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策 >

第668部分

官策-第668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不繁华,在马路外面高大的梧桐树下面偶有人经过,都是行色匆匆,没有人敢去往纪委院子里乱瞅,似乎怕一不小心,就惹上天大的麻烦。

陈京拿着介绍信和工作证被门口戒备森严的警卫顺利放行,他到干部室报道,在干部室同志的陪同下,两人一起去见副部长周海东。

在周海东办公室门口,陈京见到一个年龄五十上下,干瘦干瘦的中年人,他目光锐利的从陈京脸上扫过。

干部室的陪同同志忙道:“周部长,这是新到的纠风室陈京主任!”

中年人愣了愣,伸出手来道:“你好!我就是周海东!进去坐!”

周海东似乎不怎么擅于言辞,进到办公室就有些冷场。

他也没说欢迎一类的话,他的眼睛一直都在审视陈京,陈京和他对视片刻便挪开目光,既不露锋芒,也不显胆怯。良久,周海东道:“你刚来,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你是党校重点推荐的同志,思想觉悟和个人素养都是很高的。作为纪检干部,我相信你也早看过那些纪律要求文件了,反正一句话,纪检干部必须要保证自身硬!”

他站起身来道:“走,咱们去纠风室开个会,让同志们都认识一下你!”

纪委纠风室在办公楼十楼,一整楼都是纠风室的地盘,纠风室和纪检一样,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一块牌子是纪委纠风室,另一块牌子是国务院纠风办。

具体到纠风室,一共分为三个组,分别是综合组、机关组以及地方组,陈京是常务副主任兼任综合组组长,另外还有两个副主任,副主任侯苏光兼任机关组组长,副主任余浩杰兼任地方组组长。

三个副主任都是正局级干部,此外还有两名正局级监察员,五名副局级监察员,正处、副处监察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研数十人,没有普通科员,另外还有五名事业编同志,隶属于机关服务中心。

整个纠风室人马有七十多号人,坐在会议室里面黑压压的一片。

周海东在会上宣布了组织对陈京的任命,陈京也做了简单的就职发言。

他事先没写发言稿,他的发言也很简单,核心就是两个字:“谦虚!”

部委机关藏龙卧虎,一个纠风室正局级干部就多达五人,放眼望过去,年轻人占多数,这在地方是不多见的。

陈京是纪检工作新人,他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所以他的讲话都是谦虚话,希望大家对他的工作多支持,多帮助,齐心协力完成中央交代的工作云云。

而在谦虚之外,陈京只强调一点,那就是团结!

强调团结是陈京每履新一个地方都重点强调的,这是他的习惯。

一个单位,一个班子,团结是唯一增强战斗力的手段。

陈京甚至还说过,没有团结就没有工作这样的话,今天在这个场合,他可以低调,但是团结必须强调。

周海东并没有在纠风室留太久,他走后,会议也就散了。

另外两个副主任侯苏光和余浩杰就陪同他给他介绍纠风室的情况,两人也陪同陈京把整个纠风室每个地方都转了转。

陈京现在领导七十多号人马,这个人数不算少。

但是放在地方来论,这个数字可就少得可怜了。

但是陈京清楚,纪委纠风室这七十号人马,其能量之大,权柄之盛,可不是一个市的书记和市长能够比拟的,完全可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

整个一天,陈京都在熟悉工作环境。

他的办公室安排并没有怎么刻意的去安排,毕竟身为纪检干部,不能够把办公室搞得太奢华张扬。

但是办公室的环境他很满意,窗明几净,外面花园花团锦簇,绿草如殷,非常的美。

机关服务中心厉霞主任是个热心人,他亲自到陈京办公室讯问陈京的需求,她有把既定的一些安排一一向陈京说明,可谓是不厌其烦。

陈京很感激的道:“厉主任,我第一天来上班,真是宾至如归。说句实在话,你们机关服务工作做得很细,考虑得很周到,周到得出乎我意料!”

厉霞洒然一笑,道:“那必须周到。来咱们这里报道的领导,个个都是精英,人人都是高级干部。咱们不服务周到一点,怎么能够让领导安心工作?”

第1073章 第一个任务!

陈京履新国务院纠风办的消息迅速传开。

不仅陈京家人知道了,就连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岭南和楚江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几天,陈京接二连三接到很多电话,都是通过电话对他表示祝贺的。

陈京以前拘于岭南一地,影响力最多也就是到莞城而已,可是现在他在国务院纠风办担任实职干部,情况自然完全不一样了。

纪委纠风室,虽然声名没有纪委八大监察室那么显赫,但是在地方而言,纠风室的权利是相当大的。

地方行业不正之风,涵盖社会、经济、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纠风室的材料的材料常常会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而这样的重视,往往就意味着官员对纪委纠风室是相当的畏惧。

不得不说,陈京作为纪委纠风室的常务副主任,负责室里全面工作,他手上的权柄是很盛的。

并不能说每个人都势利,但是陈京现在处在了这个关键位置上,地方上的一些熟人自然不会放弃和他拉拢关系的可能性。

鉴于纪检干部的特殊纪律,下面不敢送重礼,但是土特产一类的玩意儿,却是不伤大雅。

陈京在纠风室工作还没一个星期,就收到了楚江各市的心意还有岭南几个市的一点意思。

而在这些市县的驻京办,在他们的年节走动的官员名单上,赫然也有了陈京主任的名字。

甚至楚江在京出差的刘海林副省长还专门给陈京打了电话,想邀请他一起吃饭。

对这样的邀请,有时候很难拒绝,但是陈京却以要带工作组下地方为由婉言拒绝了。

当然,地方上反响大,是因为陈京来自这些地方,在这些地方他有关系和人脉。就京城而言,陈京一个局级干部的任命,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

但是也不排除有些派系注意到陈京的存在了。

京城的水很深,陈京以前没在京城工作过,他也没有太多的经验,算是无知者无畏。

在这几天,陈京试图把自己的情况和方路平做个沟通,但是方路平访问欧洲去了,陈京根本联系不到他。

不过方路坚倒给陈京打电话,他开门见山的道:“陈京,能担任纠风室常务副主任,这个位置很关键。比国资委更好一些,你不用担心三叔的看法,组织能够赏识你,给你机会,这是你自己努力挣来的。

作为长辈,我们都替你高兴!”

方路平那边算是有了一个解释,陈京打给乔正清的电话就显得有些艰难。

乔正清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道:“人往高处走,你能够走到这个岗位很不错。岭南你来不了,说明这边池子小。既然是党校推荐的你,别说我没办法,就是你三叔估计也难以干预到,你不用为此抱什么心理负担。

你的能力我都放心,但是缺乏在京城工作经验是你的短板,这一切都要靠你自己的琢磨,谁也帮不了你!”

“谢谢乔省,我会努力工作!”陈京颇为感激的道。

陈京在岭南工作这么多年,乔正清对他一直不错,乔正清是有实干精神的领导,他又是正统方路平的嫡系,陈京对他还是颇为感激的。

晚上,陈京家里摆家宴。

客人是三哥,陈京立刻岭南,有牵挂,尤其是陈立中和张国民的工作问题,他心里常有挂念。

但是这两个人他不好带进京,也没有那个能力,唯独三哥是事业编,陈京把他带来了。

纪委这边陈京不方面安排他,陈京给他找了国资委,三哥本人也同意。

可是方婉琦却说他们公司缺一个保安部长,想让三哥干脆去公司工作,月薪一万多,年底还有分红提成,比一个开车的事业编不知好到哪里去了。

陈京专门就此跟三哥谈过,他很为意动,但是又担心工作做不好。

陈京哈哈一笑,道:“保安部长你都做不好,你还是人民解放军序列的特种兵吗?工作方面没问题,你同意立刻就可以上班!”

就这样,三哥的事情就定下来了。

陈京和三哥接触的时间久了,了解他的为人。

他话不多,可以说是沉默寡言,但是这个人特可靠,而且特别忠诚。

他跟陈京这么久,嘴上从来不说什么为陈京两肋插刀,感谢陈京救命之恩的话,但是在行动中,他处处都怀有感恩之心。

他私下里对陈立中说过,说这条命是陈京给的,这辈子也就跟着陈京,别无他求。

过去的那些打打杀杀,他也厌烦了,能够有个安稳的环境,他也满足了。

……

纪委纠风室,处以上干部会议。

会议主要讨论近期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查处医药行业乱相的行动方案。

为了筹备这次会议,两个副部长余浩杰和侯苏光两人积极参与,给了陈京极大的支持。

对于这样的支持,陈京感到很高兴,也很欣慰,但是他也没有得意忘形。

这个星期他一直在熟悉环境,一直在体会部委环境和地方的差别。

在部委,大家素质都很高,互相之间客客气气,公私非常分明,不会出现地方那种正副职对掐,几个派系大打出手,甚至对峙的局面。

但是这并不能说部委内部就是铁板一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又怎么会是铁板一块?

无非就是大家暗中争斗更加隐蔽,更加含蓄罢了。

陈京在之前听过一些传言,传言说余浩杰和侯苏光两人矛盾很深,在工作上两人常常互相拆台,可是陈京履新这一周,两人表现出来的都是精诚合作,又哪里能看出来两人的矛盾?

陈京在会上作出部署,纠风室分两个组,负责地方组的余浩杰带一个组到华南中南这两个重灾区去实地弄清情况。而正局级监察员黄晓光带一个组赴东北华北弄清情况。

这一次行动,整个地方组全部行动,陈京要求两个组要密切和京城保持联系,有情况,弄清了原委,不要轻举妄动,也就是说只查情况,不办案。

陈京做这个指示,也是有很谨慎考量的。

毕竟涉及医药的利益团体很多,这中间牵扯到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

陈京初来乍到,如果不稍微约束一下下面,一不小心就可能刺伤这些利益团体,那样的话他立足未稳,可能会对他造成比较大的冲击。

一想到这一点,他又忍不住要叹气。

统筹全国果然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考量的东西太多了,领悟不了中央的意思,摸不准下面的情况,事情办起来就会很困难,所谓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就是现在陈京内心真实的写照。

会议部署完毕,陈京把余浩杰叫道办公室,道:“老余,这一趟你们地方组可以说是全员出动。实在是颇为辛苦。我也不给你们践行了,我充分相信你们办事的能力和经验。

千万要注意搞好保密,我们这次是暗访为主,明察在后。”

余浩杰豪爽的一笑,道:“陈主任您就放心吧,这样的案子我们常常办,分寸和轻重我是把握得住的。”

陈京点点头,不再说话。

他很清楚,纪委纠风室的行动意味着什么,中纪委每一个动作,传到下面那都不啻于是一场地震。

陈京可不想因为一次暗访,搞得动静太大,干扰了地方正常的秩序,这个责任可不小。

余浩杰一走,带走了近三十人,纠风室看上去就安静多了。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副主任侯苏光到陈京办公室,道:“陈主任,您来这么久了,一直都没请你吃顿饭。今天咱们组几个干部一起出去聚聚,您如果有空,可一定要赏光啊!”

陈京点头道:“那没问题啊!有得吃谁还不喜欢?咱们下班一起走!”

陈京说下班一起走,其实是考虑到车的问题。

中央不比地方,各单位公车卡得死,整个纠风室就两辆小车。而且外出聚会开纠风室的车又不太妥当,所以只能开私家车。

纠风室哪怕是领导干部,可不是人人有车的,京官可都在领导眼皮底下工作,尤其是纪检干部,更是要求严格,一般的处干一类的,有车的很少。

准时下班,陈京到机关组合侯苏光一行人碰头,然后一起下楼。

刚走到楼下,领导专用电梯门同时打开,一行人从里面走了出来,刚好和陈京几人迎头碰个正着。

侯苏光几人连忙站定,恭敬的道:“卞书记!”

纪委副书记卞兆兵?

陈京也忙叫了一声卞书记。

卞兆兵点点头,笑了笑,正准备继续往前走,忽然看到了陈京,他脚步顿了一下,伸出手来道:“陈京,你就到岗了?”

陈京忙伸出手去和他紧握,道:“我到岗一个星期了!”卞兆兵上次陪同关副主席去党校听了辩论会,陈京没料到他竟然认识自己。

卞兆兵哈哈一笑,道:“一切都还适应吧。你可是米部长点名给我推荐的人呢!米部长目光如炬,你可要认真工作,不要辜负了米部长的信任啊!”

第1074章 两难之局!

侯苏光将用餐地点安排在金陵酒店。

金陵酒店是纪委接待单位,整个后面一幢楼都不对外营业,专门为中纪委服务。

纪委干部,一般为了注意影响,很少在外面餐馆吃饭,尤其是高档饭店,更是不能轻易去。

纪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全体干部的表率,党的纪律执行最严的单位就是纪委。

菜式很普通,但是也很可口。

侯苏光非常热情的向陈京敬酒,看向陈京的眼光明显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陈京和卞书记认识,而且卞书记赫然提到了米部长。

现在的京城,谁人不知道米部长?

陈京是米部长极力推荐的干部,仅此一点,就可以大致的映射陈京的背景绝对深不可测!

在中央部委,单位里面战队不会太明显。

部委的水太深,藏龙卧虎,到厅局一级的干部,谁不是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存在?

只是有些人背景扎实,有些人相对薄弱罢了。

背景这东西,相对比较抽象,有的人有背景,但是背景深到什么程度?有些人受领导赏识,领导能提拔他到什么位置?这些东西都是难以捉摸的。

就像侯苏光。

以前可是赫赫威名八大监察室的人。

提起纪委,八大监察室绝对是威名最盛,同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