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千夫斩 >

第302部分

千夫斩-第302部分

小说: 千夫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械改良,还有大量的学者,一切的一切,都是如今在这些方面已经完全滞后的华夏民族想要追赶西方所迫切需要的。
  就算是把整个南洋的黄金全部都挖出来交换那些,梁鹏飞怎么算都觉得划得来。只要通过这些,让华夏民族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有足够的资源来发展和培养下一代,那么,梁鹏飞曾经身处的另一个时空华夏民族的数百年苦难将会不再出现。
  “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梁鹏飞如是向着跟前的伍秉鉴说道。“记住了,花再多的钱,也要执行,别怕没钱,怕就怕我们的后辈跟他们的父辈一样,没有文化,没有主见,甚至是没有思想,不论那些官员和恶役怎么压榨他们,只要有一条活路,甚至边反抗都不懂得。”
  伍秉鉴点了点头:“大人请放心,南洋、中南半岛的华人聚集区,还有琉球,九州半岛和朝鲜王国,我们已经正在全面地推行半强迫式教育计划。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进入学校读书识字,所有进入学校读书的孩子,不论是他们的衣物还是课本、铅笔,甚至连他们的伙食,都一律由学校全部包干。”
  “在这些地方,这种半强迫式的教育计划虽然也有一定的阻碍,但是,却获得了绝大部份民众的支持与感激。”
  “这还不够,高年级的学生,除了正常的课程之外,我们每发布一项新的与民生相关的政令,都要让老师们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让学生们领会,由他们却告知父母,这不仅仅是在锻炼他们懂得参政议政的本质,更让他们有一种国家主人翁的意识。”梁鹏飞的话让在场的人都凝神倾听,而那位贴身秘书小斯当东正在那里飞快地记录着梁鹏飞的每一句话。
  这段时间,一直留在广州的梁鹏飞很无聊,一个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喜欢活踹乱跳满世界乱跑的人要是安静下来那还真叫奇怪了,可是,送走了家人的梁鹏飞却不得不暂时留了下来。
  梁鹏飞的父母已经离开了广州,前往香港居住,第二次怀孕的石香姑也在梁鹏飞的苦口婆心劝说之下,离开了广州,而玛丽亚因为要照顾那两个孩子,也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梁鹏飞的身边,如今梁鹏飞的身边只留下了潘冰洁,诺大的梁府里,绝大部份的家丁仆人都已经被悄然地送至了香港,几乎全换成了梁鹏飞最为忠诚的亲兵。
  从外面看来,梁府仍旧与往日没有什么两样,每隔几天,潘冰洁都会携那位汪书香出门溜上一段时间,去下十三行街,要么去城外的女子书院逛逛。
  当然,她们的身边,明明暗暗至少也少不了三十来位梁鹏飞的亲兵保护。反正是自己的老婆,自己爱派多少人保护就派多少人。
  潘冰洁的出现,是向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宣告,梁鹏飞的家眷一直在广州。而那汪书香的身影,也让那广州将军福昌找不到一丝可以寻衅的借口。
  但是,成天在广州游手好闲调戏自家老婆也不是个事,所以,这一段时间,梁鹏飞也正好乘着这段时间好好地思考一番自己一直以来所走的路有哪些不足,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
  可每当这个时候,梁鹏飞总觉得让自己这样的人来思考一个国家的未来,确实很有种让人啼笑皆非的感觉,虽然他是穿越者,比起这个时候的所有人而言,多出了对于历史发展势态的认知,可以说,他在这个时代,是一位目光最为远大的,最负有远见卓识的伟人,可是,梁鹏飞却又不得不承认,在很多的事务处置方面,自己这位穿越者,甚至做的不比这个时代的精英。
  “我所擅长的就该是刘邦所擅长的。”梁鹏飞这个流氓给自己作出了一个很中肯的定位,不过,既然身为穿越人士,那么他自然要比刘邦更强一些,至少,在指导性意见方面,在大的决策上,梁鹏飞都能够让他的部下心甘情愿地无条件听从他那天一个个地奇思妙想。
  因为,长时间地相处之后,这些这个时代的能人智士们都已经很明白梁鹏飞那些莫明其妙,甚至让人看来觉得很无语的决策,却都在一个个地答案揭晓的时候,让所有人看到了梁鹏飞那超凡的远见。
  看看现在的倭国吧,原本自从那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就一直显得十分地平淡而又稳固的倭国,现如今短短不过几年,几乎快重新回到了那两百年之前的战国时期。
  光格天皇在那位大唐高僧的蛊惑之下,终于醒悟到,在继续在京都呆下去,一辈子都只能仰德川家的鼻息过活,而且稍有不如意,自己很有可能会像前几位突然死亡的天皇一样,光荣地呃屁。
  倭国藩主大名们,对于那天朝上国的出现,那华夏天朝的大军强悍无匹的战斗力,还有他们那巨大到让人无以匹敌的战舰巨炮,不仅仅给予了他们深深地震撼,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敬畏,甚至是顶礼膜拜。
  而萨摩藩,这个战国枭雄德川家康都害怕的强藩,仅仅一天不到的时间,就被华夏天朝的军队给毁掉了他们的荣光与勇气,从那之后,被华夏势力所侵战吞噬了的九州岛,在梁鹏飞的黑手的推动之下,那些处于位本州岛贫瘠之东部地区的那些藩主们在已经成为了梁鹏飞的手中棋子的萨摩藩的联合之下,在梁鹏飞留下的那些暗棋的帮助之下,光格天皇夫妇连同自己的子女,悄然地离开了京都御所,在大批的埋伏在那京都城外,伪装成浪人的军人和武士的掩护之下,逃到了大坂。
  第484章 两广总督的猜忌
  虽然在大坂的时候,在快要抵达码头的时候,被那醒悟过来的幕府骑兵追至了码头,但是,那些武士和军人用他们的生命与热血,保住了光格天皇一家,送上了早已等候在那码头上的快船。
  当那位德川家齐在江户得知了那光格天皇举家逃离了那京都御所,下落不明之后,德川家齐气的差点儿疯掉,而十多名幕府家臣不得不因此而切腹。
  而在这个时候,光格天皇与自己的亲人一起乘船抵达了九州岛。在那里,看到了那些忠于自己的藩主大名还有那些数不清的军队在鹿儿岛港口迎接自己之时,光格天皇仿佛觉得自己到了这一刻,才真正地成为了一名拥有世俗权力的天皇,仿佛那位伟大的,平定了著名的壬申之乱的第四十代天武天皇附体了一般。
  之后,在萨摩藩藩主的劝说之下,在那位大唐高僧的诱惑之下,在华夏天朝那强大的武力面前,光格天皇终于作出了一个最为明智的决定,签约了日后被倭岛行省北部居住的少数民族小和族民族史学家称为和族灭国条约之《鹿儿岛条约》。
  该条约有许多条款,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不过,里边最重要的几条还是要拿出来摆显一番,第一,承认九州岛及对马岛、北海道岛等岛屿是华夏天朝不可分割的领土。
  承认华夏天朝是倭国永世宗主之国,以倭国的外交和经济,来换取华夏天朝的武器与各种支援,帮助光格天皇进行本州岛统一大战。
  然后,一场持续时间长达二十余年的战争,死伤无数,近千万倭人无家可归,整个倭国都变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无数的倭人被迫背井离乡,为华夏天朝的殖民地建设与那巴拿巴运河的开通,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终,在数十年之后,在那铺满了倭人尸骨的巴拿马运河两岸,还有那些废弃的矿井里,又或者是那一条条贯通新大陆的水泥大道的两旁边,还能时不时地见到累累地从那萋萋草丛里隐现出来的白骨。
  现在,光格天皇已经到达了九州岛,条约也已经签署,一切,都正向着梁鹏飞所预期的方向发展着。
  除了继续出向自己的那些部下布置各种任务,还有与他们讨论日后推翻满清之后,重新构建一个国家体系需要注意的事务之外,就是密切地关注着满清的动向,还有那场仍旧未能分出胜负的官兵与白莲教之间的剿灭与反剿灭战争。
  而至于眼皮子底下的两广东那股涌动的暗流,梁鹏飞却冷眼旁观,他在等待,就像是一位最老练的猎人,举着手中的猎枪,静候着那头蛰伏在密林之中。随时要一个飞跃,恶狠狠扑向猎物,露出柔软的腹部要害的斑斓猛虎。
  两广总督府里,新任两广总督朱珪正坐在自己的书房里边沉思,他已经抵达了广州快一个月了,到了这里之后,原总督长麟交结完了事务之后,拍拍屁股,径直离开了广东,前往福建赴任。
  朱珪到了这里一个多月之后,才发现,两广还真不是人呆的地方,更不是他这样自命清高的清流名士所愿意呆的地方。
  “腥膻之地,腥膻之地啊……”朱珪揉了揉额头,无比的烦恼。两广总督,头上还有一位广州将军,那位将军在前总督长麟在任之时,倒还算是好说话,可是,等到了他这位汉人总督站出来之后,才发现,屁事实在是多得要死。
  首先,广州百姓与那些八旗的矛盾已经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可他不像长麟一样拥有满人勋贵的身份,而且那位广州将军不仅仅在职位上高出他,而且在身份上,他连汉军旗都不是。
  所以,他这位堂堂的两广总督在旗人犯案之后,只能够协调再协调,商量再商量,当然,这一切都只能针对汉人百姓,而那些犯案的满人早就躲了起来,想指认?想抓捕?拜托,旗人犯案,你这个汉人总督根本就管不着。
  让原本好不容易外放,信心满满,想要来到了两广大展拳脚,挣上一些成绩,给自己的弟子,未来的皇帝嘉亲王永琰涨涨脸的朱珪短短的一个多月里,不知道又愁白了多少须发。
  而这还不算,更让朱珪着恼的是那些该死的两广商人,特别是那些行商,居然向那些受到了损失的广州百姓提供了许多的帮助,这一点尤其让朱珪愤怒。
  官府处置不了与八旗相关的那些案件,就算是告到他两广总督府,他这位两广总督也不敢去八旗驻地要人。在朱珪这位居于庙堂之上的鼎食之臣眼里,为了这些升斗小民的小事情,拿自己的官职却与那八旗将军硬碰硬,绝对是最不明智的作法,况且,就算是碰了,只怕到最后也是自己这位汉人总督头破血流。
  所以嘛,只能想办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百姓们失望,无助,这也很正常,只要日子能继续就行了,过一段时间,小老百姓自然会忘记这些事情,到时候,再施以一二恩泽,必使两广百姓感恩戴德,自己也能够获得巨大的官声。
  可是,商人却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虽然没有站到明面上,但他们却出钱出力安抚那些百姓,美其名曰,同乡互助。
  可他们这么做,不仅仅在百姓的心中获得了极大的好感还有巨大的声望。而且,等于是把官府摆在了一个极度尴尬的位置之上。
  因为那些老百姓们在那里张着眼睛看着,八旗子弟犯下了大案,官府不闻不问,推三阻四,而那些商人却站了出来,安抚那些百姓,给他们工作,出钱给他们治伤,让他们的子弟入学。
  这让官府在老百姓的眼里边成了什么?这段时间,自己的心腹家仆到街上钻上一圈回来,只听到对官府的怨对与愤恨,连自己这位才来了一个多月的总督,在那些老百姓的嘴里边,也没有一句好话。
  这让自喻为清官之楷模的朱珪如何不恼,如何不怒!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执而益彰者乎。”朱珪不由得摇头晃脑地长叹了一声,引用了一段司马迁在史记用的记载。
  坐在他下首一直默不作声的师爷也是读书人,自然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子贡坐着四马并辔的车子,带着束帛作礼品,到各国走访,享受诸侯的宴请。而各诸侯国的君主们,对他只行关系对等的宾主之礼。说句不好听的话,孔子的名声所以遍布天下,都是子贡人前人后吹嘘的,这就是得财势之助,而使孔子的名声“益彰”。
  “这些商人,锱铢必较,无奸不商,今日此行此举,分明就是与官府在作对。”那位师爷顺着那朱珪的思路大发感慨。
  朱珪抚着长须,一脸的阴郁:“商人拥有优厚之田园而不得作政治活动,愚拙者固务其农耕,才俊之士不安于保守,则起而服贾,仗其财力,比于封君,亦得与政权相抗衡。此商人之所以多为贾人,贾人号为‘商人’也欤?他们这是想做什么?难道这些四民之末,欲借财富成声势,以威迫官府不成?”
  “这……大人,小人以为,怕是不至于如此吧?”听到了朱珪这句上纲上线的话,这位师爷不由得认真地斟酌了一番之后才道。“小人以为,他们不过是想挣了一些名声,以博日后能入祀乡贤祠罢了。”
  所谓的乡贤祠,就是专门供奉那些当地有名望有官声的贤人的祠堂,对于商人而言,这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所以,这位师爷才有此一说。
  “你不了解,这些商贾之辈,本是贪欲难填,今日,居然做出这等伪善之举,必然有因。”朱珪冷冷一笑言道。“本督敢断言,这些商贾之辈如此做,背后必然有主使之人。”
  听到了朱珪此言,那位师爷不由得打了一个激凌,吓出了一头冷汗,呆呆地望向了自己这位东主。
  朱珪端起了桌上的茶碗,慢条斯理地抿了一口之后,这才缓缓地言道:“本督已然派人前去彻查,已然有了一些眉目,想来用不了多久,真相必然大白于天下。”
  “你是本督的手底下的老人了,本督也不需要瞒你,此事,怕与那位凶名赫赫的广东水师虎门镇总兵梁鹏飞有关!”
  听到了这个名字,那位师爷正要去端茶水的手不由得微微一顿,扫了一眼一脸胸有成竹的朱珪,不动声色地端起了茶水品茗起来,然后摆出了一副一脸迷茫,渴求解惑的表情问道:“一个水师总兵,怎么会跟那些商人扯上关系?”
  “哼,你可不要小看这位水师总兵,他啊,背景颇深哪……”朱珪花白的眉毛一扬,一脸的阴冷诡笑。
  第485章 新总督要杀人立威
  “总督大人,一个小小的水师总兵,怎么能够指使得动这些行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