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策 >

第238部分

官策-第238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巩将一大摞文件放在桌上,陈京走过去将文件翻开几份,然后将文件合拢,颠了颠,道:“这批文件压一压吧,刘书记马上要回来了!”

甄巩“恩?”了一声,语气颇为不自然。

作为区委办主任,他是和刘积仁联系最紧密的人,刘积仁要回来的消息他都不知道,陈京怎么会先知道?

他心中很疑惑,但是这样的疑惑他又不好问,只能闷在心中。

甄巩和陈京打交道的时间长了,他觉得自己是越来越吃不透陈京这个人了。

陈京做事,有时候真的很出人意料。就像最近发生的事故,直接关系到人员死亡,还有整个老城改造的进程,这对德水来说,既是关乎名誉和稳定的大事,又还关乎利益大局。

这样的事情,陈京不去把握大局,任由聂光来主导,贯彻的是聂光的意志,陈京却背了黑锅,他这是唱的哪一出?

在甄巩看来,在德高,陈京无须顾忌任何人的态度和面子。但是不能不顾刘积仁的态度和面子。

就像甄巩来说,他和聂光的关系也就很一般,他的态度就是,一切都为刘积仁转,只要刘积仁信任他,就算整个德水,大家都不信任他,他依旧能够岿然不动。

“陈书记,关于前几天荷花发生的事情,我们是不是可以给一个报告?最好是书面形式的报告,这样正式一些,我们向上反馈的时候,上面的领导也能够通过这个,看出我们的一个态度!”甄巩建议道。

陈京沉吟不语,过了很久,他方道:“这个不必要了,这些报告什么的,我们一切都按公安机关和相关单位的报告直接往上递,这样的一线材料,比我们转一个手,更加合适。”

陈京语气很肯定,心中却在暗暗的叹气。

他想起自己在荷花调研的情况,心中就颇为唏嘘。

不得不说,荷花居民和拆迁办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这中间是有很多牵连的。

如果把这些所有的责任都归咎到是该区居民和泛江建设曾经有矛盾这一个问题上面显然是没有实事求是的。

这次冲突,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拆迁补偿方面。

按照区委和区政府议定的拆迁补偿,金额只落实到百分之七十,另外的百分之三十被街道办挪用,这笔挪用的资金迟迟到不了老百姓的手中,这才是矛盾的根源。

另外,安置房的问题,安置房位置太偏远,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等一系列问题,政府都没有出面做协调工作,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一系列问题堆积到一起迟迟不解决,问题便越来越大,最后才引发这样不可收拾的局面。

陈京当时走进了荷花未拆迁的一户老人家。

当时他谈到拆迁的问题,道:“政府让俺走,让俺腾地方建高楼,咱们没有意见。但是,国家的政策应该跟我们落实,我们都是下岗的职工,老两口平常就推着板车卖点小吃。

把城市真建设得太漂亮了,以后板车卖小吃的生意也做不了了,老了怎么活?”

老人说得很诚恳,语气中更多的是无奈和担忧。

无奈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担忧则是,他们担忧这次闹事那些被抓起的闹事分子的处理。

陈京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这件事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事情,如果一级一级的政府能够把政策落实到位,能够把工作做到位,是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说一千,到一万,这中间就是缺少“沟通”。

这说起来,就是基层官员的失职,因为工作失职,导致这么大的问题,引发这么多的事情,造成这么大的消极影响,这是很让人痛心的。

在陈京看来,这件事情弄成这样,这对整个德水来说,就是一件丑事。

家丑不外扬,更多的应该是要立刻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从内部把各种矛盾化解掉。

但是现在的做法却不是这样,现在的做法是党委和政府严密控制舆论,不让媒体报道此事,为这件事灭火。

另一方面,政府由副区长亲自带队在看守那些“调皮捣蛋”的家伙,等于是监视这些人的行动,尤其是不让这些人出德水市,防止这些人上访。

这样的做法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即使是利用这种办法解决了问题,这些事情都会留下很大的隐患,而这样的隐患是长期的,永久的,甚至时隔很多年,都有可能因为这样的隐患出大事。

如果只是这样倒也罢了,更重要的是,有人这样做的同时,还在利用这件事情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就像聂光,他分明是想和刘积仁掰掰腕子,却自己不敢。

而是利用了一个手腕,让陈京来披这张皮,搞得好像这件事情是陈京和三江有矛盾,是陈京放不过三江,非要将这事彻查到底。

在外人看来,陈京是一箭双雕,他既是查三江,也是要解决这一次冲突,为这一次冲突向社会和老百姓做交代。

天下人都知道,刘积仁是主导了老城改造的,而泛江建设进入德水,也是刘积仁一力支持的。

现在,陈京要把泛江建设牵扯进这一宗恶性事故中,要刨根问题的把这件事搞清楚、弄明白,他究竟是要弄明白什么?

没有多少人相信陈京是要弄明白这次事故的前因后果,是要给老百姓和人民一个交代。

陈京这种动作,在政治上是非常敏感的,陈京这分明就是要利用刘积仁不在德水这个当口,要查刘积仁,要掀开刘积仁的老底。

不是掀刘积仁的老底,陈京会下这样狠手,直接查到三江集团去?

不得不说,聂光是个政治老手,他深谙政治上的各种斗争技巧。

他和刘积仁之间矛盾日渐凸显,他想拉拢陈京,采用的战术却是连拉带打。

拉是一部分,那是主动向陈京示好。另外就是打,把陈京推到刘积仁的对立面,借刘积仁之手让陈京的日子很难过,从而为争取陈京创造条件。

聂光陈京以前很少接触,他还真没想过斯斯文文的聂光,其骨子里原来是如此的不简单……

第387章 谁在玩火?

德水发生的事情,最不容易瞒住的人就是甄巩。

甄巩智多星的名字不是白叫的,他的智,立足点其实在他信息掌握够多。

作为区委书记刘积仁的秘书,甄巩的触角早就延伸至了德水的三教九流各个角落,只要是在德水发生的事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就鲜有他不知道的。

了解的信息多,很多别人看不清楚的事情,他就能够看得很清楚。

就像最近德水发生的这次事故,外面所有的传言都是陈京在主持这件事,连副区长刘伟都天天向他汇报,内内外外,大家的眼睛都盯着陈京。

但这其中实际原因是什么,甄巩心中是敞亮的。

陈京只是前面的一个幌子,这件事情真正的掌控者是聂光。

聂光这个人手腕厉害是出了名的,当年在下面科一级党委的时候,聂光在德水就是政坛名人,他算无遗策,很多时候,他的意志贯彻,都能够通过很巧妙的方式在操作。

说到聂光吃亏,也就是他和刘积仁交了几次手,刘积仁做事重剑无锋,而且背景极硬,任聂光智计百出,却撼动不了刘积仁分毫。反倒是刘积仁冷不丁的打压一下他,让他很难受。

几番争斗之后,聂光也渐渐的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而刘积仁也不是不懂官场规则的人,属于聂光的那一亩三分地,他从不踩过界,所以两人一直相处不错,配合“默契”。

但是最近,两人的这种平衡终于开始打破了,关系越来越紧张。

在刘积仁看来,聂光的政府办事能力欠缺,做事魄力不够,应该要多给他们压点担子,给他们一点压力。而在聂光看来,现在德水的形势一片大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是要出成绩,出效益的时候。

可是偏偏在这个当口,区委把好处都占了,乱摊子、乱事儿、破事儿都留给政府去处理,这明显就是要压着政府,不让政府在这个大浪潮中崭露头角。

矛盾凸显,争斗便起,而陈京就是夹在了聂光和刘积仁的中间。

这一次出现的事故,聂光就是在以陈京为掩护,向刘积仁出招,看这个做法,随着调查的深入,各种“真相”暴露,刘积仁的老底是被掀开得越来越多了。

甄巩不相信陈京看不透这一些,但是偏偏,陈京一直没有什么表示,他心中是怎么想的?

甄巩现在有些为难,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把这些所有的详情都向刘积仁汇报。

现在看来,德水的局面已经引发了市委一些领导的关注了,尤其是方书记,他对德水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方法极其不满,认为德水区委和政府做事情不抓要点,不负责任。

有方书记的这个态度,最近班子里面一下热闹了,明显分成了几派在互掐。

聂光这一派,以聂光为首,气势相当盛。而刘积仁在班子中的力量更强一些,但是很奇妙的是,这样的相对并不是针锋相对的,隐隐,双方的矛头都指向了陈京。

事情到了这种程度,究竟是谁出了问题,谁在方向上走错了?

刘积仁的这一帮人都认为是陈京走在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而聂光这一帮人,则认为陈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略有问题,导致了目前班子中的人心浮动。

总之,千怪万怪,大家都在怪陈京,撇开其他一切因素不说。

毕竟陈京是外人,毕竟陈京的触角还没来得及扎进德水这块土壤中,本来他主持大局,就有很多人有意见,现在又出这样的事,大家的情绪更是受到了影响。

当然,不排除是方克波的因素,没有方克波的“鼓励”,有些人是不会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蹦出来的。

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因为班子内部的人心浮动而停止,很快,重量级消息发布。

泛江建设的总经理邹海主动找到区公安局交代问题,他承认自己在担任泛海建设老总的时候,在处理荷花公园工程的问题上有疏忽,导致了工人和民众斗殴,导致了恶性事件。

但他同时表示,他并没有指使工人打架斗殴,而打架斗殴的工人,均系泛江建设外围承包公司的工人,并不属于泛江建设的员工。

他期望公安机关能够展开进一步的调查,甚至希望公安机关能够抓住肇事者,那样,也可以让事情的真相更加清晰。

邹海称,公司内部已经处罚了当时负责工程的项目经理和相关领导,如果公安机关需要公司提供任何配合,泛江建设都将无条件协助公安机关办案。

邹海交代问题的当天下午,德水的气氛就骤然紧张了起来。

纪委和检察院联合行动,成立调查组进驻荷花街道办,很快,荷花街道办主任及相关主要领导传出被纪委调查并双规的消息。

这个消息一下震惊了整个德水。

而先前那些本来已经安分的媒体,一遇到这件事情,立刻又开始活跃,他们纷纷赶赴荷花,开始报道这一事件,分析这一事件的内部原因。

以前,德水人都知道公安局在调查泛江建设和三江集团,但是这样的调查很多人都清楚,难以有作用。

而这一次,泛江竟然主动交代问题,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而且,邹海还举报了参与了这个事件的人,这实在是太出乎人意料了,几乎是让人措手不及。

根据泛江建设的举报,一次斗殴事件的摆平,背后就有街道办一级领导的影子。

那泛江建设承担了这么多工程,干了这么多活儿,其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级别更高的问题官员?

这样的好奇心,便是促使人关注的根本原因,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刨根问底,能够弄个明白。

德水区人大和政协的相关老领导开始过问这件事,政协和人大都派出调查小组下到荷花了解情况,这一来,声势更加了不得了,一次斗殴事件,干群冲突事件背后的故事,引发了别人无穷的遐想。

……

副县长刘伟手中拿着公文包,捏得很紧很紧,平常,他的车走到哪里,他都叮嘱,让司机放慢速度,慢慢的开,不急不躁。

这不仅是刘伟贪生怕死,更多的是刘伟觉得作为领导,尤其是作为县级领导,应该时时刻刻的保持形象。

刘伟在意的形象,就是“从容”。

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他觉得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看这个人是不是够从容。

整天急急躁躁,风风火火,看上去很雷厉风行,其实肚子里根本没底气,没勇气,急躁是心中的压力大,而风风火火,则是用行动的快捷来掩饰内心的没底。

而今天,刘伟似乎忘记了自己一直注意的从容了。

司机在他的催促下,开车一路风驰电掣,几乎是冲进县委,然后“噶”的一声,将车停在常委楼外面,刘伟从副驾驶座窜下来,一路小跑进门,夕阳初升。

阳光照在他的额头上闪闪发光,依稀可以看清楚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

他脸色铁青,步履匆匆,一路有人向他打招呼,他也就点点头,然后迅速迈步向前。

他的这一举动,引得区委很多人驻足观望,不明白一向从容的刘副县长,今天怎么变得这么不从容了!

最近一段时间,刘伟是区委的常客,他天天过来向陈京汇报工作,基本是早上一次,晚上一次。

而每一次来,他都是不急不躁,满含微笑,见人就点头打招呼,有时候还攀谈几句,和别人聊几句家长里短。给人的感觉好像他根本就不是来汇报工作的,而是来区委和人聊天套近乎来的。

尤其是当大家都知道,在荷花社会那边发生了如此恶性的事件之后,大家对刘伟的这种表现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大部分都觉得从容的刘伟果然名不虚传,面临难局、危局,他还能够如此不急不躁,当真是了不起!

今天和以前的巨大反差,让人意识到,可能是真发生大事了。

从容的刘副县长都变得这么不从容了,这会是小事?

刘伟一路直奔陈京办公室,走到门口就被综合二科马进拦住,马进道:“刘县长,陈书记叮嘱了,今天上午任何人他都不见,他有重要的文件要批示!”

刘伟神色一滞,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道:“小马,事情紧急,我非得找陈书记汇报不可。这样吧,麻烦你去跟陈书记说一声,就说我老刘不耽搁他太多时间,最多十分钟!”

马进笑了笑,道:“实在是没办法,你敲门也没用!”他凑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