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796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96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的杀戮,丝毫影响不到曹颙。他还不晓得,自己给魏珠的小建议,就轻易断送了几十条性命。
  不过,若说将这些人的死亡归罪于曹颙身上,又不公平。因为这行阴谋的不是他,动手的不是他,最后露面围了宅子的也不是他。
  “巳时了……”曹颙站在窗前,看着手中的怀表,低声自语道。
  “大人!卑职求见。”门外,是文书蒋坚的声音。
  “进!”曹颙收了怀表,转过身来。
  蒋坚拿着文书,递到曹颙面前,道:“大人,吏部那边,已经办好了。山东范县知县,明日在户部钱庄兑了银子,就能挪卷宗。”
  曹颙点点头,这说的是为郑燮补缺之事。
  早在热河时,曹颙就想着为郑燮补缺。
  郑燮虽是才子,但是就其私德来说,实不好为人师。曹颙虽有爱才之心,但是也不会不顾孩子们的名声。
  从听到曹元来报,说郑燮与书童有染后,曹颙就晓得,这人不能再留了。
  但是好聚好散,瑕不掩瑜,没得因这个就断了彼此的交情。
  曹颙相信,以郑燮的才华,总有名扬天下之日。在征得郑燮同意后,曹颙就人在衙门给其捐了官身。
  今年是会试之年,没有选进翰林院的新进士,经过数月学习后,相继补官,所以这七品实缺,倒是难弄。
  曹颙想着以郑燮的文人心性,最好补个辅官,不过想着自己的长随赵同补的就是知县。要是让郑燮补个从七品、八品,倒是显得怠慢。
  在权贵阶层面前,这八股取士也是笑话。寒窗苦读几十年,好不容易中个进士,若是寒门,无人提点,还真不如高门大户的家奴外放后仕途亨通。
  曹颙却是不知道,郑燮是蹉跎半辈子,怀才不遇,生计窘迫,才养成怪诞不堪的性子。他这一插手,一成全,鼎鼎大名的扬州八怪就少了一人。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看曹颙面带忧色,蒋坚晓得他是担心今日入宫的李氏。只是,这些事不是他一个幕僚能说得上话的,他就退了出去。
  曹颙看着蒋坚的背影,但是真心钦佩他的豁达。同为读书人,蒋坚却没有功利之心。
  不仅如此,三十多岁的男人茹素、禁欲,比和尚还像和尚。
  想到这个,他又想起智然来。
  父亲晓得智然的身世后,会是什么心情面对这个儿子?今日召见李氏的康熙,又是什么心情?
  康熙的心情有些乱,虽说他故作寻常,但是魏珠侍立在旁,还是看出来。
  坐在小凳子,拿着御笔,代康熙珠朱批的张廷玉也瞧出来了。今日康熙老爱跑神,刚批完的折子就忘,开口又问张廷玉。
  没过半盏差的功夫,就见康熙询问什么时辰。
  张廷玉不明所以,只晓得后宫正在大选。不过,以皇上的年纪,当不至再册新嫔妃。
  魏珠却是通透,晓得今儿是曹家李氏夫人进宫“请安”的日子。
  少一时,康熙将折子都看得差不多了,摆摆手叫张廷玉跪安。
  康熙从炕上起身,眯着眼睛,又望向炕桌上的八宝座钟。
  已经是巳初二刻(上午九点半),康熙沉默半晌,道:“摆驾!”
  外头,早有辇车候着,康熙升辇,往王嫔所在长春宫行进。
  王嫔虽不是妃位,但是受宠多年,早在正式册嫔前,就住在的长春宫。只是早先规矩所致,没有资格住在正殿,就住在后殿;册嫔后,移到正殿。
  除了她之外,这前后配殿还安置着两个贵人,两个答应。
  王嫔的日子,过得倒是滋润。三十年多年圣宠不断,这几日更因“生病”的缘故,得了不少赏赐。
  虽说她出身低,又因汉人的身份不能跃居高位,但是就凭着这几十年不断的圣宠,使得执掌后宫的德宜二妃,也对她有所顾忌。
  还好她性子糯,为人恭顺谦卑,并不参合宫里的是非,这些年也算养尊处优。
  今日,她坐在炕边,拉着李氏的手,眼角泪珠闪现。
  无它,这表姊妹两个正说起早年的李家故事,都有些唏嘘感怀。
  对于这新露出的“母女”关系,她们虽心知肚明,但是只有尴尬的,丝毫察觉不出欢喜,只到提起少年往事,才将这尴尬抹去。
  李氏看着王嫔,心中是酸涩的,这个人是同她一起长大的表妹,是她最为交好的闺中密友。
  进京这些年,虽说进宫的次数有限,但是两人关系却是越发紧密。如今,这叫什么事儿?
  王嫔想得更多,李氏虽不算十分美貌,但是端庄大方,少女时温柔可亲。
  王嫔是康熙二十八年到御前的,不是选秀进宫,而是在圣驾南巡时,被表兄送到御前。那个时候,李氏已经出嫁。
  三十年,际遇不同。
  在早年孤独无依时,王嫔也曾想过,若是进宫的是表姐,嫁入织造府为继室的是自己又如何。
  却不知,这人的际遇,早在投胎之时就分了三六九等。
  她的心中,尴尬散去,竟生出几分古怪。
  虽说都是寄居李府,都是孤儿寡母,但是李氏是李家侄女,高太君同文太君关系又好,各项待遇同李家女儿同例;王嫔是李家老姨奶奶王氏的侄孙,如何能受文太君待见?
  早年,都是她做李氏的小跟班,受李氏的照拂;如今李氏见她,却需要叩拜,往后不仅分尊卑,还要分长幼。
  仿佛看出李氏的难过,王嫔低声道:“皇上是看重你的,想想颙哥儿他们吧。”
  旁的话,她也劝不出口,只是心里松了口气。管她什么辈分,这都是同她相伴数年的好姐妹,对她有照拂的姐妹,自己想太多,反而没意思。
  只是不知,十六阿哥同曹颙投缘,是不是骨肉相连的缘故。
  李氏点了点头,木木的道:“晓得了,都是皇上恩典。”
  她向来胆子不够大,即便觉得愤怒,即便对那些金银珠宝等物不觉得稀罕,也没勇气去承受天子之怒。
  在让儿子谢恩的折子中,她能回绝那些东西,但要真到了御前,她不知自己是否有胆子。
  她的脑中,都是见驾的镜头。
  因为江宁织造府才多次迎接圣驾,她这个女主人,也曾服侍婆婆到御前磕头;后来在京中,她也曾在太后宫见过康熙。
  但是因为见驾的时候,不许直视龙颜,所以康熙对她来说,就是闪亮的龙袍。
  少一时,外头隐隐传来响鞭开道的声音。
  王嫔站起起身,轻声道:“圣驾到了。”
  李氏身子已哆嗦,一时之间,竟不知是悲是愤。
  这会儿功夫,圣驾已经到了长春宫。
  门口的太监宫女,见到帝王辇车,都跪倒在地,匍匐不敢仰视。
  “皇上驾到!”随着魏珠扬起的公鸭嗓,康熙下了辇车,只觉得自己的脚步有些不稳。
  他面上平静无波,心里却是无限悲凉。
  还以为生前,不会揭开此事,破坏她平静生活;终是不放心,终是忍不住。
  王嫔没有带着李氏出来恭迎,毕竟她眼下是“病人”,圣驾又突然而至,没来得及出屋子也情有可原。
  康熙只带了魏珠进殿,王嫔带着李氏跪迎。
  康熙的视线,落在李氏头上。
  对于这个女儿,他有慈、有爱,早年更多的确是恨。若不是为了保她,玉荫怎么会一命呜呼。
  或许是因为当年少年轻狂,还不能理解“生死离别”。使王兄选了王府接生婆子,却忘了嘱咐一句,未及时保大人。
  那王府嬷嬷,只当玉荫肚子里是自己王爷的孩子,金贵着呢,怎么会以大人为主。
  除了迁怒的恨,更多的是会悔。
  过去五十年,他却仍能记得第一次见到姑姑的情形。
  追封个皇后之名,不过是为了安抚自己个儿。自己,到底是失言了。
  第928章 争见(下)
  骨肉相认,通常是什么情景?
  若是李氏十岁,或许是怯生生的问一句“您真是我爹吗”;二十岁,会带着恼怒与悲愤,质问一句当年为何对自己不闻不问。
  现下,她已经年过半百,儿孙满堂。即便最初有震惊与委屈,这一个多月的功夫,心情也渐渐平复。
  竟是,相对无言。
  除了最初王嫔与李氏跪迎,康熙开口命二人起身,就再也没说一句话。
  他说不出,他想问一问李氏相求什么,可有什么心愿,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一场相会是枯燥无味的,年迈的帝王,半百的老妇,若是抱头的痛哭,才是怪诞的吧。
  王嫔低眉顺眼的坐在凳子上,已经是如坐针毡。
  她以为圣驾到后,自己会退出,但是却见证了这场“父女相会”。
  “抬起头来。”隔了半晌,就听康熙幽幽道:“叫朕看看你。”
  虽说他没有点名,但是李氏也晓得说的是自己。
  她的心微微颤抖,还是慢慢的抬起头,望向几步外坐着的老人。
  无法掩饰的老迈,让她心中一颤,竟然莫名生出些许酸涩。
  康熙也望着她,像是试图在她的脸上寻找爱人的影子。
  越是濒临死亡,少年时的种种就越发清晰。
  他回顾自己这一生,才发现自己沉浸在帝王的荣耀中,淡忘了许多。直到帝王的无上权势,也不能阻拦渐进的死亡,他才发现,自己缺失许多。
  他想要开口解释,告之李氏她是金枝玉叶,尊贵的公主。也想说之所以养在民间,不是他这个皇阿玛无情,而是遵从她母亲的心愿。
  最终,康熙什么也没说,李氏什么也没说,大半个时辰的功夫,这屋子里就是一片静寂。
  看着帝王坐着辇车远处,李氏只觉得眼睛酸涩难挡。
  王嫔在旁,幽幽的叹了口气,伸手握着李氏的手,道:“想开些,你是有福之人,且想好的。”
  李氏转过头来,看着王嫔,缓缓的点了点头……
  李氏没有在宫里久留,康熙离开后,她就要告辞离去。
  王嫔到底不放心,使小阿哥去寻了十六阿哥来,想要叫十六阿哥送李氏出宫。刚好十六阿哥也正好往这边来,与小太监捧了个正着。
  因此,就由十六阿哥送李氏往神武门去,曹家的马车,就候在神武门外。
  路上途过储秀宫,就见有一队秀女要进储秀宫。领队的内侍,认出十六阿哥,侧身让路,给十六阿哥请安。
  那些待选秀女,面庞都带了几分稚嫩,倒是低眉顺眼的,倒是看不出哪个特别出挑。
  十六阿哥扫了一眼,只觉得麻烦,大踏步引着李氏离开。
  李氏倒是好奇,多看了秀女们一眼。因为都低着头,穿着一样的衣服,倒是看不出什么。
  当年,颜儿也是这样入宫吧?再过三年,东府的两个侄女也要这般进宫遴选。
  想着这些,方才父女相见无语的悲凉,竟不知不觉淡了。
  明年孙儿们就要送官学,听说家中夫子要补官,不知新先生秉性如何。长生的耳朵,去年生了一次冻疮,今年冬天别再犯了……
  民间老话,“老儿子,大孙子,老两口的命根子”,真如王嫔所说,她是有福之人,守着两个命根子不说,年长的儿女,也没有不孝顺的……
  脸上挤出几分笑意,低头那刻,却是泪落满襟……
  神武门外,穿着补服的曹颙,站在自己马车前,正同曹元低语。
  今日李氏进宫,是由大总管曹元带人护送过来的。初瑜原要随婆婆来,被李氏留下。
  看到李氏出来,曹颙、曹元都迎上前去。
  十六阿哥同曹颙常见的,倒也没什么话说,看着李氏上了马车,就同曹颙别过。
  曹颙的侍卫腰牌,早在离职守孝时,就交回侍卫处。因此,他想要回户部衙门,就要绕远。
  不过,他担心母亲,没心思去衙门,早已同衙门那边安排妥当,直接回府。
  马车直接赶到二门外,曹颙亲自扶着李氏下马车。
  看到自己熟悉的垂花门,李氏吐出一口浊气,紧绷的精神,才总算是放松下来。
  “母亲……”见她素素淡淡的,曹颙怕她心中难过,低声唤道。
  李氏仰起头,拍了拍儿子的胳膊,道:“无事。”
  这会儿功夫,初瑜也得了消息,带着两个丫头快步往二门来。
  李氏已见了二门,见媳妇匆忙,忙道:“慢行,别惊了肚里的孩子。”
  初瑜顺从的放缓脚步,道:“一直等着二门的消息,竟是睡过去了。”
  李氏已经近前,扶了媳妇的胳膊,道:“已经显怀,正是渴睡的时候,巴巴的出来做甚?”说话间,视线落在她的肚子上,满脸慈爱。
  初瑜与曹颙对视一眼,对于李氏这般平静的反应觉得诧异。
  回到兰院,初瑜就避了下去,将屋子留给她们母子说话。
  “母亲,在宫里……”曹颙开口问道。
  李氏抬起头,道:“见着皇上了……皇上瞅着比前些年看着显老……”说到这里,顿了顿道:“我原以为他会问我求什么恩典,我都寻思好了。他要问,咱们就将科尔沁那些东西,还有太后当年赐下的如意交回去,省得留在手中惹祸……结果他什么也没说……我便也没多嘴……”
  说完这些,她竟没怎么难过,反而担心起儿子来,道:“这些金子,搁家里太平么?会不会生出是非?”
  “当初十六阿哥放出话,将金子说成了五千两,剩下的都是银子。只是金银重量大小不同,若是有心人探查,怕是也瞒不过去。不过没什么,这是太后名正言顺赐下来的,母亲就安心收着吧。只是太后娘家那两座亲王府,咱们当预备些礼过去。他们在京城也建有王府,倒是不用送到关外。”曹颙想了想说道:“再有就是太后那边,再有一个多月,就到太后祭日,母亲拿出几百两金子,舍给寺里,为太后祈福也好。其他的财物,暂且就不动为好,左右咱们家也不缺这个。”
  李氏听儿子安排的妥当,自是点头道好。
  她从外头回来,还没更衣梳洗,曹颙就没有久坐,回梧桐苑了。
  初瑜本还提心吊胆,听曹颙说了,才算安下心来。
  曹颙还要去前院寻郑燮,就换了补服,穿着半旧的家常衣服,往前院书斋来。
  书斋中,郑燮正教授孩子们画技。
  早先钱陈群在曹府时,最喜欢的弟子是妞妞;如今郑燮在曹府就馆,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