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千夫斩 >

第368部分

千夫斩-第368部分

小说: 千夫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孟云王也舍不得吐出已经到嘴的肉,但是南方的形势已经是危危可岌,惊惶愤怒的孟云王只得下令,命令那位率军北伐的马拉都督再调五万大军回援,余下的兵马退至所占领的龙陵等地固守待援。待平定了南方的叛乱之后,再徐图保山等地。
  孟云王之所以如此信心,那是因为英国佬支援了他们的火器全都用在了北伐军中,如今,全部南调,双方都持有火器,而缅甸军又人多势众,岂能不胜?至少孟云王已经在咬牙切齿地下了决定,等到攻破了谬杭,捉到了那阿拉干王室余孽杜伦拉兑,一定要用大象把这家伙活生生地踩死,方消自己的心头之恨。
  而就在孟云王从缅甸各邦各省调兵遣将南下,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给那些反复无常,卑鄙无耻的英国佬以及那个该死的阿拉干余孽教训的当口,北方的情势,却在暗暗地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早在那缅甸军方调动之初,克钦邦、掸邦的土司和部族首领们在这段时期都暗中地与一些来历不明的人暗中接触着,而等缅甸调动了大军开始进攻云南,又开始大肆在克钦邦、掸邦等地就近征粮草物资开始,这数十年来,每一次战争,都让克钦邦及掸邦这两个与云南相邻的缅甸领土上的百姓遭受无数的苦难,部族首领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成为缅甸和那些清军肆虐的战场。
  而今,缅甸大军再次北征,十余万大军,所需要的食物以及各种物资,还要从克钦邦、掸邦征发同样数量的民伕,使得那怨声更重。不过,这一次,虽然战争的规模空前,却没有一如以往一般引起克钦邦和掸邦的骚乱,领军的都督马拉还以为这两个邦的土司和部族首领们总算是比之以前识趣多了,而实际上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大肆派兵搜刮土司和部落的粮草之后,大量的粮食从云南境内悄然地送到了这些土司和部族的手中。
  而等到了传来了英阿联军开始进犯缅甸南部的若开邦地区时,大批身份不明的军队,从云南境内悄然地进入了缅甸的克钦邦和掸邦地区,在那些当地土司和部落首领们的帮助之下,集结在了人烟稀少的克钦邦北部与掸邦东部。
  就像是两头潜伏于原始丛林之中的噬血猛兽,正安静地避于树木的掩映之后,死死地盯着那在水涧边悠然吃草饮水的猎物,只要时机恰当,它们就会毫不留情地跃出掩体,用它们那锋利如刀的爪牙,把猎物撕得粉碎。
  在缅甸王国的东边,已经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却克里王朝的的创建者,向昔日的满清王朝俯首纳贡之时,自称为郑信之子郑华的暹罗国王昭丕耶却克里此刻内心充满了绝望的阴影。
  自从他接纳了安南南朝国王阮福映,这位昔日的对手,如今的亡国之君开始,厄运仿佛就开始降临到了暹罗的身上,先是北面的南掌等小国出现了大量的中华军队,紧接着,在南方,那个昔日被暹罗和安南南朝所并吞的港口国开始大举北进,如今没有君主在位的柬埔寨王国根本就不是蓄谋以久的中华帝国的军队的对手。
  仅仅三个月不到,柬埔寨的新国王就在中华帝国的册封之下,登基为王。之后,向中华帝国俯首称臣,并将原属于港口国所有土地交还其国。
  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又一个的国家都向着那中华帝国俯首称臣,并且,开始在各自的国内大力推行汉学汉字,而那些华人大肆开办汉学学堂,这些国家的军队与官员,华人都占据着不小的比例,除了缅甸,还有暹罗。
  可是,就在一年之前,那位安南傀儡皇帝下达了征暹令,之后,港口国、柬埔寨王国以及老挝四国齐齐响应,以安南大都督李大双为帅,领四国联军八万余人,开始了对暹罗的入侵。
  暹罗国三面受敌,左遮又挡,昭丕耶却克里率军使出了吃奶的劲,却仍旧不敌,泰国东部和北部的领土被这数国联军逐渐蚕食。
  而在半年之前,那位梁鹏飞,也就是安南的实际掌控者,南洋的拥有者,开始向满清帝国发动进攻之后,对于暹罗的压力轻了许多,昭丕耶却克里稍稍松了口气,左思右想之下,原本还想留着那逃至了暹罗的安南南朝国王阮福映父子,等时机成熟,侵战柬埔寨及安南的念头不得不打消掉。
  直接下令将阮福映父子给宰了,将人头呈送至了那李大双的大营之中,并且献上了大量的礼物和称臣贡书,声称愿意如同昔日一般,向中华帝国俯首纳贡,甘为蕃属。
  而那位李大都督既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但是进攻的势头却暂时停了下来,这让昭丕耶却克里心中着实是暗松了一口气,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一个月之前,一封措词严厉的来信摆到了那拉玛一世昭丕耶却克里的跟前。
  那是已经推翻了那满清王朝,成为了中华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梁鹏飞下达的最后通牒。
  起因很简单,那就是,昭丕耶却克里,这位拉玛一世,居然胆敢欺骗伟大的,高贵的,拥有着无上权威的中华帝国元首(未登基为帝之前,梁某某的称呼)。
  信中,把昭丕耶却克里一直刻意隐瞒的那些事情全都列了出来。
  首先,昭丕耶却克里是篡权者,他只是原暹罗王郑信的部将,弑君篡位之后,冒名为郑信之子郑华。
  其次,昭丕耶却克里不仅仅把郑信全家老小都给宰了,而且还大肆地残杀在暹罗的华人将领和官中同。
  因为出身华裔的郑信自立为王之后,其手下就有不少华人组成的部队,并且涌现出了大量的华人将军,为郑信创建吞武里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后,很多的华人成为了暹罗的将军,官员,使得华人在在暹罗获得了大量的特权,华人在暹罗的地位蒸蒸日上,而大批的中国东南沿海民众更是大量地涌入了暹罗,被称之为皇族华人。
  这一切导致了很多失势的原暹罗贵族的不满。昭丕耶却克里杀了郑信之后,为了讨好那些暹罗贵族,同时清除国内的华人势力,开始对着大批的华裔官员和将军们大肆地举起了屠刀。
  而后,梁鹏飞更在信中指出,郑信之子昭水被囚之后,有三位子嗣在其心腹家臣的掩护之下乘乱逃出了暹罗,隐姓埋名辗转投奔到了南掌时,只有一子郑雄得活,又被南掌国重臣牙差古收为义子。
  他昭丕耶却克里是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篡位者,更是肆意杀害华人的凶手,同时,也是一个对中华帝国的领土有着强烈野心的强盗。
  所以,梁鹏飞最后指出,要么昭丕耶却克里率众而降,并且迎奉郑雄为帝,昭丕耶却克里父子自刎谢罪,其孙为僧,中华帝国可以考虑放过昭丕耶却克里一脉,否则,等待昭丕耶却克里的将是举族皆诛!
  接到了这封信之后,昭丕耶却克里整整三天都把自己关在寝宫里,谁也不见。而至发出了这封信之后。
  原本的数国联军之外,又增加了一只由华人组成的军队,号称:暹罗吞武里王朝复国军,而这只军队名义上的统帅,正是那位郑信大帝的嫡孙郑雄。
  这只军队完全就是一只武装到牙齿的纯热兵器精锐部队,打着昔日吞武里王朝的王旗,在那多国联军的掩护之下,一路高歌猛进,短短月余,暹罗救国军已经连破数城,数万暹罗大军,皆在这只可怕的精锐部队跟前灰飞烟灭,其前锋,已经进抵至了距离暹罗都城曼谷不过三百余里的巴真城,照这个速度,最多五六天,这只所谓的暹罗吞武里王朝复国军将会出现在曼谷城下。
  而南方,中华帝国南洋舰队指挥官张兴霸帅领着南洋舰队已经将泰国的海军尽数全歼,这些火炮数目令人发指的巨舰已经在暹罗湾游弋,死死地封锁了那暹罗朝庭南逃的幻想。
  第589章 中南半岛的烽烟(下)
  “父王,您还是快些拿个主意吧?如今,曼谷城里边也已是暗流汹涌,可是有不少的无耻之徒,已经在与那所谓的暹罗复国军在暗通款曲了。”戒备森严的皇宫禁内,汉名郑佛的王太子依刹罗颂吞正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父亲,暹罗国国王拉玛一世昭丕耶却克里。
  刚刚年过五十,正当年富力强,精励图志的大好时光,可是,这位雄心勃勃的拉玛一世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变得须发斑白,脸上的皱纹犹如六七十岁的古稀老人。
  原本那挺得笔直的脊梁,如今也变得微驼,再也找不出一年多之前那骄傲与自信尽写于脸上的威仪,那双原本坚定的眼中,此刻都满是犹豫与惊疑不定,更多的却是对于生的渴望与死亡的畏惧。
  看到了自己年富力强的父王变成了如今的模样,依杀罗颂吞心里边也很不好受,可是,他现在已经顾不得更多了,只能再度追问道。“父王,现在,我们暹罗仍旧有大军十万之众,大多数的将军仍旧效忠于您。那所谓的郑信的嫡孙郑雄,依儿臣看,分明是个冒牌货罢了,我们仍旧大义在手。”
  “其实当年,郑信的儿女,都为朕令人所杀,不过当时吞武里城内一片混乱,逃走一两个也不甚稀奇。”拉玛一世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像是哭又像是笑的表情,看得那王太子依杀罗颂吞不由得一阵胆寒,赶紧移开了视线。
  拉玛一世却没有在意儿子的举动,自顾自地说了下去:“那郑雄是真的又如何?就算是那郑信一脉,皆尽被朕绝,那个帝国真想要灭我暹罗,就算是捏造出一个郑雄来,朕又能奈他何?”
  “王儿啊,朕后悔了……”拉玛一世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悲凉的苦笑。“这十多年来,朕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生怕那大清国知晓朕杀了郑信,杀了那么多的华人,正是因为害怕遭到报复,朕不得不伪称自己乃是那郑信之子,以汉名向大清国称臣纳贡,甚至让朕的子孙也起了汉名。”
  “还有,朕也小看了那个梁鹏飞,谁也没有想到,他区区一个反贼,居然真能取得天下,他出身海盗,又是清国两广人氏,更据有了南洋,对我暹罗之事一清二楚,若是朕当初能够早一些知道会有今日,如果当初朕夺取天下之后,让郑信为僧,不屠尽其族,不肆杀那些华人的话……看来,朕当日种下的因,而今,我却克里一族,终遭报应了。”
  “父王,您千万不要放弃啊,事到如今,做都已经做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如今,我暹罗灭顶之灾已然在即,还望父王振奋,结集大军,跟他们拚个鱼死网破,要么,我们便退出曼谷,收拢兵马再作他图。”依杀罗颂吞跪伏在地上,此时,也已然是泪流满面。
  “他图……呵呵,还能作何他图?如今,中南半岛之中,还有哪一国敢再不遵那中华帝国的号令?”拉玛一世眼角闪烁着泪花。
  “父王,不是还有缅甸?”那王太子郑佛眼前一亮,大声地道。
  拉玛一世坐到了椅子上,摇了摇头:“缅甸?哼,王儿,朕告诉你,郑信正是因为替我暹罗复国,将那侵占了我暹罗首都,连国王都饿死在逃亡路上的罪魁缅甸贼军击败,光复了暹罗国土,而一举以异族之身而登大宝,你可知道,就算是不识字的百姓提起缅甸也恨之入骨。朕要真是向那缅甸借得一兵一卒之日,便是你我父子丧命之时。”
  “如今的缅甸,北伐中华,你真以为中华因为国内之乱未曾平定,而无法对付缅甸?”拉玛一世也不愧是谋得一国的枭雄,此刻,看得比那缅甸王都还清楚。
  “看看如今我暹罗的处境,他们指使那些中南诸国大举入侵我暹罗,兵马超过十万之众,却对那缅甸进攻国土之事不闻不问,朕闻那缅甸入侵那云南,几乎未曾遇到抵抗,你说这合常理吗?”
  “而如今,缅甸南边烽烟四起,北面仍旧宁靖,哼,朕敢料定,怕是这一切的变化,已经尽在那位海盗出身的梁元首的谋算之中。”
  嗞……王太子郑佛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父王,您的意思是,他想霸占整个中南?”
  “朕也不清楚,但是朕可以料定,中南半岛诸国之主,怕是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的自由自主了。”拉玛一世脸上满是感慨与无奈。父子二人之间又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那寝宫外边那些细碎的脚步声,还有那些侍卫的喝斥声偶尔回荡在宫禁。
  “王儿,你走吧。”过了许久,王太子郑佛甚至以为自己那闭上了眼睛的老子是不是已经睡着了,就在这当口,拉玛一世的嘴里边去吐出了这么短短的一句。
  “父王?!”王太子郑佛不由得大吃一惊,愕然地抬起了头,却看到了那自己的父王不知道什么时候站起了身来,走到了自己的跟前。
  拉玛一世郑华扶起了王太子郑佛,一脸难舍地道:“王儿,那梁鹏飞虽然阴狠狡诈,却最是讲信誉,不论是那昔日在中华海域称雄的郑连昌还是凶名赫赫的蔡牵,本都是必死之人,可是,他们答应了那梁鹏飞的条件之后,梁鹏飞果然放了他们的生路……”
  “父王,不,儿臣不离开您。”
  “混帐,难道你想跟朕一块死吗?!”拉玛一世瞪圆了眼,低声喝道,这一声低喝,却犹如惊雷一般,震得那郑佛混身冰凉。“父王您……”
  “那梁元首的来信,想必王儿你也看过了,信中所言,当为其诺,朕老了,死了也没关系,朕的孙子太小了,也经不起劳碌之苦,而你,正当盛年,离开曼谷,离开暹罗,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当一个安乐翁吧,只要躲过了一这劫,虽然我却克里家族不能统治暹罗,但是至少,我们一族能够生存下去,只要他们能够记住,他们的祖先,曾经是暹罗的君主,统治过这片土地,朕就满足了,就算是那梁元首真的翻脸无情,还有你,我的王儿,你可以把却克里家族的血脉传承下去……”
  郑佛跪伏于地抽泣不已,那位汉名为郑华的拉玛一世怜悯地拍了拍自己儿子的脑袋。“王儿,朕总算是想明白了,那个以往总是小看我们,甚至于根本就不看我们,只把我们当成一群无知的蚊虫,蕃属纳贡百钱,就以万金赠之的中华帝国已经变了,变得睢眦必报,淄铢必较,变得更加的强大了,别想着替朕报仇,除非这个帝国崩溃,否则,不要轻易地送死,朕已经给你安排好了替身,朕已经安排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