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策 >

第817部分

官策-第817部分

小说: 官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永强尴尬的一笑,道:“秘书长,您也要体谅我们的难处。现在庸州的情况比不上德高,我听说书记在德高的视察都很不满意,这次过庸州,咱们同志们心中更加忐忑啊!

领导视察,我们临时抱佛脚搞不好,就只能在接待方面尽量不出纰漏,毕竟德高有前车之鉴!”

陈京微微一笑,心想邵永强这个老狐狸,话里有话呢!

听起来他是在抱怨难处,实际他是在嘲笑荆江殷林这次碰得灰头灰脸,他心里乐着呢!

邵永强和殷林的矛盾,楚江政坛人尽皆知。

两人矛盾的起因有些好笑,邵永强在担任庸州市长的时候,有一次出席活动带上夫人。

当时殷林作为省委副秘书长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活动结束之后,殷林跟身边人开玩笑,说年轻干部的培养一定要抓紧,争取让年轻干部早出成绩。

因为早出成绩,可以在适婚年龄的时候,挑选伴侣方面占据主动,不至于搞得像老一辈的干部,早年的时候因为出身低微,娶的老婆跟不上领导的步子。

实际上殷林就是取笑了一把邵永强的夫人,邵永强的夫人目不识丁,据说是结婚了以后才学着认钞票。

而邵永强年轻的时候,家里成分差,贫穷,娶不到老婆。

他娶现在的夫人,那时候都年过三十了。

这个事儿,在楚江政坛很多人都知道,有时候一些人茶余饭后也聊这些八卦。

不过殷林这一席话却传到了邵永强的耳朵里面,据知情人称他当即就在办公室砸了东西,骂了娘。

后来,省里搞了一个省委干部基层打分的一个活动,邵永强代表庸州直接给了殷林三个最低的评分。恰好那一年省委将这个基层评分成绩纳入干部考核,殷林就因为庸州的三个最低分,被冯博毓硬压了一头,错过了绝好的提拔机会。

从此,两人交恶。

而殷林主政德高之后,两人的矛盾更是进一步激化。

德高和庸州毗邻,一直都是竞争对手。

庸州的比德高小,立市比德高晚了几十年,八十年代的时候,根本就还没有庸州市,现在庸州实际上是从德高分离出去的。

所以,在德高人的心中,庸州就应该是德高的附属。

而在庸州人的心中,庸州就是因为比德高强,所以中央才将庸州分离出德高。

德高人才辈出,文人辈出,他们喜欢嘲笑庸州人野蛮,粗鲁。而庸州人则喜欢说德高骗子多,德高骗子,德高骗子,这句话在庸州几乎成了口头禅。

两个市长期以来就有矛盾,再让两个本来有矛盾的领导主政两市,可想而知是什么结果。

有一次,据说两市闹得最凶的时候。

德高有个县城某一段主要道路需经过庸州地界,庸州当地的那个县县委书记下令在一段十多公里的马路上,设立了两个收费站,过往车辆一律交买路钱才能过路。

而德高的人也不是吃素的,一帮卡车司机纠集了一百多人,直接冲卡,庸州收费站的十几个收费员被打死两个,有三个被逼跳河还淹死一个,一共三条人命。

这一下,矛盾激化不可收拾,两个县在当地聚集了上万人,最后省公安厅一个副厅长带了一个从外地调了一个武警支队过去才控制住局面。

这件事情最后甚至还惊动了公安部。

两个县领导当即撤职查办,受处分的领导不计其数。

事情最后是平息了,可是地域之间的矛盾反而是越来越深,相互攻击,相互拆台的事情明面上不敢做了,可是暗中却愈演愈烈。

邵永强上了车,陈京就让他坐伍大鸣旁边,他自己则坐在了后面。

陪同领导下来视察,作为秘书长来说是个劳心劳力的活儿。

尤其是德高还出现了那样的事情,更是操了一肚子的心,陈京坐在后面,恰好可以闭目养神。

想小憩片刻,心里却装着事儿。

从德高到庸州这一路,伍大鸣从多方面就德高的情况向陈京征求了意见。

伍大鸣是何许人也,德高的情况他虽然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几眼,但是内面的问题他却了然于心。

现在对他来说,德高是庸州之后省委树立的第二个标杆,关系到全省的发展大计和全省各市的发展信心。

如果现在对德高动大手术,会不会把德高这几年发展所积累的一点成绩全部否定调?这个标杆还会不会存在?

作为省委一把手,他必须要通盘考虑。

对这个问题,陈京不好发言。

因为他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有可能左右一个人的命运,作为秘书长,这不是他的本职工作。

再说了,车上人多言杂,虽然陈京和伍大鸣说话不大声,但是会有有心人留意。

很显然,陈京的很多回答,伍大鸣并不满意。

其实,陈京心中对伍大鸣的心态还有更深层次的把握。

那就是,不管怎么说,殷林还是靠拢他的,算是他提拔任用的干部。相比这一点来说,陈京不具备这个心态。

伍大鸣讲原则,但是也重感情。

伍大鸣是下不了决心,很犹豫。

“秘书长,您的水杯!”冷不丁一个声音响起。

陈京睁开眼睛,看见肇易把水杯从前面的位置上拿给了自己,他接过水杯,点点头道:“谢谢你了,跟着书记出门,身体还吃得消吧!”

肇易笑笑,道:“领导都能吃得消,我们哪里有吃不消的道理?”

陈京淡淡的笑笑,抿上了嘴唇。

肇易却道:“秘书长,这次到德高视察,我看到了一些事,也听到了一些事。对德高我认识也更清楚了一些,我觉得自己犯的错误不小,对不起书记和您对我的信任!”

陈京微微皱眉,笑道:“你这话得过于严重了,你有你的分工,服务好书记就是你的核心工作。在这一块你做得不错,至少书记很满意!”

陈京指了指车窗外面,道:“看到外面了吗?不管是山上的植物,还是田里的庄稼,抑或是老百姓说话的口音,这里和德高一摸一样。你走到街上,如果不看那些带有地区名称的招牌,你不会认为自己是走在庸州的大街上。

可是,这个地方和德高却完全是两个世界,提起德高人,他们就说‘德高骗子’。”

陈京嘿嘿笑了笑,道:“小肇,你是个聪明人,相信你能够明白这些所有的道理。作为领导干部,在什么位置不重要,干什么工作也不重要,关键是心在哪里。

心的位置不对,一切就会出现问题,全部都会紊乱。

德高和庸州时代交恶,为什么?就是因为双方心的位置都不对,哪怕是文化传统,语言,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什么都一样,只要心不在一个点上,一切都是空扯淡……”

第1310章 陈京之才?

和陈京一席谈话,肇易晚上就休息不好。

他敏锐的感觉到,这一次书记视察德高,对德高殷林的执政很不满意,殷林估计在德高的日子快要到头了。

为此他自己也暗暗捏一把冷汗。

幸亏听家里老婆的话,上次主动和陈京接触了几次。

否则殷林风光不再,德高局面发生巨大的变化,肇易以前和殷林走得那么近,势必会影响他的前途。

也许,凭他和伍书记的关系,伍书记在任一天,还可以保他,但是伍书记这一任干完以后呢?

肇易想想都觉得后怕,而他心中对陈京的认识也不由得更深了一层。

以前他常常听殷林说,陈京才高八斗是不错,但是陈京这个人太傲气,心胸狭窄,容不得人。

陈京上任秘书长就对德高动手,实际上就是看到德高取得了成绩,担心德高的风头盖过荆江。

又说什么陈京以前在德高工作的时候,就是那样。

喜欢打压干部,个性强,决策独断专横,容不得不同意见。

凡属和他顶牛的干部,他全都记在心里,慢慢的一个个的将其全清除掉。

还说陈京在岭南也是那个脾气,可是岭南是发达地区,政治透明度高,陈京在岭南干了几年,政绩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得罪的人太多。

离开岭南与其说是提拔,还不如说是主动找关系,不得已而为之。

殷林说自己在岭南有朋友,在岭南那边,尤其是莞城那边,人家提起陈京就摇头。

苏华平还说,陈京不得人心是不错,但是他偏偏有个特点,喜欢搞什么基层路线,官员他得罪得很,可是下面的老百姓他却笼络得尤其厉害。

喜欢沽名钓誉的那一套,专门跟自己搞了一群所谓的铁杆崇拜者。

他从莞城离任的时候,这帮所谓的铁杆组织了很多人搞欢送,场面搞得很大,像游行一样。

然后,他自己就自吹自擂,让人家把他在莞城的政绩夸大,临走的时候有人送万民伞,其实这都是自导自演的一些把戏。

肇易和殷林他们走得近,这些话听得多,对陈京自然也会有种种偏见。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陈京果断处理德高的问题,似乎其中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德高出了事情,当时很多人等着看出洋相。

陈京极其果断的把这个问题快刀斩乱麻的处理掉,实际上算是保护的德高,同时也维护了省委所树立的标杆的声誉。

可惜殷林并不这么看,反倒因此对陈京大为不满。

这中间的是是非非,也真只有自始至终经历过的人才能品出滋味来。

……

伍大鸣在庸州视察了两天,邵永强全程陪同。

陈京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心中对邵永强这个人看法有所改观。

邵永强是吕军年的人,而且是嫡系铁杆,陈京听到关于邵永强的负面的东西很多。

有说邵永强作风不正的,在外面包养情人,和下属之间搞不正当关系的。

还有说邵永强爱揽权,工作作风粗暴简单,喜欢搞拍脑袋决策的。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庸州的发展搞得还算不错。

庸州这个地方地域不大,大部分是山区,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很艰苦,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这样的地方发展经济难度是很大的。

但是邵永强的发展思路很清晰,整个班子团结整体搞得不错,分工明确,权责明晰,下面的干部积极性调动不错。

在搞旅游开发方面,邵永强尤其务实,凡涉及旅游方面的所有职务,全部竞争上岗。

市委组织专门精心准备各种考核,考核入围的干部,再在常委会上演讲竞岗,常委会最后根据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一个个的敲定具体干部人选。

这个搞法是一个组织上的创新,保证所选干部的质量。

另外,凡涉及旅游的干部,市委和市政府搞专项奖励基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通过各种奖励来促进旅游招商,旅游管理,旅游开发等等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到目前为止,庸州的旅游有了起色,进展不算很快,但是步子走得很稳,基础夯得很牢。

而邵永强这个人,通过几天的接触,陈京也觉得其颇为老持沉重。

不像有些下面的干部,动辄就自降身份,溜须拍马。

有时候伍大鸣对庸州的工作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他敢于就事论事,据理力争。

在很多关键问题上,原则把得很牢,倒是让陈京刮目相看。

本来只有一天半的视察,伍大鸣似乎还没看够。

陈京便让邵永强多安排了半天,一众人一起去了一个叫黄连桥的地方。

黄连桥地处庸州市西郊,庸州四面是山,山岚起伏,唯有黄连桥这个地方一马匹川。

正是盛夏季节,郊外很美。

尤其黄连桥,由于这一带是岩石山,土基很薄,这一马平川没有农田也没有大树。

全是灌木和草场。

车队到这里,看到的就是漫山的绿草和野花,还有成群的牛羊。

蓝天白云,碧草连天,当真美到了极点,宛若是到了蒙古草原一般。

伍大鸣心情大好,向陈京招手道:“陈京,过来,过来!这里怎么样?你号称楚江才子,遇到这样的美景,是不是触景生情,给咱们来个七步成诗?”

陈京愣了愣,忙摆手道:“书记,您这可给我出难题了,我可没有这种急才!”

“你谦虚什么?是不是看到大家没起哄啊?”伍大鸣笑道,“来,给咱们秘书长一点鼓励,咱们今天一起来考一考这个楚江大才子。”

伍大鸣兴致好,众人子然立刻附和起哄。

陈京颇为为难,他沉吟良久,道:“那行,这样吧,今天才子不止我一个,咱们肇主任也号称是第一笔杆子,书记您也是诗坛大家,我先抛砖引玉来一首……”

陈京思索了一会儿,道:“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九转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纵马飞歌任逍遥……”

陈京四句诗念完,一阵寂静,然后便是雷鸣般的掌声。

邵永强在一旁道:“好,秘书长这首诗极其应景,第一句此时此刻辰时刚过,恰到好处。第二局咱们这盘山路过来,刚好就九转十八弯,玉龙九转,很妙啊……”

他顿了顿,又道:“最精彩还是最后一句,纵马飞歌任逍遥,豪气扑面而来,七步成诗,能有此佳句,不负楚江才子知名!”

邵永强一说话,众人又是鼓掌。

伍大鸣频频点头,用手拍了拍脑袋,道:“厉害,陈京,今天我算是有点服你了。你这诗一出,后面就不用了,就这首诗,小肇你记录一下,七言诗中,近现代好的不多,这首不错,回头我写副字吧!”

肇易在一旁连忙点头,深深的看了陈京一眼。

他心中也是暗暗佩服,他也是有才之人,大学的时候就喜欢舞文弄墨。

才子多傲气,文人总相轻,肇易早知道陈京是楚江才子,可是心中却并不怎么服气。

可是刚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面,陈京竟然出口成章,直接就赋诗一首,而且如此应景,他自愧不如。

他心中暗想,陈京能够那么年轻就被伍大鸣赏识,一步登天,果然不能归结于运气,人家是肚子里真有东西。

一群人赋诗闲聊,气氛搞得很融洽。

接下来谈到正题,各自说话就随意了很多。

按照庸州的规划,黄连桥这一代是拟定建机场的,这一代万亩平地,建机场的条件得天独厚。

机场对于庸州旅游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邵永强对机场项目上面花的精力,耗费的心思,几乎是贯穿他整个庸州执政期。

用他自己的话说,跑京城都跑得腿软了,他到民航总局,连总局的守门武警都认识他,不用通报就可以直接进去。

但饶是如此,障碍依旧不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