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兵甲三国 >

第38部分

兵甲三国-第38部分

小说: 兵甲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音柔和了下来:“白儿此去黑山城定亲,若能成功,则为父迁你为白马义从军司马。”

  周围众将立即露出艳羡之色,公孙白从军不到半年时间,从普通军队的队率晋升到白马义从的军司马,可算是奇迹式的升职了,算起来白马义从这种用百人将来增补的变态军队,军司马的级别是比普通军队的校尉还要风光一点的。

  公孙白原本已经想要答应了,一听公孙瓒这话,心头一动,脸色依旧保持一脸的苦相。

  “再送八尺宝马一匹。”公孙瓒见公孙白不动声色,继续加码。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超过八尺高的宝马,整个北平军中不超过20匹,武将有三命:马匹、武器和铠甲,作为武将谁不梦想有一匹八尺余高的宝马,不管是杀敌还是撤退,都是半条命啊。

  毕竟像赤兔、照夜玉狮子、的卢、绝影、爪黄飞电这样高达九尺或者接近九尺的宝马,普天之下也找不出几匹来。

  公孙白依旧满脸的苦相,沉吟不语。

  要想收买我,价码得高一点啊,没说到关键之处。

  “若是定亲成功,则许你纳李薇为妾,否则就将其驱逐出家门!”

  公孙瓒这只老狐狸,终于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满脸的狡诈和阴森。

  公孙白终于忍不住了,腾身站了起来,朗声道:“孩儿遵命,孩儿这就去将那张家女子拿下!”

  众将忍不住哄堂大笑。

  ***********

  散会之后,公孙白怏怏不乐的回到了自己的厢房,一进门就见到了小薇那艳若桃李的笑脸,不禁心头一阵黯然。

  经过一个多月的疗养,公孙白又动用命疗术给她加了15点健康值,小薇的健康值已达90以上,完全恢复了正常。

  “公子回来啦?”小薇喜滋滋的笑道。

  公孙白点了点头,视线落到屋内的一个木制神台上,只见神台上供奉着一座神祗,却不认识,疑惑的问道:“这是何方神圣?”

  小薇惊愕的看了公孙白一眼,很显然对公孙白竟然不认识这尊神祗感到惊奇,随即稚气的小脸露出甜甜的笑容道:“此乃泰一神,奴婢平时只能私下暗自供奉泰一神,不敢烦扰公子,但公子近来逢凶化吉,奴婢双腿更是不治而愈,必是泰一神保佑,故此立神台于公子房内,日日供奉。”

  公孙白望着她那那纯洁如下、艳若桃花般的笑容,一阵心旷神怡,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小薇喜滋滋的拉着公孙白道:“来,公子和小薇一起来拜泰一神,请泰一神继续保佑公子平安如意,飞黄腾达。”

  说完已率先拜了下去,嘴中念念有词,听不清楚在说什么,但是那一脸的虔诚之色,却足以令公孙白心中感动不已。

  公孙白也只好跪拜在她身边,心中念念有词:“无所不能的泰一神,我不知道你和斗战神佛孙行者谁的本事更高一点,但是对于小白来说,能助我摆脱原主的命运,在这汉末乱世之地能够活得滋滋润润的,就是好神。八年之后,小白若还能活得这般滋润,定然给你建寺庙,塑金身,这香火钱少不了您老的。”

  祭拜一番,公孙白这才起身,黯然的望着小薇,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心细如发的小薇立即察觉了,担心的问道:“公子莫非身体不适?”

  公孙白苦笑道:“本公子有两个消息要告诉你,一个不坏的消息,一个不好消息,不知小薇想要先听哪一个?”

  小薇神色一呆,随口道:“奴婢愿先听不坏的消息。”

  “父亲要本公子纳小薇为妾。”

  小薇瞬间惊得目瞪口呆,嘴巴张成一个O型,接着红霞满脸,羞涩而兴奋的神色溢于言表,眼中露出激动的泪花,缓缓的低下头去,呢喃道:“公子不会骗小薇开心吧。”

  公孙白心神一荡,一把将她搂在怀里,轻轻的捧小薇那稚嫩而白皙的俏脸,轻声道:“小薇不想知道不好的消息是什么吗?”

  小薇抬起眼来,望着公孙白的眼神已是柔情无限:“对于小薇来说,此刻已没有不好的消息了。”

  公孙白心中一疼,缓声道:“不好的消息,就是父亲要我去黑山提亲,娶黑山军首领张燕的女儿为妻。”

  小薇神色愣住了,满眼疑惑不解的望着公孙白,讷讷的说道:“这是好消息啊,公子为何说是不好的消息,莫非那张家女子长得极丑不成?”

  唉,这丫头……

  公孙白望着她那纯净如湖水般的眼神,似乎心头最柔软的地方被什么碰了一下,捧着她的小脸,狠狠的亲了下去。

  PS:冲榜关键时刻;推荐票别忘了啊

第五十五章 汉末桃源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

  这就是公孙白对通往黑山之路的印象。

  崎岖而弯弯曲曲的山路,颠簸得公孙白及身后众白马义从叫苦连天。

  行走在前面引路的是张燕的部将杜长,这是一名精壮的粗豪汉子,虽然是初秋季节,身上穿的衣甲并不多,隐隐显露出胸前和臂上隆起的肌肉,不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左脸侧面的一道深深的疤痕,触目惊心,更增添了几分悍勇。

  背后则是赵云率着四五十名白马义从,马背上都拖着彩缎、布匹、黄金珠玉等物品,那是公孙家给张家的聘礼。

  不过幸亏已是初冬季节,一路奔来不是很热,路上又时不时的有山泉淙淙,可以解渴,倒也不算难受。

  真正令人难受的还是这崎岖难行的山路,还有长达十里八里的杳无人烟的荒寂,偶尔听到樵夫的歌声,还不知在那座山头。

  而更恐怖的是,山中还偶尔会传来猛虎的啸声,吓得那些战马都两股战战。

  终于经过上百里的山路,直到天黑的时候,前面才逐渐人烟多了起来,路面也逐渐宽敞了起来,偶尔露出大片大片的平地,有的种植着菜蔬,有的种着小麦,不过长势都不怎么样。

  不时的看到一座座小山村,不过都不大,一般也就是二三十户的,甚至还有几户人家的。

  山村之中炊烟袅袅,嘹亮的山歌声此起彼伏,还有小孩的厮闹声和欢笑声,在这宁静的山野中传得很远很远。

  暮色逐渐降临,一抹抹淡淡的山雾横贯在山野之中,如烟如纱,将茫茫的群山衬托得极其神秘而静谧。

  “茶斟不出来把口吹,壶嘴放在姐嘴里,不如做个茶壶嘴,常在姐口讨便宜,滋味清香分外奇……”

  不知从何处飘来一缕山歌声,悠扬而欢快。

  公孙白望着暮色中的群山,听着路旁山村中的笑语声和那嘹亮且略带猥琐的山歌声,只觉心中十分宁静和空灵,刹那间有种宠辱皆忘,百感交集的感觉。

  “山中贫苦,为何他等却如此欢悦?”公孙白不解的问道。

  “黑山军虽然百万,却基本自耕自足,故山中赋税极低,而且确为穷困者可免于赋税。如此既无酷吏欺压,又无战乱之苦,故此欢悦。”杜长答道。

  这莫非就是汉末乱世的世外桃源么?怪不得张燕能在这穷山恶水之中,聚集百万之众。公孙白心中对张燕不禁增添了几分好感,看来这位能让百万人马俯首听命的贼首,绝非等闲之辈。

  杜长看了看天色,对前面的部曲高声喊道:“加快速度,在初更前赶到驿馆。”

  驿馆?这山野之中也有驿馆?

  公孙白神色一愣,不过想想此刻的张燕理论上已不是山贼了,而是大汉平难中郎将,负责管理山区事务的朝廷命官,设置驿馆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果然奔驰了六七里路之后,前面突然大为开阔,接着竟然出现了一座小山城,城墙不高,只有两三丈高,方圆也不过三四百米,城内居民不过几百户,与其说是城,倒不如说是一个带城墙的小镇。

  城中果然有一座驿馆,虽然简陋,但是在这初冬季节,有滚烫的热水,有温热的食物,有干净的床铺,倒也不错。

  众人擦洗了一番身上的风尘,又吃了食物吗,便早早入睡了。

  朦胧之间,公孙白似乎听到有人在夜聊。

  “老杜,这是咋的啦,又来一批提亲者,前两天才过去一批,说是什么四世三公的袁家之子,派头挺大的。”

  “娘的,这个才是正主,是中郎将看上的,前面那个是不请自来的蠢货,四世三公又如何,一个没有名爵的庶子,今天来的这位公子,虽然也是庶子,但是人家是朝廷封的亭侯啊。”

  “我的天,这位公子不过十四五岁吧,居然就封侯了,人又长得俊,脾气也好,简直和我们黑山的圣姑是绝配啊,就前面那小子的德行,怎么配的上圣姑?”

  “嘿嘿,等着吧,只要公孙公子一到,中郎将肯定把那小子赶回来。”

  ……

  原来袁家的小子已经跑到前头去了,公孙白听了一会也没能听出个什么究竟来,便沉沉睡去。

  ***************

  次日一早,一行人便急匆匆的赶路。

  由于之前的传说,再加上公孙白亭侯的身份以及平和的脾性,使杜长对公孙白充满了好感,一路上滔滔不绝的说着山里的奇闻趣事,倒也给公孙白解闷不少,就连背后的赵云也听得津津有味。

  行了半天山路,前面赫然开阔,大片的平地展现在众人眼前,不过可供众人骑行的道路并不宽,放眼过去尽是青翠一片的冬季菜蔬还有麦田,只有中间一条可供两驾马车并行的道路。

  道路的尽头,远远的看到一座巍峨的城池耸立在群山之中,显得格外雄壮和庄严。

  “前面就是黑山城了,张中郎将就在城中,再行十里地即可到。”杜长指着那巍峨的城池笑道。

  真是山里别有洞天啊,能在此山中当个土皇帝,倒也快活。

  很快,就到了黑山城下,城楼上并无守军,只有门口才站着几个守门的士兵,倒也身着汉军铠甲,不像青州黄巾军一般衣着各异,只有头上的黄巾能识别。

  见到杜长前来,那几名守军向他行了一礼就放行了进去。

  昨晚入小山城时,城内的百姓大都已入睡,一片寂寥,现在入了这黑山城,倒是有点山外县城的味道了,城内人来人往,商铺林立,街道两旁也摆满了小摊,有山里的货,如兽皮、山鸡和野兔,也有山外来的货,如铁器、火石、盐巴等,琳琅满目。

  穿过长长的街道,众人在杜长的率领之下,来到一座恢宏的府邸面前,府门上悬着一块大匾,上书“平难中郎将府”留个鎏金大字。

  杜长叫公孙白等人在台阶下稍等,只身上前登上台阶,对着门口的守卫说着什么,那守卫立即入内禀报。

  不一会,那守卫回来了,又对杜长说了一通什么,杜长瞬间脸色大变,一把推开那守卫,直接闯了进去。

  公孙白神色一愣。首先,这杜长似乎深得张燕的宠信,否则也不敢就此闯了进去,门口的守卫似乎也司空见惯,没有阻拦;其次,很显然这场婚事恐怕出了变故,不然也不会将堂堂的大汉亭侯晾在门外。

  卧槽,看来前面的袁家小子的到来,让张燕的心思产生了动摇。毕竟袁家四世三公,名动天下,袁绍又得了冀州膏腴之地,兵精粮多,如今又主动示好请求结亲,容不得张燕不犹豫。

  这下不是来求亲这么简单,而是来和别人争老婆的了。

  特么的,这真是“死秃驴,敢和贫道抢师太”,不争馒头蒸口气,老子到手的女人岂能让别人抢走,以后还怎么在装逼界混?

  公孙白心中一阵腹诽,可是他装逼归装逼,心中却知道这个抢老婆对自己的意义有多大,一旦历史产生偏移,张燕真的和袁绍联姻了,公孙瓒和袁绍之战的胜率将十分渺茫,自己再牛逼也恐怕难以改变命运。

  这一战,他不能输!

  中郎将府,一名浓眉方脸、身材修长的华服中年人端坐在大堂之上,眉头紧蹙,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此人便是黑山军首领、大汉平难中郎将张燕。

  张燕原名褚燕,原为黄巾军渠帅张牛角的部曲,也是张牛角的女婿,两人情同父子,张牛角死前令部曲尽归褚燕统率,而张燕为纪念这位恩同再造的岳父,便改名为张燕。

  正在他思绪万千的时候,杜长已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

  “兄长,我已邀广宁亭侯前来,现已具备聘礼在府外,为何不见?”杜长也不见礼,一见张燕便急哄哄的喊道。

  杜长曾在战场上救过张燕一命,脸上那条刀疤就是在救张燕的时候的留下的,和张燕情如兄弟,一向说话都是直来直去,情急之下更是顾不得礼节。

  张燕望着这位曾救过他一命的生死兄弟,不慌不忙的笑道:“三弟,你行事总是如此急躁,先坐下喝樽热酒再说。”

  杜长却显得已经迫不及待,急声道:“愚弟可没这份闲心,广宁亭侯还在门外等着愚弟回话呢。”

  张燕无奈的苦笑道:“三弟可知冀州袁绍已曾派人先于广宁亭侯一步到了黑山?”

  杜长双眼一瞪,怒声道:“那又如何,兄长先遣愚弟拜访蓟侯,如今广宁亭侯已到,兄长却要犹豫,叫愚弟如何做人?”

  张燕笑笑道:“公孙瓒也罢,袁绍也罢,不过一丘之貉,都是野心勃勃之辈,而愚兄的心愿,就是让这百万兄弟能在山中过个太平日子。只是如今袁绍既得冀州,兵精粮多,其出身名门,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如今其主动示好,愚兄不得不思虑啊。”

  杜长怒道:“我观那广宁亭侯,年少英雄,气度不凡,又相貌英俊,平易近人,再加之对我黄巾军有恩,实乃墨侄女的如意郎君。而一路所闻,那袁家庶子行事轻浮,举止轻佻,虽为庶子,又无半点功名,却处处以名门望族自居,目空一切,岂可将墨侄女托付之?兄长又岂可因一时势利而毁了墨侄女的终生?我可告诉你,当年可是愚弟将墨侄女从乱军之中抢出来的,也算是愚弟的半个女儿,可不能任你乱来。”

  张燕笑道:“三弟一路陪同那广宁亭侯,看来是对这小侯大有好感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