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策 >

第490部分

官策-第490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明显是柔中带刚,表面上说是希望,骨子里面傲气得很,一时岭南的媒体坐不住了,他们开始纷纷物色采访对象,然后也希望能够对苏北的傲慢进行一个有力的回击。

而就在这个时候,媒体又传出重磅消息。

据岭南省委某高级官员介绍,苏北省省委书记沙明德已经和苗书记秘密会晤了一次。

这个消息一出,媒体又是竞相追逐。

然后很快就传出消息,说沙书记向苗书记提出苏北要加强在人才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据说沙书记还对苗书记提出要求,希望岭南在人才方面给予苏北支援。

而苗书记也是十分大方的表示,岭南可以给苏北干部支援,而且双方还可以推进中高级干部的跨区域任职。

媒体很快从这条消息中嗅到了极大的价值,因为涉及跨区域任职,是否意味着在这一次两省交流过后,岭南会有干部赴苏北任职?

要知道这些年,大部分情况都是苏北表现出色的干部调到岭南,这样的干部即使是同级调动也意味着提拔。

岭南毕竟是共和国最发达的省份,中央对岭南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是非常的重视,也是大力的支持。

甚至有体制内的专家称,岭南的干部队伍素质要远超内地十年以上,这个说法也给岭南的各级干部脸上是大大的贴金。

现在岭南的干部外调苏北,是平调还是升职调动?

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并迅速形成了正反双方,双方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互不退让,俨然形成了一场论战。

陈京这几天参加所谓的交流活动表现得十分的中规中矩,他并没有发表任何惊人之语,也没有任何的出位的举动。

陈京参加的交流组是厅以下干部交流组,主要交流的是基层组织建设,县域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发展县域经济,这是苏北的法宝。

这些年苏北各市打造出一种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县域经济体系,其主要特点就是县内讲究专精广,所谓专就是专门打造一个特色产业,而精就是把特色产业做精,做细,做出大名堂来。

在这个过程中,苏北诞生了一大批知名的区县,而他们的出名都是以特色出名。

比如乌蒙县的小商品,华林县的猪肉火腿产业,茂江县的卫生纸产业等等。

至于广就是特色涵盖的产业链广,一个行业整条产业链完善,从而衍生出很多的企业和创新。

而在县与县之间,他们的经济发展又形成良好的互补,各县域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合作非常的广泛,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在发展中搞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和财产。

同时,县与县不展开产业的直接竞争,互相之间比的是经济指标,而不是地方保护主义和山头主义。

不得不说,苏北的做法很好,非常的有活力。

陈京在邻角的改革也参考了所谓的苏北模式,不过岭南不比苏北,有自己的特殊性和特点。

所以陈京在邻角的改革定位也是非常高的,他的定位是邻角要成为共和国的家具中心,邻角家具交易市场成为共和国家具第一市场。

实际上,陈京现在就是手上只有一个区,而他摆出的架势是一个市的架势,各方面工作都是高标准,摊子铺得很开,发展和投资的理念也是相当的超前。

陈京这样做的理论根据是邻角一个区,完全可以当一个市来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楚江,一个地级市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也差不多有些还不到岭南一个区的规模,陈京是从楚江过来的干部,他心中清楚一点,那就是同样是那么多人,同样拥有那么大的经济规模,为什么就不能按照大的思路去规划经济?

所以陈京在邻角的施政理念是独具特色的,而从苏北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吸取有用的经验,陈京认为很重要。

所以他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多听少说,虚心学习。

而实际上,这样的交流和讨论,大部分时候都是火药味很浓的。

彼此双方交流是一方面,暗中较劲则是重中之重。

苏北有苏北的骄傲,岭南有岭南的骄傲,好像谁都不服谁,有时候论战很激烈,有时候则尽是机锋,更糟糕的时候,事情失控的时候还会演变成一场口水战。

几天下来,白天交流、调研,晚上座谈,陈京希望吸取的经验没有掌握多少,人倒是累得不轻,如果不是省委有严令,他甚至都想搬出酒店住了。

这一天陈京刚刚从外面陪同苏北的同志调研回来,一进酒店大厅迎头就撞上了唐玉。

陈京想迅速转头往餐厅躲,谁知道唐玉眼睛尖得很,立刻发现了他,跑过来就揪住他,道:“陈书记,你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见了媒体怎么就躲啊,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哦!”

陈京摇摇手道:“唐玉,这今天你就饶了我吧!你没看见外面闹成什么样了吗?我现在是不敢乱发言,乱说话,真的……”

唐玉摆摆手道:“行了,行了!你别给我来那一套。现在上面催稿急,任务压下来了,我总得要有点素材吧。今天这样,你不是去餐厅吗?我请客,咱们聊聊……”

陈京见识过唐玉缠人的本事,他无奈的摇摇头,两人找了一个卡座。

从内心深处来说,陈京不想参与到所谓的岭南和苏北之争中。

他自己是岭南的干部,而苏北又是沙书记领导的,岭南好还是苏北好,对他来说都是十分让人高兴的事情,何必要互相之间较劲置气呢,陈京认为不值得。

而在这个时候最好是少言,否则绝对会出乱子的。

所以本着少言的原则,陈京和唐玉吃了一顿饭。

陈京基本不谈这次交流,只谈文章、只谈与工作无关的事儿。

唐玉也似乎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聊得还挺高兴。

她冷不丁的问陈京一句,道:“陈京,你现在工作干得有模有样,成绩很突出。按照这个势头,估计你过不久就要继续进步了!你毕竟是外来干部,将来是不是考虑回楚江?”

陈京摇了摇头道:“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你老婆在京城,你应该回京城才好!你说是吗?”唐玉道,眯眼瞅着陈京。

陈京嘿的笑了一声,道:“唐玉,你以为京城那么好回吗?我这个级别会京城干什么?进哪个部门?我估摸着没有合适的地儿去吧?”

唐玉抿嘴不说话,低头用手调着手上的咖啡。

陈京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两人就这样陷入了沉默。

此时外面华灯初上,透过落地的玻璃幕墙,可以清晰的看到粤州人潮车潮,但却听不到这座城市的喧嚣。

那感觉就像看无声电影一般,没有声音,却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第790章 陈京的去向?

向往常一样,一大清早,省委秘书长贺军需安排好苗书记一天的日程,然后亲自送书记办公室,并同时汇报前一天的工作。

贺军拿着日程表到苗奇办公室。

苗奇正在饶有兴致的通过电脑看网上的新闻。

也不知书记看到了什么新闻,脸上竟然罕见的露出了笑容,让贺军不由得一怔。

他连忙陪着笑道:“书记,您在看什么新闻,怎么这么开心?”

苗奇用手指着电脑道:“赢球了,赢球了!巴西队又赢球了!哎呀,这场球赛真了不起啊,巴西队队员个个顶呱呱。”

贺军有些好笑,苗书记身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级领导了,平常就不见他笑,现在因为一场球赛竟然高兴得跟孩子似的,估计这个场景自己说出去恐怕没人相信。

苗奇盯着新闻看了良久,意犹未尽的关掉网页,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道:“哎呀,又看了十五分钟,这时间过得真快啊!”

贺军道:“书记您一天太忙了,也应该适当的休息调节一下,您经常不是说要劳逸结合吗?您看新闻也是劳逸结合嘛!”

苗奇瞟了贺军一眼,道:“老贺你就是会说话,工作时间看与工作无关的新闻,这可是违反纪律的,你可别误导我啊!”

他顿了顿,道:“把日程直接给周兵吧,对了,最近好像新闻比较多哦,都说说看,外面是些什么议论?挺热闹嘛!”

贺军尴尬的咳了咳,道:“外面的一些议论都是意气之争,我认为价值不大。不管怎么说岭南还是最发达省份,这一点没有变,而且将来也不会变,所以啊,我认为对苏北的那些挑衅言论,没有必要去较真。

我们越较真,他们反而觉得自己地位抬升了,更加牛哄哄!”

苗奇微微蹙眉,脸上的笑容早已经敛去。

过了很久,他淡淡的道:“沙明德就喜欢搞这些意气之争,这是他的谋略,他擅长的就是鼓舞士气。你别小看意气之争,因为意气之争,苏北就可以上下一心,搞好团结,他们有目标,就有动力,发展的势头就更加惊人。

这一点是我们的劣势,我们领头羊不好当啊,我们的路需要自己去探索,他们却是拿来主义!”

苗奇顿了顿,道:“领兵打仗也好,还是领导群众干部搞经济建设也好,士气很重要。我们也需要士气,所以,我们要适当的给我们干部紧迫感,让他们知道后面有追兵。

这一次我们搞了一个一比一的跨区域比较,一个岭南的市比一个苏北的市,一个岭南的区县比一个苏北的区县,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竞争嘛,要把这种比较细分下去。

让每一级党委政府都有个参考比较对象,这是很重要的工作。”

贺军笑道:“书记您高瞻远瞩,看问题全面,我们这个一比一的工作要开展好,这对我们大家工作积极性都是一次重大的促进,我相信通过这一次苏北团的访问,我们士气会更足!”

苗奇摇头道:“不能掉以轻心,沙明德这个人我了解,他做工作最是细致。御下尤其严格,他在苏北去的时间不长,但是威望很高。他是实实在在为苏北的发展做了重要工作的。

而且,看现在的状况,他可能还会继续做工作,他是个能干事的人啊!”

贺军道:“能被书记您认为会干事的人,也恐怕只有沙书记能够有此殊荣了!沙书记这几天很活跃,频频组织讨论活动,邀请了很多咱们岭南的企业家代表、社会知名人士、学术界代表座谈,每天日程排得很满,流年酒店也是门庭若市啊!”

苗奇笑了笑,微微的闭上眼睛。

良久,他吐了一口气道:“可惜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在岭南待不了太久了。否则我还真的不怵他沙明德!”

贺军低头不说话。

今年年底开党代会,估计党代会结束之后,苗书记就要调中央工作了。

以后岭南会来新书记,到了那时候,眼前的一切恐怕都物是人非了!

“哦,对了!上次我和沙明德见面,他提出的那个人才支援,我让他随便选五个人,他有消息了没有啊?”苗奇忽然道。

贺军一笑,道:“书记,您还别说,上次您和沙书记的会晤,消息也不知是谁传出去的,现在外面很多人议论此事呢。说我们岭南要有干部去苏北履新,大家都想看看是哪些人赶上了这波呢!”

苗奇哼了哼,道:“你说还能是谁,除了沙明德自己,谁还知道他和我会晤过?而且还谈了这事儿?”

“沙明德了不起的地方就在这里,一把年纪了,我让他喝一杯酒我给他一个人,他硬是一连喝了五杯酒。吓得我差点去抢他的酒杯。他敢玩命啊……”

贺军道:“沙书记这是敬业,对了,那个名单倒是给过来了。我刚刚收到,一共五个人……”

贺军翻开手上的文件夹拿出一页纸递给苗奇。

苗奇摘掉老花镜擦了擦然后重新戴上仔细看名单上的名字。

五个人都是岭南目前在搞经济方面很有名的干部和专家,苗奇一眼扫过,脸色就变了。

他哼了哼,道:“好个沙明德,他是要把我的一点老本全都抢走啊。你看看,财经研究中心谭志明主任,国资委的邵青平主任,粤州市副市长韩巩林,临港特区三合区区委书记张小歌,咦……”

沙明德惊讶的叫了一声,拿着那份名单放老远仔细的瞅,他用手指着最后一个名字看向贺军道:“这个人你认不认识?陈京?怎么既没职务又没头衔,就一个名字啊?”

贺军道:“陈京是个处级干部,您承诺的是五个副厅以上干部,估计是这个原因吧?”

苗奇吸一口气,讶然道:“那这个陈京是何方圣神?我怎么以前就没听过这个人 ?'…'在省直哪个单位?”

贺军笑道:“说起陈京是大大有名了,他可是咱们前年从外省大公选一批处干正职干部的时候过岭南的。当时他好像是第一个被公选上的干部,在下面很有一阵轰动呢!”

“哪一次公选?是老胡搞的那次公选吗?”苗奇追问道。

贺军点头道:“就是那一次,那一次公选不是很成功,但是二十多个干部还是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陈京就是其中最佼佼者。他现在担任海山邻角区区委书记,工作干得很出色,邻角在这两年各项经济指标飙升强悍,现在成为了海山经济唯一的亮点了!”

“海山?”

苗奇皱了皱眉头,道:“海山班子不是不行吗?怎么还有这么一个不错的干部?”

贺军道:“陈京也不是说特别的了不起,也是矮子里面的将军嘛!我查过了,这个陈京是从楚江过来的,以前沙书记不是在楚江担任书记吗?估计他和沙书记认识……”

“这个人什么来历,你查过没有?简历有吗?”苗奇问道。

贺军摇摇头,他沉吟了一会儿,道:“陈京是本科毕业的,这我了解过。家里没听说有了不起的背景。不过他去年刚结婚,他的老婆据说在京城根基很厚,具体我也不清楚。”

“去年才结婚?多大的岁数啊,怎么结婚这么晚?”苗奇眼神有些疑惑。

“也不是很晚,他才三十岁不到,不是今年三十岁就是明年三十岁,应该差不多就这个年龄!”

苗奇皱皱眉头,很久没有说话。

贺军也不敢插言,在他看来,沙明德要陈京这个人那是再好不过了,至于说原因。

陈京和沙明德都有楚江工作的经历,说不定陈京有些什么背景,沙明德把他调到苏北自己身边培养,可是为将来计。

岭南的优秀人才太多了,陈京就算有些本事,那也是有限得很。

毕竟他还年轻,以陈京的年轻和级别,短时间内还难以有大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