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832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832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四儿扭了下身子,低声嘟囔道:“人家是什么身份,妾身是什么身份?就算做了老爷的夫人,妾身也没有体面的娘家,旁人瞧不起,谁又能说什么?”
  隆科多带着几分心疼说道:“你呀你,才养好几日,就又寻思这些。老爷晓得了,定寻门好亲戚给你长脸……”
  第978章 冬月
  虽说相关寿礼,在今日之前,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就使人送了,但是今日既是亲至,不见上一面也说不过去。
  早先因真心亲近,十六阿哥对李氏一口一个“姨母”的,这两年才改了称呼。
  叫“姐”名不正言不顺,叫“亲家太太”又委实生疏了,十六阿哥就折中,能不叫就不叫人,若是叫人,便只唤李氏“夫人”。
  因曹颙之前打发人往二门传话,兰院贺寿众女眷都回避了开来,只留李氏与初瑜婆媳与两位皇子阿哥相见。
  想着眼前这两个身份尊贵之人,是自己的手足兄弟,李氏有些恍然。
  他们,是自己儿子的亲舅舅。
  莫非是骨血天性,因他们是舅甥的缘故,所以才对了脾气,彼此投缘?
  仔细瞧他们,与自己儿子长得又不像。说起来,这两位皇子的年岁,比自己的儿子还小。想想宫里的二十四阿哥,比天佑还小。
  这乱七八糟的辈分,想起来就叫人头疼。
  李氏决定将这些都撂到一边,还是做如常状,先请两位阿哥安,而后同十六阿哥问起王嫔近况。
  在得到科尔沁这笔宝藏前,李氏就是这般同十六阿哥说话。
  如此一来,倒是解了十六阿哥的拘谨,说话中几次都差点将“姨母”脱口而出。
  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还要赶在关城门前出城,曹颙吩咐在前院摆席,除了招待两位阿哥外,还有他们的随从人缘,也都使人安席。
  兰院,西厢。
  这里是长生的书房,黄梨米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虽没有什么罕见珍本,却是将这几年京城书坊所出的新书,差不多买了个遍。
  这样的书房,在曹府并不是独一份。前院与葵院,也有两个差不多的小书房。这三处的书本都是一处买的。
  曹颙不怕孩子们看书杂,多长些知识,见识广博些,总比他们见天捧着课本,成为书呆子强。
  他不希望孩子们成为儒家子弟,而是能博彩百家之长。
  因两位阿哥过来见李氏,静惠带着妯娌、小姑与韩江氏、蒋坚的未婚妻钟令嘉避到这边来。
  看着半屋子的书,旁人还不觉什么,钟令嘉却是有些移不开眼。
  早先在李氏房里,看着古朴的家具与摆设。她只晓得不凡,却说不出哪里好来。
  她是乡下秀才家的女儿,虽认识几个字,但是见识定有限。只知道那些器物精巧,当得起一个“好”字,具体有多好、哪里好,她也不能说清。
  要说表面光鲜,那些摆件,还不如乡间的主家收拾得“珠光宝气”。
  她只晓得,书不便宜,尤其是这种装订考究的套书,价格更是不菲。她在老家时,家中也有些藏书,多是父兄借了旁人的书后抄录而成。
  长生是李太夫人幼子,她上午是见过的,不过是个孩童,就能有半屋子书,可见真如舅母所说,曹家是显贵人家。
  未婚夫在这样的人家做幕,不知艰难不艰难?她虽没见过自己的夫君,却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晓得他是“侠骨仁心”之人。
  自己不过是个乡下女子,有什么能帮上未来的夫君的?
  钟令嘉这般专注的看着书架,自是引起旁人侧目,偶尔有人望过来,她也浑然不觉。
  只是她是客,旁人也不好多问数什么。
  唯有四姐,是个实在人,只当她喜欢这些书,笑着说道:“钟姐姐可是看到心里稀罕的书了?这是七弟的屋子,旁人不好做主。但是这书架不仅兰院有,前院也有。姐姐只管记住书名,而后使人传话给蒋先生,让先生给姐姐淘换。”
  钟令嘉点点头,道:“多谢四姑娘指点,”
  说话间,就见绣雀挑了帘子进来,道:“二太太、五太太,十六爷、十七爷出二门了,老太君请请太太们并姑奶奶们回上屋……”
  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回到前院,这席面也预备的差不多。倒是有半桌子新鲜菜蔬,看着碧油油的,引得人食欲大开。
  两人吃得香甜,不用曹颙让,就吃个肚圆,而后就带着长随侍卫离去。
  赶到的城门时,刚好守城校尉正带人要关城门。
  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顺当地出了城,赶到南苑时,天已经全黑了。
  曹府这头,早已席后散场,几个女眷都回自己个儿家。曹颙想着佟府之事,便移步到兰院。
  李氏有些乏了,歪在榻上,由着丫鬟给她敲腿。
  见儿子来了,她坐起身来,笑着说道:“都这晚了,怎么巴巴的又赶过来?”
  曹颙没有立时就答,而且看着侍立的丫鬟们两眼。
  李氏见状,晓得儿子有话要说,对绣雀、绣鹤摆摆手打发她们出去。
  “这是怎么了?可是十六爷、十七爷有什么吩咐?”李氏带着几分忧心道。
  曹家进京后,往来的人家比过去显贵,却也让李氏提心吊胆,生怕哪里有什么祸事或变故。
  曹颙摇摇头,道:“不是因这个,是为旁的。”
  他将十六阿哥讲述的,佟府如夫人李四儿大闹雍亲王府之事,讲了一遍,最后说出结论:“即便母亲端午要去国舅府,也不好带妹妹们同去,还是不要带她们出门了。”
  以李四儿的脾气,倒时还不知闹什么花样出来,到时候乱七八糟的,还不知会成什么样子。
  李氏听了,想着兆佳氏这些日子的用心,有些为难。
  “你二婶想要让你两个堂妹出去见见世面,这些日子为了张罗这,张罗那,忙了这些,如今怎么能说不去?”
  李氏这般迟疑,曹颙看出她的顾虑,道:“进了冬月,各府邸的应酬也多。到时候带着两个妹妹,也算当时。左右妹妹们还小,等转念初瑜出孝,带着她们往各府转悠转悠,也不过举手之劳。”
  李氏想了想,也就点头……
  次日,曹颙仍是休沐在家,好好的歇了一日,连带着蒋坚都清闲起来。
  他想着自己该去前门,除了商议婚期,就是问问聘礼与嫁妆什么的。
  吴盛既得了吩咐,要帮衬蒋坚娶亲,自是与之同往,为他筹划迎亲相关事宜。已经定得差不多,如今就看父母了。
  钟令嘉寄居处这位舅舅,并不是亲舅舅,而是堂舅舅,花甲年纪,见了蒋坚就要拉着他去喝酒。因是老乡,带着乡音,蒋坚只觉得熟悉,让人想要亲近。
  因是平民家的女儿,钟氏身边并无侍婢,伴着她上京的,只有一位寡居的姑姑。
  蒋坚同那位舅舅提了月内迎娶之事,而后又请老姑母来说话。
  等老姑母到了,蒋坚将带来的银匣子奉上。这里面装着二百两银,是蒋坚给小妻子添妆……
  到了初三,曹颙假期完了,依旧回南苑轮班。
  这日,从半夜就开始阴天,到了早晨,就开始下起雪来。
  开始如撒盐,而后如扯絮。
  曹颙在帐子中,处理这两日的公文,等觉得手腕酸涩,起身出来时,到了下午,整个驻地就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中。
  “瑞雪兆丰年?”曹颙喃喃道。
  进京这些年,他也算明白了,京城地界,十年九旱,想要个好年景很是不容易。
  御帐内,四角摆了炭盘,使得屋子里温暖如春。
  智然坐在康熙对面,两人中间摆着一盘局。与他博弈的,并不是康熙,而是康熙旁边的皇孙弘历。
  康熙开始还望着棋盘,看了一会儿只觉得头昏沉沉的,就有坐不住。
  棋盘上,厮杀的正厉害,引得弘历与智然全神贯注与棋盘上,不敢有半点分心。
  若是他们抬头或者转过头,就会发现康熙的脸上白的怕人,额头上汗津津。
  棋盘上还在厮杀,康熙却有些坐不稳,身上已经开始颤抖。
  最先发现不对的是智然,他方才抬头时,刚好对上康熙骇白的脸,不由的怔住。
  弘历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看到祖父的模样,唬得立时起身,道:“皇玛法!”
  康熙点点头,望着满是依恋与担忧的弘历越发喜欢。
  “皇玛法,您这是不舒坦?还是传太医过来吧。”弘历小心翼翼的说道。
  康熙想摆手说不用了,身子一软,已经往旁边歪下去。弘历忙上前一步接住,心中带了几分慌乱。
  “怎么办?”弘历向智然问道。
  智然的视线从康熙身上转到帐子口,低声道:“不可张扬,蒙古人还看着!”
  这会儿功夫,康熙已经幽幽醒来,直直的望向皇孙弘历。
  弘历的眼泪簌簌落下,望向康熙,什么也没有说。
  康熙心里叹了口气,道:“朕没事,就是昨晚睡得晚些,今儿有些乏。你们先下去吧,朕要歇一歇。”
  弘历与智然应了一声,退出帐子。
  不远处,就见恒生与一个小沙弥候在那里。
  看着恒生因冷风红扑扑的脸,哆哆嗦嗦的样子,智然不由皱眉。他张开嘴,想要说什么,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
  “四爷出来了,瞧这雪如此,打雪仗最有意思了。二十一爷使人问了一遭,咱们去不去寻他们耍?”恒生问道。
  担心着祖父的身体,弘历哪里有闲情逸致游戏,摇摇头,道:“冷呢,就算想要游戏,也要挑个暖和的日子……”
  第979章 安排
  康熙将智然与弘历打发下去后,并没有马上要安置的意思。
  他闭上眼睛,缓了缓精神,随即吩咐赵昌去传隆科多与十七阿哥。赵昌应声而去,魏珠乖觉的将康熙先前搁在一边的手炉换了新炭。
  帐子里除了原本的四个炭盆外,早已因下雪的缘故,又添了两个。加上这御帐下,为了取暖,笼着的龙,使得帐子里暖和的紧。
  魏珠身上已经出了薄汗,但是因贴身侍候的缘故,他晓得皇上怕冷。
  入冬以来,皇上身上的热乎气越来越少,越来越怕冷。
  在魏珠换好手炉,双手举着恭送到御前后,康熙伸手去接,胳膊却是有些不稳,手指滑过魏珠的手背,冷冰冰的,使得魏珠心里一颤。
  他偷偷望去,视线落在康熙的手上。除了布满老人斑外,这双手枯瘦不堪,露出青色的血管。
  就在这时。康熙突然低头咳了起来。
  魏珠飞快的看了康熙一眼,见他脸上呈现出骇人的青色,不由心惊肉跳,他忙低下头,急切道:“主子爷,要不要传太医?”
  康熙摆摆手,魏珠不敢多言,忙斟了半盏温茶,端到康熙面前。
  康熙伸手接过,喝了两口,才止了咳。
  因方才咳的缘故,他脸上添了红润之色,气色倒是显得比方才好上几分。
  这会儿功夫,赵昌已经回来复旨,隆科多与十七阿哥到了,在帐子外候见。
  “传。”康熙端坐身子,做得笔直,再也瞧不出方才的老朽之态。
  待两人跪下请安后,康熙开口问道:“行围的日子,定在初八?”
  这是昨日就禀过的,不知康熙为何再问一遭,隆科多与十七阿哥都带着几分疑惑,躬身称“是”。
  “喀尔喀诸王的归程……定在何时?”康熙问道。
  隆科多与十七阿哥对视一眼,还是由十七阿哥出列,躬身道:“回皇阿玛的话,因哲布尊丹巴年岁已高,不耐苦寒,喀尔喀诸王归程定在明年二月开春后。”
  康熙沉默一会儿,道:“哲布尊丹巴佛学渊博,德高望重,朕要留他在京城讲经,明年万寿节后,再送他出京……喀尔喀来朝诸王,行围后三日内赐宴荣归……十七阿哥与十六阿哥安排赐宴与赏银,隆科多安排行围与送行。”
  隆科多闻言大惊,抬起头上,满心疑惑差点脱口而出。
  还好,在开口那一瞬间,他记起眼前这个老人不只是自己的亲表哥,是自己的亲姐夫,还是他的皇帝主子。因此,生生的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皇上向来纲常独断,哪里有其他说话的余地。
  只是如此一来,哲布尊丹巴的良苦用心,怕是要付之东流。他以自己身体为由,将来朝的喀尔喀诸王留在京城,目的就是坚定他们亲近朝廷的决心,防止因为他们的私心引起喀尔喀的动荡。
  隆科多只是满心疑惑,十七阿哥却是暗暗叫苦。
  眼下已经是初三,离初八行围不过是五日,离皇父给诸王定的最后归期也就是八日。
  行围当日就要赐宴、赐金银,这是一份银钱;要是他们返回蒙古,还要有赐宴与相关的赏赐,这又是一份银钱。
  原本以为喀尔喀诸王要年后才返回蒙古,这理藩院准备的赐银,多是行围之日充数之用,大头的赏赐并没有预备,想着年后再从户部支的。
  八日之内,就要再预备出一份银钱,而且数目还不小,少说也要十几万两。看来,只能去央磨曹颙;户部实在磨不出来,就要借助内务府银行那头……
  出了御帐,隆科多与十七阿哥对视一眼,神色都有些沉重。十七阿哥筹钱固然糟心,隆科多这边也不轻省。
  朝廷对外藩向来都是行笼络手段,这眼跟前却是要想法子撵人,这叫什么事儿?
  但是,皇上金口玉言,断没有收回皇命的余地,他做臣子的,固然满心不赞成,也只得乖乖领命,还是想法子将差事办圆乎了。
  要不然,出了纰漏,总不能说皇上圣裁有误,只能是他这做臣子的愚钝……
  两人别过,隆科多便往大喇嘛帐子去。大喇嘛是个有智慧之人,自己与其傻乎乎的去给诸王传话,还不若直接来见大喇嘛。
  十七阿哥这边,则是直接往曹颙帐子去了。
  才到帐子跟前,就听有人哀叹道:“隆科多是皇上眼前的红人,我就要得罪他,日后怕是有的受了。若是太苦了,熬不下去,还请孚若拉扯我一把。”
  正是伊都立的声音,中间还牵扯到隆科多,十七阿哥不方便多听,咳了两声,扬声道:“曹颙在么?”
  帐子里,曹颙听伊都立发了半天牢骚的,也不知该如何宽慰,听到十七阿哥的声音,忙同伊都立一道起身相迎。
  见了伊都立,十七阿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