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双曹争雄 >

第170部分

三国之双曹争雄-第17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双曹争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者,就是想靠着段煨手中的两座雄关,能在这乱世之中占有一席之地。二者,就是即便段煨会投降,其价码也是比就这样静等着曹德来收编要高的多。

    当段煨听说长安落去曹德囊中之后,段煨也是有过这两种想法。而且,段煨想过,就算是投降,也得先让曹德看看自己手中的这两座雄关的厉害后再说。

    可是,当段煨看到气势如虹严阵以待的曹德军的时候,他害怕了。然后,当段煨看到附近的百姓冒着曹德大军的兵锋还给关中不断送来自己不多的粮食后,段煨崩溃了。

    而就在此时,从曹德军的大营那里来了十一骑,为首那人弯弓搭箭,一支箭失擦着竖在关墙上的大旗,钉在了后面的后面的柱子上。

    “车骑将军有好生之德,不想残杀关上守军与关下百姓。还望段将军仔细斟酌斟酌!驾~”

    关下十一骑为首那人喊完之后,掉转马头飞奔而去了。

    关上守军立刻将那支绑着书信的箭失拔了下来,急忙送到了段煨那里。

    在信中,曹德点出了段煨的意思,并陈述了要害。潼关与函谷关固然坚固,段将军大可据关而守。不过若是吾率兵陈于关下,只围不打,待关中粮草耗尽,将军可还有出路?吾不想枉动刀兵,徒造杀戮。还忘段将军三思而后行。

    段煨收到曹德的劝降信之后就召集了关中主要的将领。大家商量一下吧,咱们该怎么办。

    段煨现在的处境实际上是很尴尬的。北边是黄河,南边是华山,东边是曹操西边是曹德。

    段煨将曹德的劝降信一拿出来,他手下的将领就有个说,曹德这家伙语气太嚣张了,咱们就是投降曹操也别投降曹德。

    这是要恶心死曹德的节奏啊。

    不过这个将领说完之后,另一个继续说道,不行啊,你别忘了,曹操跟曹德可是弟兄俩,咱们投了曹操,曹德只需要一封书信,咱们不就会被曹操绑着送到曹德那里啊。

    这时,又有人提议,大不了咱们跟曹德拼了。头掉了不过碗大个疤,怕他作甚。

    又有人说话了,将军,如今天下大乱,天子已经不是原来的天子了。各路诸侯拥兵自重,互相征讨。如今的大汉已经是当年的大周了。各路诸侯之中,以曹德和袁绍的势力最为庞大,而我们手中的潼关和函谷关正是我们最重要的筹码。我们与其投靠一个迟早被人消灭的诸侯,不如投靠日后会称霸天下的诸侯。

    先前那说曹德嚣张的人又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不选择袁绍而投降曹德。

    很简单,曹德已经占据了长安。只需要半天的时间,曹德的大军就能陈于潼关之下。而袁绍,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段煨听罢,一拍桌子,“众将听令,明日午时,开关投降曹德。诸位若有不甘者,今日下午大可收拾一下,离关而去吧!”段煨说完就转头走了,留下了需要做出选择的众人。

    函谷关下,曹操的两万大军早在十天之前就停止了攻城。因为带兵的夏侯渊和荀攸商量了一下,主公那边应该找到天子了吧,再攻城再多做损伤就是不智了。还是等曹操把天子带回洛阳之后,再以天子的名义劝降守关士兵吧。

    然而就在今天,已经跟函谷关对峙了十多天的夏侯惇和荀攸忽然接到报告,说函谷关上的大旗换了,换成了“曹”字旗!

    荀攸心中一动,难道是主公接到了天意之后直接从潼关经函谷回来了。于是,荀攸和夏侯惇一商量,大军再次出营,来到了函谷关下,准备迎接有可能出现的曹操。

    就在夏侯惇带兵列好阵势的时候,函谷关的关门打开了,一个让夏侯惇感到非常熟悉的身影骑着一匹快马正往自己这边跑来。

    “安邦?”夏侯惇看到那副紫红色的嚣张铠甲。

    ‘安邦,莫不是……’在夏侯惇身边的荀攸听到夏侯惇的自言自语之后,终于知道对面的来人了。

    荀攸一把拦住了要向前策马的夏侯惇,“将军,如今的曹安邦已经不是当年的曹安邦。将军定要以曹公相称。”

    夏侯惇一愣,“末将知道了!”

    来人正是和平占领函谷的曹德。当进入潼关的曹德听段煨说道在函谷关外有一支曹操的军队的时候,曹德带着段煨和两千骑兵就来到了函谷关。

    “元让!哈哈……”

    “末将拜见曹公!”夏侯惇的称呼一下子就让曹德像是吃了个苍蝇。是了,我们已经处于两个阵营了。

    不过,夏侯惇之后的话语还是让曹德找到了亲情的味道。

    当曹德诧异的问道,怎么带军攻打函谷关的不是曹操而是你夏侯惇后,曹德才从夏侯惇的口中知道了曹操已经在大半个月前去偷袭长安了。

    而夏侯惇又跟曹德说曹操走的的是武关道之后,曹德恍惚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还是曹操。不过,曹德转念一想,这样的乱世岂不是更精彩。

第三百一十一章 凶狠的大将军

    曹德在东边占据了长安,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了段煨,得了潼关和函谷关。曹德和曹操的地盘终于连成一片了。

    而在西边,曹德是让徐庶和曹仁带着朱雀骑、玄武骑和尖枪营拿下了右扶风,陈兵于汧县附近。

    目前,徐庶面对的敌人主要就是退回凉州的大将军李傕和他麾下的六万多兵马。

    徐庶目前的考虑就是要不要趁着李傕惊慌未定之时,一举拿下凉州。

    可是,目前对于曹德来说最重要的是长安。所以,徐庶停了下来,准备先看看东边曹德的情况再做打算。

    曹德没让徐庶久等。徐庶的大营刚刚建起来的第三天,曹德的快马来了。让徐庶做好大军西征凉州的准备。

    四天之后,曹德派来的大军来了。夏侯渊、吕布、张辽、段煨带着将近七万人来了。

    徐庶一看,傻眼了,主公这是从哪里淘来的七万大军。这次出征,从家里带来地步兵不过只有四万六千人,现在徐庶的身边有一万,甘亭和鄠县有一万,从哪里蹦出来的七万大军啊。

    徐庶在经过夏侯渊的解释后,终于明白了。曹德这是把这次战争中的降兵集合了一下都扔给徐庶了。

    现在的曹德看似有十八万军队,可依摆开来就有些不够用了。益州有七万军队留守,新到手的函谷关是重点,而长安更是重中之重了。所以,曹德能用来进攻凉州的只有四五万人。

    这点人马对于民风彪悍而且还有李傕的六万多兵马来说,太少了。所以,曹德用了个险招。

    降兵,是很危险的。万一在关键时刻他们撂了挑子,真是哭都没处哭去。可是曹德还是这样做了。不是曹德艺高人胆大,而是逼着没办法。

    现在的李傕已经是惊弓之鸟了,很可能只需要一根稻草就能压断李傕的脊梁。而若是等李傕回到凉州,站稳了脚跟,那曹德再想拿下凉州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曹德做了。

    十二万大军已经在汧县附近集结完毕。曹德待在了长安没有出来,那么曹仁就成了这支大军的主将,而徐庶当仁不让的就是军师了。

    曹德虽然没来,不过却让夏侯渊带来了一个命令,十二万大军,分成四路,共取凉州。

    而这五路的统兵将领正是曹德一直想要历练的几个青年将领。

    张辽和吕布一路,魏延和张辽一路,马超和夏侯渊一路。他们分别领着两万步兵和五千骑兵呈叉状,齐头并进。而曹仁和徐庶则是带着剩余的部队为中军,跟在了三人的身后,步步为营。

    曹德的十二万大军气势汹汹的从陇关进入了汉阳郡。

    而现在的李傕也是很悲催啊。带着六万多大军已经在凉州大地上转悠了半个多月了,可是李傕却发现凉州大地上的每一座城市都不给他们开城门。

    这就不好玩了。进不了城,就得不到补充,那李傕的这六万多人只有活活饿死这一条路了。

    李傕不是没发过狠死命的攻打城池。可是等城破了之后李傕才发现,城中的男女老幼都将自己当成了强盗。即使是死都不肯乖乖的当个顺民。

    李傕将那座城池屠了,全城几万人口,没一个活口,可是李傕从这座城池里也没有找出够六万大军吃一顿的粮食。

    李傕忘了,忘了这两年自己是怎么对凉州进行的横征暴敛。

    现在的时间不过是四月份还没进入五月份,所以地里的粮食才刚刚长出尺许长的苗子,距离收获还早着呢。而现在就是百姓们都得需要计算着吃已经几乎没有了的粮食,哪有那么多的粮食供六万青壮劳力吃饱。

    这些年,凉州作为李傕的家乡,不仅没有给老乡们干点正事,反而变本加厉的横征暴敛。所以,当李傕落难回到家乡之后,本该是两眼泪汪汪的老乡,却恨不得扒李傕的皮,吃李傕的肉。

    当李傕带着吃了个半饱的士兵往下个城池走去了,然而李傕还没来得及再次发起攻城,李傕安排留下监视曹德大军行动的哨骑就发现了从右扶风出发的十二万曹德大军。

    李傕的哨骑慌忙的就向李傕的方向蹿去了,而现在的李傕却还忙着攻城。

    一天之后,刚刚吃饱的李傕满以为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可是哨骑带回来的消息让李傕的睡意顿时就烟消云散了。

    十二万大军,齐头并进!还让不让人活了!曹德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发兵了。真是趁人病要人命啊。

    没办法,李傕赶紧召集了麾下的主要将领,商量下吧,咱们该怎么办。曹德十二万大军马上就要来了。先前咱们有长安作为根据地还不得不躲避曹德的锋芒,现在倒好,人家直接打到大门口了。

    目前的情况对于李傕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投降。可是李傕是谁啊,大将军啊。让李傕这个大将军,统天下之兵的人去投降一个小自己好几阶的车骑将军,这不是开玩笑么。

    李傕不想投降,可是跟曹德干一架,自己的粮草根本不够。而且,自己已经是无根之萍了,手下的士兵知道自己连家都没了,这一仗该怎么打啊。

    李傕没办的,他手下的哥哥将领也拿出什么好的主意。而就在这时,李傕忽然说道:“吾这几年各种苦都吃过了,各种荣华富贵也享受的足够了。可是让本大将军投降曹德,岂不遭天下人耻笑。你们是吾的部将,你们去投降曹德,天下人不会有人说闲话。你们去吧,若是曹德不肯相信你们,你们就把吾的人头也一并带了去吧!就算是吾为六万多兄弟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难道李傕回心转意了,难道李傕良心发现了。

    不,当许多的将领纷纷劝说李傕的时候,还是有几个将领向李傕告醉,然后就准备投降曹德了。可是,从门外进来的十个刀斧手,瞬间就将他们剁成了肉泥。

    众将领明白了,这是大将军在试探我们呢。李傕看着明白了自己意思的众人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吾就带着你们去纵横西域吧!”

    西域,其实凉州的敦煌郡就能算是西域了。如果李傕真的将麾下的这六万人马拉到西域,闯出一番名头还是没问题的。可是,李傕没有等到那一天。

    就在李傕下定决心要去西域的当天晚上,李傕被五六个有心投降曹德但当时没敢声张的将军在睡梦中砍成了肉泥。

    一个一百八十多斤的汉子,除了头颅是完整的,哪里还有一块好肉存在。而李傕的头颅在最后也发挥了其最大的作用。

    李傕的脑袋被几个叛变的将领送给了曹德,并以此为投名状,向曹德投降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傕的脑袋

    “将军,大将军这是要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啊。”

    “禁声!你难道没看到刚才从大帐里端出去的几盆肉泥?难道你想让本将军也变成那样么?”

    “属下不敢!”

    当跟李傕开完会的牛金回到自己的帐篷跟手下的校尉传达大将军的指示后,众人都不淡定了。

    西域那对于汉人来说,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就算是走投无路者,也会去交州,扬州或是凉州,可是去西域的真是少之又少。

    李傕现在的这六万多人,虽然有一部分是凉州人,不过祖籍是长安附近的士兵还是占了一大部分。

    你说大将军退兵到凉州也就罢了,可是如今却又想去西域。这事可不行。

    而就在牛金和自己的校尉不知所措的时候,忽然帐篷外的士兵进来了,“将军,张将军、李将军、曾将军和杨将军一起来了。”

    牛金一听,心中诧异到,‘都来了?’不过牛金还是赶紧大声说道:“都请进来吧!”

    之后,牛金又对帐篷里的校尉们挥了挥手,“你们下去吧!”

    “诺!”

    几个将军很快就进来了,刚钻进帐篷,“牛老哥,大将军要往西域去,这,这岂是正途啊!”为首的张将军,低声急切的说道。

    “是啊,牛老哥。咱们兄弟们最敬重你了,牛老哥赶紧想想办法啊!”其余的几个将军附和道。

    牛金一听,叹息一声,说道:“诸位兄弟莫急,此事大将军早已意绝,恐怕咱们只能随波逐流了!”

    “牛老哥,这可不行啊。咱们得家业可都在大汉了。若是去了西域,咱们岂不是一无所有了。”几个将军能不着急么。

    “诸位兄弟啊,如今曹德大军压境。你们设身处地的想一下,你们可有良策?”牛金反问道。

    牛金一看众人都没了声音,继续说道:“如今,曹德大军正不断逼近,我军没有根基,没有粮草。如何跟曹德大战?”

    而这时就有人小声的说道:“大不了投降便是。曹德可是从来不会杀战俘的!”

    “哼~”牛金冷笑一声,“投降?大将军贵为大将军,是掌天下之兵的大将军。难道你想让大将军投降一个车骑将军?”牛金说完缓了一口气,“大将军何尝不想投降啊,大将军就真的喜欢去西域么。非也,大将军丢不起那人啊!”

    牛金算是已经看透了李傕了。李傕也正是这么个意思。

    “大将军丢不起那人,难道就要我们六万多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