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策 >

第427部分

官策-第427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歹他还有点委办主任的底子,经历了一阵慌乱,他便照着几年前的一套区委旅游开发既要的某个文件为纲,勉勉强强的把这个汇报做完。

陈京一语不发,李国伟微微蹙眉,刘健自己心里发虚,脸已经不由自主的红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陈京不再继续这个话题,道:“老李,目前来说,我们区委针对邻角发展的大政方略已经制定好了。另外,内内外外的条件,也都到了最好的状态。

接下来各种政策落实、执行,这都是政府在具体工作中要狠抓的。”

他顿了顿又道:“政府要想办法尽量的让资金调拨到位,和其他的兄弟单位搞好关系,搞好公关!中国人嘛,都有一点红眼病,有些人看到我们邻角搞出了一点起色,有了一点关注,就羡慕、嫉妒恨了,各种不负责的言论和行为,都时有人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想办法改变别人这些看法,要多和他们交流互动。

老李,这方面你比我强,你土生土长,人脉广,朋友多,你要挑起大梁来!”

李国伟讪讪的笑了笑,道:“书记您太客气了,政府一定按照区委的要求落实工作,决不打任何的折扣!”

他说得铿锵有力,心里却是十分的无奈。

陈京把项目搞下来了,把市里的关系走通了,甚至他拿到了市长的签字。然后这些事儿他不管了,全部交给了李国伟的政府负责。

美其名曰是党政分工明确,实际上是他陈京在市里得罪的人太多,有些工作自己去落实麻烦。

陈京让温海地产晒了干鱼,几个月项目卡在那里不能动,银行资金进去了几千万,全部都动弹不得。

温海是地头蛇,和他们有利益的单位多,陈京得罪温海,实际上就得罪了一大批人。

陈京聪明得很,他根本不和这些人正面接触,把这些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了李国伟去处理。

李国伟必须得干,要不然人家书记什么条件都给创造了,只让他李国伟去落实,这点事儿都干不好,他这个区长还当什么?

另外,李国伟在市里的关系和温海又不是一条线,这里面涉及到博弈的问题。

市里各派系争斗了这么多年,李国伟这一系手上的资源也不少,他想想办法,解决陈京交代的问题努努力也是可以完成的。

李国伟能够有用,而且还能够保证他手上有一定权力。

但是让李国伟无奈的是,他现在干什么工作,那都是在区委领导下出的成绩。

以前整个海山都只认邻角的李国伟。

现在恰恰相反了,整个海山都只知道邻角的陈京了,这样的转变,让李国伟觉得心中有一种难言的失落!

……

市委决定,对邻角区区委常委班子进行调整,免去邻角刘健同志区委常委的职务,其他职务保持不变。

任命邻角区政府副区长温显兵担任区委常委。

这个消息下到邻角,刘健等于一下和区委的关系扒干净了,市组织部门对他的评价是消极工作。这也意味着他的仕途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可能他有了这个政治污点,以后要提拔不容易了。

温显兵倒是老当益壮,原则上五十岁以上的干部不提拔,温显兵刚刚四十九岁,能够在这个年轻升任区委常委,这是对他最大的鼓励。

邻角上下都清楚,温显兵能够提拔,背后是陈京点头的。

邻角很多人都很奇怪,不知道以前跟在李国伟屁股后面屁颠屁颠的温显兵,怎么突然改弦易辙投靠陈京了。

陈京多次调查视察,政府这边都是温显兵在陪同,这样的情况甚至可以追溯到几个月以前,那个时候陈京可还没有现在这般有威信。

有很多人议论说温显兵眼光准,识人厉害,早就能认准陈京能够干过李国伟,姜还是老的辣。

但是只有极少数人知道,陈京和温显兵的关系改善是因为一件很偶然的事情。

温显兵在京城捅了篓子,李国伟想到的是把他当弃子。

如果不是陈京动用关系把他从京城“领”回来,现在温显兵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状态,恐怕区里的副区长是干不了了。

有了这个原因,温显兵和李国伟有了芥蒂,对陈京又是感激涕零。

他本身又是邻角的老同志、老干部,在下面有一定的威望,陈京自然是重用他。

把温显兵推上了常委位置,标志着陈京对常委会实现了完全的掌控。

邻角区的大政方针,属于区委管的一切工作,以后得陈京表态才能算数,他区委书记的权威得到了基本的确立。

能够看懂邻角政坛的官员不由得感叹。

陈京当初来邻角的时候,一片的唏嘘不以为然,又有谁能想到,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让邻角姓“陈”?

把温显兵推上常委的位子,陈京无疑就站了邻角政治的天王山上。

政治是很现实的,一切都以实力为尊。

在政坛打滚的人,要时时懂得审时度势,怏怏大势,顺之这昌,逆之者亡。

现在邻角的大势是什么?很显然,现在邻角政坛最大的变化,就是陈京成为了邻角最有权威的人。

下面的乡镇,各个科局委办,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人毕竟是占多数。

不管以前反应多么迟钝,不管以前多么跟在李国伟后面屁颠屁颠,现在都还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所以很明显,最近邻角的大旗又往陈京这边集中的大趋势。而陈京对李国伟也是好生安抚,不干净杀绝。

陈京要求,党委政府工作要分工明确,政府应该认真负责任的履行其该有的责任和义务,当然,他们也应该拥有恰当的权利。

李国伟这条地头蛇,陈京终于暂时性的将其降住了,邻角在政治上存在的问题也终于处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大力发展!

第689章 树欲静风不止!

驾着车沿着大环城高速疾驰,陈京一眼望过去,可以看到邻角区各个地方一片的生机勃勃。

在很多地方,都有巨幅的标语:“打造家具之都,共创邻角美好未来!”、“欢迎光临邻角家具之都!”……

各种各样的标语布满了邻角的各个角落,有一些是区宣传部打的,下面乡镇也不甘落后,而更多的则是企业自发打的标语。

在不久之前,邻角组织了一次家具企业老总外出考察,到了国内外很多城市。

根据温显兵的汇报,考察非常的成功,企业家对大力发展家具产业信心十足,现在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拓宽他们的融资渠道,协助他们扩大规模,然后就是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进行规范引导。

他们很有信心在未来,邻角成为真正的家具之都。

陈京现在软件硬件两手一起抓,招商引资的步子要大,另外政府投资的步子不能慢。

邻角区内部道路改造,整个大区域发展的规划,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目前陈京已经酝酿了一个计划,就是直接修一条快速的干道直抵南港。

邻角和南港近在咫尺,但问题就是两地之间的道路条件太差,还是那种老国道。

现在岭三角快速发展,谁还走国道?

从粤州直通南港高速只要一个多小时,而从海山市区到南港市区,开车走国道也需要一个小时,这样的道路条件肯定不适合发展的需要。

要致富,先修路。

这话是内地楚江省很多地方经常讲的一句话。

一些落后的地方、困难的地方、偏远的地方要发展,投资搞好交通是非常关键重要的。

在句话在发达地区依旧适用。

现在岭南省发展比较快的几个市,都是交通便利的几个市,岭北地区崇山峻岭,交通不便捷,依旧还很落后。

作为从内地走出来的干部,陈京对这一点理解比沿海很多干部理解要更加深刻。

另外,为了便利邻角的交通,陈京还计划把位于邻角的港口扩大规模,把码头建设得更大一些,以方便更大吨位的船舶停靠。

还有,远期规划方面,南港作为特区已经在向民航总局申请新建机场,陈京希望机场能够建在南港北部,毗邻邻角的地区。

甚至,陈京希望机场能够建在两市交界的地方,陈京的这个思路不是异想天开,而是确实可行,只是这些规划都是远景规划,目前陈京的精力还照顾不到那上面去。

驾着车绕着邻角转了一圈,陈京还意犹未尽。

他又将车开到了蓝河区。

蓝河区区委书记叫郑国华,上次蓝河和邻角竞争专家帮扶失利,他相当的气愤,找到市里大吵大闹。

后来,他看到邻角搞得越来越红火,又在市里闹说市领导偏心。

而且不止如此,他还暗地里活动,搞了很多对邻角不利的小动作,是个典型红眼病人。

陈京很气愤这事,他让夏朝南给郑国华做了工作,希望他能够在对待邻角的问题上客观一些,友好一些,克制一些。

谁知道郑国华狂傲得很,到外面放出豪言壮语,说陈京在他面前就是小晚辈,不懂得尊老爱幼,还给他下起命令来了。

说什么邻角是否发展得起来,那还得郑国华愿意不愿意,如果他不愿意把有意投资海山的企业往邻角引,邻角发展就得死门到路。

而且,李国伟也尝试过和蓝河区缓和关系,都是无功而返。

今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李国伟给陈京打电话汇报,说蓝河区决定要在马头坪投资建化工厂,据说投资近百亿。

陈京今天想过去看看那边的情况。

马头坪是个偏远角落,那个地方以前是个乱坟岗,改革开放这么多年,那个地方一直都没开发。

一般的人也不敢开发那边,招商引资地白给人家也不敢要。

而在马头坪建化工厂,这个提议早在很多年前就议论过,但是因为污染太大,几次市里都没下定决心。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马头坪正处在邻角几个镇的上风口。

如果那里建化工厂,邻角的投资环境肯定大打折扣。

郑国华阴险就阴险在这里,能不能建化工厂那是后话,但是他先把这话放出去,以他的影响力大力的宣传一番,这势必是打击邻角势头的大好机会,有他这番话,有很多准备投资邻角的企业估计脑子里要犯嘀咕了。

陈京驾车到马头坪转了一圈,这个地方实在是荒凉,而且面对邻角港口的方向,只要刮东南风,马头坪的重度空气污染必定带到邻角去。

而且那样的污染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陈京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他心中明白,重度污染企业不可能会获批入驻这个地方,市里省里都不会批。

这个郑国华真正的目的是挑事儿呢,他真以为自己是泥做的菩萨,一点火气都没有?

陈京给邻角区罗燕打电话,吩咐她安排几个得力的记者想办法采访一下郑国华,就投资化工厂的问题采访。

陈京要求派的人要让对方明白来历,同时又要隐蔽一些,要能够准确的拿到郑书记对化工厂的态度。

罗燕一听说要在马头坪建化工厂,她也懵了,道:“不会吧,书记,那怎么可能?这个提议以前市里有过,但是都被驳回了,现在……”

陈京打断罗燕的话,道:“那又有什么不可能?我们要警惕有一些干部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略长期利益的短视思维。你要找的人,是要问清郑书记的准确态度,越详细越好,越清楚越好!记住一定要隐蔽。”

罗燕是老宣传干部了,他自然能够领悟陈京的意思。

陈京要求的给郑国华话里下套,让郑国华往套里钻,目的就是要误导郑国华表错态,说错话。

陈京挂掉罗燕的电话,深吸了一口气。

有时候一些事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陈京想息事宁人,人家却还以为他软弱可欺呢!

说一千,道一万,都是陈京是外来者的原因,人家是在排外呢!

从马头坪往回转,陈京又不自觉的把车开进了那家“棕榈”的苗圃。

车刚停稳,他还没下车,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女声:“您放心邱总,咱们‘棕榈’的网站建成之后一定特别的漂亮,我一定选择咱们公司首席设计师来给设计页面。

一定要突出咱们‘棕榈’的品牌实力和大公司形象,一定要突出这种纯绿色天然的大自然气象……”

陈京愣了愣,开门下车,远远看见一个女孩挥舞着双手,极富激情的向邱老汉做着各种讲解。

女孩手上拿着文件夹,肩上背着挎包,双手挥动的时候,一个硕大的文件夹一同拿在空中舞动,非常的有感染力。

陈京苦笑摇摇头,殷婷婷还真是无孔不入,上次嚷嚷着自己陪同她来拜访“棕榈”,自己没答应。

这家伙竟然还是找来了,而且看她这个架势,这一单要成了。

果然,一通激情讲解过后,殷婷婷将文件夹夹在胳肢窝下面,道:“那行,邱总,我马上回去安排工期,半个月咱网站准建好,到时候咱们‘棕榈’便又多了一个全新的营销渠道了。”

她转身就要走,一眼看见陈京,脸色变了变,但旋即恢复了自然,冲陈京挥挥手道:“陈总,又来买盆景?”

陈京笑了笑,冲老邱打招呼,老邱热情的冲陈京招手。

殷婷婷碰了一个软钉子,也不着恼,她嘿嘿笑道:“那行,邱总,陈总,不打扰二位了,你们忙,我还有点事……”

殷婷婷说走就走,雷厉风行,一路风风火火就没踪影了。

陈京望着她的背影笑了笑,道:“邱总,怎么?咱们‘棕榈’也搞了高科技了?”

老邱看着殷婷婷消失的方向,淡淡的道:“这孩子啊,挺不错,很有毅力有决心!前前后后来我这里十多次了,有时候还帮我推销盆景,这样的年轻人,干什么干不成?”

陈京愕然,没想到老邱会给殷婷婷这个评价。

“其实啊,我也知道建个网站作用不大,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哪里懂那玩意儿?但是想一想,这孩子我瞧得上,那点钱也就是一盆盆景的钱,就当花钱给自己买了一个盆儿吧!”老邱又道。

“打工的人不容易!尤其是外地来的,人生地不熟,处处受别人排挤,要想生活难啊!”老邱不无感慨的道。

陈京沉默不语,不得不说,老邱无意的几句话恰恰说中了陈京的内心。

陈京就是个外来者,一个外来者如何在这块土地上立足,如果自强自立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陈京第一次觉得自己可能过于看轻殷婷婷了。

这个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