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兵甲三国 >

第183部分

兵甲三国-第183部分

小说: 兵甲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厮为何如此不识好歹,蓟侯已是大汉忠良之中流砥柱,岂可如此诋毁?”

  ……

  保皇派群臣之,显然还沉醉于前日的许田围猎之中,对于公孙白的态度却是各自不同,贬者有之,褒者有之。但是很显然褒者占了上风。

  “小声点,曹司空来了!”有人急声道。

  群臣回头一看,不觉屏声静气,瞬间静寂了下来。

  曹操玉带珠履。腰悬倚天剑,在众侍卫的簇拥之下,昂然而来,强大的气场令那些保皇派原本阳光灿烂的脸色变得不自然起来。

  曹操虽只是位列三公,却早已获得“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所以可以带剑入朝。

  “哈哈!诸位来得这么早啊,本官倒是来迟了。”又一声爽朗的笑声传来。

  众人讶异的回过头来,却见一人头戴白玉冠,身穿锦袍,翩然而来,那满脸人畜无害、春暖花开半的笑容令众保皇派眼中神色大亮。

  众保皇派急忙纷纷向前见礼,公孙白淡然而潇洒的一一回礼,大气而不张扬,令群臣如沐春风。心中更为之折服。

  公孙白抬头望了不远处的曹操,脸上露出笑容,大步流星的奔了过去,大大咧咧的喊道:“孟德,起得这么早,吃了吗?”

  曹操神色一愣,对公孙白这无厘头的问候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半天才道:“吃了。”

  然而下一句便令他抓狂了:“吃饱了吗?”

  曹操脸上的怒气一闪而逝,面无表情的说道:“吃饱了,府上尚未闹饥荒。”

  公孙白嘿嘿一笑。继续问道:“吃好了吗?”

  曹操:“……”

  公孙白见曹操不答,又将视线落在曹操腰上的倚天剑,笑问道:“本官第一次上朝,人生地不熟的。礼仪又不通,还请多多赐教。”

  曹操:“……”

  公孙白紧紧走近几步,故意压低声音,却偏偏让身后的群臣完全能听得清楚:“孟德啊,本官久居北面苦寒之地,第一次上朝真的心中好怕怕的。怎样才能装做经常上朝的样子啊?是不是也要如你这般配着一柄剑才能显示与众不同啊,否则人家怎么知道我是骠骑将军呢,要不你把剑借给我用一用如何?”

  曹操:“……”

  身后的群臣一向对曹操畏之如虎,连正眼看曹操一眼都不敢,此刻见得公孙白一个劲的装疯卖傻调戏曹操,心中大为解气,早已暗中笑得肚子疼。

  ……

  朝会时间将到。

  一群红衣银剑的虎贲簇拥着刘协慢慢的走了进来。

  刘协虽然衣冠整齐、龙行虎步,却与平时大大不一样,脸上少了几分往日的黯然和郁闷之色,显得神采奕奕,意气风。

  他轻轻慢慢的走进来,犹如走进寝殿,道不尽的从容和淡然,一脸淡淡的随意的微笑,眼中多了一丝洒脱和不羁之色。

  走到龙椅前,轻轻的按了一下扶手,丝毫不露痕迹的脚尖一点,坐上了宝座,双手随意的放在两边的扶手上,微微扫视了一下殿下文武百官,嘴角挂着一丝微笑。

  此刻的他,似乎不再有束缚和制约,不用再做任何担心,他就是君临天下,千万人之上的至尊,所有人都臣服在他的脚下,遵听他的旨意。

  他抬起头来朝殿下望去,只见文武百官分列两边,而他的皇兄公孙白和曹操却各自站在两旁的文武百官最前列,立在阶下,不觉心头大为踏实,嘴角的笑意变得更浓了,缓缓的朝殿前太监挥了挥手。

  “起朝!”

  “陛下万年!”

  这次的呼声显得格外整齐和响亮。

  没有人奏本,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封赏平逆有功之臣的旨意宣布。

  吴侯、讨逆将军孙策,拜为平南将军;

  徐州牧、平陶侯、平东将军吕布,拜为安东将军;

  荆州牧、成武侯、镇南将军刘表,拜为征南将军;

  扬州牧、建昌侯、振武将军刘繇,拜为平南将军;

  武平侯、司空曹操,增邑三千户,封为昌邑侯;

  蓟侯、骠骑将军、平州牧公孙白,拜为大将军,特许其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其余各路将领,各有封赏,其中奋武将军赵云,也得到正式的拜授。

  随着殿前太监的宣读,群臣全都震住了,惊得目瞪口呆。

  孙策、刘繇、吕布、刘表四人。原本都是一等侯,又各自有自己的地盘,晋升军职是不错的选择,倒也无可厚非。

  然而二十二岁的公孙白进阶为大将军。意味着将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大将军,风头已然盖过大名鼎鼎的冠军侯霍去病,这是何等的荣耀?作为异姓臣子,这已是位极人臣的殊荣了,可见小天子对公孙白的厚望和恩宠非同一般。

  而司空曹孟德。原本倒和公孙白职位差不多,一个位列三公,一个位同三公,但是如今这次却只是增邑三千户而已。其实从武平侯到昌邑侯,看似增邑三千户,其实兖州之地都在曹操的掌控之下,食邑多少实在没什么区别。这样一来,曹操反倒位在公孙白之下,这对一向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的曹操无疑是个重大的打击。

  按照历史上的进程,若无公孙白的横空出世。曹操应该被拜为丞相才对,可是这次小皇帝是明显的要和曹操过不去。

  而那“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就更令人寻味了,小皇帝这是摆明了一意恩宠公孙白,凡是曹操应有的特权他都得有。

  全场鸦雀无声,群臣纷纷抬头望着公孙白和曹操,眼中神色又各有不同,既有对这位大汉历史最年轻的大将军的羡慕嫉妒恨,又有对曹操的幸灾乐祸,不一而足。

  就在群臣尚在错愕之中时。吕布第一个率先反应过来,当即跪倒谢恩:“微臣吕布,拜谢陛下!”

  紧接着,呼啦啦的跪倒了一片。

  “微臣刘表。拜谢陛下!”

  “微臣孙策,拜谢陛下!”

  “微臣刘繇,拜谢陛下!”

  “微臣赵云,拜谢陛下!”

  转眼之间,大殿上被封赏的有功之臣中,就只剩下公孙白和曹操尚自挺立着。

  两人互相对视着。久久无语。

  全殿的文武百官的视线也齐齐锁定在两人身上,大殿上突然又变得雅雀无声,就连刘协也心头一紧。

  突然,曹操推金山倒玉柱,当即拜倒:“微臣曹操,拜谢陛下!”

  全殿官员,齐齐吁了一口气,转而将视线集中到公孙白身上,就连刘协脸上也放松了下来。

  很显然,公孙白是不可能有什么意见的。

  公孙白望着拜倒在地的曹操,暗暗笑道:好你个曹孟德,为了三年休战的盟约,还真他娘的能忍啊,本侯佩服。

  紧接着,他也跟着拜倒了下去,却不完全是谢恩:“微臣公孙白,拜谢陛下,不过微臣有一言,还请陛下三思!”

  刘协满脸疑惑之色,当即说道:“皇兄尽管道来无妨。”

  公孙白缓缓的抬起头来,一字一句的朗声道:“微臣请陛下收回‘入朝不驱、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

  话音刚落,全殿哗然,纷纷朝公孙白望来,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却听公孙白道:“君臣有别,纲常不可乱,不止公孙白,任何人都不得有此特权,否则成何体统?还请陛下三思,收回所有人此项特权,一视同仁。”

  刹那间,众人终于恍然大悟。

  公孙白久居北地,自出生以来就上了这一回朝,那项特权对于他基本没用。然而,他不但不要这项特权,反而将曹操拉下了水,顺带着将曹操的特权也予以取消了,这才是高明之处。

  殿上的刘协,差点激动的痛哭流涕,却依旧满脸无辜的表情,缓声道:“皇兄与曹司空劳苦功高,理应享此特权,不必推辞。”

  话音刚落,公孙白已然疾声厉色的喝道:“劳苦功高,难道劳苦功高就能乱了纲常,坏了君臣礼仪,岂有此理!”

  终于,公孙白身旁传来一声苦涩而低沉的声音:“微臣附奏,请陛下取消微臣之特权。”

  刘协终于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满腔的遗憾:“既然两位爱卿如此高风亮节,朕就不再推辞,就此取消吧。”

  公孙白垂头暗乐,抬眼瞄了一眼身旁的满脸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表情的曹操,差点笑出了声来。8



第259章 离别

  封赏完毕,自然也到了群雄风流云散的时候了。·按照公孙白的说法,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由于担心曹操猝然发难,群雄各自派人相互约好于两日之后一同拔营起寨,同时在次日同时搬出在许都的临时府邸,住于城外军营大帐,避免生乱。

  许都城外,五路诸侯的大营之中,众将士正在收拾行当,准备次日离开许都。

  白马义从的行当相对简单,而且一人双马,而且还带着许多驮马,收拾也就更简单了。

  晨练回来的公孙白,正在中军大帐之中与郭嘉商议行军路线。相对来说,其他四路诸侯可以结伴南下,路上自然不虞有风险,而公孙白却要率着一千军马穿越两州之地,却是风险重重。

  经过仔细查看地图之后,郭嘉给公孙白定制的最佳路线却令公孙白大吃一惊。

  郭嘉的路线赫然就是关羽当年千里走单骑的路线,即过五关斩六将的那条路线。其实想想也是那么回事,演义中的关羽要保护两个嫂子去投奔刘备,当时他们得知的却是刘备在袁绍的麾下,其实投奔的就是冀州的袁绍。如今公孙白也是要从许都回冀州,自然走的还是那条路线——过五关到黄河边,再渡河而过,到达冀州。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就来了,若是曹操执意在路上阻拦的话,他们还得重复关羽干过的事情,过五关斩六将,再得以到黄河边。问题是演义中关羽是单骑而行。那些傻逼守将自然欺他单身,傻不拉几的率兵出关迎敌。如今他率一千白马义从气势汹汹而来,那些守将恐怕不至于蠢到主动出击。只要坚守关卡,恐怕他就得头疼了。

  两人正商议间,突然帐外亲卫传报:“程尚书求见。”

  公孙白一愣,随即道:“传见。”

  话音刚落。程昱已满面春风而来,向公孙白一拜:“下官程昱,拜见大将军!”

  公孙白请其坐定之后,问道:“不知程尚书所来为何事?”

  程昱急忙从袖中掏出一个锦盒,递给公孙白道:“曹司空担心大将军于途过关之时,守将不知情而阻拦。特此送来通关文凭。”

  公孙白接过锦盒,不动声色的笑道:“曹司空倒是有心了。 ?·”

  程昱笑道:“三年之约,曹司空岂可失信于大将军,不过也希望大将军信守诺言。”

  公孙白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举樽对程昱道:“尚书辛苦了,请满饮此酒。”

  程昱闲聊了一通,便告辞而去。

  公孙白望着程昱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

  看来曹操暂时还是十分有诚意的,未扫平李傕和吕布之前。倒是真不想和自己开战,只是本大将军答应过曹操三年不开战么?

  得到通关文凭,两人心中大定,郭嘉也告辞而去。

  郭嘉刚刚离开中军大帐。帐外的亲卫又传报:“吴侯求见大将军。”

  气宇轩昂、英气勃勃的孙策,倒是真心实意的来拜见公孙白的。

  两人年纪差不多,孙策只比公孙白大一岁而已。经历也有许多类似之处。都有一个英勇善战而且参与过平定异族、扫荡黄巾、讨伐董卓的父亲,而且两人的父亲都是英年早逝。使得两人也都是早早继承了父业。

  相对来说,公孙白自然比孙策要成功得多。一个横扫异族。独得三州之地,官拜大将军;一个事业勉强稳定下来,才得一郡之地,职位也不过一个平南将军。所以孙策对公孙白是真心的崇拜,此次前来名为道别,其实第一为了联络感情,第二为了求教的。

  两人聊得天南地北,一会儿聊战术和军马的训练,一会儿聊枪法武艺,最后居然聊到各自的妻妾来。

  这一点,孙策又对公孙白崇拜不已。孙策和周瑜两人,不过慕大小乔之名,分别向乔老求亲,而乔老也久闻两人英雄之名而将其女分别嫁与两人为妻,其中倒没什么曲折的。相对来说,公孙白先是在黑山杀了袁昱,逼迫张燕答应婚事,又于冀州抢亲,纳了甄宓,倒是充满传奇色彩,一时被传为佳话。

  两人聊了一个多时辰,孙策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公孙白望着孙策离去的背影,突然喊道:“伯符,且慢!”

  孙策缓缓的转过身来,不解的望着公孙白。

  公孙白微微笑道:“本侯懂些许卜算之术,伯符此去,须严防刺客,万万不可孤身一人出门在外。  ·”

  孙策神色一愣,随即笑道:“多谢大将军提醒,只是末将也颇懂武艺,当世武艺能胜过末将的不超过十人,区区刺客,应不在话下。”

  公孙白冷声笑道:“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功夫再好,一砖撂倒,伯符须切记,否则必有血光之灾。”

  孙策见他满脸凝重,神色也变得谦卑起来,低声道:“末将省得。”

  他正要再次告辞时,突然又望着公孙白,缓声道:“此次一别,不知他日再见大将军之时,是否是兵戎相见之日。”

  公孙白淡淡的笑道:“若是则又如何?”

  孙策脸色凝重的说道:“若是真有那么一日,末将愿战死在大将军手下,虽败犹荣!”

  饶是公孙白心硬如铁,也忍不住微微有点激动:“很好,好好活着,不要死在刺客手中,否则本侯看不起你。”

  孙策神色一肃,朝公孙白拜道:“末将遵命!”

  ……

  当天下午,吕布和刘繇也分别前来向公孙白辞行。

  对于吕布来说,此刻最大的对手便是曹操,自然要向公孙白表示亲近。而刘繇幸得公孙白的救治。使得原本病怏怏的身体变得生龙活虎,更是感激涕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