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策 >

第392部分

官策-第392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来吧,进来吧!算你们幸运,遇到了我在家,否则,你们别想进门!我爸爸这个人,最反感下属给他送东西了……”陈京和方婉琦套上了鞋套进入房中。

这是一幢复式楼,房间里的装修堪称豪华,陈京一时只觉得眼睛花。

第632章 拜访秘书长!

复式的套房足足有两百平方米。

下一层客厅硕大,地毯灰色,上面绣有精美的罗马风情的画,很精美、漂亮却又不失内敛。

茶几和沙发都是花梨木做的,粤州四季温度都高,用木质沙发感觉很清凉。

除了沙发外,还有一把很罕见的交椅,这个东西很罕见,说起来现在交椅的实用价值并不太高了,看来乔正清像所有的岭南人一样,很信玄学。

交椅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是很有文化内涵的东西。

现在一般说谁坐头把交椅等等,这都是有来源的。

乔正清在自己家里放一把交椅,平常坐在上面优哉游哉,估计也有坐头把交椅的寓意。

乔正清的儿子叫乔亮,这小子年龄和陈京差不多。

自打进屋后,乔亮的眼睛就滴溜溜的在方婉琦身上打转,看来方婉琦的确是惊艳了,让乔亮这小子有觊觎之心。

可能是生于官宦之家的缘故,乔亮在方婉琦面前碰了几个钉子,脸上先前的笑容渐渐就淡了,他眼睛盯着陈京放在茶几上的礼物,皱眉道:“你们这些人也真是的,送这些东西来干什么?现在纪委对送礼抓得是非常严的,乔秘书长也是从来就不收受别人的礼物,你们现在这样大包大包的拎东西过来,你们究竟是想干什么?”

陈京一直就没做声,心中在忍耐。

这里毕竟是乔正清的家,自己作为晚辈过来拜访,应该要低调一些。

可是乔亮这小子太过分,陈京也忍不住了,他嘿嘿笑了笑,道:“行了,礼物不收可以拎回去嘛!反正我自己也抽烟,几条烟不嫌多!”

乔亮愣了愣,上下打量陈京,乐了,道:“嘿,听你这话你可以走了,还坐在这里干什么?你当这是自己的家啊?我跟你讲,乔秘书长今天不在家,你来错时候了!”

陈京轻轻的笑笑,道:“不在家就等着,一直等到他回来再走!”

乔亮一下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方婉琦冷眼扫向他也发飙了,道:“你想干啥?”

“你信不信我找人把你一副眼珠子给挖出来?”方婉琦盯着乔亮冷声道,她面罩寒霜,刚才的和颜悦色早没了。

按照她的性格,遇到像乔亮这样贼眉鼠眼的角色,她早就要发飙的。

只是她担心陈京会说她,她一直在心里憋着,现在陈京跳出来亮了态度,她岂会再忍?

乔亮被方婉琦的态度唬得一愣,他也不是傻子,见两人这么牛逼,也清楚自己今天可能惹到硬茬了。

就在他不好怎么下台的时候,开门的声音响起。

一个五十上下的中年人,腆着肚子拎着一个包从外面走进来。

他一进门就哈哈大笑道:“哎呀,小陈和婉琦你们太客气了,太客气了!专程还到家里来了,我都说没这个必要了!”

在说话的当口,乔正清就走了进来,他穿着一件蓝格子衬衫,头发梳得油亮油亮,看上去很年轻。

他也是长期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场面上的话很会说,几句话就让陈京和方婉琦觉得特别的亲切。

乔正清这时候似乎才看到乔亮,他微微蹙眉道:“叫陈哥还有方姐!”

乔亮此时变得乖得不得了了,冲陈京笑了笑叫了一声陈哥,然后便嘿嘿笑笑道:“你们谈,我上楼去干点事去!”

“慢着!”方婉琦叫住他,他整个人定住。

他扭头看向方婉琦,苦着脸叫了一声:“方姐!”

方婉琦道:“姐不姐的我们先不说,刚才这礼物的事儿你得跟我说道说道,你硬说我们是行贿来的,这罪名我们可背不起!”

乔正清微微愣了愣,旋即他便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知子莫如父,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德行他清楚,他脸上的笑容迅速收敛,冲乔亮喝道:“不中用的东西,真是白吃了这么多年饭了!你方姐的叔叔就是方书记,他的爷爷是咱们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她会给我行贿?用得着跟我行贿?没脑子的东西,给我滚!”

乔亮灰溜溜的走了,乔正清才回头冲方婉琦道:“婉琦啊,你乔叔我最惭愧的地方就是孩子没教育好,都是内人不得力啊,太骄纵他了,搞得不成样子,实在是让人恼火!”

乔正清作为一省政府秘书长,说出这样的话太不容易了。

陈京正要说点客气话,方婉琦却道:“人无完人,乔叔能够意识到有问题,就是个好的开端!”

乔正清愣了愣,显然是被方婉琦这句话呛住了。

但他转念一想,尤其是想到方婉琦的身份,他轻轻的笑了笑,心中的那点不快烟消云散了!京城方大小姐如果没有一点脾气,那也不是方大小姐了!

乔正清坐在交椅上,眼睛看着陈京道:“小陈,我早听说你喜欢喝茶!岭南的茶风很盛啊,所以你来岭南是再合适不过了!”

秘书长水平就是不一样。

表面上是说茶,其实是在说他已经对陈京有了足够的关注了,没有足够的关注,怎么知道他喜欢喝茶?

官场上的事儿就是这般奇妙,要表达一个意思,说的却是完全不相干的事儿。

乔正清注意陈京其实也就是近几天的事儿。

这一次省里干部公选,陈京能够劳烦方路平亲自给乔正清打招呼,这就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

可尽管如此,乔正清也并没有太在意这事。

陈京虽然是方家的女婿,但是级别比较低,年龄比较轻,乔正清堂堂的秘书长,也算是一方人物,还没必要去在这上面套什么近乎。

更何况这一次公选极其严格,省里某重要领导早就放出话来,要务必保证这一次公选公平、公正,领导说这话,实际上就是在放出警告,在这样的情况下,乔正清也不会轻易有什么动作。

但是,全省的公选考试陈京赫然得了第一名,这让乔正清实在是震动了一下。

他终于意识到,可能这个叫陈京的年轻人恐怕不那么简单。

他这一了解,终于发现了微妙的关系。

原来陈京根本就不算西北一系的人,他是中原的干部,很得现在中原派系的沙明德赏识,另外,现在中组部最特立独行的一个副部长,也是从岭南提拔上去的,这个人也非常赏识陈京。

现在方路平又亲自打电话过来让乔正清关照,他此时也恍然,敢情陈京还是一块香馍馍,哪里是一个需要照顾的人 ?'…'

乔正清亲自坐庄泡茶,他的茶艺的确不错,手法和火候都把握得很精到。

茶也不错,安溪的铁观音,包装不起眼,但味儿很有劲,应该是专门到原产地淘的好东西。

房间里冲了茶,乔正清便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岭南的事情。

作为岭南省政府秘书长,基本算是能够洞悉岭南政坛的老狐狸了。

乔正清心中清楚,针对这一次全国公选一批正处干部的事情,在省委层面上是存在相当争议的。

尤其是岭南的本土派把这件事当成了巨大的威胁,当初岭南省委某重要领导就一力推动过这事,但一直没成,原因就在这里。

而这一次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动作,也全都是中央干预的结果。

尽管如此,这一次公选的规模也相当的有限,几百人争夺几十个名额,这明显就是敷衍应付。

单这一点就体现了公选在岭南的阻力非常大,而在其他地区又非常热,所以,这其中有很多微妙的东西。

这些事情,乔正清不能够说,只能够营造一种感觉,如果陈京悟性高,他应该能够悟到。

两人喝了几泡茶,乔正清忽然问陈京,道:“小陈,这一次你想选择去哪个市啊?”

陈京沉吟了一下,抬头道:“我初步考虑,想去海山市!但是竞争激烈,究竟行不行,这事还是个未知数……”

乔正清眉头一皱,他沉吟了一下,终究还是忍不住,道:“为什么不是南港?南港可是特区,在那里可能更有利于外来干部的发挥,而且特区的包容性,应该会更好一些!”

方婉琦在一旁道:“是啊,陈京!我可听说岭南人很排外的,海山可是岭南本土人很集中的地方,你在海山能比得上南港?”

她嘿嘿一笑,道:“而且南港是国务院划定的特区,在特区任职,面子上也好看一些不是?”

陈京一笑,道:“得了,都八字没一撇的事儿,你还真以为有那么多地方让我挑呢!”

他顿了顿,道:“乔叔,南港竞争太激烈,想去那里的人很多,我不一定有机会。而且,作为特区,受关注的程度高,作为外来干部,更加难于发挥!

岭南人排外,岭南人也好客,究竟是被挤走,还是融入进去,都得靠自己!我呀,我能够去有机会留在岭南,我就满足了!”

乔正清点点头,一语不发。

陈京表现得很沉稳,考虑问题也很周到。

更让乔正清认同的是陈京内心散发出来的那种自信,陈京的自信不是那种胸口碎大石的感觉,感觉有些淡淡的,这种淡淡的自信,恰好能给人很强的信服感。

“小陈,乔叔这里的大门一直都对你敞开着,以后遇到了问题,遭遇了困难,随时给我联系,我能够帮到的一定努力帮!”

第633章 正式任命!

海山市委这一次公选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组织谈话。

组织谈话之后,接下来便是演讲和民主测评,然后后是群众座谈,最后,市委综合各个环节敲定人选。

不得不说,这些流程很繁琐,所有的流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最终要把大多数人都筛掉,最后只能剩下一个人留下来。

因为海山属于泛岭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发达城市,所以竞争非常的激烈,也是二十多个人竞争一个岗位。

陈京判断得没错,南港市因为是特区的缘故,竞争最激烈,三十多个人竞争一个岗位,完全可以说是挤破脑袋。

海山市这一次主持公选的马小娜这几天就很犯愁。

因为省里第一轮筛选过后,剩下来的这一百多人,海山对他们的吸引力还是出乎她的意料,现在二十多个人竞争一个岗位,如何能够把这一次公选做好,做得各方面都满意,这是相当大的考验。

马小娜现在面临的压力就是打招呼的人特别多,让她有些无所适从。

从几十个人中挑一个,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可以肯定,这么多打招呼的人中,有多数是没办法妥善回复的。

为了这个工作,马小娜回海山向江铸副书记专门汇报,江铸叮嘱她务必公平、公正,必须要选择最合适的人选……

马小娜一听江铸这话,心里更是犯迷糊了。

她隐隐感觉在市委几个主要领导之间,在某些意见方面存在了相当的分歧,他们针对这次干部公选,意见并不统一。

因为一直以来马小娜都是向江铸汇报工作的,但是最近这几天,书记和市长都打了电话过来询问情况,马小娜在政治上很成熟,她很容易就判断出这其中是有问题的。

第一轮面试结束后,综合各方面意见,得出的综合排名,陈京赫然又在第一位。

马小娜脑子里面就一直在想,她在想自己是不是对下面的人有什么暗示,为什么第一轮过后陈京依然会在前面?

目前来说,在海山已经有些不好听的话在小范围内传。

有人说马小娜迫不及待的向陈京伸出橄榄枝,是因为陈京替马小娜在媒体上解了围,马小娜对陈京是怀有感激之心。

马小娜承认,他对陈京有些倾向,但是她一直都非常谨慎,没有把她的这种意见向周围的同事透露一丝一毫,而恰恰陈京就又是排名最靠前。

接下来,在民主测评,演讲和群众座谈这一块,陈京又是表现最好。

马小娜没有办法,她是怀着复杂的情绪把这一次公选的成绩排成名次向市委汇报。

她上午才把材料递给市委,下午市委就来了通知,通知内容是市委决定让陈京进入海山,担任海山市邻角区区委委员、常委、书记。

很快,海山市委组织部就发布了干部任免通知,关于陈京的相关任命正式印发。

闻讯赶到海山工作组驻地的记者霎时就把酒店给围得水泄不通了,马小娜甚至都没反应过来。

这个任命太快了,陈京是全省所有公选干部中第一个脱颖而出的干部,其组织关系自然从楚江转到了岭南,也是很多年来,楚江和岭南两省之间,第一个跨省调动的正处级实职干部。

而与之同时,嗅觉很敏锐的记者在海山也第一时间采访了海山主要领导。

海山市市委书记黄宏远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对陈京给予了相当的肯定。

他说能够在全省公选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同志,还用得他有另外的溢美之词吗?毫无疑问,陈京是这一次公选干部中非常优秀的干部。

而记者很快就开始深入报道这一次公选,陈京在这一次公选每一关的表现都被人津津乐道。

尤其像群众座谈这一块,陈京在和海山市相关群众座谈的时候,他第一句话并没谈工作,而是谈他在海山调研的时候看到的一件事情。

他在海山中心区看到一颗大榕树下面供了很多的菩萨,很多家庭都把请的菩萨供在大榕树下。

陈京问他们,是不是可以在榕树的旁边专门新建一个专门祭拜的场所,让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去有更好的参拜环境。

而通过这个为突破口,陈京开始谈海山人民的宗教信仰,以及这种信仰的积极作用。

这次群众谈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座谈的群众代表给了他相当高的分数。

记者在采访这些代表的时候,他们纷纷表示陈京很亲和,很懂岭南,很懂岭南人民的信仰而且尊重宗教信仰。

而在民主测评这一环节,参加测评的党员代表也给了陈京相当高的评价,因为陈京在谈及海山改革的时候,重点提到了改革首先需要保障的是老百姓的利益,陈京所有的执政理念中,民生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至于演讲,陈京的公开演讲体现了他极深的文化底蕴,而且他对岭南很了解,现代的经济文化知识也非常的丰富,受到的好评如潮……

一切都因为陈京是这一次公选第一个选拔出来的干部而与众不同,陈京几乎在一天之内成了海山甚至是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