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兵甲三国 >

第283部分

兵甲三国-第283部分

小说: 兵甲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未落,一道刀光突然当空掠起,如同闪电一般劈向杨离。

  噗~

  可怜的杨离尚在谄笑着,那颗斗大的头颅便突然冲天而起,无头的尸身也喷涌着鲜血缓缓倒下。

  众离狐城守军哗然大乱,然而不等他们反应过来,那名军司马已然恶狠狠的吼道:“吹号,夺门!”

  呜呜呜~

  刹那间,号角声突然大起,紧着上百名骑兵,恶狠狠的挥舞着雪亮的钢刀,向城门口扑杀而去。

  随着那冲天的号角声,西北角面方向,尘雾冲天而起,滚滚的兵潮,正汹涌的狂扑而来。

  那面“张”字的大旗,傲然飞舞,引领着兵潮狂袭杀至。

  公孙军大将,张辽率军杀至!

第390章 反击


  原来得知公孙白遇困之后,张辽担心太史慈的兵力不足以脱困,一路急行军而来,终于赶到了濮水之南。

  就在张辽准备渡水北上濮阳之时,却接到太史慈派人飞马传书,得知公孙白已然脱困,全军纷纷欢呼不已。

  既然公孙白已然脱困,张辽原本应继续举兵南下,横扫兖州中部和南部之地,却又接到斥候急报,得知曹操已奔离狐城而来,当即悄悄在濮水上游渡水而过,望离狐城扑来。

  不料,张辽刚准备率大军全力攻袭守军不足两千的离狐城时,却打探到曹操已然距离狐城不足三十里地,离狐令亲自出城相迎。于是张辽便令麾下一名悍将假扮曹军军司马,刀斩离狐令杨离,自率数万军马趁机突袭,不费吹灰之力,便已攻破离狐城。

  张辽大破平丘之时,俘获不少曹军,自然也缴获了不少曹军的衣甲和绣旗,假冒曹军根本就是轻而易举之事。

  ……

  红日西斜,照在密集如林的刀戟之上,耀起一片汪洋大海一般的红光,煞是壮观。

  八万多曹军,急匆匆而行,直奔离狐城而来。

  一连奔袭了四五天,众将士十分疲惫,再加上粮草紧张,每日的饭食分量也克扣了两三成,使得众人极度不满,但是也无可奈何,因为众人知道粮草真的不多了,不节省点的话,很可能最后会挺不到粮草得到补给的时候。

  此刻,即将到达离狐城,不但可以好好的饱食一顿,还能睡个安稳觉了,使得众将士十分兴奋,迫切的希望早点入离狐城。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众将士走起路来比起前两日要轻快得多了,根本就不像没吃饱饭的样子。

  原本躲在马车中的曹操也气色好了许多,不时的掀开车帘朝外张望。马车旁的将领们更是一改这几日的颓势,有说有笑。

  霞光之中,离狐城终于已远远在望,众曹军将士出一阵欢呼声,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八万多人的呼声已足以掀起一阵不大不小的声浪了。

  众人愈加快了脚步,很快便到了离狐城两三里之地外,城墙的轮廓已逐渐清晰,城门已然逐渐可见。

  “城门为何紧闭着?”

  曹操的脸色突然微变,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当即喝令道:“派人前去打探!”

  数骑斥候得令而出,催马朝离狐城疾奔而去,带动起一溜的烟尘。

  不一会,那数名斥候便如同受惊的兔子一般,急匆匆而来,满脸惊惶和不可思议之色,急声道:“启禀主公,离狐城已然被贼军张辽部所占。”

  刹那间,全军哗然大乱,嘈杂声四起,众曹军将领更是脸色大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两个时辰之前,斥候还传报杨离欲出城迎接大军于十里之外,岂会在短短的两个时辰之间,离狐城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易主了?

  姑且不说张辽是怎么突然出现在离狐城外的,其率大军远程而来,又要渡过濮水,仓促之间是决计不可能有携带攻城器械的,就算是兵力是守军的数十倍,也不可能于短短的两个时辰之间端掉离狐城。

  曹操的脸色已然变得乌黑乌黑的,如同黑炭一般,双眼中的神色极度震怒,令嘶声怒吼道:“贼军是如何破城的,难道杨离贼子也投敌了不成?”

  “启禀鲁公,杨县令为表达对鲁公的忠心,亲出城门迎接大军的到来,不料张辽贼子派人假冒鲁公之部曲,杨县令一时不察,被贼将所斩,城门亦被贼军所控制,而贼军主力也随后动攻击,我军寡不敌众,故此失守。”

  一人战战兢兢的答道,众人这才现众斥候带来一名离狐城的溃兵。

  曹操双眼通红的吓人,双拳紧紧的抓住腰间的倚天剑的剑柄,关节攥得白,许久不语。

  然而,这一次他并没气晕过去,沉默了许久之后,反而仰头哈哈大笑:“直娘贼,就算你公孙白真是神仙,有上天眷顾,老子也要与这贼老天斗一斗!”

  他缓缓的登下车辕,高声吼道:“牵我马来!”

  一名虎卫军将绝影宝马牵了过来,曹操一踩马镫,翻身上马,拔出腰间倚天剑,厉声吼道:“往南,渡濮水退往句阳!”

  句阳城离离狐城不过两百余里,若一路急行,四五日可到达,以曹军之粮草,继续勒紧肚子,勉强可挺到达到句阳城。

  像曹操这样的枭雄,越是沉重的打击,反而越能激他心中的戾气和不屈的斗志,刚刚还病恹恹的曹操,此刻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眼中杀气腾腾,战意昂扬。

  众将士虽然极度失望,士气低迷至极,却也无可奈何,只得随着曹操,浩浩荡荡的往濮水河边奔去。

  就在此时,一阵沉闷的马蹄声隐隐传来,却如同滚雷一般在众曹军心头炸响。

  公孙军追杀而至!

  果然,背后已有斥候绝尘而来,气喘吁吁的急报道:“启禀主公,公孙白率白马义从和墨云骑,近两万骑兵追杀而来,已在五里之外。”

  正是屋漏偏遭连夜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曹操虽然心中气得疯,神色却依旧保持极度的冷静,当即喝令众曹军辎重在前,弓弩兵在中,虎卫军和虎豹骑断后,有条不紊的向南面的濮水迅的行进着,丝毫没有半点乱象。

  就在曹军经过濮阳东面,逐渐接近濮水的时候,又有斥候飞马来报,公孙军张辽部,只留五千人守城,其余四万五千兵马全体出动,与公孙军骑兵汇合在一起,共六万多人,缓缓的跟随在曹军背后,伺机攻袭。

  曹操面沉如水,不为所动,依旧沉着的指挥着大军继续往濮水边退去,一直退到濮水河滩边,这才停了下来,一边排好防御阵列,严阵以待,等着公孙军的攻击,一边派人去收集濮水沿岸一带的渔船,准备渡河。

  濮水北岸,河滩边密密麻麻的挤满了曹军士兵,一排排大盾整齐的插入地面,排列成一道道铜墙铁壁般的防御阵型,然后视一杆杆长枪从大盾之间伸出,如同刺猬一般,直刺前方,由于要长途行军,曹军早已舍弃了刀车,如今只能用盾阵进行防守。

  在他们的背后无数的强弩高举,一枝枝箭镞闪着森寒的光芒,瞄准了对面。

  在曹军的两翼,虎豹骑和虎卫军虎视眈眈,随时准备阻击公孙军的骑兵。

  轰隆隆~

  烟尘滚滚,马蹄声声,数万公孙军汹涌而来,一直在曹军阵前三百余步之外才缓缓停下。

  紧接着,公孙军中路阵旗大开,公孙白在数名猛将的簇拥之下,策马而出。

  白衣胜雪,人洁如玉!

  对面的旗影里,曹操也在典韦、许褚和徐晃等人的护卫下,纵马奔来。

  两人在三十余步外停了下来,勒马,对峙,凝望。

  哈哈哈~

  两人突然齐齐指着对方大笑。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孟德,今日之事又如何?”公孙白笑道。

  “子明,你可真命大!如今事已至此,你尽可放马杀来,决一死战!”曹操也笑道。

  话音未落,公孙白身后的赵云、文丑、太史慈等悍将不禁勃然大怒,纷纷请战,六万对向都是以少胜多的公孙军岂会将曹军放在眼里。

  身后的郭嘉急忙制止:“所谓哀兵必胜,如今曹军即将粮草尽绝,又是背水一战,如若强行相逼,则敌军必人人死战,胜负恐怕在五五之数,而且就算是胜了,那也是惨胜,得不偿失。”

  庞统也点头道:“若是我军此时主动出击,便正中曹贼之下怀。如今我等占据优势,贼军退无可退,若是强行渡河,则可趁其渡河之时击之;敌不动,我不动,彼等缺粮,三五日过去,贼军粮尽自溃,何须主动出击?”

  一旁的管亥忍不住脱口而出:“若是敌军主动出击呢?”

  公孙白冷声道:“我军有万钧连弩在手,若是敌军主动出击,一百五十步之前,便是八万贼军的埋骨之所!”

  转过身来时,公孙白脸上露出春暖花开般的笑容,对曹操大笑道:“孟德,你我相识多年,兄弟一场,虽你不仁,但我岂能不义而对你苦苦相逼?只要你不乱动,我便不害你,此处有山有水,风景怡人,我等就在此地好生住上个十天半个月再说。”

  说完,不再理会曹操,率众勒马大笑而回。

  曹操望着公孙白得意洋洋而去的背影,气得脸色乌青,恶狠狠的骂道:“公孙小儿,迟早有一日,要将你碎尸万段!”

  ……

  入夜,公孙军退至两里多地外,安营扎寨,布好鹿角和防御工事,又在寨前派出大量的哨探,监视曹军的动静。

  曹营,中军大帐之内,聚满了曹军主要将领,正在讨论摆脱困境之策。对于曹军来说,如今是进退不得,虽然徐晃已率人在河岸一带的渔村搜集了三四百条渔船,一次可横渡两千多人,但是这对于八万多兵马来说,根本无济于事。一个时辰只能四趟来回,八万多兵马加上粮草辎重需要近五十趟来回,须两天两夜才能渡完。如此大的动静根本瞒不住公孙军,则渡河之时便是公孙军突袭之时。除非曹操舍弃八万大军于不顾,只率一干主要将领渡河逃跑,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舍弃了这八万主力大军,尤其是虎豹骑和虎卫军尚在其中,曹操就算逃回许都,也只能等着公孙白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进逼许都。

  就在众将束手无策之时,突然帐外有小校飞奔而入:“启禀主公,濮水上游,有大队船只顺水而下,敌我不明!”8



第391章 濮水大战

  第391章濮水大战

  

  八万人的曹军营寨,营帐星罗棋布,绵延数里,遮住了背后一长段的河面,营寨之内,灯火通明,守备森严,即便是到了三更以后,仍然看到营寨的栅栏之后,人影瞳瞳。

  两军之间的两三里长的距离里,双方的哨探来回穿梭,互相监视对方大军的动静,偶尔相遇便会搭弩互射。大家的主要任务都不是拼杀对手,所以虽然偶有被射落于马或者射伤的,大部分情况下,都只是浅尝辄止,没有出现的激烈的骑战和追杀现象。

  月如银盘,照在濮水河上,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涟漪。

  河面上并不宁静,在营寨后五六里长的河段,一条黑色的带状物正平铺在河面,在向濮水对岸延伸而去,这条带状物赫然便是浮桥。

  西山之战后,贾诩和于禁不及奔往北山与曹操汇合,便得知主力大军已然南撤,于是两人也只得率军退往濮水以南一带。

  在探得离狐城被张辽偷袭,大军被公孙军堵在濮水北岸一带时,贾诩和于禁当即率军前往对岸接应,同时于禁亲自率千余名熟悉水性的渔夫和士兵,驾着搜集来的五百多艘渔船,顺水而下,与曹操的主力大军汇合。

  两军合计也不过八百多条渔船,虽然船只数量增加了一倍多,但若是乘船渡河,依旧需要一天一夜才能渡过所有的军马,但公孙军很显然是不可能给他们一天一夜的时间来从容渡河的。

  但这对于智力98的贾诩来说,这显然并不是一道无解的难题。

  濮水河长达一百余米,八百多条大大小小的渔船连起来可达三千米,只要将渔船用缆绳首尾相连,便可在河面上搭建一座宽达五十米的浮桥,连通濮水两岸,再以木板铺之,则波涛翻滚的河面,便成了通途,八万大军只需一个多时辰便可顺利渡河而去,到时在一把大火将浮桥烧了,公孙军便只能望河兴叹,无可奈何。

  河面上,于禁正指挥着上千人在忙碌不停,驾船的驾船,绑索的绑索,搭木板的搭木板,浮桥越搭越长,一道宽达五十米的桥面已经过了大半个河面,继续向着对岸延伸而去。

  曹操身披着大氅,在贾诩、程昱、典韦、许褚和徐晃的簇拥之下,屹立在浮桥的桥头,望着那逐渐接近对岸的浮桥,脸上的神色也逐渐舒展开来,暗暗对身旁的贾诩投以赞许的神色。

  虽然在西山之战中败北,曹操依旧对贾诩这位算无遗策的谋士十分看重,而贾诩这一招妙着更是令几乎陷入绝境中的曹操,如同拨开云雾见天日一般。

  “看来四更之前,浮桥便可搭成,我等大军可于天明之前安然渡河而去,此次文和当立首功,吾得文和,如鱼得水也 。”

  听到曹操的不吝赞美之词,贾诩只是微微的笑了笑,脸上丝毫没有得意的神色,眼中依旧保持着警惕的神色。

  敌营之中,有郭嘉和庞统两人,此两人之才不下于他,他能想到的事情,那两人也有可能想到,只要浮桥没搭建之前,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

  清晨,雾锁江面,江水滔滔。

  时间已接近四更时分,曹操等人依旧屹立在江边,一夜未眠,众人眼中都早已布满了血丝,但是却丝毫没有困意,一双双眼睛望着江面,逐渐变得急切起来。

  数骑曹军将士,扬鞭纵马,马蹄飞踏着浮桥上的木板,踩得板面咚咚直响,朝对岸疾奔而来,为首者正是曹营名将,历史上号称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

  于禁飞马而前,迎着曹操弯腰一拜:“启禀主公,末将幸不辱命,浮桥已全部搭成,请即刻率军渡河。”

  曹操不禁精神大振,刷的拔剑而出,直指对岸,低声喝道:“全军出动,按预定秩序依次渡河,注意不得大声喧哗。”

  众将士低低的应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