声又一次灌入耳中。

  残存的守军们更是恐慌,以为塌陷还没有结束,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大地的震颤并不是来自于脚下,而是来自于远方。

  惊恐的他们寻声望去,视野之中,蓦然瞧见无数的敌军,如幽灵一般从黑暗中,正汹汹如决堤的怒涛般涌向这崩毁的城墙处。

  是曹军,是曹军趁机发动了进攻!

  已然心惊胆战之极的袁军守军,他们的仅存的意志,在一瞬间就彻底瓦解。

  城墙都没了,如何还能抵御敌人的攻击,再若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军心瓦解的这班幸存的袁军们轰然而散,跑得动的立马丢盔弃甲,望着城内逃去,受伤者还有那些绝望者,则干脆跪伏于地,准备向敌人缴械投降。

  夏侯惇一马当先,纵马第一个杀上废墟,黑色长刀劈出,将一名企图逃窜的敌卒当胸贯穿。

  身后,李典、乐进和于禁等人率着数万步骑相续涌至,从那十几丈的缺口处一涌而入,汹汹如潮水般灌入了临淄城。

第231章 袁术称帝

  公元197年终于过去了。 ?·?

  这一年由于公孙白的横空出世,导致历史走向进行了较大的便宜。

  这一年,当时实力第一的诸侯袁绍被公孙白逼死于邺城,整个冀州之地落入公孙白之手,自此公孙白已隐然替代袁绍成为汉末第一诸侯。

  这一年,曹操趁公孙白突入冀州之际,派心腹猛将夏侯惇率众攻袭青州,在公孙白得到冀州之后不久,攻下了整个青州之地,斩杀了袁尚和逢纪。这样一来,曹操占据了兖州、青州、半个司隶和豫州北部之地,又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实力与公孙白也不遑多让。

  但由于历史车轮的偏移,使得许多历史上原本应在这一年生的事情并未如约而生。

  历史上的197年,曹操接受张绣的投降而进驻宛城,强纳了张绣的婶婶邹氏,致使张绣一怒之下造反,那一战,曹操的中军校尉典韦、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以及宝马绝影皆死于乱兵之中,曹操的卫士也损失殆尽。而实际上,这一年曹操由于忙于攻打青州,无暇顾及南面的张绣,以致历史上的宛城之战并未生。

  历史上这一年袁术于年初称帝,并先后败于曹操和吕布之手,但是由于历史的偏移,袁术的称帝时间也延迟了,这一年袁术大部分时间都在招兵买马,建造皇宫,紧锣密鼓的为称帝做好准备。

  然而,历史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有些事情虽然延迟,却注定会生的。

  公元198年春,就在公孙白和曹操各自都在消化新吞下的地盘之时,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生了——袁绍称帝了!

  **********

  扬州,九江郡治所寿春。

  寿春,原本楚国末年之都城,北傍淝水。 ?·东临东津渡,西至城西湖,南至十里头,方圆七八里。是当年战国第二大都城,经过袁术一年多来的苦心经营,修得城高墙厚,固若金汤。

  此时的寿春,却是风雨欲来。因为它即将成为“大陈国”的都城。

  后将军府张灯结彩、大排酒宴,锣鼓乐器中一片喜气洋洋。今天是后将军袁术的妻子冯氏四十岁的大寿。

  后将军府门前车水马龙、客流盈门,这要来就得送份厚礼,官员们挖空心思,雅一些的送琴棋书画,俗一些的送金银财宝,把几个后将军府的帐房忙的团团乱转。

  袁术满面春风,高居上坐,倨傲地接受着各郡官员的晋见,一切准备停当。只等所有官员赶到,就要宣布称帝事宜,心中一阵兴奋。

  他的心腹爱将分列后将军府后堂,武将有张勋、纪灵、陈纪、陈兰、桥蕤、雷薄、李丰、梁刚、乐就等人,一个个身着铠甲、佩戴宝剑,面目狰狞、杀气腾腾,文臣有杨弘、阎象,个个头戴文士冠,手摇羽扇,一副运筹帷幄的模样。而立在袁术身旁则是他的长子袁耀。

  这一刻袁术红光满面,心中抑制不住的兴奋,因为他很快就要成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天子。

  正宴时间到了,袁术满面笑容地站到了金色的寿字条幅下。面前一张横案,上边摆放着一盘硕大的寿桃和许多瓜果。他的妻子,也就是即将成为皇后的冯氏,在四名侍女的陪伴下翩然而来,向他盈盈一礼,随即巧笑嫣然地走到他地手边。

  冯氏虽然已有四十岁。却依旧肌肤赛雪,秀如云,皮肤光洁而白嫩,身材袅娜高挑儿,脸上居然还有两朵红晕,看起来倒像个二十多岁的少妇,媚态尽显,风韵迷人。

  这位冯氏大概也是知道自己即将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风情无限的脸上略带几分威严,坐在袁术身边倒也正板正眼,像模像样的。  ·

  袁术见人已到齐,长身而起,呵呵一笑,捋着长须,右手擎杯,强自压抑着内心的激动缓缓走到案前站定。今日一旦起事,无论成败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要么成为皇帝,要么身异处,这样重大的决定由不得他心思激荡。

  文武官员们见状知道袁术有话要说,忙纷纷立起身来,转身目注堂前。袁术目光缓缓移动,在文武官员们脸上扫视了一眼,忽地笑脸一收,把手中酒杯向地上狠狠掷了下去。

  酒杯应声而裂,众人一惊。

  “诸位!”袁术神情一凛,跨前一步,声音也变的稳定和高亢起来:“本将军有一言,须与诸位相商!”

  众人神情凛然,静静的望着袁术。大部分人都已知道此事,只有部分郡守尚不知情。

  袁术咳嗽一声,高声说道:“昔汉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今又得传国玉玺,实乃天命所授。吾效应天顺人,正位九五。尔众人以为何如?”

  袁术的心腹将领们早已知晓,等得袁术话音一落,立即纷纷拜倒:“陛下万岁!”

  只见一人站起身来厉喝一声:“统统住口!”

  此人个头不高,可这嗓门儿倒不小,一下子就把大家都镇住了,大殿上肃静下来。众人纷纷抬起头来朝他望去,却是陈国相金尚。

  只见他大步走到大堂中央,高声喝道:“我等世代食汉禄,当效忠汉廷。今陛下尚在,大汉帝室血脉尚存,你乃何人,岂敢妄夺国器?你袁氏原本为大汉之臣,尽享恩宠,岂能数典忘祖,自立为帝?”

  不等袁术答话,袁绍之长子袁耀已纵身而出,高声怒斥道:“他刘邦不过一个亭长能为帝,偏我袁家四世三公,又有传国玉玺,倒称不得帝?”

  话音未落,手中的长剑已经飞出,剑光一闪,金尚人头落地。

  大堂上原本都是袁氏门生或心腹将领,自是心服,几个郡守或国相就算觉得有不妥者,有了金尚的前车之鉴,又岂敢再反对。堂上鸦雀无声,再也无人敢出头。

  ……

  七尺高坛上,绣旗招展,一个斗大的“陈“字在风中飘荡翻卷。

  文武官员在坛下云集,羽林、虎贲及禁军数万环伺在高坛四周。

  袁术头戴冕冠,身穿冕服,昂然而来,焚香祭拜铸告:“皇帝臣术,敢用玄牡,昭告于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只:飨国二十有四世,历年四百有一,行气数终,禄胙运尽,普天弛绝,率土分崩。术遭值期运,承乾秉戎,志在拯世,奉辞行罚,举足为民。今得传国玉玺,咸以为天意已去於汉,汉氏已终於天,术不得不受。术畏天命,敢不敬从。谨择元日,登坛柴燎,即皇帝位。唯尔有神飨之!左右有陈,永绥天极。”

  公元199年9月,袁术在谯县称帝,建立陈国,封冯氏为皇后,立袁耀为东宫太子,拜冯方为司空,杨弘为太尉,阎象为司徒,张勋为大将军,纪灵为骠骑将军,其余文武官员皆有封赏。

  袁术称帝的诏书传遍大江南北,朝野震惊。

  *****************

  许都,皇宫。

  德阳殿中,国丈、卫将军董承,正垂手而立在刘协的身旁。

  一向俊美而温文尔雅的小天子正气得满脸通红,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