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死亡拼图 >

第77部分

死亡拼图-第77部分

小说: 死亡拼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侧通话。”第一声回答传出来。
  “南侧通话。”第二声也跟着报过来。
  树上的人把望远镜焦距调整之后,马上看出是那辆“别克”轿车开出来了,挡风玻璃后方的人影他也看清楚了。
  “是那对男女,”他说,“向北转了。请戒备,北侧。”
  “万事俱备。”
  “南侧,把车子开出去,准备随时支援。”
  “已经开出来了。北侧会随时通知我情况的。你撤退时,先讲一声。”
  “OK”
  ……
  “等一下!还有—辆车开出来了……是那辆林肯轿车,前面坐了两名特勤人员;后座我看不见……看见了。后座没人。”
  “是保镖的,”北侧的人发话过来,“我们等他们开过,再开始跟。”
  “离远一点,”树上的人警告,“那些人都是内行人。”
  “别担忧,放心好了。”
  “别克”轿车驶到交叉路口后,就向左转,“林肯”距离前车数百码,一路跟进。两辆车都转向北开。
  修车厂中那辆停在千斤顶上的车子,在一片放气的“嘶嘶”声中,缓缓降到地面上,轮胎方一着地,引擎就已轰然发动。车内的司机,用无线电报告。
  “南侧,他们开上B线了。赶快朝西驶上与B线平行的那条公路,于六里外与我会合。”
  “朝西驶平行公路,OK。”
  “快,”北侧说,“他们开得很快。”
  “狐洼”亚历山大的私产外围所竖立的白色栅栏,被哈洛克车子的大灯照得发亮。再过几秒钟,树林中的照明灯光开始越变越亮了。
  哈洛克驶上车道以后,很高兴的看见那栋大石造房屋前方的圆形迥东道中并没有停放任何访客的车子,大房子的窗户,也没有几扇是亮着灯的。他将车速慢下来,由仪表座上摘下麦克风。
  “护航,到了,”他说,“你们就停在路上。目前此地并无访客,我想让主人认为只有我们一辆车子。”
  “假如你需要我们呢?”护航的问。
  “不会的。”
  “这可不太好,先生。请原谅我必须这么说,先生。”
  “没关系,有事我会叫你的。到时候,我会开个两枪让你们晓得的。”
  “那可不错,我们就等在屋子外面。”
  “我希望你们留在路上。”
  “别担忧,我们会把车子留在外面,然后以步行接近。”
  哈洛克听了,只有耸耸肩膀认了,没什么好争辩的了。他把大灯关掉,让车子慢慢滑进入口,大约三十码之后,才刹车熄火。
  他望了一眼珍娜。“准备好了吗?”
  “我倒要看看他是何许人物,要把你我害得这么惨,差点没命。”她将那张老相片从大衣口袋中掏出来,“准备好了。”她说。
  他们跨出车子,将车门轻轻关上,走上石阶,在大橡木门前,哈洛克按了门铃,短暂的等待似乎又难以忍受。
  大门打开,穿了制服的女仆站在门口,楞了一下。
  “晚安,是我,你好吗?”
  “是的,先生。您好。我不明得亚历山大先生今晚还有客人。”
  “我们是老朋友,”哈洛克说着,用手一扶珍娜,往屋内走,“不请自来。这也是老规矩之一。”
  “我没听说过亚历山大先生有这种规矩。”
  “这是新订的。亚历山大先生还是跟平常一样,在他书房中吗?”
  “是的,先生。我去通知他一声,说您来了。请问贵姓是——?”
  大厅中突然响起了一片回音。“不必了,你下去吧。”那正是由雷蒙·亚历山大发出来的尖锐高八度音,腔调十分铿锵。“我本来就在等哈洛克先生。”
  哈洛克紧抓着珍娜的手臂,两眼向四一阵搜寻。“雷蒙,这是否又是个新规定哪?客人来一定要先问清楚姓名?”
  “是最近才新规定的,没错。”声音回答道。
  哈洛克扶着珍娜,双双踱过摆满古董的豪华起居室,走向底端的一座雕花大书房门。等走近书房门时,他轻轻把珍娜往旁边一推,左手伸出去握钢制作门把之际,右手一落,探进大衣口袋,抓出他那把好久没用过的西班牙制“勒马”小手枪。他左手一旋门把,将房门往里用力一推,人乘机就往门框边一闪,用背贴住墙壁。
  “何必呢,哈洛克!”
  哈洛克缓缓移身凑近门框,让眼睛先去适应书房内的昏暗光线。
  房内的光线,来自两盏灯:一盏是最里面的书桌台灯,另一盏则是落地灯。落地灯罩下方的扶手椅上,正坐了那位新闻界的耆宿,雷蒙·亚历山大。发家伙凝坐在椅中,两只白惨惨的手背扶着椅子扶手,身上仍穿了件丝绒吸烟袍。
  “进来吧,”他说着,伸手一按扶手的某个键钮,书房门框上端的一个闭路电视监视萤幕,跟着就忽然熄灭了。“卡拉丝小姐真是风采婉约,明眉皓齿。很可爱……请进,亲爱的。”
  珍娜跟在哈洛克身后,才一跨进书房,劈头就骂了一句。“你简直是个恶魔!”
  “比这个还要坏呢。”
  “你竟然想害死我们两个人,”她说,“为什么你要这么狠毒?”
  “我并没有要杀他的意思——我是指米海。”亚历山大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而你——我根本就没想到过这种念头。这件事根本不是我们当初计划的样子。”
  “我简直恨不得想马上宰了你!”哈洛克突然冒出一句话。
  “我再说一遍。这并非我们当初的本意。我们当初只认为,她会从此退出这个是非圈,返回布拉格去,好好过平静生活的。打发掉她,让你信以为真而痛不欲生之下,就会自请辞职,退出这场是非圈子的。奈何,天不从人愿,会有人从中搅局。”
  “因为你晓得我认识你,”哈洛克说,“晓得你跟一个快要疯狂的人,两个人偷偷搞的鬼。你引诱麦锡,去搞出这场核子按钮棋赛,却又害怕我发觉。因为我认识巴希法。”
  “哦?那个名字——就是他们给我的吗?巴希法?这倒满讽刺的嘛。不但不能治愈人类的伤口,反而愈扯愈大,扯得全身……全世界都是伤口。”
  “你就打算这么做,对不对?!我对你太清楚了!”
  亚历山大唏嘘不已的摇摇头。“你错了。我也算不了有多重要。可是麦锡却坚持一定要先让你脱离这个圈子他才下得了手。他还是很关心你的。”
  “而你却很清楚怎么去发动。你晓得政府中有个高阶层的双重间谍,他将来可以取代麦锡当国务卿。假如他没有跑到布拉瓦海岸去胡作非为的话,你就不会弃他而不顾了,对吧?!他是谁,在哪里,你全晓得,对不对?!是你把所有的事情预先告诉他的!是你找他去干的!”
  “我们并末参与布拉瓦海岸行动!我是到事情发生之后,向别人问起你,才晓得事情完全搞砸了。我和麦锡两个人都震惊不已。”
  “麦锡不会这样。因为那时他已经发疯了。”
  “并不是那时候,麦锡是因为事情完全无法加以控制时,受刺激过度,承受不了之下,才突然疯掉的。”
  “这完全是你——你一个人搞的!就是你!”
  老专栏作家全身僵硬的坐在椅子上,两眼瞪着哈洛克。“对。是我。我知道。”
  “所以后来你又骗我去‘普尔岛’,想叫我去送死,只要我一死,什么都比较好办了。”
  “不是这样子的!”亚历山大突然全身发抖地说,“我根本不晓得你会去那里!我从来不认为你能够混得进那座岛上去?”
  “你竟然还想用某个军官太太的故事来吓我上钩,那全是狗屁!谎言!根本没有任何人离开过那座岛!然而我却相信了你,还答应你绝对替你保密!保护你——你!我甚至对贝弗都没有提到过你!”
  “对,就是这样子,我只是想引你深信不疑,但却并不是以这种方式来取信你。我只是想利用你的能力,用你的那套机智,希望你去亲眼看到、了解、和相信。也许你就可以把这件事阻止掉……不要我再出面。”
  “我凭什么可以办到?!老天爷,凭什么?!”
  “我想我大概知道,米海。”珍娜突然抓住哈洛克的手臂,看着亚历山大说:“这个人并不是巴希法。他可能只是巴希法的跟班,却不是巴希法本人。”
  “什么?!真有这种事?!”
  “替你自己和卡拉丝小姐倒杯酒喝吧,哈洛克。你晓得规矩如此。我还有个故事要告诉你们呢。”
  “少来这套!你的规定——规矩,早就不管用了!”
  “那至少该找个椅子先坐下来吧?那把手枪……也可以收起来了吧?已经没什么好怕的了。我不会对你们怎么样的。再也不会了。”
  哈洛克对珍娜点了一下头,两个人就坐到面对亚历山大的两张椅子上。他把手枪放回口袋。“说吧。”他催促道。
  “许多年以前,”老家伙看着手中的酒杯,“也许是因为我跟麦锡交情很好的关系,也许是我在华盛顿这个首都名声很响的关系吧,有个人从加拿大多伦多市打了几个电话给我说,他已经弄到了一份假护照,正打算飞到华盛顿来。他是个苏联公民,年纪已有六十多,是苏联政府中的一名高级职员。他想向美国投诚,要我跟麦锡联络,替他安排一下。”老家伙挪了挪身体,一手握住扶手,一手放下酒杯后,也抓位扶手。“那时候,安东尼·麦锡的声望已经很高,常常到华府参与政策柬拟定,是总统的私人顾问。我安排了一个会议;就在这间书房里。”亚历山大眼神茫然的望着地板。“这个人对苏联内部的事情,晓得的非常之透彻,麦锡就向政府大力推荐了这个人,要他到国务院去工作。三年之后,麦锡成了新任总统的私人特别助理,过了两年,他又成了国务卿。而那个由多伦多逃过来的苏联人,仍在国务院服务,由于他本人的才干,他爬得很快,最后就成了国务院主管东欧地区事务的首脑。”
  “后来你们发觉什么不对劲了?”哈洛克问。
  老新闻界人士抬头看哈洛克。“四年前,”他平静地说,“也是在这间房间里。那名投诚者约我们在此见面;他说有急事要谈,务必请我们两个人都能在场,绝不会再拖延下去。他来了之后,就坐在卡拉丝小姐现在坐的这张椅子里……他坦诚他是苏联的一个间谍,过去六年来,一直把美国最敏感的情报偷偷运交苏联的莫斯科政权。可是由于最近莫斯科发生了一些事情,他无法再继续担任这个角色。他感到无能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再继续承担这种做内奸的压力。他想就此销声匿迹的失踪掉,让莫斯科失去他的下落。”
  “而既然你和麦锡犯下如此重大错误,竟然引荐了一个苏联间谍渗透到中央政府之中,你们也只好认命,承担这个责任,替他安排,把事情遮盖起来!”哈洛克听了气得要死。“你们这两个败类!”
  “这只是我故事的一部分而巳,再说,麦锡那时候,身肩国家大计,你叫他怎么能把这件事公布出来?那会引起政治上的大灾难、大丑闻的,会毁了他的。这点我当时也有同感。所以劝麦锡必须三思而后行。”
  “我想他一定也从善如流,用不着你一再劝说,才能想通吧?”哈洛克说。
  “你错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了他的。”亚历山大回答道。他语气中显出一丝愤怒。“你似乎已经忘了他过去的为人了。”
  “或许我根本就没认识他过。”
  “你刚才说,这只是你要讲的故事中的一部分而已,”珍娜打断他们的争辩。“那么,其他部分是什么?”
  老报界人士转望珍娜。“因为这个人接到了莫斯科的一个指令——他无法办到的命令。那个命令是要他想办法弄出一些事端,好让麦锡向总统提出要求,对古巴展开海军封锁行动之后,再发动‘红色警告。”
  “核子弹?”
  “对,卡拉丝小姐。重新制造一次——重演一次六○年代中的‘古巴飞弹危机’事件,只不过,比当年更具爆炸性。莫斯科要他提供美国许多卫星照片,证明古巴南岸丛林中,部署了许多核子攻击飞弹的基地,”证明‘苏联准备藉古巴这个桥头堡,对美国发动毁灭性的攻击。“
  “为了何种意图?”珍娜问道。
  “一个地理上的大陷阱,”哈洛克说,“如果他踩进去,就只有死路一条。”
  “完全正确,”亚历山大同意。“这是莫斯科故意要宣扬把美国推向战争边缘,然后古巴突然宣布,愿意接受美国方面到古巴实地去勘察,证明到底有没有这种事实,然后等美国、联合国的代表一到古巴实地调查,发现根本没这回事之后,麦锡就会很难下台,美国就会大大丢一次臭脸。”
  “可是这个苏联间谍,既然已替莫斯科工作了六年,为什么他这次又不干了呢?为什么?他讲了吗?”
  “讲了,而且,相当感人。他说,麦锡乃是全世界都需要的一位伟人。世界和平的前途没有麦锡是不行的。他不能为了莫斯科那一小批狂热份子,弃世界和平于不顾。”
  “又是VKR那群败类在搞鬼!”哈洛克忍不住大骂。
  “后来呢?”珍娜问。
  “后来麦锡就去找苏联驻美大使,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谈。然后莫斯科就跟着一阵大乱,很多人因此都下了台。”
  “然而这批人现在却又已经卷土重来了。”哈洛克说。
  老家伙眼睛眨了眨,不晓得哈洛克说这句话的意思,但也懒得追问。他继续说下去。“这个人虽然整了我们两个人这么多年,可是到最后关头,却仍然还能天良发现。后来麦锡就替他安排,给了他新的身分,让他失踪了,免得他被莫斯科那批人暗杀掉。”
  “然而,他并没有消失,他又回来了。”哈洛克说。
  “他从未真正消失过。对的,没错,他又回来了。大约就在一年以前,他事先并没有通知,或者预先警告我,他突然就来找我,告诉我,要找我谈话。但那次,他并未要求在同样的这间书房。那天下午,我跟他两个人,走到河谷中去散步——两个老家伙一路慢慢走,一路小心谨慎地散着步子;一个吓得半死,一个却略带紧张的好奇心……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