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兵甲三国 >

第299部分

兵甲三国-第299部分

小说: 兵甲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责断后的则是如云的骑兵,保持着随时回马冲击的阵型,虽然多达三十万余众,撤退起来却是有条不紊,令众曹将暗自叹服。

  如果说公孙白坚守不出,还可解释为欺曹操粮草不足,想要耗尽对手的粮草,再趁曹操缺粮之时进攻,如今主动退兵,又是哪般?

  众人望着那抹逐渐远去的乌云,一个个露出大惑不解的神色。

  “莫非公孙白小儿后方有变?”满宠疑惑的问道。

  城头之上的诸将脸上纷纷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这是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也是大家最愿意看到的解释。

  一直沉吟不语的贾诩,突然摇了摇头,苦笑道:“如今北地诸敌已被公孙白一扫而光,短时间不可能有外敌入侵,就算有也难以掀起多大的风浪。而北地诸州,政通人和,刘虞初登基也不至与公孙白起冲突,就算是偶有动乱,也不至于三十万大军尽撤。”

  曹操急声问道:“以文和之见,公孙小贼为何撤军?”

  贾诩脸上露出极其苦涩的神色,艰难的说道:“唯一的解释,便是此地已不可久留,最有可能便是水计。以公孙白如今之势,引涡水倒灌雍丘,掘数十里河道也不过月余时间,如今贼军二十余日未有动静……”

  话未说完,曹操脸色瞬间大变,急声道:“快快派侦骑出城,四处打探,是否有新掘之河道!”

  就在此时,北面突然又有一阵马蹄声传来,一队骑兵带动着一溜烟尘,直奔城下而来,一杆“公孙”大旗在风中猎猎招展。

  “鲁公可在!”

  当先那骑朝城上高声大喊。

  “鲁公在此,来者何人?”城上有人答道。

  那人也已经看到了众将簇拥之下的曹操,朝城上一拱手,随即高声喊道:“传魏公话,今日未时左右,将有大水自涡河而来,经五十里河道,直扑雍丘,还请魏公提早应对,避免大军被淹。”

  “什么?”

  城头上一片哗然,水计历来都是阴谋之计,哪有明而告知的?

  来者正是公孙军麾下大将管亥,眼见城上毫无动静,以为是自己这个大老粗将这文绉绉的话说得不清不楚,当即再次高声吼道:“魏公说,老子要灌水了,请曹操老儿小心点不要被水淹死了!”

  说完哈哈大笑,率众调转马头,扬长而去。

  贾诩不禁摇头苦笑:“果然是掘五十里长河,好大的手笔,以公孙白今日之势,竟然如此肆无忌惮……”

  

第413章 风雨欲来(第二更求月票)


  其实贾诩说公孙白肆无忌惮是对的。

  曹军三十万,有一半人马是临时拼凑的新兵。聚集在一块,仰仗城墙、战壕等防御掩体,再用强弩利箭、投石机和滚石等防守武器坚守,对于新兵来说,只要稍稍训练即可。但是若是撤出雍丘城和高岗之地,这些新兵的劣势就出来了,三十万大军一旦撤退,必然是乱成一团糟,无法像公孙军一样进退有序、有条不紊。

  就算最终大水未能对曹军造成任何损伤,只要撤退时阵型一乱,公孙军再趁机掉头追来,曹军便不战自败。

  明而告之,这是一种赤裸裸的鄙视和挑衅,然而曹操却无可奈何。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算定还有三步必赢,直接将告诉对手你已经输了,不要挣扎了一般。

  初夏时节,烈日当空,曹操的心中却是冷飕飕的,脸色也变得苍白起来,刹那间似乎又老了几岁一般。

  这一刻,曹操知道,他是真的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

  城头上的谋臣武将也是一阵寂静,默然不语,退与不退,这是个问题。

  “五十里河道,岂是说挖就挖的,或许公孙白只是虚张声势,引诱主公退军,再趁机掩杀而来,主公需派斥候先前往打探一番再做决定,切切不可上当。”

  刘晔终究还是抱了一丝希望,这种自我安慰的念头,竟然得到好几人的赞成。

  ……

  新挖的河道离涡河的河水之间,尚有二三十米的距离,形成空河道与河水之间的一道大堤,只要一旦挖破这二三十米的距离,河水便会坡堤而出。

  涡河之堤岸上,旌旗漫卷,甲衣如雪,数千公孙军锐士手执着铁锹和锄头肃然而立,望着公孙白,静候号令。

  一骑斥候奔来:“启禀魏公,所有大军已全部撤离,退往高岗之上。”

  公孙白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刷的拔剑而出,怒声吼道:“破堤!”

  号令之后,无数的士兵齐齐挥动着铁锹和锄头,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整齐的弧线吗,对着河堤狠狠的挖了下去,一时间泥土飞溅。

  很快,河堤上便挖了一个深达半米,宽达三四米,贯穿了河堤的小口子,让河水慢慢流出。

  口子虽小,但是河水一旦涌出便呈奔涌之势,逐渐洗刷着两旁的泥土,使得口子变得越来越大。

  令旗挥动,众公孙军急忙纷纷上马,向附近的高处撤退。

  流出来的河水依然呈奔流之势,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而且奔流出来的水浪不断的洗刷着缺口两边的泥土,使口子越来越大,轰鸣声越来越响,如同奔雷。

  然后在洪水的不断冲刷下整个堤岸逐渐松动,某一刻,伴随着哗啦一声巨响,霎那间,滔滔洪水便如脱了缰的野马,奔腾而下!

  失去了堤岸的禁锢,滔滔洪水便彻底失去了限制,前后不到半个时辰,缺口就已经由最初的不足三四米扩大到了二十多米,并且仍在迅速扩大,最终扩充到四十余米,与新挖的河道同宽,滔滔浊水正从缺口倾泄而下,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洪峰,向着低处咆哮而去。

  此时,在雍丘的城头上,曹操尚在等候着斥候的回报。

  突然,数十骑斥候齐齐疾奔而来,不等众人发问,那些斥候已然高声喊道:“水,大水自新掘河道而来,已在十里之外,主公须速退!”

  城头上哗然大乱。

  有人惊声问道:“不是未时才发水吗?如今连午时都未到。”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兵不厌诈,自古亦然。

  曹操的脸上已然没有了一丝血色,苦涩的摆了摆手:“全军撤退,退往高阳亭方向!”

  呜呜呜~

  号角声连绵而起,如同飓风一般拂过二十里连营,激荡在雍丘的上空,那样的无奈和凄凉。

  三十万大军瞬间乱成一团,有的将士听到大水即将到来,喝令麾下士兵整队撤退,也有的舍不得辎重和粮草的,令部曲去搬了粮草再跑,更多的是士兵则是生怕被大水淹成鱼虾,树倒猢狲散一般,哗然往南狂奔,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尤其是那些新兵蛋子,早就一心思走,如今瞅得这个机会哪里会放过,有人连兵器都扔了,只顾奔逃。

  就在众曹军将士正在哄乱的南撤之时,从北门方向传来一阵地动山摇般的巨响,有人回头看时,只见北面方向数里之外,一股滔天的巨浪自一处高岗滚滚而下,向岗下的平地迅速蔓延开来,汹涌向前扑腾,紧接着一个接一个的巨浪呼啸而来,如同万马奔腾一般冲向原野。

  这突如其来的巨变,使得曹军愈发大乱,溃不成军,这期间踩踏至死的士卒不计其数。

  曹军之中大部分都是步卒,跑得再快,又哪里有洪水跑得快,所幸的是从洪水蔓延到填满平地还需要一阵的时间,使得洪水蔓延到那些地势较为低矮的土岗之上的时候,八成的曹军已然撤退,只有那些舍不得舍弃辎重和粮草的士兵,被大水赶了上来,逐渐淹没。

  大水奔腾了一天一夜,终于逐渐平静了下来,除了部分地势较高的高岗,大部分土岗已然被淹没,雍丘城的城墙也被淹了一半多高。

  清晨,空气中充溢着混着泥土味的水汽,离雍丘城十里之外的高岗之上,三万公孙军铁骑,肃然而立,静静的望着面前白茫茫一片的洪水。

  公孙白纵马屹立在众军之前,口中念念有词。

  不一会,奇迹出现了。

  在他的面前出现了一艘艨艟战舰,可容纳数十人,紧接着第二艘战舰又出现了,紧紧的挨在第一艘战舰之旁。

  随即第三艘、第四艘、第五艘……到最后,在众人面前的水面上,密密麻麻的挤满了艨艟战舰,遮蔽了足足一里之地,至少有两三百艘。

  虽然九成以上的公孙军精骑都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但仍有不少自曹军降卒精选出来的骑兵,第一次见到这种奇异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恍然如梦,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言魏公有仙术,今果然也……”有人忍不住发出惊呼。

  在高岗的最高处,郭嘉、庞统和徐庶三人兵马而立,自曹操和公孙白大战以来,公孙白很少当众展现系统的威力,而且兵器和铠甲也不归庞徐两人负责管理,所以庞、徐两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大变战舰的仙术,一时间也怔怔发呆,因为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他们的世界观。

  “这世上果然有仙术存在,难道魏公真是神仙弟子?”

  就在两人正凌乱间,五千白马义从已然率先牵马登上战船,扯帆的扯帆,摇橹的摇橹,白马义从虽然是骑兵,但却不是第一次操作战船了,虽然无法像江南的水军哪样操纵战船进行水战,但是驱船在水面上驰行还是很熟练的。

  一直到中午时分,三万铁骑已然全部渡往对面的高地之处,在公孙白的亲自统率之下,滚滚向南而去,轻骑追袭曹操大军。

  *******

  逃了一天一夜的曹军,终于逃到了高阳亭三十里之外,一天一夜之间跑了百余里,那些老兵倒还好,那些新兵却再也支撑不住了。

  事实上,还跟随而来的新兵也不多了,不过五六万人,而且都是老弱病残或者胆子小的。就这么一整天的时间之内,竟然直接跑没了十余万人,其中包括九万多新兵和万余老兵。

  那些新兵原本就是强征而来,见到机会哪有不跑的,很多人都趁机绕过雍丘地界,往北而去,投奔公孙白占领区。而那些老兵,却是预感到两大诸侯之间的战争,曹操已是日薄西山,迟早败亡,不愿再做肉盾,所以也趁机逃命。

  曹军选了一处山丘脚下休整,由于大部分辎重和粮草都扔在了水中,还得再走三十里才能在高阳亭中得到粮草补给,使得众人饥肠辘辘,坐在地上唉声叹气,到处一片愁云惨雾。

  只有曹操和一干主将才有虎卫军随身携带的干粮可供充饥。

  曹操捧着两块面饼,望着四周垂头丧气的将士们,心头一阵悲凉,嘴里一口面饼嚼了许久就是没办法下咽。

  “主公,公孙白来势汹汹,不宜硬捍其锋芒,不如避之?”身旁的程昱踌躇了许久,才对曹操说道。

  曹操眉头微微蹙起,想了一会,终究觉得不甘心,沉声道:“我军实力尚在,此役无非折损了一干新兵,尚未到撤出中原的时候,或许……还有转机。”

  程昱当即不再说话。

  明眼人都知道曹操大势已去,与公孙白硬抗无疑是自寻死路,只有走为上计,退入关中,或许才能寻得一丝生机,至少可以苟延残喘,说得好听点便是韬光隐晦。

  毕竟,关中八百里秦川,曾经撑起了横扫六合的大秦帝国,自从数年前李傕和郭汜被杀之后,已经六七年没有战乱了,生产逐渐得到了恢复,正是养精蓄锐的好地方。而且关中有虎牢关和函谷关两道天险,易守难攻,曹操撤出之后,公孙白将面对南面称帝的孙策和刘表两股势力,也难以倾全部兵力攻袭关中。

  更何况,曹操手中的豫州和河内之地,已在他的横征暴敛之下,变得千疮百孔,百姓纷纷北逃,已然算不得膏腴之地了,留下来的只是一副烂摊子而已,榨不出什么油水了,徒留无益。

  但是这种话,在夏侯惇等一干亲信远赴关中之后,也许只有他程昱才敢说说,但是也只能随便说说而已,不敢再继续纠缠下去,否则未必有好果子吃。

  就在此时,程昱突然感到脸上一凉,急忙往脸上摸了一把,随即便看到了手指上的水迹。

  紧接着,天上又掉了两滴凉凉的液体,滴在他的额头上和鼻子上。

  下雨了!

  ps: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离双倍月票时间截止只有3小时了,有月票的赶快出手啊,谢谢!

 

第414章 雨后突袭

  正是屋漏偏遭连夜雨,倒霉催的曹军,在奔逃之时遗失了营帐,天空却突然又下起了大雨。

  初夏的暴雨,雨下得很急,瞬间像炒豆子般下起了倾盆大雨。

  无遮无挡的曹军,乱成一团,大声叫骂着这见鬼的天气。那些刀盾兵倒也罢了,可以举着大盾牌挡在头上,而那些普通士兵,则只能脱去外面的衣甲顶在头上挡雨。

  眼见众军士都已乱成一团,曹操急声喝令全军退往高阳亭,二十万人的大军乱哄哄的如同潮水一般,冒着倾盆大雨往高阳亭方向疾奔而去,由于雨下得太大,眼前视线都模糊了,地上也是泥泞一片,不少人高一脚底一脚的摔倒在地,又被后面的士卒践踏,伤亡不少。

  幸好夏天的大雨来得急,去得也快,半个时辰之后,大雨便逐渐变小了,只是淅淅沥沥的下,再往后则雨过云开,露出了万丈金光。

  曹营诸将总算松了一口气,麾盖之下的曹操虽然没有淋雨,但是见得身后那黑压压的一片大军,全部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心头微微一叹,喝令大军继续前行。

  二十万多曹军浑身湿漉漉的埋着头行军,除了将领偶尔呵斥几声,全军死气沉沉。湿漉漉、冰凉的衣服贴在身上,非常难受,不少人都将衣甲搭在肩膀上前行。而此时只是初夏天气,下了一场大雨之后整个天气都变凉了,一阵寒风吹来,吹得众将士全身瑟瑟发抖。

  轰隆隆~

  就在此时,一阵若有若无的脚步声,传入了曹营诸将的耳朵中。

  曹操脸色微变。

  由于刚才这场大雨下得实在太大,使得四周派出的斥候也全部纵马而回,此刻刚刚放出去,怎么就全部退回来了。

  然而,很快,所有将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