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策 >

第559部分

官策-第559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人家牛在有地位,而且有实力,和姚书记在一起都是平起平坐了,比之自己这帮秘书的谨小慎微,差别何止是天上地下?

泡着温泉,陈京和姚军辉就交流了自己对高新科技园的一些初步想法。

现在对这个项目,从省政府到经合办,然后到两个市,大家要高度统一,同心协力。

首先大家要共同努力争取得到国务院的支持,如果国务院批准,中央会有一笔资金。

然后省里再拨一笔资金。

两个市再从财政拿一笔资金。

三笔资金一起上马,整个项目投资包括人才战略,招商战略等等一起联动,两市经济结构以此为契机开始调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陈京早就做足了功课。

和姚军辉一番交谈过后,还有些意犹未尽,道:“姚书记,这一次合作是刚刚开始。如果这个合作能成,两市经济会找到新的增长点,而且合作大门打开,后续的优势互补会更加发挥作用。这个项目成,下一步我们就可以考虑联合建机场的项目。

岭南机场项目争夺很激烈啊,莞城据说已经在着手想办法了。

但是我在民航总局的朋友给我透了底,目前上面批准莞城建机场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这事暂时不用急!”

陈京顿了顿,道:

“但是世事难料,发展的趋势是很难预见的。我们回头看看十年前,我们有多少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已经变成现实了?发展就是这样,一步落后,就是步步落后。

一步争先,就可以步步争先。

所以我们的合作项目是该到了做决断的时候了。”

姚军辉沉吟不语,陈京的话对他的触动很大。

他在南港这几年,一直在为南港的出路谋算。

但是屡屡没有好的办法,陈京现在说的这些都是他早就想过的,但是一直没落实的事情。

如果这个项目能落实,对南港来说,无疑会是莫大的机会。

陈京年纪轻轻,看问题深入,敢于想象,姚军辉当年想把陈京挖到南港去就看重了他的才华。

现在陈京到经合办,历经风雨见彩虹,在这里无疑更有利于施展他的才华。

第899章 被人针对!

蒋恒云到经合办工作以后,工作积极性很高。

陈京对他也大胆放权,经合办的日常事务基本叫给他负责。

蒋恒云在省城工作多年,在粤州他是名副其实的地头蛇。

为了疏通关系,他以前的一些人脉都利用了起来,天天出去喝酒应酬,没费多少工夫,在经合办内部也就站稳了脚跟。

当然,在对待几个老油条的态度上,陈京还是给予了他相当的支持。

陈京在经合办一直都采用平衡的策略。

自己对付老油条缺少办法,那就用老油条对付老油条。

经合办三个副主任都是老油条,就让他们彼此牵制。

陈京现在在工作分管方面,让他们三个人分别管财务、人事和项目实施。

这种安排看上去都给他们委以重任,实际上,他们权利并不大。

因为陈京对下面几个处长调整,让几个人各自的心腹都错开了。

就以朱华为例,朱华和廖耀阳的关系近一些,但是现在办公处陈京让施建国来分管。

这一来,小事情上面,他们上下级之间能够协调。

一旦遇到大一点的决策,事情就会捅到陈京这里来。

陈京可以审时度势的决定事情的走向,确保对局面能够完全的掌控。

蒋恒云站稳了脚跟,他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疏通以前胡俊中留下的那一帮子人脉。

在做这个工作上面,陈京和他一起操作。

如何把胡俊中走后留下的资源尽快的利用好,对陈京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蒋恒云在中间牵线搭桥,两人共进退,最近收获不小。

唯一让陈京觉得吃不消的就是饭局太多。

整天大鱼大肉,生猛海鲜的,吃得陈京只想吐,有时候真就想回家喝一碗稀饭,可是应酬来了推都推不掉。

陈京和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赵夏泉吃了两次饭。

刚开始赵夏泉还有些矜持。

作为组织部的二把手,他手上权柄显赫,区区一个经合办主任在他眼中算不得什么事儿。

但是几次接触下来,陈京谈吐不俗,不卑不亢,赵夏泉对他就比较留意了。

后来他回去仔细一查陈京的资料,猛然就想起了一件事。

中组部米潜副部长有一次过岭南视察,就点了陈京的名。

当时谁都没在意这事儿,赵夏泉恰恰是个细心的人,就留意到了陈京这个名字。

不过后来他事务繁多,陈京这个名字他就渐渐有些淡忘了。

现在他回过头来再想,陈京不过是个外来干部,来岭南也就两年多三年不到的时间,仕途却一路往上,风头劲得很。

这样的提拔速度,背后没有实力人物的支持怎么可能?

他第一个想到就是米潜。

米部长现在是中央实权派,别说是赵夏泉,就是很多省级领导都削尖脑袋想和他建立关系。

赵夏泉一想到这一点,然后又很有技巧的和陈京提了一提这方面。

陈京的回答很肯定很自信,这让他一下子对陈京刮目相看。

对陈京的态度自然也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再加上又有胡俊中这层关系在,两人的距离拉近得很快,几次接触下来,两人俨然成为了好朋友了。

除了赵夏泉以外,还有纪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佟刚,佟刚是胡俊中的亲外甥。

蒋恒云和佟刚的关系一直非常的近。

蒋恒云现在重回省城,颇有胡汉三卷土重来的意思。

佟刚自然也颇感高兴。

这次是陈京给了蒋恒云机会,蒋恒云在佟刚面前大夸陈京的好,很自然,陈京就进入了他们的圈子,和佟刚的关系也在一轮又一轮的拼酒中急遽的升温。

佟刚虽然现在只是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级别只是正处。

但是纪委的权利很大,佟刚这个主任是绝对的实权派。

第二纪检监察室主要负责下面市州的案子。

佟刚走下去,不啻于八府巡按视察,威风得很,他所过的地方,上至书记下至普通官员,那都得立正。

佟刚的水平也不错,在纪委干了十年,办了几宗大案。

其中莞城市副市长戚金民严重违纪案就是他办的。

这个案子震动全国,佟刚通过这个案子,声名大涨,现在纪委年轻一代佟刚威信非常高。

在短时间内能够建立这些人脉关系,陈京也渐渐觉得自己在岭南不像以前那样孤单了。

慢慢的有自己的圈子,慢慢的打造自己的人脉,自身根基在不断的夯实。

现在陈京的弱势,就是在上层关系很薄弱。

在岭南省委和省政府,目前他和乔正清关系不错,其余的他基本就没什么依仗了。

不过陈京也清楚,能够有这层关系,对现在的他来说都算是莫大的幸运了。

有很多事情,能够有乔正清的关照,勉勉强强也能做,只是往前迈步子比较艰难罢了!

……

陈京拜鲁平教授为师并不是戏言。

鲁平回京之后,立刻安排,陈京便有了在京城大学读在职研究生的资格。

鲁平治学以严谨著称。

陈京读的虽然是在职研究生,但是他要求每月陈京必须到京城听课。相关的考试已经后续的论文包括答辩,鲁平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他和陈京约法三章,如果陈京通不过这些硬指标,两人就不存在师徒之名,而且陈京想要的研究生学历也不会有。

陈京对鲁平的要求表示接受,每月回京也没什么,反正方婉琦在京城,以后儿子出生了,一月回去也可以一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以前陈京不喜欢回京,是因为心里牵挂着工作。

但现在有了这个读研究生的事儿,事情则又不一样了,现在学历问题不能再拖了。

在岭南这边干部提拔尤其看重学历,陈京的本科学历渐渐跟不上时代了,再不在学历上面下功夫,后面就很难办。

在拜鲁平为师之前,陈京已经报了省委党校的研究生班。

现在有了京城大学的入学资格,党校的这个班就变得有些鸡肋了。

读党校研究生班,拿党校研究生文凭是官场搞学历的一个捷径。

但是党校的文凭含金量不高。

这不涉及水平的问题,因为党校的水平是很高的,党校的老师也都是精英。

只是因为拿党校研究生文凭的官员太多,难免鱼目混珠,这在无形中让党校的文凭有些贬值。

陈京现在不好半途而废,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党校已经待了几个月,半途而废容易给党校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

另外,现在陈京在党校研究生一班是副班长,这里面有一些微妙的东西。

党校是党培养干部的学校,到党校学习不仅是学历知识,更是拓展人脉的重要渠道。

陈京所在的研究生一班,就云集了全省各地的官员。

一班的班长是省文化厅的马富民副厅长,陈京也是副厅级,但是资历没马富民老,就是副班长。

只要在体制内,等级就无所不在。

党校选干部其实只是个过场,大家都按级别来的。

级别高自然是领导,而且级别高的领导人脉宽,搞个什么活动,或者是大家聚会什么的,容易找关系要赞助,官场秩序就是这样,所以大家对此都觉得理所当然。

陈京不愿意让大家知道他现在拜鲁平为师,这虽然是个天大的好事,但是低调是陈京的风格。

在政坛上摸爬滚打,也必须要低调。

所以陈京在再三斟酌之后,还是决定党校的班得继续坚持。

大不了以后多缺点课,总比半途而废要好。

文化厅副厅长马富民是个很活跃的人,在研究生班最喜欢搞活动,他作为班长喜欢这一套,下面的人自然也是全力配合他。

毕竟,能进这个班的都是体制内的干部。

谁都希望能够多拓展一些人脉,多一条关系多一条路,这个道理谁都懂。

相比马富民,陈京就低调很多,他心甘情愿的当绿叶,很少在班里面出什么风头。

这一天,党校周六课程快结束的时候。

马富民又嚷嚷要聚餐。

一帮子人就跟着起哄。

省政府秘书处的秦林就道:“马班长,每次聚餐都你找人赞助,咱们白吃白喝,多不好意思啊!要不今天我来找赞助,咱们去清秀温泉中心那边吃海鲜,马班你觉得如何?”

秦林是省政府常务副省长万爱民的秘书。

他在班里面地位比较特殊,而且他的级别也是正处,马富民和他关系很近。

秦林这一提议,马富民没马上回答,而是冲陈京道:“陈主任,你意见如何?”

陈京微微笑了笑。

他平常在班里低调,可是秦林总是针对他。

什么每次聚餐都马富民找赞助,言下之意是陈京这个副班长就只跟在后面白吃白喝?

陈京已经不是年轻争强好胜的年龄了,但是秦林已经不是第一次找茬了,陈京略微沉吟了一下,便道:“秦处长这么一说,我最无地自容。我这个副班长一直对班里没什么贡献,今天咱们就去南越楼吧!我安排让欧朗酒店集团欧总赞助!”

陈京拨了一个电话给金璐,事情自然就迅速搞定了。

第900章 动真格啊!

研究生一班一共三十多号人。

聚餐分三桌。

马富民、陈京和秦林三人分开坐。

马富民当班长一直都着力打破等级,平常聚餐都是打散了坐,目的就是搞活气氛。

陈京坐的这一桌主要是南港、海山、莞城等地过来学习的干部,陈京是海山出来的领导,和他们共同语言多,没有什么隔阂。

陈京现在是经合办主任,最近经合办势头又强劲,他手上有项目又有钱,下面的地市对经合办的重视已经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这次研究生一班下面的干部基本都是副处干部,大部分都是地方中坚实权派。

陈京这一桌就有三个常务副区长,外加市委市直机关的青年才俊。

陈京和他们年纪相当,为人又低调,没什么架子,大家都喜欢和他说话。

在这一桌,海山市委书记李清香的秘书周爽也在座,她是女性,而且又是市委书记的秘书,还兼任了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是非常有分量的女干部。

很多人对她都感兴趣,而且一桌子坐的人大家都在毗邻的市工作,彼此都渴望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相互结识。

这个场合气氛自然就越来越热烈。

马富民远远看着陈京这一桌搞得这么热烈,他心中暗暗感叹。

陈京这人的确是有几分本事的,年纪轻轻就是省委候补委员,而且他身上没有年轻人的那股傲气,很低调。

再看他和下面的市州干部很快就能打成一片,这是相当体现功力的地方。

相比而言,秦林就差了很多。(人)

秦林身上的傲气太重,而且这人也不会审时度势,城府也不够。

在这个时候针对陈京不是自找没趣吗?

陈京现在经合办正在搞名企项目,全省的知名企业都蠢蠢欲动,恨不得把陈京当菩萨供着。

在这个时候让陈京找赞助吃顿饭,那不是毛毛雨吗?

尽管如此,马富民还是很惊叹陈京的手笔。

轻描淡写的一个电话,就在南越楼安排了大包房,而且是欧朗集团欧总请客。

欧朗集团是岭南十佳外企,在华投资过百亿,其高层领导常常都是省重要领导宴席上的座上宾。

这样身份的人请客,别说是区县一级的官员,哪怕是马富民,都自忖没那个本事。

现在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激烈,像欧朗集团这样的大集团,一般区县官员哪里在他们的眼里?

马富民想着这些,就忍不住给自己酒杯斟满酒,慢慢的往陈京这一桌走过来。

他走到近前举杯向陈京道:“陈主任,今天您找赞助,让我们腐败了一次,说句实在话,在这样的高档会所吃饭,我们这些清水衙门的官员一年来不了几次!”

他顿了顿,道:“我敬你一杯酒,表示大家对您的谢意!”

马富民话说得很乖巧,陈京也能够明白他的意思。

马富民和秦林关系不错,他也不想得罪陈京。

但是他有勇气过来敬酒,这隐隐就在打秦林的脸,这让陈京有些意外。

陈京端起酒杯打着哈哈道:“马厅,咱们同学之谊,就不要说那些见外的话了。一顿饭而已,大家高兴尽兴就成。”

“好,好!”马富民说了两声好,两人碰杯将酒一饮而尽,“陈主任领导风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